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如何实施?

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是顺利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下面,我就谈谈我个人对课程标准学习的理解。

一,如何把握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本质

从核心价值观来看,这是一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从基本内容上看,这是一门提高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的课程。从培养目标来说,这是一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定位需要从学科体系和德育体系两方面来把握。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学科课程,是集理论教育、社会理解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与一般学科课程相比,它不仅具有更广阔的学科背景;还具有更重要的德育功能。它的设置是其他任何课程都无法替代的,也无法与其他国家的课程相提并论。

作为一门德育课,应该说是学校德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同于一般的德育课。

特色。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就要使德育真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使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成为德育的重要载体。在这

在这中间,这门课程起着基础和导航的作用,但它不能涵盖所有的德育任务。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设置体现了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原则、目标、任务、途径和措施。我们应该从这个高度来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课的本质。

第二,课程标准的制定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始的?

(一)从客观形势的变化和发展来看。

正如课程标准序言所说:“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世界多极化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对于思政课的建设,最重要的是:1997在* * * 15。

2002年十六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三个代表”为党的指导思想。如何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和依据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着力强化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时代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无疑是当前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在这

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国务院中央和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都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今年2月26日发布的《关于国务院中央。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再次明确提出“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努力建设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学校。

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要求。

(二)就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而言。

各级相关领导在各种场合都做了重要总结。例如,“现行课程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复杂、困难,

偏老。”“中小学德育已成为基础教育中非常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内容上存在成人化、简单化倾向,不符合认知规律,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思想。

脱离生活;在方式方法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不结合,知识传授和行为养成相结合。存在教与学、理论与实践是两张皮的现象。"

可见,客观形势的发展和思想政治课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得思想政治课改革势在必行。

三、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和要求是什么?

(一)以* * *中央国务院关于学校德育的一系列文件为基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首先,要牢牢把握这门课程的独特性质和价值,以及其目标设定和实施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例如,在处理知识方面

在理解点与思想政治观的关系时,要坚持思想政治观主导知识点的原则,知识点的选择要服从和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设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中。

同时,要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

高中生思想道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既要保持与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的衔接,又要区分与高校政治理论课的递进层次,实行整体建设,以适应21世纪的发展需要。

关于学校德育重要课程体系的思考。

(二)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跟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所谓“后续”,就是要体现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比如,要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使他们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成为学习。

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态度和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有必要改变对知识传授和纪律的重视。

系的现状,处理好生活主题与学科知识、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关系,坚持以生活逻辑为主线,避免以理论逻辑打乱生活逻辑。

(三)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基础,体现本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教材应符合高中课程的阶段性特征、高中课程计划的定位及其模块化构建模式。例如,在

在把握该课程在“人文与社会”领域的学科价值的同时,要突出该课程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功能和视角。在进一步提供终身学习必需品的基础上

同时,更加注重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知识的应用,注重市场经济背景下学生自主选择和人生规划能力的培养。

总之,体现德育课程的本质要求,表达课程改革的基本追求,体现高中教学的特点,是我们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始终关注的因素。

四、课程观:我们的追求是什么?

其中一个想法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的统一,就是要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必须贯彻“少而精,讲求实效”的原则。

努力紧密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采用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结论。

想法二

加强思想政治方向引导,关注学生成长特点,就是要处理好“坚持灌输”和“注重实效”的关系

加强“引导”,首先要明确提供正确的价值观,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注重“特色”,就是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高中生的原则。

第三个想法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课程整合的追求。

本课程强调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本课程提倡用有意义的案例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活知识。

本课程注重认知工具的给予和学生生活逻辑的引领,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的和谐发展。

这种课程体现了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统一,既坚持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又提供了基于兴趣、品味、爱好的自主选择机会。

想法4

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是课程实施的追求。

⊙加强实践环节。不断拓展和更新课程资源,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世界,让他们具备真正的进入社会、面对挑战、规划人生的能力。

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比如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为学生提供反思和规范学习内容和过程的机会。

倡导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比如设计一个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引导和促进学生积极探索,让他们认识到阅读是学习,实践更重要。

⊙创造一个学习同构。鼓励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平等交流;学生乐于分享,敢于参与,求* * *赢,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获得发展。

