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中学时代”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中学时代》教案;

学习《中学时代》这首歌,带着感情去唱,让你体会合唱和副歌不同的演唱效果,选择合适的音乐进行诗歌朗诵,自愿即兴创作。

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唱《中学时代》这首歌,感受歌曲的演唱意境,能够带着感情去唱。

2.教学难点:演唱和间奏与节奏xx 0 (xxxx)的衔接要准确。

第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中学时代》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情、充满活力的情绪,进入学习情境。

2.讨论:对刚刚看到和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分析,如:歌曲的意境是什么?为什么用歌曲的速度?中速稍微快一点?而不是慢吞吞的慢吞吞?唱歌有什么特点?等一下。

3.播放第二面歌曲的视频,结合讨论的问题再听一遍,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和演唱情绪。

4.学唱《中学时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5.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讨论,对话,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

6.在手风琴的伴奏下,进一步练习演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7.将学生分成两组,对比小组演唱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和节奏准确。

8.讨论:这首歌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主唱等。)

9.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意见,用多种方式和形式练习唱歌,边唱边拍手打节奏。但是也可以以独立设计其他方式来执行。

课堂练习:进一步练习准确把握音乐的节奏,歌唱与间奏之间的联系。

作业安排:视唱歌曲前半部分。

人教版《中学时代》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二教案教学内容;

首先,学唱《校园的早晨》

二、《中学》和《我长大了就是你》的情感朗诵

教材分析:

歌曲《校园的早晨》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和音乐家高峰的作品。创作灵感来自辽宁大学。诗人高峰在辽宁大学晨练时,看到了校园里晨读的场景,引发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校园歌曲,这首歌后来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作曲,在全国各地演唱。这首歌的旋律清新、活泼、优美。

教学目标:

第一,一边唱《校园的早晨》这首歌,一边让学生准确把握休息的节奏。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歌曲,体会歌曲的真挚情感,体会对老师的爱。

第三,了解声乐的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一,把握好休息的节奏。

第二,唱歌的时候,注意词和音乐的关系。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首先,导入:

老师:同学们,今天是一个特殊的节日。你一定知道这个节日。这是什么?

学生们都回答:圣诞节!

老师:我们来唱圣诞歌《铃儿响叮当》。

学生们唱了《铃儿响叮当》

三、单位介绍

这个单元由一组关于中学的歌曲组成。通过这些有代表性的歌曲,让学生感受到他们将拥有一个快乐、热情、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的中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教学和歌唱,我们可以教育学生珍惜中学的幸福生活,培养他们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奋斗的思想和感情。

四、用音乐诗背诵《中学时代》

学生的情感朗诵由老师指导。

总结:中学,一个花季,一个激情青春的年纪,一个敢于尝试实现梦想的年纪。

第五,配乐诗朗诵《长大后我会是你》

画学生朗读,老师和学生都会评论表扬。

总结:教师是火种,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老师是石阶,承载着学生一步步稳步向上攀登。

六、学习歌曲《校园的早晨》

1.练习休止符节奏

0 X X X X X 0 X

2.学唱《校园的早晨》

老师:我们来听听这首台湾省校园歌《校园的早晨》。打开书,让你听听这首歌的演唱顺序。

玩扇子唱音乐。

解释标记的重复省略。

老师:这首歌很活泼欢快。请唱一首欢快的感觉,再弹一遍范唱的曲子。

老师:这首歌除了用了很多休止符,还用了很多切分音节奏。找出哪里有切分音节奏。

解释休息节奏的变化。

第一句话,x0xx xx xx xx-

5 0 3 3 2 1 1 33 5 5 -

沿着熟悉的校园小路

师:我们找到了声音的音高位置,学习了其余的节奏变化。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唱这首歌。

1.范唱音乐

2.教唱歌,老师教学生跟着唱。

3.男女合唱

在伴奏下唱歌

教师总结:

老师:校园里有亲爱的老师,亲爱的伙伴,还有优美的歌声。同学们,珍惜校园生活,享受快乐童年吧!

人教版三本七年级音乐上册《中学时代》教案。独立预习(新课教学)

(一)感受倾听

1.当你第一次听到《中学时代》这首歌的时候,这首歌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2.再听一遍歌曲,初步分析歌曲。歌曲的情绪和语速是怎样的?唱歌有什么特点?

3.结合所讨论的问题再听一遍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和演唱情绪。

(二)学会唱歌

1.学生边听录音边学唱《中学时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2.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讨论,对话,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

比如第一段的四个句子节奏完全一致;歌词与旋律紧密结合,一字一音;旋律的第二、四、六、八小节的第三拍标有节拍节奏的标记和?小门?;第二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第一拍和第三拍都标有?三角铁?马克。

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歌曲第一段和第二段节奏的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了表达歌曲的意境和情感。3.跟着伴奏,进一步练习演唱歌曲,直到熟练演唱为止。

4.带着感情唱整首歌,强调歌唱姿势和歌唱状态。

第二,互动探究

1.目的:初步了解歌曲中旋律与歌词的关系。

步骤:

(1)大声朗读歌词。

(2)轻哼音乐。

(3)分析句子阅读中歌词与歌曲的关系。

(4)在乐谱上适当的位置画通风符号。

2.把学生分成两组:比较哪一组唱歌声音大,有活力,音高和节奏准确。

三、课堂总结

学生们在这节课上获得了什么知识?

第四,课外拓展

这首歌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