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古城墙现状

肇庆古城墙建于宋代,并投入军事使用。它在明清时期经历了近20次失聪修复。期间有打雷,有冰雹,有洪水,有风雨,但主体完好无损。

民国十三年至十五年(1924-1926),将城墙上的城门、角楼、垛口、瓦罐全部拆除,填平城门、护城河以方便交通,对城墙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1924 -1926期间,城墙上的城楼、角楼、垛口、瓮都被拆除,用以填筑城门和护城河,以供通行,对城墙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1987后,为保护名城标志性建筑,肇庆市政府多次拨专款修缮城墙北段,修复朝天门、墩台、破口,重修披云楼,使肇庆古城墙得以重现。但时至今日,除了宋城墙北侧的一段,仍被后来的建筑所环绕。如何摆脱城墙的围困,恢复其本来面目?北侧宋城一路开通后,肇庆市有关部门投入巨资建设宋城二路,将其与宋城一路连接起来,首次向世界展示了北侧。

从1987到1996,为保护名城标志性建筑,发展旅游业,肇庆市人民政府多次拨专款对城墙北段进行修缮。本着“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的原则,恢复了“朝天门”、墩台、垛口,重修了披云楼。其中宋城路一带的城墙北段历史价值最高,其内部是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旧址和广东省肇庆中学初中部。

解放后,人民政府依法分期对城墙进行保护和维修,并逐步整治周边环境,使其重现。它是历史文化名城肇庆最具标志性的建筑。1989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