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文庙里的那些东西
孔子提倡“以德治国”,以德治国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他的儒学被历代封建王朝奉为圭臬,所以作为国家大事来对待。到了明清时期,每个州、府、县都有孔庙或文庙。其数量之多,规制之高,建筑技术和艺术之辉煌和精湛,在中国古代建筑类型中名列前茅,堪称建筑杰作,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中国有1,600余座孔庙(日本和越南有400余座),保存完好的只有300余座,21座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南京孔庙、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吉林孔庙并称为中国四大孔庙。
榆次文庙,位于市内龙王庙街(现属榆次老城风景区管辖)。始建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是榆次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也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宋代以后,金、元、明、清、民初相继扩建修缮,逐渐扩大到南北90米、东西64米的范围。主要建筑有凌杏门、状元桥、儒仓、明伦堂、静宜堂等。主体建筑是大成殿。
到1990年底,文庙内残存建筑有:大城门(蓟门)、兴兴门、池畔、状元桥、明伦殿、东、西厢房(各五间)、古塔一座、石碑两块。
榆次二中的老校址一直占据着文庙的一部分遗址。2003年,榆次二中迁至城北的文远街。时任榆次区委书记的耿彦波先生,修复榆次老城区,拆除二中所有旧校,重建或修复冯明书院、榆次文庙。
榆次历史上有皇帝和皇后:刘知远(895-948),后汉高祖,榆次左夫村人,沙陀人。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刘维称帝后改名刘维。李三娘(约913 -954):李,榆次人。汉高祖之后的刘知远皇后。刘知远与李的爱情故事被刘改编成《刘知远大白兔》等歌剧。
榆次历史上有一位状元:后汉甘祐年间的状元王璞。
榆次历史上出了很多名臣,比如清末武陟的官员张彪(1860 ~ 1927)。字虎臣,榆次西佐甫村人。曾任湖北巡抚、陆军副司令员。1911年武昌起义时,他率领禁卫军和起义军进行了反击。南北协和会后,他离职,在孙迪溥仪曾经居住过的天津日租界建起了“张远”。
榆次历史上有不少教育家,如车峦村人常林树(1869—1927),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但未赴任,回乡办学,从事教育事业。榆次冯明书院更名为“冯明”。
曾经的榆次文庙,东边是焦裕斋和明伦堂,西边是巡检斋和文昌殿。在大成殿前,有一个供祭品的平台。大成殿左右两侧有游廊,供奉孔子七十二贤人。古树参天,绿树掩映,典雅古朴,庄严肃穆。榆次二中成立之初,包括20世纪50年代初,文庙的建筑被用作教室和办公室。直到1956+2月平房教室建成后,二中教室才彻底搬出了文庙东西两侧的厢房。直到2003年,榆次二中占用了文庙的部分工地作为仓库和学生自行车棚。
“前程似锦”一词出自《孟子》、“学派、徐、周曰尧;学是三代* * *,所以清楚人情关系也清楚,人在上面清楚,王在下面接近。”
至少自宋代以来,文庙、书院、国子监和龚雪都以明伦堂命名讲堂。在寺庙与学问融为一体的中国古代,各地的孔庙不仅是祭祀孔子这位大圣的场所,也是地方官学。大部分本地学生都会在里面学习。明伦堂作为《任明论》的讲堂,是当时参加科举考试的社会精英获取知识和智慧的庄严而神圣的讲堂。十年寒窗,读书人都希望自己能通过科举到达朝廷,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
2007年9月8日上午,榆次二中首任校长金开复和五、四年级300多名校友在文庙(二中旧址)立碑劝学,并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时任榆次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增祥,时任教育局局长吉杰,时任校长郝武伟等出席了揭牌仪式。之后5、4年级的校友在新学校举行了联谊会。)
“题词劝学”题词如下:
金秋的定海,节日遇上白露,五四年级的师生回到母校相聚。
看到新搬迁的校址,现代学风纯正,充满活力。
回想那一年,我这一代人年轻,进了学校。
以古寺古宅为家,一切都会因为丑陋而简单。
其间,教学与建校同步进行,读书伴随劳动。
好在名师传道解惑,学生求知若渴。
所以,离开学校,加入WTO后,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我一直在为我的国家担忧。
经历人生,还能廉洁奉公,是母校熏陶的结果。
新世纪伊始,民族复兴,任重道远,科教兴国,和谐进步,已成为中国人的共识。
二中是一所新学校,积累了很大的成绩,获得了很大的声誉。资金充足的示范中学是人生的一步。
这是储存知识,整装待发的开始。
学弟学妹青春宝贵,但考名校还是很难,要不辜负国家的恩情和希望。
暖室寒窗,博学勤学,日日三省,求真快。
要知道根实才能种树,玉不琢不成器。
冯夫人很难不感叹古稀之友。(冯富,男,战国晋国人,好虎。这里的“冯太太不好过”是指她回不去学生时代了。)
只希望同学们以后都好好努力,蒸蒸日上。
今天借寒山片石祝贺母校感动,人才济济。
(榆次二中第一位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