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母亲

明天,冬月27号是妈妈的生日。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的原因,全家人都不能庆祝母亲的生日,兴奋感会少很多。我们家五代人都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从母亲的角度来说,每个家庭有八九十个人,第五代会有四个孩子。如果一起给妈妈过生日,能不忙吗?

很早就想给妈妈写一篇作文,但是平时工作忙,文采差,所以没有动笔。现在赶上疫情,小区都关门了,你也冷静一下。然后写几段,哪怕是你妈生日。

一.童年

妈妈的童年并不像我们想象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吃糠咽菜,过得像一年。因为,那时候虽然是旧社会,但是做生意是允许的,母亲的父母也是做生意的。妈妈的爸爸,我爷爷(外公)开了一家肉房,卖牛肉;妈妈的叔叔(舅舅)是盲人,但会算卦,会挣钱;妈妈的三叔开杂货店,自然要花钱。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没有孩子。所以我妈当时就成了这些家庭的宠儿。吃的穿的都少不了她。

爷爷虽然做生意,但并不富裕。孩子们上不起学,尤其是女孩。我妈虽然没上过学,但头脑灵活,大一点会算账。我一直认为会做生意的人都是聪明人。奶奶是一个很努力很勤劳的人,对孩子特别严格,所以妈妈虽然温柔,但也不娇惯。我妈小时候就是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

爷爷开了一家卖牛肉的肉铺。卖牛肉,就得杀牛。当时被宰的牛大多是不会干农活的耕牛。这些牛辛苦了一辈子,最后还是被宰了吃了。

我妈曾经目睹过牛被宰的一幕:待宰的牛被从牛棚里拿出来,用一个大木杠铃放倒。老牛似乎知道自己被杀的命运。她双膝跪下,克里斯提尼大声哭了起来。泪水从她的大眼睛里流了出来,好像在乞求怜悯。但这是徒劳的…然后老牛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爷爷似乎知道妈妈的心思,说:尼尔,要不是为了吃饱饭,谁会做这种生意呢?不管做什么生意,以后都不要开肉房。

妈妈最神奇的是,她叔叔在算占卜。盲人什么也看不见。前世怎么可能什么都知道?而且还会治病,治医生治不了的病?瞎爷爷笑着说,内尔,这都是忽悠人的,要不然,谁给我们钱你都别信。

我妈妈看到这些杀戮和欺骗的时候是善良的,可能是因为我爷爷们说了实话,她理解。

童年是无忧无虑的时代,童年的快乐是短暂的这种快乐随着日本鬼子入侵中原而被打乱。那一年,妈妈已经走出了童年。大饥荒的“三月二日”母亲是一个少年。饥饿的妈妈们还历历在目,爷爷的生意在动荡的年代停止了。我十几岁的母亲承担了家庭的劳动。

第二,结婚

母亲结婚时17岁。那时候日本人还没有投降,正是狗急跳墙的时候,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我妈出嫁的时候,被我们老吴用单顶轿子接去村西南的“乱坟”躲避鬼子。我妈结婚那年,日本人投降,举国欢庆。对于我们家来说,确实是值得庆祝的一年,因为我们家真的是从这一年开始的。虽然我和我的兄弟姐妹还没有出生。

母亲和父亲的婚姻属于“适合家庭”的类型。我们“老吴家”虽然是穷人家,但也做生意。我家的生意是“炒水果”,果然爷爷给妈妈找了个不杀生的老公。母亲嫁到老吴家,给全家带来了祝福。虽然吃了很多苦,但是得到了很多儿孙,这是后话。

“果”是油条的前身,但看起来和油条不一样。油条是两面叠在一起的长棍,果呈圆形,也叫“圈果”。“炒果”在过去也是一种秘密工艺。是我爷爷的徒弟三年从魏县大寨村学来的。但是爷爷炒的“果”和别人的不一样,是“心”形的。做法是:把切成长方形的两小块叠起来,中间用小刀切开,分成两端相连的两半。然后用双手拿起来,用食指和无名指伸到切开的缝隙里,抖一抖,伸一点。用你的右手握住右边的头,把它放在热油锅里。这时抄“果”的人用两双长筷子。同样大小的面条,爷爷手里炒出来的“果子”,又大又嫩,入口即化,金黄色,漂亮可口,是绝佳的美食。

