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名人成功的励志故事?

有哪些名人成功的励志故事?

要知道他们的成功来之不易,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下面是我整理的成功名人的励志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董卿2014春晚,最大的吐槽点大概就是“董卿走了,魔将尽毁!”这个“中国名托儿”似乎比魔术师还要神奇。但比起这个标签,她更愿意称自己为梦想中的“托儿”,因为她一直用自己的奋斗过程呈现在人们面前,无名小卒变成了央视一姐的励志“魔”!

童年是“欺骗”的噩梦

和很多留守儿童一样,董卿从出生开始就由爷爷奶奶抚养,直到7岁才被父母接过来。但这看似快乐的归巢,却成了她童年“噩梦”的开始。因为父亲自身的经历,他特别坚信:“人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改变,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他用不同寻常的严厉表达了对女儿的期待。

7岁,别人是“小公主”的年纪。她既不能照镜子,也不能有新衣服,每天还要刷碗扫地,抄古诗,体育锻炼。进入中学后,我不得不利用业余时间“客串”各种酒店清洁工、店员和电台广播员...这些父亲给她带来了童年的“阴影”,一度让她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亲生女儿!

终于,多年的压抑终于在高考中爆发了:她想进艺术院校的想法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她怒不可遏,生平第一次在父亲面前摔了一个碗,吼了起来。她父亲看到后更加生气,最后演变成双方激烈的“对唱”。为了捍卫自己的演艺梦,她甚至诉诸“自杀”的威胁。直到有一天父亲举起酒杯向她道歉,他才明白,自己的成功来自于父亲的“魔鬼”教育,让她学会了坚持。

一次次“再婚”换来希望的曙光

只要你全心全意追求梦想,总有一天你会对人刮目相看。1991,董卿排除万难考上了浙江艺术学院,毕业后进入浙江电视台。在电视台里,她兢兢业业,主持指挥,吸收自己不知道的一切。女版《绝望的三郎太》的出色表现,让东方卫视向她伸出了橄榄枝,本该迎来一个高峰,却泼了一盆冷水。作为新人,她只能是跑前跑后坐着的观众,光明的舞台不属于她。于是,董卿去新成立的上海卫视寻找机会,但等待她的是一系列收视率极低的节目。

即使屡遭打击,她也不服输,甚至利用业余时间去华东师范大学读硕士,为自己增值。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董卿迎来了上海卫视改革后的曙光。她被委以重任,主持了许多节目,包括2000年的“上海-悉尼双向传输音乐会”。她风格大气又通晓英语,获得了2001年度中国播音主持行业最高奖——第五届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

从“金话筒”到“直通春晚”

获得“金话筒”奖也为董卿带来了在央视工作的又一次重要机会。这个卧虎藏龙的地方让她不敢放松。在央视的前两年,她的主持量超过了130,像一台全力运转的发动机,燃烧着她所有的能量。像《青歌会》这样的硬骨头,连续20天每天直播30次,每次3小时...她没有抱怨;每天下午四点彩排结束,十点直播结束。她换了衣服,进入会议中心。凌晨三点回到家,她要打着哈欠,背台词,直到最后一颗夜星渐渐消失。不规律的苦日子让她觉得离梦想越来越近。

2005年,打拼多年的董卿终于迎来了事业的大丰收——她作为一匹黑马登上了春晚,不可否认的实力让她成为了央视新一代主持人。从此成为央视出镜率最高的女综艺主持人,连续8年被评为央视“著名优秀播音员主持人”,连续10年担任春晚主持人。她紧急救援的“黄金三分钟”成为主持播音专业的完美案例,“央视一姐”当之无愧!

董卿曾经说过:“20岁以前的样子是天生的,20岁以后是自己塑造的。如果我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我肯定不会是现在的我。”从来没有人敢说生而平凡就意味着一辈子平庸。相反,只有像董卿一样超越苦难,才能体会到最令人敬佩的荣耀!年轻人,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伟业,就勇往直前,怀着一往无前的心,在梦想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吧!

