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约束孩子的天性?佛教中的快乐教育是什么?如何释放天性?
只是因为整个社会包括教师队伍缺乏道德修养,家庭和学校互不信任,老师没有感情,一个班有二三十个学生。这些短时间内解决不了的社会矛盾,幼儿园最偷懒、最方便、最安全的教育方式就是管理控制,所谓的爱,大声说说就好;最重要的是秩序,不是创造;要禁锢,不要自由,不要说话,不要走路,不要独立玩玩具;应该是绝对安全轻松的。不要去探索和锻炼,甚至让你出汗。操场要么整天空着,要么严森排队走过场,没有免费游戏。即使是大玩具也是摆设。
可怜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嘈杂而孤独的分裂世界里。在自己的小区里,整天被关在大人视线的笼子里,摔不着,打不着;上幼儿园是另一个无形的秩序牢笼。童年自然是如何绽放的?我问了很多孩子,但是没有一个孩子玩过我们每天玩的游戏。原因是孩子会过于兴奋,容易发生碰撞。然后,我想问一下现在的教育,你们天天喊的口号:自然的释放在哪里?自由在哪里?探索精神在哪里?尸体在哪里?团队精神在哪里?责任感在哪里?抗挫折的能力在哪里?同学的感情呢?沟通能力如何?什么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在哪里?为什么孩子体力差,体质差,容易生病?
昨天有个懂行的家长跟我说,学校不像他孩子以前的学校,这里有一颗心。孩子永远是怒放的,能看到兄弟姐妹般的真情流露。那是我们小时候在村里玩伴之间无忧无虑玩耍的纯真,是现在社区里看不到的。在幼儿园,孩子还是有很强的陌生感。
一切都井然有序,所以孩子心里也有秩序感。秩序确实是孩子的天性之一,所以说到秩序(比如军训),就要释放孩子这方面的天性。但也不一定要为了管理方便而强求秩序,让秩序覆盖一切自然。孩子更有自由的个性,更有探索和冒险的天性,更有玩运动的天性,更有爱和付出的天性,更有克服困难和勇敢的天性。你不能整天都有秩序。你害怕在该探索冒险的时候他会受伤。团队比赛的时候你害怕冲突。该吵架的时候你怕太吵。一切都只想井然有序,无忧无虑,没有问题。“释放天性,就是在幼儿园里玩得开心”,口号很响亮,但到底是谁在约束孩子的天性?如果只有安全的港湾,只有春暖花开,那教育还有什么必要?
更有甚者,有一种被所谓快乐自然教育理念教育出来的家长,认为“玩水、迎风起舞、对唱”(简化原文)就是快乐,就是释放自然。孩子努力,他们怕他累;他们说,孩子向往自然,却怕太阳,怕冷,怕风,怕雨;都说身体需要多运动,但是又怕摔跤,稍微运动一下就好。更有甚者,他们说孩子容易感冒,所以不让孩子出汗(这种焦虑的逻辑也是醉了);他们说要创造和探索,但是要轻松无风险地创造和探索(滑稽);他们说希望自己的孩子自由独立地被释放,但他们比任何人都要保护得多。他们要的是没有寒暑,没有风雨无阻,没有喜怒哀乐的快乐。这真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但这恐怕不是孩子的自然需求,而是父母的佛教需求。当然,佛性的快乐是人的本性,但如果这个本性涵盖了其他所有的本性,恐怕以后会有很多问题。这种小孩子天性的矫饰,其实是疲惫的成年人自己的佛教追求。所以,高明的教育机构抓住这个痛点和卖点,针对很多社会问题和家长需求(不是针对孩子,而是针对买单的家长)研究设计了一套教育模式。我把这种教育模式定义为“佛教快乐教育”。
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很多成年人对佛教都极为积极。他们迫切需要安全、信任、和平、宁静和不争,有的厌世、隐居、恐惧。社会的不确定性让他们追求确定性,不稳定让他们追求稳定,现实的严酷让他们追求温室关怀;疲劳使他们追求佛教的快乐(快乐远不止于此,尤其是对孩子);竞争让他们追求世外桃源;身心环境的不和谐,让他们害怕性格冲突。即使很自然地想到冲突、创造、冒险和斗争,他们也应该在世外桃源以快乐的模式进行,认为这是一种好的教育模式,认为这是自然之道,聪明的教育机构一定会迎合自己的利益。他们把成年人的佛教修养加到孩子身上,认为孩子也应该这样。佛性的快乐,是培养一切本性,“磨平”孩子的其他本性,只把生命的乐章调成一首上升的梵文。就说佛教教育选的音乐吧,比如国际知名的快乐教育机构,确实不错。他们选择教唱的音乐都是代表爱与和平的儿歌。但这个机构总是把作曲家原本写在音乐中代表希望、突破、勇气的略高的音符,录制成一段低喃的低音,真的是轻歌曼舞,满溢爱意。比如教会在父母心中,就像佛寺给了他们一个港湾,父母真的乐在其中。
还有一种教育模式,看似相反,实则类似于佛教的快乐教育,即衡水模式,是人性的极致发展——意志力。这不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极端吗?不都是以自己的极端为综合吗?他们只是一种操作模式,一种模板,创造一种道场,是以家长和老师为中心发展的,而不是以孩子为中心。是谁在限制孩子的天性?
教育必须是自然的,“自然”是多元的。教风,教雨,教秋,教险,教序,教自由,教爱恨,这是很自然的。我们自然不会刻意选择阳光沙滩下的小贝壳,有意无意的抛弃阴天惊涛骇浪下的小贝壳。不仅仅是“风在舞动”,更是“我们不生气,我们不在乎,我们默默无闻,我们学而不厌,教而不厌;不只是苦中作乐,清静无为,还有内圣外王;不仅是佛教的快乐教育,还有衡水;这些都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自然界有好有坏,自然界有无限可能,教育上偏执的选择可能会适得其反。若干年后,我怕自己会陷入司马光的那句话:遇见你,不见你,如何深情?歇后酒先醒,深院静。
人性无非是天道自然。离开了天地自然,就是离开了气候、大气、人事,那么释放自然呢?让人回归天地之性,让他回归生命本该的样子,然后用天地之性教育他,让他的本性更精彩,更贴近天之性和心之性,更有朝气,成长为他自然生命绽放的样子。就像山上盛开的花,它不属于山,不属于你,它属于他自己。他的天性要释放,他的人性要绽放。只有尽力而为,他才能赞美天地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