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为什么不能用自拍功能?
防抖的概念最早由日本尼康公司提出,并于1994年推出了具有减震(VR)技术的口袋相机。次年,日本佳能公司推出全球首款带影像稳定器的镜头EOS 75 ~ 300mm f/4 ~ 5.6IS,其中IS是影像稳定器的缩写,也就是习惯上所说的“防抖系统”。
其实在实际拍摄中,胶片或CCD/CMOS曝光过程中摄影师手的抖动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无法避免的。只能用特殊的机制来减少摄影师手抖动造成的图像模糊。
防抖功能的类型及实现
到目前为止,防抖分为三种:光学防抖、电子防抖、CCD防抖。目前,具有光学防抖功能的数码相机制造商有佳能、尼康、奥林巴斯、柯尼卡美能达、松下和适马。防抖功能有很多种实现方式。传统摄影器材中,只有一种是光学防抖,数码摄影摄像器材中也开发了数码防抖功能。
光学图像稳定
作为光学防抖技术,并不是为了让机身不抖。它依靠特殊镜头或CCD感光元件的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操作者使用过程中因抖动造成的图像不稳定。佳能和尼康是通过镜头组实现防抖的主要代表。它们依靠磁力包裹悬浮镜头,从而有效克服相机震动带来的图像模糊,对于大变焦镜头的数码相机更为明显。通常镜头中的陀螺仪检测到微小的移动,会将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计算出需要立即补偿的位移,然后根据镜头的晃动方向和位移对镜头组进行补偿,从而有效克服相机震动带来的图像模糊。目前只有柯尼卡美能达可以通过CCD实现防抖。其原理与佳能、松下的光学防抖技术相反,依靠CCD的浮动来达到防抖的目的。原理是将CCD固定在一个可以上下左右移动的支架上,通过陀螺仪感知相机抖动的方向和幅度,然后传感器将这些数据送到处理器进行筛选放大,计算出可以抵消抖动的CCD移动量。
光学防抖包括镜头防抖和成像器件防抖。
●镜头防抖
镜头防抖就是在镜头中设置专门的防抖补偿镜头组。补偿镜头组根据相机抖动的方向和程度,相应调整其位置和角度,保持光路稳定。最著名的有佳能EF IS系列镜头和尼康VR系列镜头。最近,适马还成功开发了OS系列镜头。这些镜头不仅可以用在胶片相机上,也可以用在DSLR。在普通的民用数码相机上,部分机型从2000年开始采用光学防抖功能。相信奥林巴斯Camedia C-2100UZ和佳能Powershot Pro90 IS这两款当年风靡一时的经典机型,依然让很多有着4年以上发烧史的数码电影朋友记忆犹新。
●图像稳定
成像设备防抖是在感知到相机抖动后,改变成像设备的位置或角度,使图像保持稳定。这个防抖技术是美能达新推出的DiMAGE A1和A2使用的。这个技术在胶片相机时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移动胶片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移动CCD要容易得多。
采用三CCD分色成像的相机,可以通过调节分色棱镜的角度来实现防抖功能,应该也属于成像设备的防抖。
数字防抖是根据相机抖动,在数据采样和图像合成中,通过软件计算来补偿相机抖动的影响。目前这种防抖功能多用于相机,在数码相机中并不多见。
电子防抖
电子防抖主要是指通过强行增加CCD的感光参数,加快快门速度,对CCD上获得的图像进行分析,然后利用边缘图像进行补偿,从而对数码相机进行防抖。电子防抖其实是一种通过降低画质来补偿抖动的技术,试图在画质和图像抖动之间取得平衡。相比光学防抖,这种技术的成本要低很多(其实只需要对普通数码相机的内部软件做一些调整),效果也差。目前市面上的卡西欧和富士都采用了电子防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