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文化中的黄土窑洞

中国黄河中上游是举世闻名的黄土高原。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利用深厚的黄土层,以优良的立体性能,建造了独特的房屋——窑洞。窑洞分为土窑、石窑和砖窑。土窑是靠山坡挖的黄土窑洞,冬暖夏凉,保温隔音效果最好。石窑、砖窑都是先用石头或砖砌成拱形的洞,再铺上厚厚的黄土,坚固美观。因为建窑洞不需要钢筋水泥,成本相对较低。随着社会的发展,窑洞建设不断完善,黄土高原上冬暖夏凉的窑洞越来越舒适美观。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是陕北农民的象征。这里沉淀了古黄土地的深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以前,一个农民辛苦了一辈子,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几个窑洞。有窑娶妻,算是家业。男人在黄土地上挖地,女人在山洞里做家务生孩子。小小的洞穴浓缩了黄土地的独特风情。

深达百米,极难透水,且具有很强的直立性的黄土,为洞穴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同时,气候干燥、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条件也为冬暖夏凉、非常经济、不需要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机会。由于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当地习俗的影响,洞穴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式。但从建筑的布局和结构形式来看,又可分为倚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形式。

陕北延安的窑洞和窑洞式平顶房混杂在一起。窑洞是自然景观和生活景观的有机结合,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依恋。

悬崖洞穴(悬崖洞穴)

倚崖窑洞包括倚山窑洞和顺沟窑洞,往往呈曲线或折线排列,具有和谐优美的建筑艺术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会布置几个梯田状的洞穴,类似于建筑。

下沉洞穴(地下窑)

沉穴是地下洞穴,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没有斜坡和沟壁可以利用的地区。这种窑洞的做法是:先就地挖一个方形的坑,然后走到有四面墙的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在平地上,人们只能看到庭院的树梢,看不到房屋。

独立窑洞(环窑)

独立窑洞是一种覆土的拱形房屋,包括土坯拱窑洞和砖拱窑洞。这种洞穴不需要依山傍崖,可以独立而不失洞穴的优势。它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故事,也可以是一栋建筑。如果上层也是箍窑,就叫“窑上窑”;如果上面一层是木屋,就叫“窑屋”。

窑洞防火隔音,冬暖夏凉,既省地,又省工,经济。确实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

再看看这个:

首先,追根溯源

(一)洞穴与农耕文化的关系

1,洞穴和农耕文化的出现

庆阳位于甘肃省东部的黄土高原上,气候温和。古称北,今称陇东。历史悠久,“周道之盛,始于今”。这里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更是异彩纷呈。历史悠久的庆阳,经过长时间的积淀,文化底蕴丰厚。要了解窑洞的发展,有必要追溯到古代农耕时期。历经千年风雨洗礼,窑洞就像一位母亲,见证着朝代的变迁,看着她土地的成长和农耕文化的开拓发展,有着深厚的农耕文化痕迹,农耕文化的发展也带动了她的发展。

早在20万年前,人类就已经在庆阳生活繁衍。周人非常重视农业,《汉书·地理志》说:“其人有先人之遗,善耕农事,衣食足备。”。夏朝在太康失势,只有继父后稷。太康政治混乱,破坏了农业生产,于是带领族人来到庆阳,在此定居。他没有使用自己种植作物的技能,而是教人们在日出时收割作物,日落时休息。《诗经·七月》所描绘的是当时农耕的景象。

历经三代,从1930年代到巨涛、巩留,周发展了农业生产,创造了周灿烂的文化。在甘肃同治,庆阳人有“五谷丰登,先辈遗风”是他们的功德,“符涛道分思活”是他们的功德,为自己提供了保障。原始人居住的洞穴都是天然的,没有阳光,阴暗潮湿,经常受到野生动物的危害,对人类生存非常不利,生活没有保障,不利于发展。巨涛当政时,负责挖窑洞。所谓陶窟,是周人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而开凿的两种洞穴。古窑和陶器一样,有了窑洞,人们就开始挖窑洞。

2.穴居人的生产生活习惯至今没有改变。

庆阳人勤劳朴实,去过庆阳的人都会有这种体验。他们还在庆阳默默耕耘,几千年的习惯在他们身上延续。

在农业活动中,季节和生产技术被传承下来。尽管今天庆阳的农业活动与古代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进步,但在某些方面仍然继承和发展了前一周的活动。七月有八月打红枣,九月收稻子,十月储粮,七月摘瓜取瓤,八月摘葫芦的描述,都和今天的农时一样。农忙时送米下田,九月建圃(即春夏一田种庄稼,秋冬一田),用柴火编门,用茅草绳绑庄稼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在家畜的发展中也有所传承,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家畜的饲养繁殖。周人到北江后,开始养猪,逐渐把野猪变成家畜。《公刘》里有句话,就是把猪圈当猪圈。《七月》有“在狱中私谈;“祭猪公”的说法,就是把猪留给自己,把大猪交给公。自从巩留提倡家庭养猪后,养猪后来就成了家庭的象征。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牛、驴、羊的发展。时至今日,庆阳驴和早生牛在省内外都很有名。养羊几乎是北方人的主要家庭事业。每年初冬宰杀羔羊,祭祀山神,庆祝丰收,自古就有。

