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发布中小学、幼儿园春季疫情防控指南。
该指南分为师生管理、教学管理、服务管理、行政管理和疫情管理五个部分。
一.师生管理
开学前
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和居家学习生活的指导工作,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普及防疫知识和防控要求,督促家长和学生按要求佩戴口罩,保持清洁卫生,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做好自我防护。
中小学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停课不停学”的有关规定和《江西省2020年中小学寒假和春季学期延长期间网上教育教学实施方案》的要求,组织学生网上学习和课后辅导答疑,确保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学防疫。
幼儿园通过微信群、QQ群等网络手段,为家长提供幼儿家居生活的合理建议和亲子活动的指导,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
加强内地新疆、西藏班学生住宿管理,坚持早晚巡查制度,每日住宿登记。
开学时间确定后,及时通过校园网、微信官方账号、微信、短信、电话等渠道向学生和家长发布开学通知、返校要求和防控信息,确保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知晓开学工作安排和防控要求。
幼儿园根据幼儿园的条件,分时段、分批次地合理制定幼儿在不同区域的户外活动,既保证了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又保证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应制定学生晨午检和在校体温检测的制度,寄宿制学校也应建立宿舍体温筛查制度。
当老师和学生回到学校
开展健康筛查,应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外地归国留学生。及时掌握14天之前从学校所在区市外返校的每位师生的出行地点、时间、交通工具等信息。同时,对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或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胸闷等症状的师生,安排专人对接,加强护理,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并根据其健康状况确定具体返校时间。经全面调查、登记、信息审核,对来自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的归国留学生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
加强对返校途中师生的管理,密切关注其返校行程,引导其做好自我防护。鼓励教师和员工开车上下学。师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返校的,应当记录车次和座位号,并保存备查。
提倡使用网上报名,减少学生聚集人数。
在校就餐的师生返校时自带带盖饭盒,提倡寄宿生自带口罩等防护用品;要特别注意为农村和贫困学生准备保护材料。
师生进入校园,必须登记自己的信息、健康状况、体温、行李消毒等。送中小学生返校的家长不允许进入校园。
放学后
落实学校错时上学。中小学要求家长在校门口外接送学生,防止家长进入校园。幼儿园家长送孩子入园,不进班,有条件的不进幼儿园大门;家长在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点在大门口接孩子出园。敦促接送学生的家长戴口罩。
严格执行学生晨午检制度。要求师生入校时核对身份,检查体温。有发热、乏力、干咳、胸闷者按规定带至健康观察场所,戴口罩后送医院检查。
师生按要求每天向班主任报告身体健康状况;避免出入人多的场所;社团活动暂停,师生不得组织和参加集体集会和活动。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师生教职工必须佩戴口罩。
严格落实手卫生措施,实施七步洗手法,引导学生勤洗手。饭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出门后、使用运动器材、学校电脑等公共物品后、接触动物后、接触眼睛等“敏感”部位前、接触污染物质后都要洗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用手抠鼻孔,不要用手揉眼睛,咳嗽打喷嚏时主动用纸巾和袖子捂住口鼻,在学校或疫情防控期外出时戴口罩,提高防病意识。幼儿园要指定专人落实幼儿洗手的要求。
用餐师生分峰分开用餐,减少了聚餐。学生上课可以戴口罩,去食堂买饭或者分批吃,回到教室酌情分批吃;或者分餐送到教室,减少人群聚集。所有的寄宿生将在校园内吃饭,而不是在校外餐厅。
学生宿舍实行封闭式管理,出入必须实名验证;宿舍之间不允许挨家挨户走访,避免人群穿越。严禁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
有独立卫生间的学生宿舍,所有学生在本宿舍解决洗澡问题;没有独立浴室的学生宿舍,应当分批洗澡。
师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
加强对寄宿生网购和外出的管控,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加强因病缺勤的管理。记录缺勤、早退和请假情况,及时跟进和报告因病缺勤的员工和学生。
二、教学管理
开学前
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在线学习疫情防控知识。
在国内,教师利用“江西教育云”学习空间、家长群、班级群等方式,根据线上教学内容,课后答疑并同步布置辅导作业,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不得强迫学生每天在网上“打卡”和上传学习视频,防止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教学人员和相关管理、技术支持人员确需返校的,须提前报学校批准,严格落实身份核验、学籍注册和体温检测。严禁教职工未经批准返校。
加强动态管理。教师不能按时到岗的,及时统筹安排教师,保证开学后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开学时间确定后,根据春季学期的教学时间,合理调整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科学制定教学进度。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学生课间分散活动、信息化教学、网上办公、网上家访等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措施。减少课堂教学和示范课观摩活动的频率。
放学后
重点做好新冠肺炎防控、春季传染病预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知识宣传,认真备课第一课。
通过智慧校园、微信、QQ工作群等各种互联网办公系统,组织教师进行年级组、学科组在线教研和集体在线备课。
做好网络教学与课后教学的衔接。对学生的网上学习进行摸底调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学校方面表示,要推进开学后的教学工作,加大对学困生的帮扶力度。加强对防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的关爱。
校内大型聚会活动暂停,同班不上课,图书馆临时关闭,必要时暂停使用功能室和实验室。
教职工和学生出现相关症状后,经医院排除传染病的,凭有效诊断返回学校正常上课和生活。校医复查相关证明后,学生即可复课。
第三,服务管理
开学前
未经学校批准,教职员工、临时员工和外包人员不得返校;
设立健康观察区,相对独立,配备必要的防控物资。
进一步摸清底数,落实疫情防控经费,储备足够的口罩、酒精、消毒液、体温计、校园生活必需品等防控物资,做好相关物资的统计和使用登记工作。完成洗手水龙头的维护和补充以及洗手液或肥皂的准备。
搞好校园环境卫生,彻底打扫学校卫生,对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教室开窗通风。特别要做好食堂、宿舍、浴室、办公室、厕所、电梯、图书馆、实验室等学校建筑和公共场所的卫生消毒工作。
组织开展学前安全检查,重点检查食堂、饮用水和传染病防控。发现问题,要立即整改。
严格实施校园封闭管理,全面排查校园所有出入通道,做好通道管控。
对全体教职工进行疫情防控网上培训,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新冠肺炎防控知识。
