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普遍存在浪费现象,这比我们应该做什么更重要。

首先要树立适度的消费观。适度就是适合家庭经济条件和学生正常需求的程度。花钱要考虑家庭的承受能力,不考虑家庭生活条件,追求超前消费是不合适的。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不容易。他们怎么能用自己能花或不能花的消费要求来增加自己的负担?适度的学生消费需求,也就是说鼓励学生为自己的成长多花钱,但不要过分追求快感。比如身体发育的营养饮食,培养智力需求的有用书刊,符合中学生身份的衣服都要买。穿着打扮,吃喝玩乐时尚,互相攀比,花父母的血汗钱,这是不合理的。中学生也要继承前人倡导的生活原则:静以修身,俭以修身。

其次,中学生要防止盲目消费。盲目消费表现在好不好,有没有必要,适不适合自己,而是盲目的赶时髦,赶潮流。只要人家说“现在就这样吧”或者“这个东西国际流行”,人家就有必要有我。中学生要提高审美水平,接受科学的消费咨询,多听家长和老师的意见,多思考消费的目的和效果,防止盲目消费。

第三,中学生要抵制不健康的消费内容。某市对中学生做了一个调查,发现35%抽烟,38%喝酒,70%会打麻将。此外,一些学生进入商业舞厅,在电子游戏上赌博,这些都是不良的消费行为。抵制不良消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学生是否建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中学生要努力修养,磨利志向,促进学业,强身健体,做一个体面优雅的少年。

消费模式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水平。中学生的消费模式应该符合社会文明,健康有益。消费分为生存、享受、发展三个层次。在不愁温饱的基础上,中学生的消费应该更多的投入到发展层面。比如订购有用的书刊,学习电脑,参加促进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我们应该时刻警惕有害消费,防止在某些诱惑下误入歧途。无论社会多么发达,节俭的美德总是受到尊重,因为世界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过去人们说:“我不敢忘记我贫穷的雄心。”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倡导勤劳节俭的人生观。中学生应从消费行为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通过对上述情况的分析,我们向学生、家长和学校提出以下几点:

1.加强宣传,利用学校和班级墙报宣传合理使用零花钱,让中学生认识到钱来之不易,让他们懂得勤俭节约。

2.学校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对错。

3.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体验劳动的艰辛,深刻体会到金钱的来之不易。

家长不应该给学生太多零花钱,而应该教育他们走出误区。家长也要多关注孩子的消费,督促孩子不要乱花钱。

进入21世纪,竞争更加激烈。有能力的人才能站稳脚跟,消费也是一种能力。我们不应该浪费我们的能力,但只有正确地使用这种能力,未来才会掌握在我们手中!作为中学生,我们现在还不具备在社会上工作的能力,但将来,也许你会感受到钱的来之不易,后悔自己在中学时的所作所为。所以,让我们不要让生活留下任何遗憾。从现在起,我们应该学会善用我们的钱,正确地花它。让我们一起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