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评价优化策略研究|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优化研究

摘要:目前,在中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作文评价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热点问题。作文难评难改是所有语文老师的心声,也深深地刺痛了语文老师的心。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中学作文评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作文批改问题策略

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字。”其实不仅学生怕写,老师也怕改作文。学生头疼是因为怕写,老师头疼是因为作文难改。批改作文经常被老师嘲笑为“愚人移山”。叶圣陶说:“所有老师都修改过无数的作文书,他们有统一的经验。他们都认为改作文是徒劳的工作。”作文批改作为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的效果。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老师从繁重的作文教学中解脱出来?下面,笔者就谈谈目前中学作文评改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拙见。

一、概念定义

所谓作文评改,就是对作文的评价和修改,“评”就是评价和欣赏,“改”就是修改和润色。作文批改是指批改主体用各种批改符号对文章的思想内容、选材结构、语言表达、标点符号、书写规范等进行的批改,还包括眉批、尾批、总评等评语。作文评价是指参与评价活动的人(或教师或学生)对作文的各种因素和现象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多以作文成绩、分数或评语的形式表现出来。作者认为作文批改和作文评价应该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

作文评价作为作文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要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作文心理素质,发展学生的语言意识,提高写作效率。

二、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老师对学生的作文都是“认真批阅,认真批改”。假设一节课有50篇作文,每篇作文复习完需要三个多小时。而且老师每天都要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批改作文成了一项繁重的任务。正因为如此,老师批改完作文可能要花很长时间。再发的时候,学生早就忘记了写作的内容、思路和技巧,很容易对老师的批改视而不见,违背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初衷。长此以往,学生会对写作失去兴趣。吕叔湘先生曾经批评过传统阅卷造成的不良后果:“大部分学生看完作文先给我一些评语,然后看后面的评语,四个字还是八个字,怎么批,然后放进抽屉里。老师精细的批评和精细的纠正完全被埋没了,那叫徒劳。[1]"

很多老师开始反思是否要放弃传统的“细评细改”。张中行在《随笔》中指出:“学生多写比教师多改更重要,教师应尽力指导和督促学生多写。[2]“在实践中,很多老师注重让学生多写,却忽视了适当的批改,陷入了另一种多做少改的误区。一味地写不同的题目,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纠正,只是简单低级的机械重复,写作能力和水平不会螺旋上升。如何“多做”,如何“少改”,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把握好度。

此外,在作文的批改和评价中,仍然过多地使用传统的批改方法,即教师拥有专属话语权,用一把尺子丈量所有文章。这就导致中学生评价缺乏主体性,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写作热情。

大部分老师对写作的评语,如“突出中心”、“典型选材”、“主题深刻”、“写作规范”或“审题不清”、“结构混乱”、“内容单薄”、“语言苍白”,都是泛泛而谈、约定俗成,没有情感和活力。写这种评语的原因大多是老师总是看不起学生的作文,不把写评语当成和学生交流的宝贵机会。而且老师的批语多是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技术方面的,评价内容单一。

第三,优化策略

针对中学作文批改的现状,笔者提出以下优化策略:

(一)作文内容应该多样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评价应当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应当注重对写作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的评价。”[3]因此,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观念,评价也应该从只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转向三维目标的三个维度,特别是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学生在作文中会不经意地流露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内心困惑甚至三观。教师要在评价和改革中表现出对学生情感问题的理解和关心,在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等心理需求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调整心态。如果发现学生三观严重偏差,老师也不能直言批评,学生都有一些逆反心理。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逐步引导学生的意识,督促他们改正错误的三观。

(二)作文评价方法应该多样化。

1.学生自改、互改、小组讨论。

特级教师杨一清曾说:“作文批改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进而告诉我们,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老师一手造成的。学生是习题的主人,也应该是评价的主体。学生自我批改、相互批改、小组讨论批改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和批改中的主体作用。自改有助于学生深刻反思自己的作品,不断提高;互改有助于学生互相学习,互相监督,互相鼓励;通过讨论和评估,小组可以共同进步。作文评价让学生参与作文评价,有利于听取学生对作文评价的看法,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有助于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让学生在看到自己成绩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断进步。

2.“样本”校正方法

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集中修改一个习题,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指出问题,发表自己独特的修改意见。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人人参与,让学生明白应该修改哪些方面,起到了标本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缺点是费时费力,不是每一个练习都能修改的。

3.面对面改革

直接面对面交流,突出反馈的作用,是作文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对一,老师可以对学生作文中的主次问题进行综合诊断和处理,批改过程中师生可以直接对话。第二种是一对多。这样,老师就要提前把学生所有的写作问题进行分类,然后分批集中批改。这种批改方式可以让学生注意,把老师的批改记在心里,这样以后就不会再出现类似的问题了。

评价和改革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教师要学会改变旧方法和创新方法,并灵活运用。

(三)作文评价过程要科学

传统作文课由反思、交流、评价、总结四个环节组成。为了提高中学作文教学的效率,这种评改过程需要进一步优化。雷启坤在《中学作文高效教学》中提出了“六环节作文评改模式”,其操作流程为“定标准、导模式、评改、反馈、补救、总结”[4],避免了评改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评改顺序。笔者认为这种模式是可行的,也是比较科学的。

(四)写作批评应该个性化。

一般来说,评语的类型可以分为:分享感受、交流思想、鼓励成功、修改建议、学习技巧等。教师的评语首先要有感情,有启发,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可以热情幽默,但要坚持摒弃教师常用的“四字评语”。其次,对教师的评语要认真鼓励和批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然后老师的评语要符合写作规范,起到示范作用。

四。结论

当然,传统的作文复习也不是一无是处。在原有作文评价合理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改革不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个性化潜能的发展,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在当今新课改的大好形势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转变观念,尽可能地让学生去思考、去写、去改,不断创新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注意事项: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21页。

[2][4]雷启坤:《中学作文高效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第40页。

参考资料:

【1】王寿山。中学主体性作文教学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雷启坤。中学有效作文教学[M]。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张中行。随笔[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4]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思想[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5]曲中华。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作文评价策略研究[D]。2007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陈艳芳22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