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中学政治教师的德育作用

充分发挥中学政治教师的德育作用

在人类认知领域,一种意识形态不占领它,另一种意识形态就会占领它。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各种意识形态并存。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必须加强对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要完成这一任务,就要充分发挥政治教师在德育中的主导作用。

第一,在道德教育中,坚持灌输原则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在因素对事物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学生不努力、实践经验少、眼光低的思想特点,应确立灌输原则。所谓灌输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性质和任务,从外部对受教育者有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列宁在《如何做》中详细阐述了“灌输”的原理,认为任何科学理论都不可能在工人头脑中自发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部灌输给工人阶级。同样,今天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也不可能是中学生在短时间内自发形成的,只能通过“灌输”。有意识、有目的地让先进思想、理论和道德规范的活水引向学生内心,让学生能够掌握和内化,使政治课具有导向和铸就的功能。

第二,作为政治教师,要善于抓住机遇,将身边的事实与课堂教育相结合。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要想把枯燥的理论传授给学生,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就要结合教材,注意收集相关信息,抓住德育的时机,通过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事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爱国情操。比如今年冬天甲型H1N1流感在学校迅速传播的时候,我们在谈论集体主义价值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集体主义价值观吗?怎么做?书本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清晰的、抽象的、遥远的。我们用这一节给学生讲讲我们学校的一些老师:自己的孩子也在发高烧,班里的学生也在发高烧,但是班里孩子的家长不在身边。他们毅然把孩子交给家人,自己却在医院陪学生过夜。在此之后,学生对书本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对身边帮助过自己的人有了感恩之心。

第三,利用课堂主阵地,将课堂相关知识与时政及时结合。

哲学解释意识的巨大作用,为什么还要宣传民族精神的重要性?512地震发生后,我把顽强的生命、可爱的解放军、消防战士、白衣天使等作为素材,及时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还利用新闻发布链接,让学生评论抗震救灾中的故事。因为新闻本身就是有力量的,这个时候,作为老师,不需要更多的说教,也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但如果没有典型的例子,民族精神的教育只是理论知识的讲解,不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震撼。有了生动的事例,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千教万教,教人做人。”给学生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学会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是我们政治教师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