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转为公办如何处理原有的教师编制?

在1的双减下,很多事情都变了:教培机构的学科辅导被打压,在职教师的有偿补课被严令禁止,民办中小学规模将继续萎缩。换句话说,一些民办中小学可能会稳固地建立起来,但一些民办中小学面临着转型:要么转型为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办中小学,要么直接倒闭。

2.有些民办学校的老师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既然民办学校的性质要变成公办学校,那么民办学校的老师该怎么办?这些教师是要成为编制内的公办教师,还是要成为岌岌可危的代课教师?或者干脆转行去其他行业打拼。

教师来自公立学校,私立学校转型后还是公立教师。

1.如果说私立学校的老师原本是从公立学校的老师跳槽过来的,那么在私立学校的性质发生变化之后,这种私立学校的老师最终还是公立学校的老师。就好像20多年前我考上师范后转学一样。当我的户口迁到学校后,我的户口就变成了非农村户口。

2.我回老家教书的时候,也把户口转回了家里的户口本,但是户口还是非农村户口。前年想以个人名义申请农村宅基地改造,直接被拒绝了。因为我的户籍属于非农村户口,后来不得不申请母亲名下的住宅用地改造,这也导致我无法取出几十万的公积金。

3.同理,如果公立学校的老师转到私立学校,编制还在,只是换了工作地点。因此,即使这类公立学校的教师被借调到私立学校,也仍然属于有编制的公立学校的教师。无论这类教师所在学校的性质如何变化,其有编制的公办学校的地位都不会改变,因为这类教师的编制是当时教育局和人社局一致认可的。

老师都是民办学校招聘的,想成为公办老师很难。

1.如果民办学校的老师不是从公办学校借调的,而是民办学校自己招聘的,那么这类老师在学校性质改为公办学校后,直接成为公办教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种老师学校转型后可能会被请去当代课老师,也可能会被直接辞退。

2.当然,这类教师要想获得公办教师编制,只有参加教育局和人社局组织的编制考试,才能拿到“铁饭碗”。当然,很多地区的教师都想考编制,而且往往考的对象都是有教师资格证、师范学校毕业的应届毕业生,而其他非师范类社会人员考编制的机会相当渺茫。

民办学校性质变了,老师被迫下岗,有机会得到补偿。

1.如果民办学校的教师是在民办学校的改造下被裁掉的,而这样的民办教师本来是没有教师编制的,那么民办学校的教师可以向学校提出按照教师与学校当初签订的合同条款提供相应的补偿。

2.在这种情况下,民办学校的老师由于学校性质的改变,无法坚守三尺讲台。错不在原来的私塾老师自己。无论是合同的要求,还是学校的人道主义关怀,原私立学校都应该“表现”出一些东西,提供一些补偿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