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历史沿革。
青海省成立后,先后划归果洛行政督察区和白宇行政公署。
班玛县、利果洛藏族自治州成立于1955。
2000年,班玛县辖10乡,县府驻赛来塘(在磨坝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为22088人。各乡镇人口(人):达卡乡2404吉卡乡1814秦致乡1888马克河乡1454多贡玛乡2045莫巴乡1958江日塘乡2559亚尔塘乡201前坂乡65448。09赛来塘未公布镇2834 2001 3月5日青海省人民* *郑晴汉[2001]第14号批复:撤销莫巴乡,设立并命名赛来塘镇(* * *居住地不变);撤销前坂乡,并入灯塔乡。
2001年末,班玛县辖1个镇,8个乡,31个牧区委员会。
赛来堂镇位于吉达,下辖三个牧区委员会(班瑙、德昌、赫克)。
达卡乡位于多拉昌松多,辖四个牧区委员会(多娘、董重、左洛、兰木青)。
吉尔吉斯斯坦的吉卡乡应该是我们的国家,下辖三个牧区委员会(当吾、马工、马尼)。
灯塔乡位于青木达,辖六个牧区委员会(瑶石岛、克沛、格日则、中支、仁庆岗、坂前)。
江日塘乡位于北扎贡巴,辖三个畜牧委员会(嘎日玛、多日玛、阿强)。
亚尔堂乡位于巨木卡,辖三个牧委(王柔、日合洞、果芒)。
秦致乡位于奇米达,辖三个牧区委员会(开麦、池沟、秦致)。
马科赫乡位于泽达,辖三个牧委会(泽多、马洛里、泽达)。
多贡玛乡位于索华塘,辖三个牧区委员会(马当务、张曼、多贡玛)。
班玛县位于该州东南部,东部和南部与四川省接壤。
总面积6452平方公里,总人口2万(2004年)。
主要是藏族,占总人口的95%以上,还有汉族、回族、土族。
班玛县辖1镇8乡:赛来塘镇、多贡玛乡、马克河乡、吉卡乡、达卡乡、秦致乡、江日塘乡、亚尔塘乡、灯塔乡。
县人* * *住在赛来塘镇,离州驻地315km。
邮政编码:814300。
代码:632622。
区号:0975。
拼音:班玛仙。
唐朝以前属羌,唐朝属羁縻州,后属吐蕃政权。元属吐蕃等道宣慰使,属多干寺宣慰使,明末清初属和硕特蒙古政权,清代属果洛克百户。
青海省成立后,先后划归果洛行政督察区和白宇行政公署。
班玛县、利果洛藏族自治州成立于1955。
地处青南高原东部,巴颜喀拉东北麓,地势东南低西北高。
凯尔河和多克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县城东西两侧,是大渡河著名的源头。
属于高原大陆性半湿润气候。
年平均气温2.4℃,年平均降水量638.4毫米。
全省经济发展重点县和实验基地。
位于该州东南部,东部和南部与四川省接壤。
县城位于磨坝乡(赛来塘),距州政府所在地315公里。
人口1.9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5%以上,还有汉族、回族、土族。
面积6376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
地处青南高原东部,巴颜喀拉东北麓,地势东南低西北高。
凯尔河和多克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县城东西两侧,是大渡河著名的源头。
属于高原大陆性半湿润气候。
年平均气温2.4℃,极端最高气温28.65438±0℃,极端最低气温-29.7℃,无绝对无霜期。
年平均降水量为638.4毫米。
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矿藏为砂金,有天然林1.3万公顷。
工业集中于黄金开采和畜产品加工。
农牧业,主要是畜牧业。
畜牧业主要以饲养牦牛和藏羊为主。
农业以种植青稞为主。
气候条件相对较好。
与果洛其他县相比,班玛县平均海拔4093米,低于州内其他县。
由于海拔低,全省最大的原始森林,以及巴颜喀拉的支脉任玉山等形成的群山环抱的盆地地形。,造成了县城特有的“小气候”。
全县年平均气温2.4℃,气候条件优于州内其他县。
同时,全国年平均降水量638 mm,年蒸发量1,281mm,年降水量仅次于久治县,居全省第二。
夏秋季的班玛,青山绿水,气候湿润,景色特别迷人。
因此,班玛县又被称为“果洛小江南”。
青(海)川(川)公路纵贯全境,北至省会西宁,南至四川成都。
县内有民族中学和藏族中学。
每个乡镇都有一到两所乡镇寄宿制小学,民族教育初具规模。
有医院、藏医院,县有卫生防疫站,乡有卫生所,地方病、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1936年,红军长征曾到过班玛县,当年红军写的标语还留在亚尔塘乡紫木达沟的岩石上。
牧民们将红军经过的紫木大沟改名为“红军沟”,将红军经过的桥改名为“红军桥”,现已成为红军纪念馆和旅游景点。
雅尔堂乡扎罗村的孜达木红军长征标语和红军哨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管辖面积小,人口少。
