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中学校史

生长阶段(1949-1965)

首先,在春风沐浴,开始新的生活

1949年7月,宜都解放,学校由人民政府接管。8月,全校教职工参加了人民政府主办的“暑期教师研讨班”。毕业后基本保留原教旨主义员工。随后,县委任命解放前在宜都做过地下工作的王肃为该校校长。还由县委决定将湖北省私立宜都清江中学(抗战胜利后由曹子龙兄弟在私立宜都清江中学原址开办,非学校前身)并入学校。宜都县初级中学名称仍沿用,暂用旧学制。教材是新编写的临时教材。当年9月如期开学,当年新生238人,A班、B班、C班、D班、E班每个班40多人,B班是女生,E班全是城关镇的学生,其他三个班是各个乡镇的学生。当时有16个班,学生759人,教职工63人。2月20日,1949,1949,县政府授予宜都县初级中学校徽,从此,这一天也被定为校庆日。

学校一解放,就着手打破旧的教育制度,建立新的教学秩序,遵循和执行党和政府关于教育的方针、政策、计划和指示,积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切实打开工农大门,消除封建教育思想,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革命运动,学习时事政治,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投身教学改革。废除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学校领导体制,建立以校长为首、教职工和学生代表参加的校务会议,实行民主集中管理。撤销学科处,设立教务处(后改为教导处)、总务处。取消公民学课程,开设政治课,讲授“同一个纲领”、社会发展史和时事政策。提倡劳动教育,开展艰苦建校等活动,利用课外活动,轮流劳动,拆除旧建筑,平整场地。1950年冬,我县普遍开展了土改、平叛、抗美援朝三大运动。全校师生组成三个宣传队,带来腰鼓、秧歌、快板、歌唱等文艺节目,下乡慰问。他们还参加了斗地主和丈量土地,既配合了运动开展宣传,又直接经历了锻炼。在1949的下学期和1950的冬天,很多同学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军。1951,全校师生慷慨捐赠飞机大炮,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1952春季为一年制短师和三年制初师增设一个班。从今年开始,秋季开学,秋季新招收的一年级学生实行新的学制,采用全国统一教材。此时学校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注册学生已经发展到20个班1093。由于切实向工农敞开大门,优先招收工农子弟,对确有困难的给予人民助学金和临时困难补助,使工农子弟入学率逐年提高。这时,董华接任了学校的校长。

1952寒假期间,除了少数老病号外,全体教职员工都到省里(武昌)参加思想改造运动。来自全省各地的3000多名中学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时任省委书记、湖北省省长李先念专程作了《人民教师必须进行思想改造》的重要报告。省政府副主席程潭亲自主持会议,省委宣传部长、教育局长负责日常工作。大会历时100天,分三个阶段:一是大张旗鼓地进行正面宣传,破除思想转化的后顾之忧,端正学习态度;二、下定决心,大胆揭露自己的旧思想(重点是封建思想、奴化思想、法西斯思想),给病人看治疗;三是运用工人阶级思想进行自我检讨、分析和批判。这些来自旧社会的知识分子,都有着与时俱进、改造自我的强烈愿望。此外,他们感受到了党和人民政府的温暖,自觉地“向他人敞开心扉”、“争一日新”、“化干戈为玉帛”。1953年4月,思想改造运动结束,教师返校开课。

还建立了各种学校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自1950年成立以来,到1953年,已经发展了104名团员,并成立了团总支。在校少先队人数也比1950建队时有了很大增加。学生会成立于1953,在配合学校行政组织学生学习和开展各项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广大学生勤于学习,蔚然成风;通过解放以来的各种政治运动,全校教师提高了思想觉悟,拥护党的领导,自觉走工农结合的道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为了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上级不仅继续任用党员这个土生土长的* * *,担任学校的校长、副校长,而且开始在教职工中发展党员。这时,在学校里,最高决策机构是校长主持的校务会议,负责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计划和规定,制定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总结。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八教重视教学的计划性,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当时教育部规定的课程都已经开了,用的都是全国编的教材。同时,学校还坚持五育并重,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校长和主任不仅领导教学,也重视德育。从1953开始,学校开始试行并执行1955“劳动卫国”标准,组织学生参加建学校、种菜等工作;在学生中,以英雄命名的体育锻炼团体相继成立,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卫生保健工作也卓有成效,学生体质明显增强;课外娱乐活动也相当活跃。

从1953加强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素质教育和劳动教育,到1954加强学生升学和参加生产劳动的思想教育。65438-0955教育部发布中学生守则,根据该守则,学校为学生提供德、智、体各方面的规范教育。由于正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知识分子政策,经过几年的努力,到1956,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政治氛围浓厚,学习环境适宜,学生勤奋,教师敬业,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育质量相当高,在宜昌地区已小有名气。

