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庙村的历史演变
红庙村的土地主要分布在村西。人们习惯称之为头道岭、二道岭、三道岭,然后就是唐代著名的昙华岭。相传唐代科举后举行殿试。宫考第三名是探花。参加完探花宴后,我常乘战车游览此岭,泛舟南湖,在岭侧看到紫薇、芍药等奇花异草,还有张虎芙蓉花。这座山脊从北到南绵延10英里,高约3英尺。山脊北面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昙华岭”四个字。相传村西头道岭上有一座张家古墓,立有“明献宣武将军”墓志。据张墓主人的后代说,墓主人是他的祖先,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手下的一名骁勇善战的士兵,在战斗中牺牲了。我只从战场上找到了我的身体,但我的头一直没找到。后皇帝铸了一个银头,一起埋在这里。
上世纪70年代,村北有一个高约2尺的土台,占地约1亩。上面建了一个大殿,叫楼台寺,民国中期有私塾。在寺庙后面,有一条几英里长、三英尺宽的深沟。据考证,这是河南军阀刘振华于1926围攻Xi安时所掘。村子东南有一座庙叫关帝庙,西边是娘娘坡庙,是女人为孩子祈福的地方。民国后期改建成小学。解放前,村南门外西面有一座高约50尺的砖塔,是为辟邪、保村兴旺、保村民安康而建。经查,是明末清初的事。
南村北面有一个大涝池,每个面积约一亩,是全村雨水汇集的地方,也是夏天人们农事回来洗漱、妇女洗衣服、孩子戏水的地方。文革后填平了,变成了宅基地。
据甘肃平凉市(地委)党史记载,革命烈士周志学(1905 ~ 1932),长安附近西坦村人,1926年学校毕业后,在陕西监督李虎臣部刘文波大队的一份改选文书。刘振华围攻Xi安期间,他驻扎在城南的红庙村。同年,5438年6月+2月安从围城中解放,1932年9月赴固原地区参加兵变,组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七支队。在前往平凉途中,被地主武装民兵包围,壮烈牺牲,时年27岁。
(2)
红庙村历来重视教育。清代长安私塾盛行,各村都有学校,于是产生了红庙小学堂,主要教授三字经、千字文、识字课本或讲解四书五经。据《雁塔区志》记载,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红庙、丈八沟、茶丈村、张户寨四地设立小学。根据大清国1906年颁布的圣旨,学校主要有道德教育、忠君、尊孔、尊实等课程。民国4年(1915),所有小学改为小学。开设修身、表演经典、语文、算术、体操、歌唱等课程,学生不超过20人。解放初期,笔者就读于红庙小学。起初只设置在四年级,直到60年代初才改为完全小学。当时的语文课文主要有《狼来了》《我妈给我缝棉衣,我妈缝衣服多辛苦啊,我要珍惜穿棉衣》《猫钓鱼》等。算术只是一般的加减乘除。学校现有教师不到10人,学生超过100人,主要是附近袁旗寨、于家庄、铺上、红庙等村农民的子女。2009年,红庙小学重建,拆除了红瓦青砖的教室,投资85万元修建了一栋三层教学楼。2010年,红庙小学教职工16人,其中教师14人。教学面积7.7亩,校舍2000平方米,6个教学班,300名学生。还有一个幼儿园班,招收43名学龄前儿童和3名幼儿园教师。在过去的100年里,超过10,000名学生在这所学校学习过。
上世纪50年代,红庙村第一个大学生童崇正(1937 ~ 2003)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后,他先在Xi市第五十二中学任教,后担任Xi东方宾馆副总经理兼工会主席。童志远(1932 ~ 1997),村民,曾任陕西民族书画院院长。他爱好广泛,钢琴、象棋、书法、绘画、诗歌、戏剧都有。他曾根据日本书法爱好者、电视剧导演花布先生的名字写了一首赞美中日友好的七言冠诗,作为书法作品赠送给花布先生。诗中说:
花满红叶绿,松竹青葱。
紫气东来,见龟灵吉祥。
在童志远逝世三周年之际,日本友人华布先生专程前来悼念故友,焚香祭奠,成为红庙村的一段佳话。
许(1932 ~ 2010),离休干部,原任安锻压机床厂厂长。他是1965陕西省七大劳动模范之一。他光荣地出席了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和1965国庆大典,受到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拍照。同年65438+2月10,参加中央西北局在Xi安召开的西北工业运输会议,受到西北局第一书记刘澜涛接见,并合影留念。
(3)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红庙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和棉花。1980实行家庭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后,按照政府的规划,一部分土地开始种粮食,一部分土地开始种蔬菜。红庙村的蔬菜在附近的七里坝乡出名了。清晨,成群结队的人力三轮车满载着各种新鲜蔬菜出发,下午空车返回,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单一的粮食种植到经济作物种植,村民们逐渐摆脱了长期的贫困。
从65438年到0999年,红庙村的农业经济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吸引外资,租赁土地,启动农村承包地合理流转。发展商品经济,开发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当年引进10多家企业投资租地办厂,产生了陕西聚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业生态园、安雁塔昙华岭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安雁塔万花岭苗圃、安现代高效种畜场、安秦川牛养殖基地等一批个体企业村* * *租赁土地450亩,先后有60户村民受益。10多户村民自筹资金,利用房前空地开办了粉条加工厂。
随着Xi安高新开发区向南延伸,许多高科技企业与村庄“零距离”接触。大量农民工涌入村里租房,红庙村原有的街道变成了三纵四横的格局。村民的房子大部分都建到了三层,90%的农户都成了出租户,没有一个从事养殖的。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0000元,超过雁塔区丈八街道办事处2010年人均年收入水平9391元。
1984年自筹资金46万元,完成了村内大部分街道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后期修建了下水道,安装了路灯。2009年投资60万元建设水塔和管网设施。恢复了两个卫生院,所有村民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投资10万元建设村民健身场地,购置安装体育器材。投资60万元修建了村委会办公楼。526路、502路、928路、户县公交都在红庙设站,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