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陆地和海洋领土有多大?

中国的历史地图叫做‘九州方圆’,但是你知道吗?我们的祖国不仅有960万平方公里(公里)的土地和山川,还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相当于中国陆地面积的1/3。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蓝色国土”。有关部门对北京、沈阳、大连等地的10所高中、中学、小学进行了调查。几乎100%的同学回答,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就是国家领土面积。在一些高校,98%的学生不知道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因为从媒体到中小学教育,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已经被灌输为国家版图。

1999年底,北京斥巨资修建了世纪之交的标志性建筑——中华世纪坛。少将·郑明在《中华世纪坛》中发现,表达中国地理和疆域的概念存在严重缺陷:中华世纪坛上的圆形广场由960块方砖砌成,面积刚好为960万平方米,象征着中国的国土面积。世纪坛上还刻有56个民族的图案,包括黄河、长江等。陆地上的一切都没有明显的漏洞。但是海洋呢?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呢?他在《海洋世界》杂志上写了一篇关于它的文章。

我们知道日本的自然资源严重匮乏。他们在教育小学生国情的时候说:“我们没有土地,没有资源,只有阳光、空气和海洋。”国家只有几十万平方公里,他们却说自己的土地有几百万平方公里。为什么?他们加入了海洋区域。

“在社会上的新闻出版等文化领域,提到中国的情况时,往往被描述为‘在祖国9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学校课本对中国的疆域、陆地或疆域也是模糊不清,学生使用的地图集也只是简单表述了陆地和海洋的分布。长期以来有很多误解,认为领土就是土地,领土就是土地。中国是沿海国家,却忽略了海洋国土的表达。”提到地图上的“海洋国土”,中国地图出版社原副总编辑陈超这样说。

目前,中国地图出版社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专业地图出版社。陈超先生是我国从事中国地图编制的元老之一。在中国地图出版社陈超先生的办公室里,他接受了我的采访。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国家的疆域和疆域。历代统治者都关心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土地和人民的状况《李周》记载:“我听了三天的领土。“版是户籍,图是地图。古代“荆轲刺秦王,匕首却差”“萧何入咸阳,先搜图”“张松献图”等故事都有说明。

注意地图。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于把地图当作领土,因为它是国家主权的象征,是表达领土的最直观手段,尤其是在学校地理教育中。领土是国家领土,是治国安邦的基础。今天我们称之为国家领土。完整理解国家版图的内涵,对于理解、建设、保卫和热爱祖国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是国家领土的总称,其含义包括三层含义:国家主权管辖的区域,有固态、液态或气态等不同形态,这些区域的管辖范围也不同。1965年4月中国1版《辞海》中“领土”一词有两种定义。但到了1979版《辞海》,只有广义的解释。可见时代的发展已经泛化了疆域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国家领土应包括领土(包括领土陆地(大陆、岛屿等一切陆地)、领海(内河、湖泊等水体以及内海、领海)、领空、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狭义的国家领土是指拥有绝对主权的地理空间,即领土和领空。前两部分与后三部分的区别在于,后者只拥有主权权利和部分专属管辖权,即一定程度上的专属使用权和管理权。

陈超先生解释说:“领土是一个狭窄的国家领土,包括领土、领海和领空。领海包括河流、湖泊、港口、河口、内海、领海及领海内的所有其他水域。空域遍布全境。

1958年,我国政府宣称我国领海为12海里。1992年我国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规定领海为12海里,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规定。《公约》还规定,沿海国家的专属经济区拥有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底、底土和上覆水域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根据《公约》,大陆架是大陆领土的自然延伸,沿海国家有权勘探开发资源,但不影响上覆水域作为专属经济区或公海的法律地位。由于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的建立,打破了长期以来“领海就是公海”的传统认识。虽然不属于狭义的属地范围,但拥有管理权、利用权和开发权,属于广义的属地范围,应该引起读者对海域的关注。"

1982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94 165438+10月16生效。根据《公约》规定,沿海国不仅享有领土主权,还享有对毗连区、专属经济区的一定控制权,对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和多重管辖权,以及在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的合法权益。所有沿海国家和地区都根据《公约》提供的法律依据,宣布了自己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根据《公约》和中国的主张,中国拥有12海里的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