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老师应该如何备考学生?

1.备课要注意内容和方法的有机统一。

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优化和重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备课时必须遵循“以人为本,按需分配”的原则,找到“教”和“学”的切入点,激发和培养全体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见,教师备课的过程,本质上是“导演”利用各种“道具”,形成各种可观可感信息源的过程。只有课程安排巧妙,课堂设置合理,才能给学生多种良性的感官刺激,并适当诱导,使他们在快乐教育和适度紧张的共同作用下,全面快速地提高心智。

2.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的难点和知识分化点一般有:化学术语、溶液计算、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即使一个学生有很高的兴趣,一旦被难倒几次,兴趣就会大打折扣,影响学习成绩。所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化学术语中的元素符号和化学式,都是分批记忆的,从入门开始,日积月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会他们“五查”:一是检查化学式是否写对;第二,检查天平是否正确;第三,检查“等号”是否写好;4.检查条件是否被标记;检查画的“T”或“尚”是否画过。把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和溶解度编成公式,帮助记忆。对于求解的计算,要注重教学方法,多让学生练习,尽可能帮助学生总结公式和规律。对于零碎的化学知识,老师帮助总结。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记忆和掌握,又不会让他们感到尴尬,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减。化学术语的集中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为了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按照元素周期表中的族提前记忆常用元素的符号:将金属活动序列表中的十五种元素分成五组记忆:按照元素周期表的格式将1-36等主族元素和O族元素画成表格,打印出来发给每个学生, 这样他就可以每天把它放在口袋里看,很快就能全部认出来,背熟,烂熟。 对于难记又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可以编织押韵或者成语帮助记忆。比如制氧的复杂步骤可以概括为“接、检、装、夹、倒、加热、接、放、动、灭”;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可以概括为:“高耗氧,低回报”;药物使用的化合价公式、歌曲、顺口溜,让学生容易记忆,稳定学习兴趣。

3.允许学生表达他们的观点。

教科书上讨论的问题,最好不要有现成的答案。如果有现成的答案,就要引导学生把课本上的观点仅仅当成一种说法,启发学生去发现其他答案的可能性,让学生去探索,得到多种可能的答案。这就要求老师要有开放的心态,允许不同的观点和结论存在。即使讨论得出了统一的结论,这个结论也只能是自由思考和表达的结果,而不是老师和书本强加的结果。换句话说,如果让学生发言,只允许他们用相同的观点,给出统一的结论,那就不叫讨论。老师要给学生更多自由思想交锋的空间,因为真相只会越来越清晰。

老师应该是好老师,学生的朋友。

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时候,一定会遇到一个以前不会,现在会的问题。或者遇到一点以前想不通的生活常识,现在用我的化学知识也能解释清楚。当老师知道了,不管这个问题和这个生活小常识多么简单易懂,你都要表扬和鼓励他,让他养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

5.认真学习教材和中考说明。

理解教材和考试说明中的基本思想和概念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和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运用自如,知道补充什么材料,怎么教好。

6.选择例题和习题,提高复习效率。

例题和习题的选择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精选精当、新颖、生动、透彻的习题,对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解题习惯,发展智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例题有针对性,习题有针对性,才能提高复习效率。练习选择有三点:一是“重点突出”,即结合复习过的知识,重点突出,及时练习巩固;二是“灵活练习变换形式”,即在已学的基础上变换形式,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有一点难度;三是“新旧知识结合的综合实践”,即新旧知识结合,加深理解,学会运用,将已有知识运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

在讲习题时,要讲透彻,注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个问题。讲课前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不要急于提示,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教会学生把重点放在如何审题和寻找突破口上,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的解题能力。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因为不正确的想法正是学生问题的症结所在,老师正好抓住症结对症下药,效果更好。

7.用实验操作激发学习热情。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教师要加强实验教学,不仅要精心准备教师演示实验,还要组织学生参与分组实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很好地掌握化学知识点。这样学生学习的效果比老师在课堂上努力讲解实验的效果强100倍。被动接受知识对优秀学生来说不一定根深蒂固,更何况是学困生。现在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合作,从而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化学分组实验操作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比如在讲解“探索蜡烛及其燃烧”的内容时,我先准备了一个辅导计划,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小组实验,要求每组成员仔细观察每一个探索步骤,并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动手和观察,了解了蜡烛燃烧时火焰分层和哪一层温度最高,也深刻地记住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日常化学实验教学中,由于实验设备或药物的限制,并不是每个实验都能演示成功或学生可以分组实验。在这种情况下,我会原则上做到哪里就做到哪里,绝不放过每一次操作。也许这次手术,也许此时此刻,他所能看到的一切会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对于失败或无法演示的操作,也要千方百计借助课件进行演示。比如讲解“测量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实验时,我就知道演示实验不可能成功,但我没有放弃。至少学生们可以知道红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这绝不是死记硬背的效果能比的。为什么气体容器里的水不能上升五分之一左右?然后我通过课件演示分析了我失败的原因,同学们对这节课的内容掌握的非常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