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任先庆的诗人领袖的分析应该更详细一些。

战地黄花——重阳节采桑种

血如夕阳——记秦鄂娄山关

望南飞雁——《清平乐·六盘山》

梅花满天——冬云七定律

北国风光——沁园春雪

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像画中的素描。寥寥几笔描绘了人物的神韵,概括了人物一生的成就。

诗的第一句:“你用扁枪写一首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作者独具慧眼,妙语连珠,用声音渲染了领袖诗人的不凡。诗人都是用笔写诗,领头诗人写诗都是“平平炮火”。这既让读者感受到了领军诗人的与众不同,又将读者带到了战争的艰苦岁月,让人仿佛听到了枪声,看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平平稳稳”本来指的是诗歌的节奏,在这里却隐含着战乱频仍,革命道路的跌宕起伏。“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线”不仅让人想起了领袖诗人的伟大作品,更让人明白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决定革命能否胜利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民族命运的重要里程碑!

诗的第二句:“我常在马背上构思/我有军事家的眼光”,一个骑在马上行色匆匆,又要运筹帷幄,深入思考战争策略的伟人形象历历在目:“西风强,天上雁叫霜晨月。霜降晨,马蹄断,号角吞;雄关漫道铁打如铁,现在离开始还差一步。始苍山如海,日如血。”领头诗人写于1935年2月的诗《忆秦鄂娄山关》,用极简的文字渲染了行军途中的险恶环境、艰险路途、惨烈战斗。即使“雄伟关隘全是路,真如铁”,诗人依然传达着“从现在开始大步前进”的战斗豪情。

而他在长征途中写下的《十六字小岭山》:

山,驰骋无鞍,惊回首,三尺三从天;

山,翻江倒海,滚滚向前,奔腾不息,万马奔腾。

山穿天,天塌下来,就是柱子。

我们还可以看到漫漫征途中的崎岖道路和毛泽东作为红军领袖的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而身经百战的经历,长途跋涉的经历,开阔了他的眼界,积累了他的阅历。“见万里,思千年”。他的“眼光”深刻、犀利、独到!

“战场黄花/似血斜阳/成了最美的形象”。《战地黄花》是1929年6月《采桑子为重阳》中主角诗人写的一句话:“人生易老,不易老,且今是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秋风强,不似春,胜于春,万里霜茫茫。”在岁月的悲叹中,流露出了领军诗人的乐观豪情。“血可以斜阳”出自他的《忆秦娥娄山关》。前面说过,原句是“太阳能把太阳定为血”。渲染的是长征途中凄凉悲壮的恶劣环境。

诗的第四节:《一首壮美的诗/动员了半个世纪的酝酿》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的生存发展,一个新国家的诞生进步,需要多少文学策略,需要多长的艰难曲折。唱一首很难很难;千山是一个有着铜墙铁壁的广阔山谷。需要多少人付出血汗和生命!“半个世纪的酝酿”就像创作一部“波澜壮阔”的巨著时,比“二万五千里长征”更长的思考:如何精心选词,如何策划文章;这首诗多么响亮,多么激动人心.....都是各位领军诗人深思熟虑、苦心酝酿的重要内容!

“不轻易背出来/只有天安门门上的那句话/就会成为世界的目光/照亮东方!”

悄悄酝酿,悄悄下笔,艰难创作,终于,“不唱则已,一鸣惊人”,“静听无声处惊雷”,“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是诗人最响亮的歌声!这歌声震惊了世界,唤醒了沉睡的狮子。从此,中华民族成为世界历史上最璀璨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