班玛县总面积6343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9.56%,是全州六县中中国最小的县。
现辖8个乡1(镇),32个行政村(牧委会),112个合作社。
2007年初,全县总人口6588户24184人,其中藏族22724人,占94%。农牧民人口20365人,占84.2%。
班玛是“三果洛”的发源地,也是果洛藏族的故乡。
就果洛而言,班玛县藏传佛教寺庙最多,且大多历史悠久,独具特色。藏传佛教文化在全州有一定的影响力。
全县有23座藏传佛教寺庙,分属马宁派、噶举派、觉囊派三个派别。
班玛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
至今,雅尔堂乡紫木达沟口的悬崖上,红军当年写下的“北上响应全国抗日反蒋斗争”的标语保存完好,历历在目。
因此,紫木大沟也被称为“红军沟”。
目前,“红军沟”已成为全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主要红色旅游景点之一。
2005年,班玛县建成红色旅游展览馆,成为我省第二个红色旅游纪念馆。
该县在红军沟景点的基础上,增加了红军泉、卢宏军、穆红军等景点,为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个县自然资源丰富。
主要有四类:一是水电资源。
县内两条“姊妹河”马可河和多克河纵贯全境,属于长江上游大渡河的支流。水能理论储量298340千瓦,可开发水能资源174890千瓦。
二是农林牧资源。
班玛是全州唯一一个农林牧资源齐全的县。
全省最大的原始森林“马可河林区”就位于班玛。
全县森林面积372万亩,优势树种为云杉、柏树、桦树、落叶松。
同时,除玛沁县外,只有班玛农业面积较小。
现有耕地面积约1.1.0000亩,主要种植青稞、小麦等农作物。
全县草地面积81.78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650.49万亩。
牦牛是主要的家畜。2006年初,各种牲畜有290,223头(一匹马)。
第三是野生动物资源。
县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雪鸡、狐狸、狼、豹、熊、鹿等。
国家珍稀鱼类“穿山哲罗鱼”产于该县的马可河流域,并建立了“穿山哲罗鱼”保护抢救中心。
第四,中藏药资源。
主要有大黄、黄芪、贝母、秦艽、羌活、冬虫夏草等约400种。,其中大黄总储量近3000吨,为全州之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们坚持从县域实际出发,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按照州委、州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先后实施了“畜牧稳县”、“生态强县”、“工程强县”、“资源富县”、“科教兴县”。
据统计,2000年以来,该县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农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农牧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3.5%;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992万元;教育、卫生、计划生育、文化、广播、电视、通信、通讯等社会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5个,卫生技术人员176人。各级各类学校15所,在校生251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3.5%;以赛来塘镇为中心,辐射全县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里程达750公里。
经过几年的努力,班玛县的各项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这些成绩为全县今后的改革发展稳定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今后的工作中,县委、县* * *将进一步立足县情,按照县委提出的一项任务,实施六项重点工作(生态立县、畜牧稳县、项目强县、资源富县、依法治县、科教兴县),抓好两个重点突破(城镇化建设新突破、第三产业发展新突破)。达到实现一个目标(逐步实现小康、和谐班玛)的总体目标,抓住机遇,狠抓项目基础,调结构抓生态,切实抓好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努力促进全县经济更快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