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300字。
1.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被称为春节,这是一年中最大的传统节日。庆祝春节俗称“过年”。在清代,该县非常重视过年的习俗。据说灶神去了西方,23号去的,正月十五回来。腊月二十三晚上,当地文武官员放鞭炮,举行祭灶活动。24日晚,老百姓进行祭灶活动。灶前贴着“天道说好话,下界保平安”的对联,横批“一家之主”。12月30日中午之前,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红纸春联,对联上写的都是恭维封建帝制的话,比如“帝德之大,帝恩之深”等等。丧亲之家贴着普通的纸对联。当晚,当地官员和普通百姓到庙里打枪烧香,彻夜不眠“守岁”,祭拜天地鬼神、祖先。据说除夕之夜,百神在下界。为此在院中竖起一根高杆,挂一盏红灯,让主一年四季都光芒四射。人们把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五作为节日家。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上新衣,挂在主屋的“天、地、君、师”祖宗牌位和观音像,向父母烧枪、烧香、磕头拜年。初二给亲戚邻居拜年或者发红纸名片。农历六月初六,当地官僚、官员、士绅、富家邀请春酒,私下交流。立春的这一天,县令身着朝服,坐在三班六间房的大轿子里,在县城东门外的祭坛上举行祭奠仪式,迎接春牛的到来。
辛亥革命后,祭灶、守岁、祭天地、邀春酒等过年习俗依然保留,只是花费少了。
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过年习俗沿袭旧俗。在中国新年前夕,远离家乡的人们总是喜欢回家过年。在群众中流传的《过年歌》说:“二十三个蜜瓜棍,二十四个扫房子,二十五个磨麦子,二十六个割肉,二十七个写对联,二十八个贴窗花,二十九个蒸馒头,三十夜不睡,大年初一三磕头”。在腊月末,大多数家庭都在忙着过年。首先从打扫卫生开始,家家户户进行大扫除,清扫室内外垃圾污垢,拆包洗涤衣物、被褥,整理家具、灶具等,干净利落地度过新年。家家户户挂年画,贴春联,为节日增添色彩,辞旧迎新。春联的内容是歌颂* * *生产党,歌颂毛泽东主席,歌颂社会主义制度,等等,比如“翻身不忘* * *生产党,幸福靠毛主席”,批判“* * *生产党万岁”。“文革”期间,农民纳韦一定要挂毛泽东主席的画像。对联包括“听毛主席话关心国家大事,跟* * *生产党走坚持私斗批修”等等。还有《毛主席万岁》等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室内挂山水花鸟、字画。春联有了新的内容,如“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实事求是,锐意改革”等等,“春回大地”等等。除夕中午,全家老少吃了一顿“团圆饭”,菜肴丰富,满屋欢声笑语。饭前放鞭炮,有的家主甚至在堂前撒些菜米汤,以示对祖先的缅怀。晚上,全家人聚在灯下打扑克、麻将、下棋、讲故事、猜灯谜、看电视等娱乐活动。第二天,春节到了,家家户户一大早就抢着开门。俗话说,早开门能早“富”,家里人都得按时起床。开门就放鞭炮,然后喝茶吃早饭,就早饭。初三第一天,每个家庭的早餐都要吃扁食(也就是素水饺)。传说吃肉的话,家养的畜禽不旺,父母常把硬币藏在扁食里,吃的人被认为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富贵。饭后要穿上喜庆的服装,先给家里和家附近的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然后,邻居们互相“拜年”。
2.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称为上元节。在清朝,从正月十三到十五,人们每天晚上装饰灯笼,喝酒烧香,燃放火花,去剧院,吃元宵,庆祝节日。民国时期,人们在节日吃米面或汤圆,晚上观看龙灯、舞狮、踩高跷、驾旱船等表演,并在天河家族会馆开展烧香祭灶王的活动。建国后,除了烧香祭拜等迷信活动外,一切都沿袭旧俗。文化部门经常组织元宵灯谜,也组织农民进城进行舞龙、舞狮、旱船航行等民俗文化表演。城乡孩子对“正月十五挑灯笼”感兴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没有人吃粽子了,大家都吃粽子了。
3.清明节
在清朝,每到清明节,人们都会去扫墓祭祖。柳枝插在门上,人们戴着柳条环,孩子们放风筝。民国时期,清明节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种上了柳树,为先人的坟墓增添了泥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明节的习俗依旧,城乡人民依然在檐门上插上柳枝,为亲人的坟墓添土。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在烈士陵园开展扫墓活动。这一天,父母要给孩子煮水煮蛋。
4.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清朝康熙年间,端午节时,人们挂符号插艾,男女佩戴符号,喝雄黄酒,抹在口鼻上辟邪。孩子们的手腕上系着彩色的丝线,以避邪避灾。民国时期,风俗依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每逢端午节,城乡仍有吃粽子、插艾条、小孩扎五颜六色的丝线、姑娘戴香囊的习俗。粽子质量越来越好,咸中带甜,肉质不错。此外,糖糕、油条、水煮蛋、甜粥也成为早餐的主要食物。中午喝酒,菜肴丰富。悬挂符号、佩戴符号的习惯已被废除,但姑娘们仍用装有雄黄、苍术、香草的香囊作为排毒驱虫的辅料。
5.正午节日
农历六月的第六天被称为中秋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这一天被认为是晒书晒衣服的日子。因为梅雨要来了,把衣服露出来发霉,度过夏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六月初六有了新的含义。在这一天结婚的女儿和侄女要买肉来孝敬父母或其他年满66岁的长辈,庆祝老人长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人附上了一定面额的人民币。
6.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被称为中秋节。在清朝,官员和人民都有中秋节赏月和节日送礼的习惯。民国时期,中秋之夜,宫廷里摆着家常水果和月饼,拜月老少集体烧香。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秋节的习俗一直保持不变,这一天也被称为“团圆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节日也越来越讲究。在这一天外出或工作的人通常会回家团聚。亲朋好友相互赠送中秋礼物,如小公鸡、大鲤鱼、烟酒、月饼等。家家烤糖做火食(圆形,面包芝麻混糖)。20世纪80年代,农民变得富有了。中秋节时,女婿尤其是未婚女婿给公公婆婆送礼,如小公鸡、大鲤鱼、猪肉羊肉、名酒、名饼等。一般采用四四制或双四四制,视家庭员工人数而定。中秋之夜,圆月当空,秋高气爽。一家人聚在院子里赏月聊天,有的放鞭炮增加热闹气氛。向月亮上香的习俗已经被废除了。
7.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俗称“九天”。清代,每当重阳来临,富人家往往采摘菊花酿酒;有的文人爬山作诗;年轻的学生徒步旅行和爬山来娱乐自己。建国后重阳节组织活动登高望远。
8.腊八节
腊月初八被称为腊八节。在清朝,节日期间,人们吃腊八粥,酿造蜡酒,制作蜡酱。民国时期,人们经常用八种食物做米粥当早餐。贫困家庭可能会减少样本数量或照常。建国后,吃腊八粥的习惯依然存在。城市和农村的家庭,经常把米饭、白菜、粉条、豆腐(或几千块)和花生(或黄豆)放在煮饭的火里煮,加上油、盐、胡椒粉等调料,做成腊八粥当早餐。此后,准备年节的工作就要开始了,所以民间流传着“吃完腊八饭,就要办年节”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