第二,我完成的时候很沮丧。

1955年2月22日,根据国务院[1955]13号文件,芷江县并入宜都县。这样学校的招生范围也要扩大。另外,随着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宜昌市特殊教育局决定,从1956开始,学校开始设置高中部,成为完全中学。此后,学校名称改为“湖北省宜都县第一中学”,所有科目均按全国统一编制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语文课分语文和文学两科。建国7年来,学校在党的领导下,初步探索出了一些办社会主义中学的经验和做法,即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以教学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育质量逐年稳步提高。

1957年6月,党开始在该校建立支部,赵文科任第一支部书记。全体教师在党支部的具体领导下,认真学习党的整风文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学校各项工作有序稳步推进。

1957 10,上级任命关先润为校长。1958年1月,新任党支部书记明振环走马上任。明振环,山东高密人,抗日战争时期打过游击。49年,第一个南下的干部在武汉水电学院做组织部长。关先润,沙市人,曾在宜昌市公安局侦察科工作。因为年轻,他被调到了桂桂县公安局任副局长。在政法支持文教58年后,调到宜都一中任校长。他们一到任,就双双被任命为县委委员,这在一个中校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中国人仍然对此感到兴奋。1971 3月,管先润被调到宜昌师范学院(后为宜昌师范学院)任秘书,直至退休。明振焕在学校工作到退休,5月1993去世。

1957到12,全县教师开展的整风反右已经结束,4月份开始上课。为了贯彻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学校进行了一场伟大的教育革命。开展了工读计划,建立了工厂和农场,并将生产劳动纳入教学计划。但由于当时对党的政策缺乏了解和片面理解,加上“左”倾思潮的影响,今年秋天,学校把高中师生投入到钢铁运动中,分阶段拉到蒋家湾挖煤洞、开采石头、造土灶炼铁。初中的师生两次被派到百里洲,帮助生产队摘棉花,冬季播种;留校师生也办起了各种小厂(场),造了小土高炉,种了试验田,发射了卫星,抢占了高产,搞了大跃进。

半年来,通过参加炼铁、办厂、支农等活动,师生进行了劳动培训,他们办的小炼油厂也炼出了人造油和机器润滑油,得到了县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但在接下来的1958期间,由于工作时间多,读书时间少,影响了教学。三年困难时期,根据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保障师生健康,劳逸结合”的通知精神,学校也做了一些具体的调整。但是,由于急躁情绪和“左”的思潮,有些调整措施是不恰当的。如果停止开体育课,利用体育课时间开荒种地;在1959 &;害羞;-1960,还在搞大规模兵团作战,拖出高中一二年级师生在江北安福寺附近开荒种粮;把初中的师生转移到窑湾去筑堤修水库养鱼等等。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也相对减少了教学时间,不利于师生劳逸结合,影响教育质量。而且从1958的教育革命开始,就批了一套当时苏联的所谓“修正主义教育教学模式”。我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还在探索过程中;原统编教材被搁置,采用本省临时编的试用教材;即使有些学科还在用统一教材,也在搞“剪、换、删、补”,上跳跃式的课。这些也影响教育质量。而且由于后来反右斗争的扩大,学校错误地指定了一些人。很多老师被批评或者连夜送回老家,更有甚者被送去劳教。从1958到1959,反右运动展开,学校开始批“白道”“白旗”。一些老师被清理出学校,校长关先润也被斥为“右倾机会主义者”,发配农村劳动,挫伤了一些老师的积极性。

尽管有这些困难,广大教师自觉接受党的教育,努力培养爱国爱党的感情,拥护社会主义,认真钻研业务,献身教育事业。从解放到1960,学校涌现出一批名师。语言组有杨子健、廖治廷、郑、于欣、、艾守鹏、张守义、陈伟、张念勤、、邹继贤、张、、刘武阳、陈、、李广郡、于子光、郑启春、黄恒昌、谭凡夫、濮院、胡长亨。数学组依次有、张泽湘、黄在华、刘华民、刘柏桢、周邦贤、项子久、黄石池、、刘、、俞良行、李显泽、廖盖亚、秦秀普、单茂田、杜代耕、李、曾友安、田、李。理化组依次有卞、向荣初、李、李全初、杜、吴特生、周永年、颜、王、、刘航伟。外语组依次有敖、于伯昌、王、、杨、王宗嘉、杨永浩、、安、邓成海。历史组依次有凌凤祥、马、廖明恒、胡翠花、胡怀民、李、梁、胡宝田、高克兴。地理群体依次有郑大真、李训之、张、、谭必杰、杨宪权。艺术团成员包括曹月初、程光哲、吴(兼教语文)、张连光、黄桂涛。体育组有龚长佐,张楚,陈福辉。宜都一中的学生至今还念念不忘这些先贤老师的道德文章。我特别佩服邹校长的风度。

