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开设语文研究的报告。

中学语文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中学语文课程是启迪中学生智慧的基础课程。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研究逐渐增多,发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接下来我收集了中学语文研究开题报告范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中学语文课题研究范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

中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

一、选题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要适当权衡,不要让学生生搬硬套,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了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实验中作业的设计要开放,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跨学科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然而,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学语文作业的设计还存在很多问题,学生的作业状况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语文作业问题依然根深蒂固。语文作业大部分内容都是机械复制,反复套用,没有思考的余地。抄作业不做作业的现象对于学生的日常作业来说尤为严重。每天除了抄,背,背,还有各种各样的教具,让学生又累又苦。作业具有忽视人的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人的主体作用的弊端,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和语文素养提高的空间,缺乏学生、教师、作业之间的真正互动;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在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申请了这个课题。

二、研究的意义

1.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习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除了知识的积累,还能提高人的识别能力、推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学生来说,新作业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效率。

2.搭建教研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项目研究中,教师需要在设计和整合学生作业的同时进行研究和交流。在学习和交流中,教师的团队意识会得到加强,同时能够有效整合校园资源,提升教研组的作战能力,自身的专业素质也会得到快速提升。

三、课题的研究现状

国外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设计有不同的探索,西方一些先进国家的作业形式改革对我们很有启发。学生的课程作业主要有四种类型:

(1)实践作业。即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实验、独立观察、独立完成美术作品和各种动手能力测试;

(2)书面作业。即客观性测试,采取简答题、抢答、写短文、观察报告、评论、调查报告等形式。

(3)口语和听力作业;

(4)执行作业。

在国内,尤其是“减负”以来,很多老师对作业设计做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很少有针对性、系统性地设计作业的质量和数量,让学生一方面有选择地进行个性化学习,另一方面逐步学会自主探索,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实现多元化、个性化发展。

第四,研究的目标

作业设计要体现针对性,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智能体系,分类设计分析性作业、观赏性作业、口头作业、研究性作业等,培养观察、分析、动手、创造、综合的能力。教师要努力改变作业的旧面貌,摒弃枯燥的抄袭,摒弃题海茫茫的战术,创造性地布置作业,科学地评价作业,使作业真正达到理想的质量和效果。树立适应新课程理念的作业观,构建实现课内外衔接、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作业设计体系。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在完成不同类型作业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收获。在作业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学以致用,学会在实践活动中检验知识,获得全面的、主动的发展,最终为自己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素养的桥梁。

第二部分:中学语文课题研究范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

读名著点亮人生。

第一,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在新课改背景下,充分开发利用各类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与整合,加强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名著兴趣的激发和阅读方法的指导,是我们的初衷。我们认为,这一课题的研究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1,理论意义和价值

①完善教育心理学中学生名著阅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建设;②加强和完善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理性思考和科学方法体系;③逐步建立适合农村中学生的阅读指导教育大纲。

2.现实意义和价值

①提高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名著的水平和效果,提高对各类书籍的鉴赏能力,提高阅读品味,进而促进其个体素质的优化。

②提高农村中学生的阅读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和目的,培养阅读兴趣,养成习惯,掌握方法,实现阅读效果的最优化。

③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中学生读书活动,落实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素质。

④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对农村中学教育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关注和支持。

第二,研究的目标。

1.找出学生课外阅读名著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分析学生课外阅读无效、低效甚至消极的原因。

2.在课外名著阅读指导中,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推荐真正适合自己的优秀阅读文本,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优化学生课外名著阅读,注重名著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让每一次、每一天的每一次阅读都有实实在在的效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研究的内容。

1.通过家访、问卷调查、随机抽查、学生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课外名著阅读的现状,研究分析农村初中生课外名著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包括:

(1)研究农村初中生课外名著阅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研究新课改对农村初中生课外名著阅读的要求,研究农村初中生课外名著阅读现状与新课改要求的差距及补救措施。

2.深入研究课外经典阅读与课堂教学的互动模式,实现课堂教学向课外阅读的转移,探索课外经典阅读对学生成长过程各方面的积极影响,促进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健康发展,切实满足新课改对初中生文本阅读的要求。

3.通过对农村初中生课外名著阅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新课改的相关要求,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外名著阅读实施方案或相关建议。

包括:

(1)名著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培养研究。

(2)读写互动模式的创新研究。

(3)课外名著阅读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对阅读质量的影响以及阅读形式和过程的监控。

(4)学校图书馆、班级、家庭图书促进课外阅读的研究。

第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我们的研究思路是,课外名著阅读既要有量,也要有质,不能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让学生快乐阅读摘抄,提高课外名著阅读质量,增加课外名著阅读数量。

方法:

1,调查方法。广泛开展家访和问卷调查,对本地区农村中学生阅读名著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准确了解学生课外名著阅读状况。

2.案例研究法。

3.比较分析法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设计手抄报。让学生在阅读课外书名著时,把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摘抄出来,加以修饰,设计出一份整洁、美观、有创意的手抄报,展示给学生看。

(2)写读书笔记。引导学生以“蜜汁集”、阅读鉴赏、书签、阅读卡片等多种形式记录书中精彩的单词、短语、句子、段落、文章,丰富写作素材。

(3)开展读书交流会。利用每周晨会的主题,我们将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每个班都会有一到两个同学上台交流阅读推荐书目后的感受,说说自己最近读的书,说说自己的阅读收获。

(4)鼓励学生多写日记,写下自己的阅读经历,并记住课外阅读中获得的小知识,在假期将文章整理成书。同时,学校会为学生提供各种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如文集编撰、征文大赛等。

此外,各年级组还结合阅读指导课组织学生开展名著故事竞赛、评选阅读明星、名著演讲等活动,促进学生实际阅读。

五、研究步骤。

它分三个阶段进行:

筹备阶段(20xx年4月至20xx年5月)

1,项目申报。

2.确定研究小组的成员。

3、明确具体分工。

(2)实施阶段(20xx年7月-20xx年4月)

解读课程标准,确定专题研究计划,开展课题行动研究,建设阅读型校园。

1,组织研究人员开展相关培训和理论学习。

2.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分析。

3.探索和尝试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

4.反思和改进课外阅读方法。

5.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写论文。

(3)课题结题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

完成研究工作,总结课题,总结研究成果,分析实验效果,申请验收,为研究的进一步推广积累经验。

完成项目的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依据和分工;研究安排和预期结果;主要参考文献;实验设施和经费保障。

研究安排和预期结果

20xx年4月至20xx年5月

诊断

农村中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负责人:高淑芬

20xx年9月至20xx年6月10

经验汇编

名著课外阅读活动的理论研究

负责人:张永锋

20xx 165438+十月-20xx 65438+二月

彩米记手抄报

名著阅读活动汇编

负责人:任志国

20xx年2月至20xx年4月

反思与总结

中期实验报告

负责人:程

20xx年4月至20xx年6月

活动显示

学生名著阅读活动展览

负责人:郭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版)

2.章维德的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北京龙门书店出版社,2001年2月第2版)

3.韩雪,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版,2000年6月)

4.方、赵宗岐、郑桂东、等。,名著阅读讲座。(教育部2007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

5.写作:研究、理论和应用。(长城出版社,2005年6月,1版)

6.方,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广东教育出版社,1,2008)

7.叶圣陶,教育与生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