第五个想法

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是完善课程评价的追求。

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发展。

⊙探索思想政治素质评价方式。

⊙探索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探索学生、教师、家长参与评价的方式。

⊙探索多种评价形式。

总之,课程理念表达了对课程的追求,反映了制定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

五、课程设计的思路之一:如何理解“课程模块”的构建

课程模块作为构建高中课程体系的基础,来源于《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实验)》的规定。其基本点包括: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学科、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思想政治课列为人文社会学习领域的科目;所有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部分。

就课程模块而言,模块之间相互独立,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体系;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一个具体内容整合学生的经验和相关内容,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个模块都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要求和建议。

显然,所谓的模块并不是固有的知识体系,而是课程意义上的模块。对于不同的模块,可以形成不同的组。

共同帮助学生形成不同的认知模式和不同的知识体系,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他们的能力趋势,为不同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的基础。所以,从技术角度来看,比如

如何深入理解模块化的构建模式,对于把握我们的课程标准也是非常重要的。

六、课程设计的第二点思考:如何把握必修课的基本框架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理念,从整体上把握必修课程的框架设计有三个基本点。

从课程的性质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是课程的本质特征。

⊙从课程理念来看,三个代表是引领课程内容目标的灵魂。

从课程理念来看,以生活逻辑为主线是整合课程内容的方法论基础。

相应地,必修课* * *有四个课程模块。即: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想

政治3(文化生活);思想政治4(人生与哲学)。其中“思想政治1,2,3”分别讲述经济、政治、文化常识,以此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是整合这三个课程模块的核心概念。

“思政4”的哲学知识是上述三个模块内容目标的支撑,即了解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生活领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求真务实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唯物史观的科学精神是整合这一课程模块的核心理念。

插图:

以上四个课程模块的构建至少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它体现了“三个代表”是指导教学内容目标的灵魂。

⊙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以“中国* * *生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导向。

⊙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以“中国* * *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导向。

⊙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以“中国* * *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导向。

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的精髓。

其次,涵盖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方面保留了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定位很好。

李与传统课程及其经典教学内容的传承关系。另一方面,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来看,有利于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

发展的精神;它根据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为学生参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展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建设的新面貌。

对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单独设置“文化生活”的课程模块,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从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到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重要标志。

从贯彻十六大精神来看,文化、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从“三贴近”的要求来看,文化现象已成为当前学生关注的焦点:他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需求日益强烈,生活中的冲突越来越表现在文化层面。

从进一步丰富德育课程内容和目标的角度来看,用先进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学生,既体现了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重要领域的时代意义,又凸显了该课程独特的道德性和价值,对加强和改进高中生思想道德具有特殊意义。

第三,落实了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整体规划的理念。

以思想政治观点为指导,立足生活主题,寻求学科知识支撑,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具体的原则。

抽象路由,这是集成各个模块内容的相同需求。我们认为,正是这一特点表明,该课程的建设既保持了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系统衔接,又体现了以初中为起点的教学。

点,在避免内容重复的前提下,建立内容目标的递进关系;虽然其部分内容与大学课程重复,在程度、范围、组织上有明显区别,但并不是大学里的政治理论。

班上的“压缩饼干”。简而言之:每个课程模块都有相应学科的知识背景,这显然是与初中课程组织的根本区别;同时,它没有把学科体系作为一个逻辑框架,反过来

是和大学课程的根本区别。

插图:

七、课程设计的第三个思路:如何理解和把握选修课的设置。

一般来说,选修课是在本课程的整体框架内,为了全体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更大程度上是为了

他们根据需要提供相关课程。对此,需要明确的是,作为“体现课程选择性的主要环节”,选修课的设置要根据学生未来不同发展方向的实际需求,而做出选择。

性并没有硬性“分流”的意思,而是基于学生的口味、兴趣、爱好的选择。据此,我们确定了选修课的思路有两个基本点。

第一,在选择性意义上,课程模块的设置应主要围绕三个要求。

⊙兼顾学生继续学业后专业发展方向的选择(例如经济学常识)和部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例如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既体现了本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独特性(例如公民道德伦理常识),又体现了本课程在人文社会学习领域的独特价值(例如科学思维常识)。

⊙既要支持学生发展的先进性要求(如科学社会主义常识),又要兼顾学生发展的广泛性要求。

二是“基于必修课教学的延伸和拓展”

从教学层面把握课程定位的角度,课程模块的呈现主要考虑两个方面。

⊙与大学相应学科的课程相比,为了淡化学科的体系结构,本课程采用“专题”的组织模式,采用“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的叙事模式,更多地体现学生对“问题”的关注,这是建立课程框架的基础。