邹先生194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和历史系,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开始教授英语和历史,并担任教学主任。解放后历任主任、副校长、校长。他是个男人,优雅可亲;知识渊博,管理有方。1952调入宜昌师范学院(后为宜昌师范学院,现为三峡大学)任副校长,1958调入省重点高中水果湖中学任副校长兼校长,直至退休。1988,学校50周年校庆。邹先生专门写了一首诗《追忆沁园春——祝贺市一中建校50周年》,追忆往昔,遥望远方,意味深长,记录如下:

还记得那一年,短巷满是书,亭子点着灯。还有清江蜿蜒、莺莺、莺莺、不归河和郝好汤。各具特色,文质互见,青葱郁郁看宋梁。人未老,有兰有树福,芳香四溢。忆往昔,若菊花会相惜,* * *会指点江山。赖铁肩搭妙手,立论;校庆五秩、五日、五篇。这是一个扎实有力的计划,是一个长远的计划。再寄语:学书剑,志在兴国。

发展阶段(1977-1997)

第一,拨乱反正,抓教学

1976年6月粉碎“四人帮”,学校政治解放。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可喜的进展。

1976 10后,学校在揭批“四人帮”的同时,开始重建和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当时高中只有11个班,617个学生。1977年初采取补救措施,对已分高二的专业班适当增加文化课的课时和内容,让这些学生在毕业前尽可能多地学习文化和科学知识。6月,县委派出工作组,彭义全任组长,宋光明任副组长,领导学校管理工作。同时,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一些调整。彭玉泉兼任学校党支部副书记,主持学校党支部工作;宋光明还是学校的副校长,分管教学;杨主持指导办公室工作。9月,学校被县里确定为重点中学,各年级也设立了重点班。毕业班也按照文理分科。至此,我们不再分专业课,开始关注智育、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

1978年5月,根据县文教部门通知,撤销校改委名称,由校改委第一任主任刘才雄任校长;指导办公室增加周新顺、王两位副主任,周新顺主持指导办公室工作。学校认真贯彻“全教会”精神,试行修订后的“语文教育五十条”,实施部制定的“全日制十年中小学教学计划”,教学工作被提到了重要位置。取消了按排安排教师,恢复了按学科组建的教研组和备课组,开始注重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以新带旧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全国统一编写的教材和大纲。

1978年秋,取消推荐制,仍实行考试合格的招生制。从今年秋季高一开始,各科使用统一的新教材,要求各科以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从实际出发,注重“双基”,注重查漏补缺,努力提高质量。

道德教育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1977以来,我们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创三德”活动,用正面典型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遵守纪律,争取好成绩,挽回了“四人帮”造成的损失。体育卫生工作和勤工俭学逐步正常开展。

两年来,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极“左”的影响,教学的中心地位还没有确立,学校干部还是或多或少有些担心,教师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第二,把握大纲,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的局面焕然一新。

从1979开始,学校开始将重心转向教学。根据“调整、整顿、改革、提高”的方针和“中国教育五十条”的精神,宜昌地区和宜都县都把这所学校定为重点中学,并进一步调整了这所学校的领导班子。1979年2月,冯兴辉调任校长,10年10月,王德茂同志调任党支部书记。下一届1980,新任命的教育局长张文海和上一届任命的两位教育副局长周新顺、王,都是从该校教师中提拔的本科毕业生,正值壮年。1981年秋,冯兴辉同志调任夷陵中学任校长,9月上级调回刘才雄同志继任校长。经过几年的调整,学校的领导班子得到了充实和加强。根据《中国教育五十条》规定,学校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还有一个学校委员会,由校长、各部门负责人和教师代表主持。学校定期召开校务委员会,征求意见,为商学院制定规划。同时,学校重新确立了全面贯彻方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抓纲举目张”,把学校的中心工作转移到教学上来。特别是校长刘才雄同志,不仅为人正直,管理有方,而且以身作则,作风扎实,行动坚决,学校的形势变化很快。许多教师开始积极争取政治上的进步,并在业务上钻研教学艺术,致力于教书育人。一些教师,如张文斌,已经改过自新,回到教学界,已经在打破旧的规则,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广大教师已成为学校全面贯彻方针,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开创新局面的坚强依靠和骨干力量。

随着拨乱反正工作的进展,学校原有的冤假错案得到了清理和纠正,被错判的“右派”全部得到平反和妥善安置。此外,还解决了7名教师的夫妻分居问题,11家属及子女就业,先后解决了63名教职工的住房问题。教师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积极性大大调动。

