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入新课
首先,回顾介绍方法
这种导入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导入新课,即用已知知识做铺垫,促进知识的延伸,顺势而为。这种方法注重知识的联系,既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又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比如在谈“瓜分中国的狂潮”之前,通过问“马关条约的影响”,自然过渡到“割让台湾省等大片领土”,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又如,在学习了《国民革命的兴起》后,问“国民革命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兴起的?”,“用史实说明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后的情况”,然后介绍“国民革命的发展”。复习作为导语,有利于知识的衔接,使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因果关系。但往往缺乏兴趣,无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问题的引入
提问的方法是结合教材的重点,以提问和质疑的形式,用新课中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来诱导学生,给学生很大的悬念,扣动他们的心弦,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比如“秦统一”这一课,我设计了“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吗?”“他为什么要自称皇帝?”“秦朝为什么要修建长城?”。这些问题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被引入新课程;再比如“祖国古代人类”这一课。你可以问“你知道人们是怎么来的吗?中国古代女娲用泥土造人的传说,古埃及人认为人是创造之神用水和泥造出来的,基督徒认为人是神造出来的,还有人认为人是猴子变的,这些都是不科学的。那么人是怎么产生的呢?”。经过这样的渲染,大家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了下面的内容上。
提问法最大的优点是能通过几句话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答案欲望,从而产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要求。
三、谈话导入法
在开始上课时,教师可以先通过描述一个历史片段,把学生吸引到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然后师生可以一起谈论熟悉的人和事,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亲切感。通过谈话引入新课有两种方法。
1.从熟悉的电影小说入手,唤起他们的回忆,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然后引入新课。比如“鸦片进口与禁烟运动”这一课,可以从电影《林则徐》的一段描述开始。现在有很多历史题材的电影,在历史课上可以充分利用,增强教学效果。
2.总结谈话方法。结合教材重点,将本章主要内容简要展示给学生,并提出一些熟悉的问题,让学生感到亲切,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如《从贞观之治到开元之盛》一课所述,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唐朝的全貌:“唐是学生所熟悉的一个朝代。每当我们提起它,就会想起很多感人的故事;善于纳谏的唐太宗,中国唯一的皇后武则天,大诗人李白,杜甫千古绝唱,乘风破浪的日本驻唐使节,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等等。它的古老文明影响了中国和东方一千多年。日本还保留着唐朝的一些风俗习惯,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这种介绍把学生带到了唐朝丰富多彩的历史场景中,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和后面的课打下了基础。谈话法的优点是自由性、谈话引导性、启发性和灵活性。
四、故事典故的引入方法
当老师走进教室时,有时很容易从学生的脸上看出他们在课间仍沉浸在一项活动中。这时,如果老师说:“我先给你讲个故事吧”,瞬间,他们就会静下心来,露出渴望的眼神,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故事。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及时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换为有意注意,故事或典故起着桥梁作用。比如西周的兴亡可以引入“用篝火打诸侯”的故事,《春秋战国之争》的故事可以引入“退三家”、“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典故。当然,在使用故事典故的时候,要注意故事本身的真实性和生动性,不能花太多的时间,同时要符合文字。
五、参考资料介绍方法
材料多样,只要运用得当,既能让课堂变得有趣,打动学生,又能成为与实践相结合的范例,颇具匠心。通常有两种方式来引用材料:
1,诗词对联入门法
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充满兴趣。比如说在讲“中国* * *一大”的时候,可以用这样一副对联引出“禹岩楼台革命诞生了,这里曾经星星之火;每年春天,世界都充满了谣言。”(董衔嘉兴南湖楼联);在谈到“王安石变法”时,我们可以先读一下王安石的诗《登瓜州》,然后老师指出:“王安石不仅是诗人,也是改革家。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王安石是怎么改革的。”
2、图片文字导入方法
比如“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课上,老师先展示两张图片: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的远景残迹;②当时画家画的圆明园全景。同时以法国作家雨果的一段话作为旁白:“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圆明园。一个抢了,一个烧了。原来胜利是一种掠夺。将来受审时,一个强盗叫法国,一个叫英国。”然后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要剥开凝聚了140多年的伤痛,回望这个民族的灾难和屈辱。”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能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不及物动词视听媒体介绍方法
视听媒体能将抽象语言所描述的具体事物与形、光、声、色等多种功能结合起来,使事物抽象成形象,变枯燥为生动,富有感染力,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历史《蒋家王朝的覆灭》这一课上课前,我放了一首气势磅礴的战歌:谁能阻挡/谁能阻挡黄河万里行/谁能阻挡我们前进/百万大军向前进攻/蒋介石、封建、独裁的罪恶团伙同归于尽。
同时配以一组解放战争胜利的幻灯片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这雄壮的歌声中耳目一新,兴奋不已;战歌回荡,同学们看到了15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铡草机的无畏挺拔,看到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雄气概,看到了百万英雄渡江的英雄气概,看到了五星红旗在总统府上飘扬的凯旋。在同学们思想激荡的时候,我抓住机会说:“同学们,我们拿战歌来看看蒋家王朝是怎么倒的吧!”这种视听教学情境的过渡性引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不仅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向上动力,而且使学生在整个课堂上始终保持专注的状态,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当然,历史课的“导入”并不仅限于这些方法。教师设计导语最重要的是充分引用心理学中的迁移原理。使学生原有的知识对所学的新课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转移注意力,引起兴趣,激发动力,这样的引领是有效的。同时也要注意,各种方法可以混合使用,要考虑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不能流于形式。
总之,在课堂教学之初,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应的导入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完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