中学霍少云

清晨,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或者傍晚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地平线上的云往往是红色的,像火一样。人们称这种红云为火烧云,也叫朝霞、晚霞。有时,没有云,天空会出现火红的颜色,这叫烧天。

燃烧云是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红色云。晚霞云属于低云范畴,是大气变化的现象之一。它经常出现在夏季,尤其是雷雨后的日落前后,在天空的西边。由于地面的强烈蒸发和大气中上升气流的巨大作用,火云的形状千变万化。火焰云的颜色一般是红色的。火烧云的出现预示着天气温暖、雨量充沛、生物生长茂盛的时期即将到来。

[编辑本段]简要分析原因

我们已经知道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和紫混合而成的。这几种颜色光的波长不同,红色光波最长,橙色光波次之,紫色光波最短。空气中的分子和无数微小的尘埃、水滴漂浮在空气中,可以分散太阳的各种颜色,这就是所谓的散射。太阳中光波的波长越短,越容易散射出紫色和蓝色这样的光。波长越长,比如红色和橙色的光,就不容易散射。在早晨或傍晚,太阳光是斜的,它穿过空气层的距离比较长,所以被散射大大减弱。衰减最多的是紫光,衰减最少的是红光或橙光。这些减弱的彩色阳光照射在天空和云层上,形成明亮耀眼的彩霞。天空没有云的时候,空中挂的雨滴很少;中午的时候,空气层很薄,阳光中的红、橙、黄、绿光几乎全部穿过,只有蓝、蓝、紫光被阻挡,而在这些光中,蓝光反射最多,所以整个天空都被染成了蓝色。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时,或者傍晚太阳落山时,阳光照射在地面上,它穿过的空气层比中午太阳在顶部时要厚。太阳中的黄、绿、青、蓝、紫射线在不远处的空气层中行走后耗尽,无法穿过空气层。只有红色和橙色的光可以穿过空气层,将天空染成红色。

火烧云可以预测天气,民间有句谚语叫“不能早出,可以晚行千里”,也就是说,如果早上出现了火烧云或火烧天,天气可能会变坏;晚上出现,第二天一定是个晴天。

[编辑此段]文学描写

作者:肖红

饭后,一片火红的云冒了出来。阳光晒红了孩子的脸。大白狗变红了。红公鸡变成了金子。黑母鸡变成了紫檀木。喂猪的爷爷站在墙根,微笑着看着自己的两只小白猪变成了小金猪。他正要说,“你也变了。”一个很酷的人走过来对他说:“你老人家一定很长寿。你总是留着金色的胡子。”

天上的云从西向东燃烧,红得好像天空着火了。

这个地方的火烧云变化很大,从红色到金色,从紫色到黄色,从灰色到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都是天上的,还有一些颜色是不能说也不能看的。

过了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一匹马,它的头朝南,尾巴朝西。马是跪着的,好像等着有人把它放在背上才站起来。过了两三秒,马大了,腿伸了,脖子长了,一个马尾辫没了。观察者在寻找马的尾巴,马变得模糊不清。

突然另一只大狗来了。那只狗非常凶猛。它在前面跑,后面好像跟着几只小狗。跑着,跑着,不知道小狗跑哪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然后来了一只大狮子,和殿前的大石狮一模一样,那么大,那么蹲,那么威武,那么从容。但是一眨眼就变了。我想再看一次大狮子,但是我看不到它。

一瞬间,我恍惚了,天空是这样那样的。其实我什么都不喜欢,什么都看不清楚。你必须低下头,揉揉眼睛,过一会儿再看。但是天空不会等待那些热爱它的孩子。过了一会儿,火红的云落下去了。

关于作者:

萧红(19116月1 6月-1942 6月1 10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人,原名张乃英,笔名银翘、玲玲、天地。

萧红,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女神”,是民国四大才女中最悲惨的女人,也是一个传奇人物。她有着和词人李清照一样的人生经历,一直处于极度的苦难和大起大落之中,可谓不幸中的万幸。然而,她以一个虚弱多病的身体面对整个世俗世界。在国难中,她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挣扎,一次次与命运抗争。虽然她的作品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但却为女性意识增添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以“人性的愚昧”和“改造民族灵魂”为艺术追求,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剖析”中深情呼唤民主精神和人格意识。萧红的一生,是一种不向命运低头的挣扎和挣扎的一生。应该说,是萧军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她的命运,触发了她开始文学创作,她进入了她的生活。