学校在注重智育的同时,也加强了德育。1979首先在学生中进行民主法制教育,然后开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宣传实施中学生守则。从1977开始持续开展“学雷锋、创三德”活动,从1981开始持续开展“五讲四美三爱”教育活动,从1982开始将每年3月定为“文明礼貌月”开展努力“争当”,通过表彰先进学生,引导和激励学生蓬勃向上、健康成长。平时注重加强政治课教学,结合学生特点开展辩论赛、“模拟审判”等生动多样的活动,大力表彰先进,宣传好人好事。1986,学校召开了第一届团代会和学生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团委和学生会。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了一套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较前几年有了明显提高。1986年7月,根据省教育厅文件(016号),王晨、余丽华分别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从1980下半年开始,学校开始贯彻上级关于办好重点中学会议的精神,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明确重点中学的“重点”在于教学质量高,政策落实示范性、全面性。因此确立了“重大纲、重规律、实事求是”的教学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不再按年级分班,不搞重点班、普通班;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狠抓教学环节的落实;控制考试次数,不要排队考分数;严格控制工作量,不搞题海战术。同时要求教师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精心备课,狠抓“双基”,改进教学方法,培养能力,开展智育,提高教学效率45分钟;还要求各教研组加强教研活动,不断总结经验,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这样,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自1980高考以来,每年都有本校毕业生考上清华、北大等全国著名重点大学。文革前的十七年,只有一个考生考上了北大。1984以来,学校进一步加强了教研工作,确立了“以研究促教学,以研究促教学,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思路,要求各教研组每学期制定详细的教研计划,由教导处负责督促落实。学校高度重视高三的教学,加强高三的师资配备,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备考方案,成立了以校长刘才雄为首的复习备考领导小组。1984高考,该校在校大学生人数达到189。这是该校历史上在线人数最多的一年。1985高考,学校获得宜昌地区第二名,理科生人数九县一市第一。特别是文科考生汪中求,以567分的优异成绩获得省文科状元称号,被北京大学录取。

体质健康工作方面,1979下期再次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980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体委等单位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学校体质健康工作的意见》。学校逐步完善对体质健康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学校重点议事日程,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开展得力,学生体质明显。1984年2月,学校对宜昌地区行政公署教育局实施的两个《暂行条例》进行了验收并通过验收。学生体育达标率超过70%,在通过验收的7所学校中排名第一。学校的勤工俭学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1985、1986连续被评为宜昌地区“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总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在党的领导下,沿着党的教育方针指引的正确轨道前进,领导班子办学指导思想日益明确;正常的教学秩序已经恢复,各项规章制度已经建立健全;教师勤奋负责,教书育人;学生学习努力,积极向上;特别是学校环境、教学设备、师生生活条件都有很大改善,即使在繁华的十七年也是如此。

第三,内部改革皱春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改革浪潮滚滚而来。为了增加办学活力,学校迈出了从65438到0989的改革步伐。1月,学校召开第六次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宜都一中教师课时补贴方案》、《教学质量奖励方案》、《文明礼貌考勤奖励规定》等规章制度,率先打破了“大锅饭”,对摆脱长期以来“不努力就没有成绩”的弊端起到了积极作用,使教职工认识到做多做少、做好做坏是不同的。

1990年秋,上级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任命周振培同志为校长,刘才雄同志为学校党支部书记。李广林被任命为教务处主任。1992年春,刘才雄同志调任市教育局任巡视员,上级调任郑兰斌同志任学校党支部书记。与原副总裁余、一起组成了新的领导班子。新组建的领导班子有魄力,有能力。紧跟形势,大力改革内部运行机制;顺应民意,全力建设职工宿舍。

65438-0993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学校率先试行了以“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岗位责任制”为内容的“四制”改革。一是制定和落实校长负责制。校长拥有学校的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财权。校长全面负责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全面改革学校,保证办学方向,培养“四有”新人,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德育、队伍建设和行政管理,全面负责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福利待遇。

其次,要双向选择,实行教师聘任制。基本做法是:一是公布聘任条件、原则和岗位数量,成立聘任领导小组;二是校长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提名上报任命中层干部;三是个人报考职位,各处室年级组负责人根据编制数在候选人中推荐本单位的聘任名单;四、经聘任领导小组充分协商,确定聘用人员。第五,校长颁发聘书,签订聘用合同。实行聘任制后,职工和被聘者都有辞退和辞职的权利。对于落后的,学校安排其他工作,鼓励他们另找单位;拒绝录用者将被视为超编人员。

三是根据不同工种制定岗位职责。按岗位分配责权利和目标,严格考核,分清奖惩。

第四,实行结构工资制,学校大胆改革内部管理,将工作量、工作业绩和经济效益挂钩,多劳多得。同时,考虑到职位和年龄的不同,它适当注意平衡。形成了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良好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