兔年春节前夕,中国体育“一姐”李娜轰动了世界网坛。2011165438 10月29日,在阳光明媚的澳大利亚墨尔本,这位来自湖北的` `个性女将获得澳网女单第二名,成为第一位打进四项国际网球赛事决赛的亚洲人,书写了中国X球的新传奇...

少年成名却突然退役。

李娜29年前出生在武汉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因为父亲早年的“羽毛球运动员情结”,李娜5岁就开始参加羽毛球训练,然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与网球结缘。凭借过人的天赋和过人的努力,李娜以15的年龄步入国家队。

2000年,年仅18岁的李娜在WTA(国际女子职业网球联赛)获得134的年终排名,成为国家网球队的新星。2001第九届全运会,获得女单、女双、女团三项冠军,大运会女单、女双、混双三枚金牌。然而,在外界坚信李娜前途光明,为中国X球赢得国际地位的同时,2002年底韩国釜山亚运会前,她做出了一个震惊所有人的决定——宣布退役,前往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与同为网球运动员的男友姜山一起学习。

当时在韩国釜山,有个教练说:“这个湖北姑娘是不是疯了?说她会退,太不负责任了!”但是,一位了解李娜的朋友感慨道:“李娜就是这样的人,太有个性了。敢想敢做,敢说敢做!”至于那次退役的原因,有人猜测是因为李娜这个“刺头”当时和国家队有矛盾;也有人猜测,李娜退役是为了坚守自己的爱情,因为她与姜山的“早恋”遭到了国家队的反对。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以李娜的性格,她宁愿不打,也不愿只打诺诺。

离开球场两年后,2004年3月,湖北队邀请李娜出山。在丈夫姜山的鼓励下,李娜重返网坛。同年6月5438+10月的广州公开赛上,李娜连胜八场,成为首位获得WTA巡回赛单打冠军的中国选手。2006年,李娜进入温网八强,再次创造了中国X坛“第一”。

“单飞”成就“国际na”

复出后的李娜已经晋升到国内网坛“一姐”的地位,但她一直对国家队集训比赛的僵化体制不满。此外,国内网球比赛的现状也让她感到失望。网球这种国际化、职业化的比赛,在中国却成了“国内填鸭式、国外集训式”。所以,尽管成绩和排名都不错,但李娜越来越渴望自由、专业地参加国际比赛,尤其是以大满贯为荣誉的四大网球赛事。

终于在国家队的改革方案下,李娜得以在2008年底“单飞”,自己请教练、自己组队,闯出了一条自己的国际赛场之路。李娜此后的成绩证明,这条路走对了。

单飞之后,对李娜来说最重要的是团队组织和建设。瑞典著名教练托马斯作为外教加入了李娜的队伍。李娜独创的弱发球技术,在托马斯的重点训练下,突飞猛进,足以从众多世界巨星中脱颖而出。托马斯还积极“教唆”李娜走上职业化道路,成为她“单飞”后的向导。

为了避免比赛中不必要的伤病,李娜还请来德国人亚历克斯做体能教练。自从有了他,李娜之前的腿伤在比赛中很少出问题。

不过,在这个幕后团队中,最重要的还是李娜的丈夫兼教练姜山。由于生活中和场上的长期配合,理解和默契让他们配合的特别顺利。李娜说:“很多人认为我的想法与众不同,但姜山总能理解我的想法。我们彼此相连,这是最大的优势。”

同在湖北网球队的李娜和姜山早在1995年就认识了,当时李娜只有13岁,而姜山已经是国家青年网球队的主力。当时,李娜把言语不凡的姜山视为偶像,对她穷追不舍,之后两人顺利“早恋”。2008年单飞后,姜山成了李娜的私人教练。