【编辑本段】1。早期生活

1911年(农历五月初五),萧红出生在呼兰县一个封建地主家庭。远祖张岱,乾隆年间从山东东昌府莘县逃往东北,直到萧红的祖父张伟珍那一代,才从阿城县富昌村迁到呼兰。

萧红的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秀师范学校,长期为官,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他对萧红的冷漠促使萧红最终走上了背叛地主家庭的道路。母亲蒋玉兰生了一个女儿和三个儿子,小红是第一个孩子。1965438+母亲于2009年8月去世。

同年65438+2月,父亲张廷菊续嫁,继母梁雅兰对萧红兄妹感情一般。

萧红的本名是荣华,学名是秀环。后来她爷爷给她改名为乃英。她深受祖父张伟珍的喜爱,经常带她去后花园玩耍。由于祖父以古诗为主的启蒙教育,萧红从小就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基础。

1920,小红进入呼兰县第二小学女部,1924,升入全县第一初级中学。她学习努力,成绩优异,尤其是作文。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呼兰县也掀起了反帝爱国热潮。萧红第一次参加学生运动,走上街头示威,声援上海工人学生的爱国斗争。

小红小学毕业1926。因为父亲的阻挠和逼婚,她无法继续上中学,辍学在家。经过一年的顽强斗争,父亲被迫妥协。

【编辑本段】二、学习

1927年秋,小红考上了哈尔滨市东部特区第一女子中学。

小红在哈尔滨上初中时,经六叔介绍,与哈尔滨路外三育小学老师王恩佳订婚。

在第一批女生中,萧红不仅喜欢画画,还广泛阅读中外文学作品,曾在校刊上发表过她署名的抒情诗。1927年冬,哈尔滨学生会组织了反对日本在东北修建铁路的示威游行。学生们情绪高涨,纷纷请愿。萧红在这场抗日爱国运动中坚定勇敢,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沿。

1929爷爷去世的时候,小红很伤心,因为爷爷是她最亲的人。爷爷去世后,她对家人没有了感情和留恋。

1930年秋,萧红初中毕业。她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背叛家庭,逃离婚姻,来到北平,到女子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书。

1931二月初,萧红因经济供给不足,生活困难,不得不离开北平回到呼兰。春节后,她随家人搬到阿城县福昌村,被迫与外界隔绝。在富昌码头的这段生活为萧红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她的一些小说和散文就是以这里为背景写成的。

[编辑本段]第三,认识肖军

1931年10月,萧红从阿城逃到哈尔滨。绝望又绝望的他,违心地和王恩家住在道外十六街东兴顺酒店。半年后,小红怀孕了,临产期已近,但王恩佳却无处可寻。

萧红被困旅馆,处境艰难,只好写信向《哈尔滨国际联合报》副刊编辑裴欣媛求助,并由此结识了青年作家萧军,两人一见钟情,彼此爱慕。裴新源、肖军、舒群等人给了萧红很大的帮助。

1932年8月,松花江决堤,淹没市区。萧红得以离开酒店,摆脱困境,住进了裴欣源的家。不久她入院分娩,孩子因无法支撑而送人。出院后,小红和小军住进了道里新城街(现道里尚志街)的欧罗巴酒店,开始同居。

因为没有固定收入,只是靠小军做家教和借钱维持生活,生活十分艰难。但是和* * *,感情很和谐。

1932 165438+10月,肖红和肖军从欧罗巴酒店搬到道里上实街25号(现道里夏虹街25号),有了自己的家。

[编辑本段]四、走上文学之路

3月,1933,萧红参加党员金组织的浮雕画展,展出自己的两幅粉笔画。同时,在萧军的影响下,萧红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纪念枫叶,安静,春天的旋律,偶然的回忆,种花是萧红(1932)最早写的诗。