与必修课的框架设计相比,会更加依赖相关学科的理论逻辑,体现学科“专业发展”的特点,更具“探索性”。

八、课程目标:如何体现课程的性质和理念。

首先,课程目标着眼于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和思想政治课的性质。

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课程目标,是本次课程改革中各科遵循的规范。这是反对的

体现了从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递和学科体系,到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的转变。但是在课程内容整合的过程中如何处理三者的关系,

无疑,它也是建立课程框架的必要前提。就本课程而言,我们考虑如下图所示的三者之间的关系。

其次,课程目标的表述体现了德育内容的整合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德育内容的分类是不可替代的。

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类型的德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对其他类型的德育内容和目标具有首选性。

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类型的道德教育有高低之分。

考虑类型之间的互补关系和层次之间的递进关系,有利于教学的综合效果和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

与过去相比,把握课程目标的基本点是:

⊙在内容选择上:以前是学科观念决定知识点,现在是思想政治观点决定知识点。

⊙在组织方式上:以前只遵循理论逻辑,现在不违背理论逻辑,更符合生活逻辑。

九、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内容标准的确定和表达要求是什么?

第一,为了体现课程的性质,贯彻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如何实现生活主题、学科知识和价值观的结合,是确定和表述各模块内容标准所面临的问题。既要体现其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的意义和价值,又要体现其在德育课程体系中的任务和目标。

以《经济生活》为例:

第二,我们设定的目标和内容,既要为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构建共同的基础,又要让全体学生发掘各自的潜能,表现出更高的学习水准;既要体现国家的统一要求,又要兼顾地区差异,为课程的实施提供更多的选择。

X.如何理解和把握确定必修课各模块内容目标的基本思路

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

新课程将以“中国* * *生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思想为指导,以市场经济运行为背景,围绕。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和行为集中表现在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市场主体,如政府、企业、消费者、经营者、劳动者、投资者、纳税人等。

自我行为、功能和价值取向,从而提供应用知识,并从中衍生出相关的道德意义、思想政治观点和经济原则。

把握这一思路的要点是:体现经济生活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学生生活,关心符合学生理解的事物。

逻辑和实际需要,使他们更好地体会经济知识的有用性、经济思想的科学性和道德教育的现实性,进而明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节约原则

以建设为中心,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等重要思想政治观。

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

新课程将以“中国* * *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指导思想,让学生感受到并

以能够参与政治生活为出发点,着眼于公民参与民主政治应具备的文化素养,着眼于现实生活中公民与政府的关系,阐述人民享有和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和意义。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和价值。在此基础上,强调中国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从而了解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学会的地位、作用、影响和主张,了解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和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把握这一理念的重点是:着眼于公民政治文化素养的提高,以正确政治观的形成为目标,促进

学生思考有序政治参与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具体过程和方法。其中特别强调中国* * *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贯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所有者”

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

新课程将以“中国* * *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指导思想。关注文化生活中的全体人民

发展的主题,讲述文化的概念和功能,以及文化生活与政治经济生活的关系,说明文化对个人和国家发展的意义;本文以文化在传承、交融和创新中的传承为主题,谈

描述传统文化的功能和价值,新文化产生的原因和意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本文以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讲述了中华文化的价值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

不要强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主题,从当代大学生文化生活的选择出发,讲述了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特别强调了思想与道。

道德建设的深远意义和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把握这一思路的要点是:课程所用的文化概念是基于十六大对文化建设的提法和要求;

课程中强调的文化的力量,本质上是精神的力量。“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学。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这是整个课程目标设定和实施的核心内容。

思想政治4:人生与哲学

新课程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指导。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融入到基于生活实践的体系结构中,这是本课程框架的基本特征。从四个单元的构成来看,学生的生活关注点和

需求是基础,比如生活的结晶,生活的探索,生活的智慧,生活的选择。在这个突出生活实践线索的框架中,教材讲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实践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

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既引导学生认识并运用它们去观察世界、分析事物、解决问题,又引导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前进。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把握这一思想的要点是:走出以往课程的学科框架,运用“求真务实”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以科学精神为指导,以当前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问题和事例为基础,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和方法,集中进行“三观”教育。这不仅从整体上反映了“模块化”课程

整合的具体要求也是本课程理论教育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