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菲两所中学的学生

中学生心理健康综述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困难明显,心理矛盾突出。从近年来的咨询活动中,我们了解到的主要问题如下:

第一,学习问题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围绕学习的问题占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目前学校工作任务重,竞争激烈,家长期望过高,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有一个高中女生,进入高中后,因为老师的教学方式变了,竞争对手也变了,这让她很难受,导致学习成绩下滑,从初中前几名到高中141名。她来咨询时痛苦地说:“17年来第一次觉得自己无能。每当看到父母期待的眼神,我就觉得很难过。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满足父母的要求。现在,我充满了沮丧、担忧、悲伤和愤怒。当我看到这本书时,我又恨又怕。我真想扔出去。”另一个男生也说,他平时学习很好,偶尔也能给别人指导,但是临近考试就紧张,总怕考不好,努力准备,熬夜。考试前,我会感到头痛,甚至发烧。最后我要么被迫中断考试,要么坚持下去,成绩也不会好。就这样来来回回,到了一听考试就害怕的地步。

2.厌学是当前学习活动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不仅学习差的学生不愿意学习,就连成绩好的学生也有这种倾向。一位重点学校的学生说:“每当我看到、听到有人考试作弊,心里就不平衡。当他们的成绩不理想时,他们会抱怨老师不公平。他们觉得好好学习真的很无聊,不想再学习了。另一个学生告诉我们,学生中流传着一句话“有出息靠关系,没出息靠分数。“学习好的学生可能在学生中威望不高,但成绩一般、人缘好的学生往往受到青睐,在推荐各种代表时往往会当选,所以觉得学习没意思,不想好好学习。厌学没有其他心理原因,比如反应慢被嘲笑,不愿意上课;因为缺乏记忆、理解等能力,成绩很难提高,对自己失去信心。有的甚至讨厌书,讨厌老师,讨厌旷课。一个同学曾在日记中写道:“现在是晚上11点多,看着桌上的课本、英语词典、作业本...我真想立刻把他们烧成灰烬。”表现出强烈的焦虑、怨恨和无助。这种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第二,人际关系问题

这也是中学生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主要包括:

1、与老师的关系。主要是老师不了解学生。过多干扰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流,造成困倦和困扰。一个中学生说,有一次他向同班的一个女生询问作业,被老师看到后严厉批评,拿在手里当小辫子,还轻而易举地找出来“给众人看”,“你以为我不认识你吗?”,这严重伤害了他的自信心,引起了他对老师的反感和反对。老师指出他偏向西方,但内心很矛盾。另一个学生干部走访说,现在当班干部真的很难。做班干部两头难,不管事。老师批评你做事不负责任,管事,和一些同学发生争执在所难免。如果吵架,老师会先批评班干部,所以他觉得很委屈。生老师的气,不敢顶撞;如果你想退出,你害怕失去老师的信任。困境很矛盾。我不知道该怎么办。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想法,比如:认为老师“穷得不爱有钱人”的,认为老师“不公平”的,认为老师“瞧不起自己”的,等等。都反映了学校师生关系的问题。

2.和同学的关系。我主要以交友为主,为没有处理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一个学生说,他的一个好朋友总是不信任他,怀疑他和朋友的友谊,认为他为朋友付出的不够,这让他很苦恼。他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消除朋友们的疑虑。还有一个女孩,因为两个好朋友的矛盾而夹在中间。她害怕B和A接触会不开心,也害怕A和B接触会不理解,最后两个朋友干脆不交往了,但是她内心很孤独很寂寞,想和朋友恢复关系不知道该怎么办。另外,还有一部分同学怀疑从初中到高中朋友越来越少,没有真正的友谊,交不到真正的朋友,然后想死了隐居。

3.与父母的关系。主要是由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或者家庭关系对学生造成的精神伤害。比如一个学生说:“我经常和我妈闹矛盾,听到她骂我就心烦。有时候真的很想离开,再也不回来,但又不忍心看到她消瘦疲惫的脸和花白的头发。我每天都活在这种内心的矛盾中。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还有一个学生,家庭不和睦,父母经常吵架。有一次我妈出差,我爸带了个女的回来过夜。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想待在那个房子里,恨他的父亲,不想再见他的父母,整天想出去,所以他很无聊。感觉人活着真的很无聊,有厌世的想法。可见,父母的不良行为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厌恶和鄙视,还有更深的内心创伤。

