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优秀的语文课?

这样的标题乍一看似乎有哗众取宠和吹嘘的意思,但这是我这几天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语文课就像写一篇文章。老师的内功很重要。作者巧妙的构思表现在从开头到结尾的过渡上。文采飞扬,说明作者的学识渊博,激情澎湃,是作者生活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不爱文学,不懂写作的语文老师,很难给学生上一堂韵味十足,中国味浓厚的好课。德清高级中学有一位年轻教师。她的名字叫韩小龙。她的语文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她的课上,我感觉她一定是一位热爱文学,擅长写作的语文老师。我是从她语文优质课比赛的一个视频上认识她的。

前几天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浙江省菱湖中学的站点,专门收集优质的班级视频。我欣喜若狂,因为在当今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免费下载课堂视频的网站实在是太少了。其中有浙江省。

2003年优质课竞赛视频6个,诗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散文季羡林《清塘荷韵》。有对比才有认同。虽然每个人的课堂风格不同,但韩小龙的课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她上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凭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迷人的亲和力过关。比如欣赏最后一首诗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参与的老师都提出了同一个问题,就是问学生这首诗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然而,韩小龙正在逐步引导。“梦”这个词像地球上的梦是什么感觉?(学生回答“虚无缥缈,缥缈”)那么,既然人生虚无缥缈,苏轼又是怎么想的呢?他在《长江上的月亮》这个动作中有着怎样的情怀?抓住诗的关键词,提出实际问题,学生的答案就会有依据,而一个大而空的问题往往会导致学生的答案漫无边际。但这样的设计必须要有语文老师深厚的内功,否则很难挖掘出语言的深层含义。由此,我认为文学化的课堂语言是一堂优秀语文课的标志之一。

课堂设计要有层次感,教学的整体思路要清晰,这是一堂优秀语文课的第二个标志。众所周知,学生的阅读过程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需要逐步深化。那么,作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势必会体现出整体性和层次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我们教师要想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传达给学生,或者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就需要一个一个地设计问题。一般一节语文课只能解决一个大问题,或者思想内容或者语言特点,围绕这个大问题进行设计。我记得有个老师参加了季羡林的《清堂莲韵》。首先,她让学生找出文章中描述莲子和荷花的关键词,并思考作者是如何使用它们的。然后找出莲子到荷花的四个阶段,问前三年的描写用了什么手法;经过这种分析,学生可以从文本中感知到具体的景物描写,体会到万物的生命力。然后,老师问,贺聪的成长过程是不是只展现了所有生命力的旺盛?从古至今,所有的意象往往都是作者意象的寄托。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叫《清塘荷花》?

“吉和”呢?最后,老师让学生大声朗读最后一段,并让他们讨论“残荷的那一天不会太远……梦见春天”。他们的梦想一定会圆。“挖掘文字背后的内涵,体会荷花的独特魅力,即季羡林,季羡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们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一步一步深化,一步一步挖掘,提升境界。说到课堂上的层次感,其实做起来挺难的,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不一样,教学的生成是动态的,预设不一定行得通。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来推断学生的大致阅读过程。

学生的自主性能够得到真正的体现,教师的主体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师生能够和谐地交流,语文课堂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和精神的提升,这可能是一个优秀的、理想的语文课堂最重要的标志。新课程倡导对话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确实是一个创造性的提法。但是一个受过多年教育的学生可能是一名教师。有多少学生会找他自己提问?这让我想起了鲁迅的一句话,你做一个奇怪的奴隶,你让他做主人,他也不会做。我们学生习惯了老师提问,他们会回答,或者你老师嚼烂了喂他吃,他会吃,让他自己选吃的,他们会不知所措。有些人认为没有必要表现学生的自主性,所以我会要求他们反复阅读,亲自体验,或者学生会说自己有什么奇思妙想都很好,把自己的位置推到教室的角落,这也是对新课程的误解。很多优质课,老师反复要求全班一起读。这是学生自主能力的体现吗?还是有很多语文老师善于让学生去尝试,打一个又一个电话,不做评论。这叫对话交流吗?“老师”

你要做爱的使者,快乐的传播者,学生精神家园的建设者。

以上是我这两天看了优质课的视频后的感受。我觉得真正优秀的语文课,来自于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来自于精致的课堂设计和问题流程,来自于学生自主性的真实体现。明天就知道我优质课的题目了,后天就要上竞赛课了,但是希望能扬长避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有一堂真正的韵味语文课。我坚信中国老师不应该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