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重点高中招聘教师的要求和标准是什么?学校老师待遇如何?比如南京师范大学,金陵中学。

我给你一个教育网。你自己也看了很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和提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如何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如何建立“以学校为导向”的教研体系,是摆在每一个教育管理者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大规模推广,各地大力开展教师培训。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在回顾近两年教师培训总体情况时表示:“在新课程实验推进过程中,教师培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为了使教师培训更加规范有序,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有必要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教师培训的新模式。”

其中一个观念是,通识培训是教师培训的首要任务。

近两年来,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相关培训工作的要求,各地广泛开展了新课程教师培训,既突出了课程标准的重点和难点,又以案例对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评价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然而,如何将先进的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仍然是中小学教师面临的难题。

很多老师反映,参加培训时,觉得培训者介绍的理念很好,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看似明确,但在实际教学中很难真正落实。面对传统培训模式与新课程新要求的冲突,如何更新培训理念,转变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关专家明确指出:“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首先是观念的冲击。进入新课程,理念首先要‘走进去’。没有教育观念的真正转变,即使用了新标准、新教材、新方法,也会走样、走味。一旦遇到困难或障碍,他们最终会回到老路上去。因此,在教师培训中,首先要做好通识培训和教育观念的转变。目前在培训中,有的老师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急于操作。结果他们一听就明白了,但是一次都不会做。观念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专家提醒:“不要低估通训的作用,要引导教师认真学习课改相关文件,努力转变观念。对于教师来说,方法的引导当然重要,但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思想的引导,是教育理念的引导。”

第二个理念“校本”教研是后续培训的关键。

据实验区的老师反映,大部分老师在培训后很难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的课堂上,这种困惑一直困扰着老师们。这说明教师无论参加什么样的培训,都要面临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问题,理论与实践的转换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正如一位校长所说,“训练只是表层土壤的一点擦伤,下面的土壤还是很硬的。打破根深蒂固的东西,需要一些努力。要将新的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学习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重新组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不断适应新的变化。"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明确指出,目前,为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培训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集中、系统的培训,即通用培训、课程标准培训、教材培训,以及一些专项培训,如综合课程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方式的变革、评价与考试的改革、校本课程的开发等。,主要围绕这些话题开展讲座、研讨会、交流等。二是开展“校本”教研,这是后续培训的关键。

所谓“校本”教学研究,是指专家、理论工作者、教学研究者和教师在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学进行诊断评价、研究分析,并经过反复探索和实践,将新的教育理念真正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这种“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最有效的方式。研究表明,教师真正的成长不仅在于岗前培训,更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脱产培训,而不能总是把目光放在外面学习,而应该积极倡导学校是研究中心,教室是研究室,教师是研究者。教师能力的显著提高是在教学实践中。

据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国内外教育改革普遍认同两种观点:一是教师至关重要;第二,改革终于在课堂上发生了。我国许多优秀教师的成长无一例外地表明,“课堂斗争”中的“学会教”是他们发展的重要课程。因此,将培训与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相结合,使之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和能力提升的过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个想法是研究状态下的工作方式。

哪种培训方式对老师最有帮助?一项调查显示,83%的教师认为,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体会,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借助专业力量,进行备课、评课、研究、反思、提高的全过程,而不是仅仅听几场报告、看几堂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优质课”,他们会举办几次有影响力的课堂教学研讨会或开放日。

来自实验区的经验表明,教师除了参加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外,还应增强研究意识,形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研究状态下的工作模式。

专家指出,教师的研究是以教学研究为基础的,是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的。这种研究是基于问题和教师的需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学研究的过程。而且这种研究是以实际教学为基础,围绕一堂课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一系列讨论。为教研提供的教学实例,不是优秀课堂教学行为的展示,也不是优质课堂的观摩,而是课前带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教学设计,课中带着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的教学,课后的反思和交流。

专家强调,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应在教师集体中形成研究氛围,帮助每位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计划并进行案例研究,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将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教师要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结合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和确立研究课题。结合日常教学活动,用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分析一个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帮助教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教学中,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这样,教研就不再是单纯的备课,而是研究问题,应该成为教师教研活动的新亮点。

