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课改?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
第一,课程改革就是课程改革,“新”就是对旧传统的改革,新课程改革就是相对于旧课程和传统教学的改革。它是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一次新的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和教材理念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其根本方向是人的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纵观历史,任何改革都是旧的体制和制度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甚至阻碍社会进程。这个时候,就需要改革了。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关键。但目前我国教育教学发展相对落后。国家教委教学调查显示,我国教学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与国外教育相比还有很多劣势。【案例】风格迥异的教学。三个国家的美术老师教学生画苹果。中国:老师一个一个画大纲,学生模仿;日本:有一个苹果的样本,学生描述;美国:老师拿来一箩筐苹果,每个学生拿起一个,想弄明白,看着,有的甚至品尝。中国学生画的苹果:很写实,但是一样。日本学生画的苹果“相似”,但都是一个苹果。美国学生画的苹果:色彩鲜艳,特色鲜明。反思:通过案例可以发现,中美学校教育存在很多差异,很多差异是因为文化背景不同,但反映在学习风格上,美国学校教育更突出孩子的自主学习和开放学习。培养学生的方式决定着学生的成长,决定着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形成。看到我们传统的教与学由老师、班主任、孩子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由他人学习。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呢?因此,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新课改于2001正式启动,我县于2003年进入新课改实验推广阶段。新课程改革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创新了教育,提高了教学质量。二、新课改要注意什么?“人可以是自己的墙,也可以是自己的路,就看你有什么样的想法了。”这是作者在《想法: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一书中的深刻思考,可见想法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正确的概念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那么我们如何理解概念呢?“观,观;阅读,思考。观念是指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形象(有时是表象),是关于某一方面的新的、独特的思维观念,思想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行为的结果。”【1】任何改革都要从改变人们的旧观念开始,也就是洗脑。人的观念决定人的自觉行动,所以笔者认为新课改要从转变观念入手。第一:观念改革。观念变革之一──教师观和学生观。【案例】一位老师在参加《从井里看天空》的拓展部分时,准备先讲后写,于是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要不要跳出井口看一看?”学生都说“想”。“是啊,青蛙跳出来后会怎么样?”老师想带领学生说:青蛙跳出来的时候,看到了天空是多么的大,多么的蓝,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的美丽,但是后来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它又跳回井里去了。”老师冷冷地回答:“你是怕做井底之蛙。”。到了写作阶段,孩子并没有气馁,在文章中写道:“青蛙欢快地跳出了入口,仰望着污浊的天空;看远处,烟囱里的烟滚滚向天空;再看看附近的池塘。水又黑又脏,一股刺鼻的味道扑鼻而来。青蛙认为回到井里是安全的,还不如跳回去,于是青蛙又跳回井里。”反思:上述案例中的教师是否有新课改下的教师概念?不是。在案例中,中学生因为没有遵循老师预先设定的思维而受到老师的训斥。当学生有原创想法时,他不尊重,更不鼓励。在新课程改革的舞台上,教师将扮演新的角色。他需要放下权威,用博大的情怀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当学生犯错时,教师要做的不是责备或让同学取笑,而是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心理安全感或精神鼓励,成为学生最可靠的心理支持来源。课堂上,最有个性的同学可能会有什么看法。例如,在我的战友邱的课上,学生们提出,邱身上的炸弹和手榴弹在他着火时没有爆炸。在朱自清的《背影》里,一个学生问:我爸爸跨栏杆不是违反交通规则吗?.....对于这些观点,老师是否应该回避甚至训斥学生?在传统的教师观中,老师是圣人,学生说什么做什么。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关注学生的感受。教师不再是教学的权威,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同样,当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和想法发生变化时,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和想法也会发生变化,即学生的看法也会发生变化。学生没有不亲近老师的恐惧,而是在心里把老师当成大朋友、好伙伴,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求知。这样我就愿意向老师同学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质疑老师和教材。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也会发生变化。第二次观念变革──教学观和学习观。老师的尊严,传统教学学生坐着听,老师讲,学生听,记,读,背。老师看完了课本,自然以为下课了。至于学生学了多少,会学到多少,老师很少考虑。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学观:教学是师生之间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和积极互动的过程。要知道讲课不是我们老师的专利。学生也是老师,老师也是学生。学生可以自己备课,模仿老师或自创班级,课后互相评价。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大力鼓励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但如果刻意追求所谓的“教学任务的完成”,以抑制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的生成和扩散为代价,必然得不偿失。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前精心“备课”,预设教学的各个环节,然后形成标准的“教案”(教学设计的最终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案”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唯一依据和最高准则,而不顾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课堂情境的变化。这种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认同并适应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过程。没有表现出对学生学习需求和情境变化的任何关注,没有表现出对有利教学机会的任何积极的“捕捉”和挖掘,不能实现和促进教学的“生成”,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语文课程的理念定义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求我们的教师“关爱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进取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一切为了学生”,与时俱进,随着课堂教学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充分挖掘有利时机,促进教学的生成,真正实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换句话说,教学不仅是有计划的、预设的,而且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生成的过程。这里强调的是学生与教育情境的互动。要变预设教学目标的“框架化”为学生自主的“体验化”。传统的学生学习观是,老师让我读我学,老师让我写我会写。学生的学习完全是机械的。新课改理念下的学生学习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以自主学习,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学生知道如何掌握思维方法,进而掌握最佳的学习方法;当你学会了阅读和思考,你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预习是学习之母,复习是学习之父;良好的习惯比任何高学历都重要,没有比思考和提问的习惯更好的习惯了;学习要遵循自学-互学-找老师的程序,久而久之,自学能力就会提高;学习要与学习和思考相结合,即与思考和反思相结合;学问结合,即敢问与善问的有机结合;学与学的结合,即与预习、复习的有机结合;学做结合,即与动手写作的有机结合;学与记的结合,就是与记忆的有机结合;写作有助于发现问题,增强记忆,仔细思考,加深理解。第三次观念改革──课程观和教材观。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老师们总是强调统考科目是“主课”,音、体、美科目是“副课”,所以在教学中老师们的精力投入和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导致学生们“主课和副课”的对比意识,从而形成了学生高分低能的学习状态。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要求教师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加强课程整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上好综合实践课,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新课改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叶圣陶先生说,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既然是例子,用“这个”或者“那个”都可以。在传统教学中,老师一字不差地把课本内容灌输给学生。教材讲完了,老师就认为教学任务完成了。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水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删减或补充教材,提倡对教材的多元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