今天的经济林种植是从周祖时期流传下来的,庆阳地区的经济林种植历史悠久,不仅种类繁多,而且经济效益可观。相当数量的经济林品种来源于周先民的种植和栽培。如桑、梅、桃、梨、枣等。远在轩辕黄帝时代,黄帝就命袁熙龄的妃子雷祖植桑养蚕。雷祖教人大量栽桑,教人养蚕吐丝织帛。周初,庆阳大力发展植桑养蚕。《七月》有诗,如“妇人捧篮,随之,乞柔桑”“蚕月桑”等。每年一到三月,他们就开始修剪桑树,砍掉高高的树枝,这样人们就可以爬上矮树枝去采摘嫩嫩的桑树了。所以桑树是庆阳市的乡土树种。从第一周到现在,庆阳人千百年来就有种桑养蚕的习惯。七月《六月满愁饮酒》诗中,愁是梅,果是酸甜。将梅枝嫁接在杏、桃枝上,能结出比杏、桃更甜的李子。巩留出使西域,带回了许多优良的桃、梨、枣树。这些树种后来成为古陆的优势经济林树种,也是今天庆阳市的地方名产。

信仰禁忌在现代仍有体现。在原始时代,人们的认识不足以解释很多事情,所以他们敬畏自然,崇拜祖先。我们在宁县采访的原博物馆馆长给我们讲窑洞禁忌的时候,庆阳人挖窑洞一定要祭祀土地神(当地称为社稷),闹鬼的时候要请阴阳师,以五谷安家,这也是现代人中间的习俗。他们挖窑洞,一定要请阴阳师。我们在镇远县城关镇采访张爷爷的时候,他指着他们家对面的一座山告诉我们,山洞的方向要背风向阳,山要写实(就是洞口要对着真山,不能对着山沟),这样才能让家里平安,让家里小康。张爷爷家里有个土地神,逢年过节,有事的时候都会去拜。这些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没人记得有多久了,只知道从父母的父母的父母开始就有了,现在已经成了习惯。

(二)剪纸、皮影戏和窑洞的关系。

“刺绣、皮影戏、剪纸、陇东秧歌、陇东路情”是庆阳特有的五大民间艺术。我们的考察活动主要围绕剪纸、香包、皮影戏与青羊洞的关系展开,洞穴文化的表达离不开这些艺术。民间文艺家曹焕荣先生从事庆阳艺术研究多年,告诉我们剪纸、香囊、窑洞有着必然的联系。庆阳人用自己的智慧从窑洞的阴影中学会了剪纸,香包也是从剪纸中来的。这些都必然与洞穴有关。也正是因为周祖在这里挖了洞穴,给人们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人们才能充分发展农业,提高生活水平。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富裕了。

第二,洞穴挖掘的方式

古窑洞在建筑上属于土楼,其特点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简单易修,省材省料,经久耐用,冬暖夏凉。但是他的挖真的像我们想的挖个坑那么简单吗?

虽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弃窑的人多,建窑的人少,但我们可以发现,单孔窑洞的宽度一般在3.3米到3.7米之间,高度在3.7米到4米之间,相交的在0.3米到0.4米之间。深度1.7米至1.9米,平桩高度1.8米至2米,拱高1.7米至1.8米。

虽然我没有有幸看到洞穴的建造过程,但我见到了正在建造的洞穴,了解到现代的洞穴基本是在祖先的基础上改造的。我们从他们的作坊和材料知道他们的挖掘方法。

首先是挖地基:洞穴方位确定后,开始挖地基。洞穴所指的地基就是你先挖的洞穴类型。如果门前有沟,可以把土挖好,用架子车推到沟里,既方便又省力。如果要挖坑场,经济差的家庭或者地形不利于机械化施工,就要完全依靠人力一个一个地抬筐,非常辛苦。以前人们建庄子,只利用农闲时节和雨天挖运泥土,起早贪黑地搬。饭前饭后的压榨时间,你能负重一次,肩膀上的皮一次次剥落,手上的茧一层一层磨起来;往往老少都不闲着;这一代做不完,下一代继续做。挖好地基的大致形状后,必须对表面进行修整和平整,当地人称之为“刮崖面”。如果刮刀有好的眼力、技巧、手劲和力量,就能在黄土上刮出奇妙的图案。