放学后
加强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的通风。每天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课间尽量开窗通风,或者使用机械通风。如果使用空调,应保证空调系统的送风安全,并保证足够的新风量输入,所有排风应直接排到室外。
加强餐具的清洗消毒,餐具要一人一用一消毒,建议学生自备餐具。每天对公厕、电梯、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室外大型玩具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保持消毒剂的正确和清晰的标记,以避免误食或灼伤。实施消毒处理时,操作人员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通过开通心理热线和在线咨询,为师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提高他们面对疫情的心理应对能力。做好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子女的学习辅导和心理疏导工作,同时特别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家庭儿童、外地归国学生和留守儿童的身心状况。
严格执行学校食堂和学生集中用餐卫生安全管理制度。食堂从业人员应当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做好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和晨检工作,防止带病上岗。
食堂采购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和记录要求,做好台账,确保食材来源清晰可追溯。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采购原料,严禁采购来源不明的野生动物等食品原料。
疫情防控期间,不得供应冷鲜肉和凉菜、装饰糕点和生海鲜。保持食品采购车辆和配送车辆的清洁卫生,净菜、半成品等特殊食品应由专用冷藏车配送,每次食品运输前应进行清洗消毒。
严格执行加工、销售、储存食品的安全操作规范。烹调食物应达到规定的温度和时间,餐具和用具在使用前应采用热力和其他物理消毒方法进行充分消毒。食品样品、厨余垃圾处理等。是否符合规定并有记录。加强食堂厨房的可视化管理,无关人员不得入内。加强自备水源保护,做好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工作。
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清理垃圾容器,定期用有效氯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
保证学校洗手设施正常运行,中小学每40-45人设置一个洗手盆或0.6m长的洗手槽,幼儿园每班至少配备6个洗手水龙头、洗手液、肥皂等。,有条件的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做好校门口社会运输车辆的引导和管理工作,禁止校外外卖、快递进入校园。寄宿制学校在大门附近设立了学生收快递的窗口。
四。管理
1.学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要由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成员包括学校领导小组和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工明确,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学校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
2.学校应当制定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包括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各岗位工作责任制、疫情防控工作流程、信息报告流程、家长沟通机制、应急预案等。,有明确的制度,责任到人,并有培训和演练。
3.根据卫生部门的防控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全面的学校计划。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学校不具备基本防控条件,师生和校园公众健康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方可开学。
4.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宣传。围绕抗击“疫情”的经验、典型人物和防疫知识,发出好声音,传播好声音。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发布相关信息,加强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回应师生关切,教育引导师生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5.建立日报和零报告制度。疫情防控期间,坚持属地管理“日报告”和“零报告”原则。如果学校发现新冠肺炎疑似早期症状和异常情况,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6 .疫情结束前,不得组织大型集体活动。
7.安排轮班。为学校教师和值班行政人员的办公室配备消毒用品,规范防疫、隔离、消毒程序。
动词 (verb的缩写)疫情管理
如果发现新冠肺炎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1.教职工如有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向学校负责人报告,并按规定及时到指定医院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往返医院途中和医院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2.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的学生,应立即安排患者在健康观察区进行隔离。经初步调查,他们应向学校所在区域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联系120救护车将其送往该区域的指定医院进行治疗。
3.发生疫情的学校暂时停课,配合疾控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对所有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有过接触的人员进行调查,确定密切接触者。掌握病例的活动史、人员接触史、重点人群名单、医学观察人员日常健康状况等信息。除密切接触者外,与病例有过接触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判定为一般接触者。对一般接触者要做好登记,告知健康风险,告知其如有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近期活动史,做好体温检测,佩戴口罩。安排专人负责联系被隔离人员或学生家长,掌握其健康状况。
配合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工作人员、学校临时人员、外包人员及其他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医用手套。
4.加强校园巡查管控,及时处置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及时处置涉及学校的舆情事件。
5.在当地疾控机构的指导下,按照消毒指南做好病例所在的宿舍、教室等疫点和公共场所的清洁、即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工作。
6.根据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等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密切家校沟通合作,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支持和危机干预;稳定家长、老师和学生的情绪,避免过度恐慌。
注:上述措施适用于疫情尚未明确结束的情况。如果疫情已经明显结束,将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