第三,感情问题

青春是花开的季节。在这个阶段,人的第二性征逐渐发育,性意识逐渐成熟。此时的心情更加敏感和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很多情绪上的困意。比如初恋的兴奋,失恋的挫败,单恋的烦恼等等。归结起来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与同龄人的感情纠葛,大多是因为同学之间的密切交往。在咨询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我和一个男生很亲近,现在他已经上大学了。我能和他建立关系吗?”“我和一个男同学谈得很好,想发展成灵魂伴侣的好朋友。怕老师家长不同意,影响不好。我该怎么办?”“我喜欢一个男生,但是有几个女同学喜欢他。我应该参赛还是退役?”等一下。

二是与成年人非正常恋爱的问题,比如未婚同居、卷入婚外恋、同性恋等等。这种情况虽然在中学生中不常见,但也不少见,多表现在一些早熟的女生身上。高三有个女生,学习很好,也很聪明。学校还是想送她上大学,但她和一个比她大10岁的男人住在一起,而且有家室。而且,据说她这么做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感情”。虽然,理智上来说,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我每天都活在矛盾和痛苦中。还有一个学生爱上了一个比自己大十岁的英语老师。明知道没有结果,还是控制不住自己不喜欢他。我只想见一面,和对方在一起一整天。当对方不接受这种情感时,他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甚至有自杀的念头。此外还有爱你吃醋的妈妈,喜欢同性成年伴侣等一些不正常的恋爱现象,充分说明中学生的情感问题不简单。面对学生复杂的心理状况,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家,我深感忧虑,也更加明确了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我应该如何从事这项工作?我觉得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巧。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知识理论课,如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调适答疑、重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中,我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和纠正自己的观念,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另一部分是活动培训班,这是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相互参观提问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自我介绍、理解他人、与他人交朋友的社交技巧,还可以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等心理调节手段,做到防患于未然。

(2)将心理咨询的内容渗透到经常性的教育活动中。其实每一门学科的教学本身就包含了心理教育的内容。只要在备课时加入心理教育的指导,就可以深化教学内容。例如,语文课包含许多情感教育的因素;劳动课和体育课可以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学生的挫折,锻炼意志力。最好的办法是在各科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段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和心理教育转变。

(3)在中学建立心理咨询调节室,除了一般的咨询和谈心外,还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心理治疗方法,对症下药。比如大考前,总会有一些同学出现考试焦虑,表现出紧张、失眠等症状。心理咨询师可以集中精力对学生进行放松疗法。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调整自己参加考试的动机,以便取得好成绩。学校的心理咨询与调适不同于社会上一般的咨询诊所,实践中也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实施:

1.引导学生合理发泄不良情绪。因为青少年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遇到感情挫折的时候发泄往往是控制不住的。咨询师要了解这一特点,为其创造合理的发泄渠道,防止不当发泄。比较好的方法:第一,让他们畅所欲言;第二,引导情绪转移,用积极情绪代替消极情绪;第三,用音乐安慰他们,用优美温柔的音乐调节他们的情绪。

2.淡化被动教育,培养自救能力。青少年的自救能力还在发展中,对成功的依赖性很高。因此,在辅导和咨询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帮助他们形成自救能力。在咨询的过程中,我们侧重于引导和鼓励,在帮助他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寻找解决方案。

3.注重行为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学生的自我理性和自制力还不够成熟,很多心理障碍都与不良行为习惯有关。如失眠,除了心理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就是不良作息习惯。所以在对它进行调整时要特别注意行为的训练,最好能帮它设计一个训练计划,按照行为治疗的原则和做法,帮助它一步步纠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

4.注重自我形象,增加学生的信任。因为中学生还处于偶像崇拜阶段,接受建议的过程也受到“光环效应”的影响,所以咨询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会直接影响咨询的效果。有益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加强个人修养,注重日常生活的帅气作用,避免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不好的形象;第二,真诚关注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惑,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方案,避免作为旁观者滥用同情心,损害学生自尊,导致咨询失败。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忽视,这给我们亮起了警示信号。作为心理工作者,他们有责任肩负起这个重担。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和分析问题的层面上,而要努力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心理健康教育才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