幻觉是萧红认识萧军(1932年7月30日)后写的一首诗,后来发表在哈尔滨国际会副刊《国际公园》(1934年5月27日)。

4月8日1933完成第一篇纪实散文《弃儿》(含大同社,长春大同日报副刊)。

5月21,65438,0933,我写完了我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王姐之死》。作品通过描写王嫂一家的悲惨遭遇,愤怒地控诉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这部小说出版后,她先后发表了《看风筝》、《腿上缠绷带》、《老婆和西瓜》、《小黑狗》和《中秋节》等小说和散文,踏上了文学之旅。

“牵牛广场”是画家冯的故居,因院子里种着牵牛花而得名。它是位于道里水道街(现在的道里赵霖街)的一栋平房。萧红和萧军经常来这里参加左翼知识分子的聚会,还有罗枫、白朗、、等人。通过与他们的接触,萧红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文学知识。此外,她还受到了一些党员爱国进步思想的影响。

萧红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与萧军、白朗、舒群等人一起作为演员加入抗日表演团体“明星剧团”,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战。由于敌伪特务机关的注意,剧团在演出前解散了。

1933年8月,长春大同日报文学周刊《夜哨》创刊。萧红作为主要撰稿人,在《夜哨》上发表了《两只青蛙》、《哑老头》、《夜风》、《凌晨的路》、《八月的日子》等作品。

5438年6月+10月,萧红和萧军合著了小说和散文集《跋涉》,在舒群等人的帮助下,自费在哈尔滨出版。萧红签了悲歌,萧军签了三郎太。《跋涉》的出版在东北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为萧红继续她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跋涉》中的大部分作品揭露了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歌颂了人民的觉醒和斗争,带有鲜明的现实进步色彩,引起了特务机关的怀疑。为了躲避迫害,萧红和萧军在中国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于6月1934逃离哈尔滨,经大连乘船到达青岛。

在青岛,他们和最先到达关彝路1号的舒群一家住在一起。肖军当时是《青岛晨报》的总编辑,萧红专心致志勤奋写作。今年9月9日,她完成了著名的中篇小说《生死场》。在此期间,他们与上海的鲁迅先生取得了联系,得到了他的指导和鼓励。

由于青岛局势紧张,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舒群被捕,萧红和萧军危在旦夕。1934+00结束时,他们离开青岛前往上海。

动词 (verb的缩写)与鲁迅的通信到上海后,萧红和萧军住在杜拉路抚仙坊的二楼。鲁迅先生很关心他们到上海后的生活、思想和写作,但由于当时上海险恶的环境和残酷复杂的斗争,他们无法见面,只能书信联系。鲁迅先生多次给他们写信,表示极大的关心,给了他们极大的精神鼓励,为他们指明了方向。

1934 165438+10月30日,萧红和萧军在内山书店第一次见到了鲁迅先生。他们向鲁迅先生介绍了东北的斗争形势和自己的经历。鲁迅先生也给他们讲了上海和文艺界的斗争情况,同意推荐他们的作品发表。临走时,为了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鲁迅先生给了他们一些钱,让妻子许广平把萧红的手稿带回来。

这次与鲁迅的相遇,对萧红和萧军来说意义重大,不仅加深了他们与鲁迅的相互了解,奠定了深厚的感情基础,而且使他们得到了鲁迅的悉心指导,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向鲁迅学习,为他们日后在上海立足和从事文学创作铺平了道路。

65438+2月19,鲁迅在梁园渔餐厅请客,特意把萧红、萧军介绍给茅盾、聂绀弩、、胡风等左翼作家。这些人后来成了萧红的好朋友,对她的创作和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久,叶紫、萧红、萧军在鲁迅的支持下,组成了“奴隶社会”,出版了“奴隶丛书”。

此外,鲁迅还利用他在上海的关系,积极向出版社推荐他们的作品。萧红等人的手稿不仅被介绍给当时陈望道主编的《太白》、郑振铎主编的《文学》,有时还被转到良友公司的赵家璧。在鲁迅的热心帮助下,萧红到上海后写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小刘》很快在太白出版。

随后,散文《饥饿》和短篇小说《三个无聊的人》分别在《文学》和《太白》发表。此后,萧红的作品在上海的《生活知识》、《中学生》、《作家》、《文学季刊》、《中流》等多家杂志发表。萧红也开始在上海文坛崭露头角,成为一颗闪亮的文学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