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主要舞蹈形式
壮族的主要舞蹈形式属于自然崇拜的遗存,如“蛙舞”、“铜鼓舞”、“鼓鼓舞”、“闹锣”等。以下是我整理的壮族主要舞蹈形式。欢迎阅读参考!
钢管舞:又叫“打吕烈”“古浪”。流传于广西马山、都安等村落。“鼓浪”一词在壮语中的意思是盛米的木臼。过去壮族人把原木挖空做米,用木杵做米。这种舞蹈起源于打饭工作。起初是绕着木臼表演,后来发展到用竹竿敲打板凳。可以说,只有壮族的“钢管舞”才是比原始形式更活泼自由,声音节奏更多样优美的道具舞。这种舞蹈既能表现插秧、收割、脱粒、打稻等劳动过程,又保留了伴随着竹筒敲击声的古朴韵味。“扁担舞”在中年妇女中尤其流行。表演人数一般为四人,十人以上为一组。他们或一起打板凳,或互相交叉,此起彼伏,舞蹈有条不紊。春节的晚上,到处都是灯光,人们组织自己的打击乐和舞蹈,笑声阵阵,村庄沸腾,一派丰收的景象。《庄谚》中有这样一句话“正月春满堂,今年处处丰收”。
甩米舞:最初是古代洛越和瓯人的“甩米厅”,后来发展成为多民族的歌舞形式。比如布依族、黎族的稻舞,佤族的鼓舞,高山族的鼓舞等等。敲钹舞自古就有。唐代刘庚在《岭表记》中描述了打饭的声音:“广南有一个打饭堂,以泥泞的木坑为槽,两边约十脊,站在男女之间,用米、粮打槽的两边。至于“磅堂”二字,宋代周去非在《答岭外之辈》中解释说:“谷舂时,声如僧庙木鱼,女伴用韵意,故称磅堂...“所以,磅堂就是女人有节奏地捣米。在其他地区,它被称为“打舞”和“京舞”。
青鸟舞:流传于柳州武宣壮族聚居区。道具以竹、鸟为材料,外贴绿丝,缝绿毛为羽毛。当地人喜爱翠绿色的皮毛,清脆的啼叫,性情温和的翠鸟,视其为吉祥的象征。春节期间,一人扮成裴翠鸟,一人扮成老人,牵着鸟一起询问各种新年演出的愿望。表演时,舞者进入道具,双手握住或钩住鸟的头、眼、嘴和翅膀操纵杆。鸟的头部旋转,眼睛睁开,嘴巴咯咯作响,表现出飞行、觅食、饮水、洗澡和打瞌睡的亲密而动人的动态。舞毕,从道具中拔出一根“羽毛”送给主人,祝家庭兴旺。主人赏酒赏肉赏红包。沿门送祝福,可以联想到汉族秧歌的表演。表演技法与傣族孔雀舞相似,各种鸟形道具的舞蹈融入了壮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
蛙翻舞:即“蛙翻舞”。当地人称青蛙为蛙怪,有祭拜蛙怪的传统。每年农历正月的“蛙怪节”,人们都会表演一系列与蛙有关的舞蹈,流行于广西的天峨、南丹、凤山、红水河等壮族聚居区。
“木怪节”的盛大活动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寻蛙”、“哀蛙”、“葬蛙”等民俗活动,随后开始了蛙怪舞的系列表演。会场设在一个宽阔的场地上,用彩纸做成的轿子,两边插着龙凤虎蛙等彩旗。轿子对面的场地上,悬挂着两个铜鼓,旁边是一个由锣鼓和唢呐组成的乐队,两个大皮鼓。各种表演在铜鼓和皮鼓之间进行,两个戴着女面具,穿着长裙的演员敲打皮鼓进行指挥。舞蹈系列包括:青蛙的诞生、青蛙的崇拜、铜鼓崇拜、青蛙的拳头、刀棍舞、耙田、插秧、捞虾、纺纱织布等。,最后是青峰的舞蹈。在这一系列舞蹈中,除了《青蛙出生》之外,四位演员都戴着不同的面具,穿着不同的生活服出场。装扮成青蛙的小朋友穿着短裤,全身画着黑白相间的青蛙图案,跳来跳去,表现出寻找食物、捕捉昆虫的样子,开心又贪玩。此外,还有一名保姆和一名算命师在演出期间维持秩序和活跃气氛。
“蛙翻舞”是近几年才发现的民间舞蹈。和铜鼓上画的青蛙形象一样,是青蛙崇拜心理的一种表现。在壮族的民间传说中,青蛙是天上雷神的儿子,是决定人间下雨的使者。青蛙崇拜和祭祀活动关系到雨水充足与否和当年的农业收成。因此,就有了这样一种民间舞蹈。虽然各地的舞蹈内容和表演形式不尽相同,但都有反映劳动生活的舞蹈,都是带着面具表演的,体现了各种舞蹈文化因素融合的特点。
三灵围白族——“三灵围”是云南大理白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连续三天举行盛大的祭祀歌舞活动。当时全国各地的村民盛装参加,自动排成一排,由两位手持柳枝的老人为向导,边说边唱,群众也跟着唱,后面还有霸王鞭、八角鼓、双飞燕等表演队,热闹非凡。这种习俗历史悠久。以前“绕三魂”的三天,我们是沿着苍山和洱海过夜的。第一天,我们住在苏州附近的圣元寺,第二天,我们住在海边的和爱城。最后,我们在崇圣寺三塔以东的马九义结束了我们的活动。据民国时期《大荔县志稿》记载,“二十三、四、五日为‘左右三灵会’。在西周圣元寺,住在乡下的人迷信,现在禁止废除,造像被毁。”如今古风犹存,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娱乐活动。