李娜从不掩饰对丈夫的依赖。"有姜山在身边,我轻松多了。"“他就像我的父亲和哥哥,时不时梳理我的情绪变化。只有他在我身边,我才能发挥出我的全部水平。”李娜说,姜山对自己最大的帮助就是让自己心态平和。现在,李娜在国内外比赛,姜山几乎“无时无刻不在陪着她”。在赛场上,每当出现问题时,李娜都会习惯性地把目光投向姜山。

虽然在比赛现场,脾气暴躁的李娜经常毫不掩饰地对姜山咆哮,但在内心深处,李娜对姜山是感激的。“不管你是胖是瘦,是帅是丑,我都会永远跟着你,永远爱你。”这是李娜在今年澳网决赛后的真情告白,通过电视转播感动了无数人。

在三大金刚的保护下,李娜单飞后成绩飙升。2010年初,李娜闯入澳网4强,并在伯明翰草坪赛中夺冠,WTA排名逐渐稳定在TOP15以内。

2011 65438+10月29日,李娜在澳网获得第二名,成为首位打进网球四大赛事决赛的亚洲人,成功帮助中国军团登上亚洲网球的制高点。由此,李娜有了一个新绰号——“国际娜”,成为继姚明、刘翔之后,中国体坛又一个“国家形象”。

一个“非典型”的中国明星

"她不是典型的中国女人。"有媒体曾经这样评价李娜。李娜显然不是西方媒体眼中的中国明星,这不仅是因为她胸前纹的玫瑰,还因为她直爽的脾气和不同寻常的幽默感。

在中国体育普遍缺乏个性的年代,李娜早早就把特立独行作为自己的标签。甚至在李娜小时候,这种“个性”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因为李娜父母都姓李,有个邻居故意逗她:“你姓爸爸还是姓妈妈?”不,年轻的李娜回答说:“他们都跟我姓。”

熟悉李娜的人或多或少都知道李娜的几个叛逆故事。李娜是中国X球界第一个公开批评体制的球员。2005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李娜把矛头指向了国家队。“我在国家队没什么进步,国家队的教练也不帮我。”此言一出,舆论一片哗然。

李娜在比赛中还戴了一些很重的耳环,这让教练很生气。李娜以自己叛逆张扬的性格为傲。她觉得这就是她的真实本性,没必要掩饰。

在球场上,李娜是第一个甚至是唯一一个纹身的国内选手。"我十几岁的时候纹了这个玫瑰纹身."说起胸前的玫瑰,李娜很自豪。那一年,李娜刚刚开始和大她四岁的姜山打混双,她通过纹身向姜山示爱。一开始文身是藏起来的,后来就没那么在意了,因为“它见证了我的爱情。”

李娜做的不止这些。在比赛中,她会对着姜山大喊,对着努力为自己加油的中国球迷喊“闭嘴”;采访的时候会让媒体记者为难——问:“2011你想要什么?”答:“我要钱。”问:“这个可以写进文章吗?”李娜瞪大了眼睛,回答道:“谁不要钱?这是事实!”

赛场外的李娜也有柔软的一面,她会默默做慈善工作。去年,她给青海玉树和武汉孤儿院送去了近百万元。

真正引起世界媒体关注的是李娜直爽幽默的性格,尤其是她说英语的时候。澳网第三轮,她在数万观众面前坦言,自己打球的动力是丈夫口袋里的信用卡。半决赛夺冠后,当被问及面对这样的情况是否紧张时,李娜拿自己的老宣传开玩笑:“昨晚没睡好。我老公睡觉总打呼噜,我每小时都醒一次。”伴着老公的鼾声,我轻轻的带着激动的泪水。相信大家此刻都会被娜姐的举重“秒杀”。

从初入巡回赛时年少不敢和对手打招呼,到英语流利,时不时流露出幽默,李娜被国际媒体熟知,成为偶像。这样的李娜不同于体制下培养的“金牌杀手”,改写了中国人不自信的“典型形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体育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