其中一种模式是个人反思,同行交流,专业指导。

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指出,开展“校本”教研,必须具备三大要素。首先,教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检讨”,而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身边的教育现象的反思,从中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形成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成为一个具有自我完善意识和自我完善能力的专业人士。二是倡导同龄人之间的交流互助。研究表明,“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一项研究发现,75%的教师如果参与学校同事间的相互指导,就能有效运用课堂所学,否则只有15%会有同样的表现。记者在实验区采访了解到,一些教师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上遇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但不知道如何改进。对此,一些学校将问题分类,组织教师结合教学案例作为旁观者一起“会诊”,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而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老师们普遍认为,在办公室随时随地的交流对他们很有帮助。因此,正式或非正式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同样重要。第三是专业支持。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推广“同伴互助”的方法,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即同事之间的互助和横向支持是有的,但纵向指导明显缺乏,尤其是在当前教育大改革时期。没有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教师只会在同一水平上复读。为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强调,“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指导”构成了校本教研体系,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第二种模式使参与式培训在教师中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

随着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教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他们迫切需要的,不再是在几千人、几百人的大会堂里听专家的报告,而是更广泛、更深入的交流和沟通。

以往的培训一般是通过邀请专家授课或组织讲座、评课的方式进行。这种方法有一定效果,但最大的问题是教师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参与。培训师总想“给老师讲点东西”“让老师学点东西”,甚至往房间里倒。结果老师听报告的时候很兴奋很激动,但是心跳之后的动作还是很难。久而久之,老师很难形成反思分析的习惯,只会用,不会创造性地用。一旦过程遇到一些阻力,研究往往会自动结束。其实,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需要与同行,尤其是有经验的同行交流,与教研人员对话。同时,他们也需要在集体讨论中产生新的教学灵感。因此,专家提醒,应高度重视参与式培训,尤其是培训者与受训者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

要帮助教师真正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就必须改变过去的“报告”训练。除了组织理论学习,还要对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对实施新课程的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和帮助,使教师尽快掌握新课程的要求和方法,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特别要注意课堂讨论和即兴指导,把训练地点定在教室里,边教边讨论。培训师先亲自上课,然后结合实际讲理论,一会给老师讲,一会给学生讲,通过课堂直观地展示新课程的理念。也可以先找老师聊聊。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训师走上讲台,组织教学,即兴指导,引导教师讨论。整个教室变成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地方。大家会拿出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困惑,在相互提问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在这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和“学生”。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不再把自己当成被动的受训者,而是主动参与。这种全新的培训在教师中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搭建了教育管理者与教师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使教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培训和提高。

第三种模式是建立教师培训的保障机制。

目前,培训中小学教师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如何提高培训工作的效率,保持培训工作的一致性,是本次课改教师培训工作中需要密切关注和探索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强调,要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率。

首先,要营造有利于教师研究的氛围和宽松的环境,让教师有机会充分讨论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不应以任何形式或权威压制教师的个人专业意见。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应该给予帮助。对于教师来说,改革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对话尤为重要。

其次,要加强教师与学校的沟通与合作,形成长效机制。开展校本教研,关键在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研集体,即教师共同协作支持教与学的氛围。有了这种氛围,才能形成改革的力量。过去,管理者更关注教师的自主性和个人发展;如今,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强调同伴互助与合作,在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建立促进教师合作与发展的学校文化,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并与他们分享经验和成功。

第三,要建立研究体系,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学校具备研究功能和能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使学校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因此,还需要协调教育系统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为教师培训提供条件和保障。同时,要争取各级教学研究机构和教师培训部门的支持和指导,加强与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

为推动“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教育部已作出规划,在国家级实验区建立一批“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实验示范基地,各省也要建立省市级“校本”教研制度研究基地,特别是要结合农村教育实际,充分发挥中心学校的辐射作用,通过联合教研等有效措施,提高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