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的《围城》告诉我们什么?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围城》展现了人类悲剧性的生存环境:鸟笼(英文)和城堡(法文)(语义:超越国界);揭示了人类孤独的主题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海之上”的隐喻,(萨特:“他人是地狱”海德格尔:这是“讨厌”。)
《围城》的思想意蕴有三层。第一个生活描写层描写了抗战时期中国古代的世界,尖锐讽刺了当时教育界和知识界的腐败,批判了知识分子的空虚和苦闷。
第二层次的文化批判,通过对一群留学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的描写,揭示中西文化畸形对接带来的深刻矛盾。
第三层哲学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真正价值的哲学思考,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在绝望和孤独中超越自我。
2.《围城》简介:
围城的故事发生在1920到1940s。主人公方鸿渐是一个从中国南方一个乡绅家庭走出来的年轻人。方鸿渐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为周氏的女子订婚。然而,在他大学期间,周生病了,很早就去世了。准岳父周先生被方的慰问所感动,资助他出国留学。
方鸿渐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为了向家人交代,方在毕业前买了虚构的克莱顿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和留学生一起回国。在船上,我认识并爱上了留学生鲍小姐,但她欺骗了我。与此同时,我认识了我的大学同学苏。
到上海后,我在已故未婚妻的父亲周先生经营的银行工作。此时,方得到了苏的同学的青睐,对苏的堂妹一见钟情,终日往来于苏和唐之间,其间结识了追求苏的赵。方终于结束了他与苏和唐的关系。苏嫁给了诗人曹元朗,但知道方不是他的情敌,所以他娶了彼此欣赏的方。方鸿渐渐渐和周家闹翻了。
抗战初期,方家逃难到上海租界。在赵的推荐下,他赴大陆大学任教,师从赵、、顾尔谦、李。由于方鸿渐性格等方面的弱点,使他陷入了复杂的人际纠纷。与孙柔嘉订婚后,她离开了三闾大学,回到了上海。在赵的帮助下,方鸿渐在一家报社工作,并与结婚。
婚后,方鸿渐与妻子方嘉和孙柔嘉姨妈的矛盾暴露并激化。方鸿渐辞职,和孙柔嘉吵架,渐渐失去生活的希望。
3.作品欣赏:
《围城》因钱钟书在这部小说中淋漓尽致地讽刺了知识分子而被许多人誉为现代学者。这种讽刺有时代和人性的原因,也有钱钟书个人的原因。先说个人原因。钱钟书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才,同时他也是一个最纯粹的学者,对学问的投入是最深的,在学术上容不得任何虚伪和权谋。在这种注视下,一般的所谓“学者”都很难可笑。比如他经常讽刺文人抄牌。《围城》里的一号丑角李,有一个铁皮卡盒。其实一个老师肯下功夫抄牌是相当难能可贵的,但在钱钟书看来,读书不放在脑子里就是一个大笑话。《围城》中的文化讽刺更多的是基于中西文化冲突与碰撞的历史平台,这是钱钟书关注的重点之一。一种是用现代文化观察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弊端,比如方鸿渐的父亲方老先生的迂腐,他推荐的线装书《中国是方的,所以洋人是圆滑的,所以他主张地是圆的》。二是机械地嘲讽西方文化,“就像中国第一件裁缝抄的西服,在洋人的旧衣服上打了两个补丁,做在袖子和裤子上”,如曹元朗在《爱与恶》(艾略特)、《荒原》中对“菜与伴”诗的模仿,再如买办张的《杨敬斌》。三是探讨在吸收西方文明和西方文化中的荒诞。比如方鸿渐在家乡中学演讲时说,“几百年来,整个中国社会,只有两个西方的东西存活下来。一个是鸦片,一个是梅毒,都是明朝吸收的西方文明。”另一个例子是三闾大学的导师制。但《围城》中的讽刺更多的是基于对人性的解剖。比如方鸿渐在克莱顿大学有名的假博士,体现了人性的欺诈、虚荣、软弱、无奈。再比如李偷烤地瓜,陆子潇拿着国防部和外交部的信封虚张声势,范小姐假冒作者把自己不会用的英文书籍送给自己。读者扪心自问,似乎不仅是这些人做了这些事,有时候也包括他们自己,就像我们在阿q的脸上看到自己的特征一样。看《围城》的时候,你会笑,知道吗——不笑的人不用担心是不是忘了笑,你只是忘了幽默。幽默不一定要用笑来表达,所以笑不笑就不知道了(详见开玩笑钱钟书)——所以是会心的笑,不够,还要脸红的笑,对着书里的人笑,对着身边的人笑。
4.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原名杨显,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莫存,名怀菊,曾用笔名钟书君,江苏无锡人,有一女钱媛(1937-18)。他的父亲是著名的汉学家钱基博。在他的影响和督促下,从小就打下了良好的国学基础。后来就读于苏州市陶武中学、无锡市辅仁中学。书评家夏志清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精心处理的小说,可能也是最伟大的小说”。钱钟书在文学、国学、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甚至被崇拜者戏称为“薛倩”。
1946年撰写出版长篇小说《围城》,同年出版短篇小说《人·兽·鬼》。抗日战争和解放后,先后任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总编辑、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职。,主要从事翻译和中国文学研究,出版了《宋诗选注》、《四旧新闻》、《七版》、《管锥编》等学术著作。
《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一部小说。它写于1944,完成于1946,由陈光出版公司于1947出版。这是作者在困境中的“锱铢必较”,小说“取材于他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会阶层。”但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有些人物虽然有点真实的影子,但一切都是假的;有些情节略显真实,但人物都是杜撰的。”(江洋《熟记钱钟书与围城》)比如方鸿渐就借鉴了两个亲戚:一个有野心但没有见识,总是满腹牢骚;傲慢自负的人。但两人都没有方鸿渐的经历,而作者自己的经历,比如出国留学,当大学教授,与作品不谋而合。作者可能从他们身上获得了一些启发,但他坐的位置不对。
小说出来后很受欢迎,不到两年就出了三版。解放后一度绝版30年,1980再次重印,在年轻人中引起强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