二是打山洞。挖好地基,刮好崖面后,就开窑了。窑钻就是把洞的形状挖出来,把土运走。不能贸然进窑洞,因为土里全是水,容易塌陷。窑洞完工后,有一个埋头窑,或“挑窑”或“磨窑”。从窑顶挑出拱,刮窑边刮平,这样窑就完工了。窑洞干了以后,用黄土和切碎的麦秸、泥土做泥窑。泥窑里的泥只是用干土加固,泥做的平面光滑平整。潮湿的土壤和泥泞的附着都不好用。泥窑至少有两层泥,一层粗泥,一层细泥,三层泥。将来住久了,窑壁发黑,又可以浑了。

第三步,绑山墙,装门窗。窑泥做好之后,山墙和门窗都绑上土挂件。一般高窗安装在门上,低窗与门并排安装,一门两窗。门内窗边立着一个炕,门外靠墙立着一个烟囱。靠窗的炕是为了快速吸烟,有利于山洞环境,对身体有好处。女人在热炕上做针线活也是好的。

经过这几个步骤的挖掘和整理,洞穴基本挖好了。

人们劳动挖掘的洞穴具有独特的生活价值和文化内涵。它更坚固、更耐用。当地有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窑洞。民间也流传着:有百年不漏的窑洞,有百年不漏的房子。"

洞穴的拱顶式构造符合力学原理,顶压分为两部分,分两边,重心稳定,分量均衡,稳定性强。为了生活安心,窑洞里经常用木担子支撑窑顶。几代下来,风雨兼程,几易其主,也没有失去居住价值。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洞穴被废弃,很少洞穴被挖掘。这种挖掘方式会越来越不为人知,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我还是希望,当这些洞穴存在,有人挖的时候,我会保留一些材料。我希望这种精神能够传承下去,让我们中国人了解我们的文化,热爱我们的文化。

第三,洞穴的类型

陇东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最深的地方,庆阳地处典型的陇东黄土高原,这里有居民最多、最密集的窑洞。密密麻麻的层洞,鳞次栉比,被形容为:像云中的洞穴,像镶嵌在黄土高原的珍珠。

到周时期,土洞遍布山谷。《诗经》称之为“符涛陶穴”。唐宋时期,洞穴种类增多,各洞穴分工明确。有黑暗的村庄,明亮的村庄和四边形的村庄。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小城堡,用高大的土墙围起一组窑洞或土炕,以防御兵荒马乱,俗称堡垒。

在窑洞的建造中,村面一般高达九米,长17至23米。洞头刮成水波等图案,正面挖三到五个洞,根据地形也可以在侧面挖一到三个洞。前土为平地,一般三面筑墙,建大门、门楼。窑洞一般有四米高,八英尺到十英尺宽,三英尺深。正面的主洞比其他洞穴略高,作为长老居住的大殿。窑口壁上安装有门窗,一般为三窑洞或二窑洞。窑顶附近的窗户叫天窗。窑后墙上有土炕,土炕紧挨着山墙和窑墙,留有土炕入口。“烧柴火点燃土坯睡台,使窑温暖,主窑坐在土坯睡台上,令人愉悦。”一般窑洞建筑走的是山一样的方向,避湿干,避低高,避阴向阳。

青阳窑洞种类繁多,可分为十余种,但按主要类别分,有三种,即庄鸣窑、土坑窑和箍窑。

庄鸣窑,也被称为雅庄窑,通常位于山和沟的一侧。利用崖势,先把崖面铲平,然后建村挖窑。“符涛窑洞”中的“符涛”指的是庄鸣窑,有三窑、五窑和五窑以上。宁县瓦斜乡有一千年窑洞,占地200平方米,有五扇窗,可容纳数百人。在董志远和曹生源的平原上,也有利用胡同建村的人。因为崖势不高,他们要挖几米再挖个窑,往往形成三面高一面低。这种庄子叫半明半暗村。

土坑窑:这种窑建在平原的大洼地上。首先在平地上挖一个长方形的坑,一般有五到八米深,坑的四边切成悬崖面。然后,在悬崖的四边挖洞穴,一边修建一条长长的坡径或斜洞,直通原面作为人行道。《符涛陶穴》中的“陶穴”就是这种陷坑村。这个窑洞其实就是一个地下室,“冬暖夏凉”的特点更加明显。

圈窑:圈窑一般用土胚和麦秸黄泥筑成基墙,窑顶拱起。窑顶填双坡,麦秸泥打磨,前后压短椽。有钱人还用青瓦覆盖天花板,远看像画室,远看像窑子。有长方形或正方形石箍的窑洞叫石箍窑。

庆阳的窑洞按照用途有很多种。在《庄子》中的主窑前或崖前之间的上部小窑上挖一个洞,修上台阶,可以远眺,用于防盗,称为高窑。在窑的一侧挖一个小窑洞,多用于存放贵重物品或食物,称为转窑。民居窑洞因用途不同,有不同的名称,如招待所窑、灶窑、羊窑、中窑、柴窑、粮窑、井窑、磨窑、车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