“绕三魂”又称“绕山林”,关于其起源众说纷纭。如果从活动的时间来看,正好是谷雨和芒种前后插秧的时间,其目的明显带有歌舞祈雨的意味,其形式与北方的秧歌相似。正如上一章引用的陆游《有时》诗中所述,芒种的及时雨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当年的丰收是意料之中的。此外,各队领队手中的柳枝在民俗中也有祈雨之意。像汉秧歌的伞头手中的伞和虎撑,是风调雨顺和人畜安全的象征,首领的即兴和插科打诨与伞头相似。两者的区别只是活动的场地和具体形式。比如苍山洱海游一圈要三天,突出了绕庙走、绕庙走、过夜的特色。
白族道具舞也有自己的特色,如“霸王鞭”由女子表演,男子则以八角鼓和“飞燕”舞蹈。双飞燕,用四块小竹板装饰,用丝带装饰,双手表演。虽然和东北二人转的“手玉子”一样,但更多的是舞蹈,有着与众不同的名字。白旗男子的头巾和服饰别具一格,民族色彩浓厚,与八角鼓、飞燕共舞时的动态形象自然不同。八角鼓道具现在其实是六角形的。最初的形状是如何演变的,六边形是否便于在手中舞动,或者还有什么其他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考证。至于白旗民间舞蹈,其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水族斗角舞——“斗角舞”是一种展示两头公牛角斗的民间舞蹈,流行于刘度上游的三都水族聚居区。牛是不会说话的农民的忠实朋友。过去,牛是农业劳动的重要生产工具。因此,自古以来,农耕民族就喜爱牛,他们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赞美牛,表达对牛的喜爱,寄托人们对农业丰收的祝愿。一些民族也有和牛有关的习俗和节日。中国民间舞蹈中,汉族有“水牛舞”、“牛灯”,壮族有“春牛舞”,侗族有“逗春牛”,白族有“戏牛舞”。苗族、侗族、瑶族、布依族等民族都有斗牛的习惯,仫佬族有敬牛和“牛王节”的习俗,水族则创造了独特的“斗舞”。水族的祖先是古代百越人的一个分支。他们擅长种植水稻,热爱耕牛。过年看到相邻的苗族侗族斗牛,喜欢,但又不忍心让牛打得伤痕累累。于是他们想出了用牛角道具代替牛的办法,两人手持道具,表现两头牛顶角打架的竞技表演。因此被称为“角斗舞”。
“斗角舞”的道具首先是在帽子上安装一对特制的角,舞者双手握着帽子跳舞。后来镶嵌了两个小镜子,让牛的眼睛变得清晰。斗笠下端用饰有鸡毛的碎花条装饰,背后钉着一条长长的绸子遮住舞者的后背,使道具更加美观。表演中,舞者晃动道具,“靶心”在阳光下闪烁,羽布飘动,像一只睁大眼睛的凶猛公牛。伴随着音乐,另一只“公牛”跳起来跑了过来,两只角撞在了一起。然后,要么伸手,要么拉,忽高忽低,闪转腾挪,斗得不可开交。与苗族、侗族的斗牛相比,紧张热烈的气氛别有一番滋味。
舞蹈中以“波步”为基调。据说这种步法是水族的祖先模仿海浪创造的。因为牛的东张西望、甩动毛发、翻滚等动态和步法,凸显了牛温顺天真的一面,也透露出人们对牛的深深喜爱。伴奏乐器有“三滴水”(三种不同音色的芦笙)和铜鼓。古老的音乐赋予了舞蹈古雅而热烈的色彩。“斗角舞”的表演让人想起古籍中对古代百戏中“娇娇”的描述。古书《亦舒纪》记载古冀州“蚩尤戏”:“其人三三两两,穿角相冲,汉使角相冲戏,盖其遗。”从这段引语可以看出,“斗角舞”是古代角堆戏的遗存。
布依族纺织舞——布依族的“纺织舞”又叫“织布舞”,流行于贵州惠水、罗甸、望谟等布依族聚居区。布依族的祖先是古百越人的一个分支,古称“中加”。他们以纺织品和蜡染而闻名,其巧夺天工的“中甲布”早已闻名于世。在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中,壮族、傣族和黎族的妇女大多擅长纺织和刺绣,而壮锦、傣族织锦和黎族织锦各有所长,可以相互媲美。这些民族中也有很多反映纺织和刺绣的舞蹈,表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农业文化特征,但像布依族纺织舞蹈这种表现形式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纺织舞”一般是三人一组,用两根中间扁、两头圆的木棍作为道具。两个男人对面站着,抓着道具两端,一个女人用脚踩着道具中间,也就是站在离地一米多高的木棍上表演。表演时,两人密切配合女子双脚的动作,使木棍有规律地上下左右摆动,就像一台织布机在一个姑娘的控制下用梭子旋转编织,妙不可言。演员虽然挂在木棍上,但在织布机前却像往常一样灵巧,细致地展示着纺纱、拉丝、织布的过程。这位演员稳定的腿部动作和大胆的表演令人惊叹。
布依族妇女以吃苦耐劳的美德著称。她们白天像男人一样在地里干活,晚上在家里的织布机前纺织。辛勤的劳动锻炼了他们灵巧的双手和锐利的目光,创造了精美的纺织舞蹈,从而将纺织技艺传授给后代,弘扬美善。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古老的纺织机器逐渐被淘汰。但布依族精湛的纺织技艺仍在传承发展,人民智慧结晶的纺织舞蹈成为布依族民间舞蹈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