爷爷的水果和当时下宝殿藏品上的“王三”牛肉饼一样有名。我妈进门后,我爸跟着我爷爷去了市场,炒水果,抄。母亲成了家里的壮劳力,在地里和家里干着各种活,洗衣做饭,推磨拉磨。

其实整个老吴家也是一个大家庭。有四个爷爷和兄弟。我父亲是他那一代的老大,是家里的顶梁柱。我妈是这个大家庭里的大嫂,是个领军人物。

第三,育儿

母亲* * *生了八个孩子,却养育了十个孩子。多出来的两个是我爸爸的弟弟,我叔叔。叔叔和大哥同岁,姐夫和三哥同岁。孩子们都差不多大,奶奶那时候身体也不好,叔叔们都是吃着妈妈的奶长大的。后来爷爷去世,奶奶得了眼疾,眼睛失明。所以我两个未成年的叔叔都是我父母带大的。

虽然有十个孩子,但我母亲清楚地记得每个孩子出生的年份、生肖和名字。当年不容易,可见妈妈记忆力极好。

姐姐是姐弟中的老大,出生于解放前。我是家里最小的,出生于60年代末。这20多年的跨度,是国家从战后的贫穷到三年的严重困难,再到“十年动乱”的时代。家庭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是我爸妈把我们都拖过来了,一个都没落下,身体也很好。可见家长吃了不少苦。

其实,能让老人和孩子吃饱饭的不仅仅是努力,还有智慧。父母就是这样的人。比如小孩子没奶吃,小米只留着煮米汁给小孩子喝,大人吃草根树皮;比如集体分发的食物不够一家人吃,那就没人吃或者少吃。把好的粮食转化成能充饥的低档地瓜干和秸秆,能让一家人吃饱;比如榆树皮可以做成面粉,经过适当加工可以做成食品;用白面粉做面团,高粱壳做馅料做成的“包银”,既能充饥,又能提高孩子的食欲,等等。不管我们多苦多穷,都是父亲后来经常挂在嘴边的荣誉。

能吃固然重要,但如何做人更重要。母亲经常告诉我们要心直口快,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父亲经常跟我们说,穷人长志向,富人长良心,穷人不能矮。父亲教导我们要诚实,要“吐一口唾沫,砸一个洞”。这些说教,要么成为我们做人做事的准则,要么成为我们奋发图强的动力。

说到性格,我们都是受父母影响的。我们都是宁愿让别人欠我们也不愿意欠别人的人。包括感情债。

自解放以来,这个国家一直在扫除文盲。我家人口多,劳动力少。尽管贫穷,我的父母还是让我们上学。姐姐上了小学;尽管初中学历,大哥还是在林西唯一的省重点中学上了一个机电班,毕业后成绩斐然。二哥和四哥都上了高中;三哥三叔也是初中毕业;最小的三姐一开始没上过学,但在文革后国家“扫盲”的时候,过了三年多才初中毕业。叔叔在福建当兵的时候学过文化。妈妈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让二姐上学。我呢,上大学是因为后期父母没有经济负担。

因为他们的教育,这些兄弟姐妹在各个行业都做得很好。虽然没有当官的,也没有有钱的,但是现在家家都儿孙满堂,其乐融融。

第四,婆媳

儿子多,自然媳妇多。等你结了婚,媳妇真的多了。

大哥长得像父亲,高高的个子,白白的,穿着蓝布学生服,早就被村里解放前做地下工作者的崔大爷带走了。后来他们的独生女成了我的大嫂我记得我的大嫂从小就爱读书,在地里也很努力。

二嫂家是魏县农村的,姓董。她既聪明又漂亮。没上过学,但有气质。我小时候是村里的先进妇女代表,参加省里的会议。

三嫂娘家姓柴,柴姓是国君的姓。她们有的像阳门女将军的泼辣性格,有的脾气暴躁,干农活也不死心。

四嫂和四嫂是高中同学。他们个子不高,但是眼睛很大,很漂亮。他们很合得来。四嫂是村里唯一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女儿。她姓李。有人说李大爷没有过鸭绿江。我说,没关系,只要你有保卫国家的勇气,就很棒。

我家姓张,山东临清仓集镇人(林西仓上村),高中学历。我们结婚的时候,她父母已经去世了,和大姑一起生活,心地善良,辛苦,可怜。幸运的是,一双儿女的出生,既有博士又有硕士,安慰了她。

五个媳妇五个脾气,都在一个大家庭里,怎么可能聚在一起?一是母亲能容忍大肚子,二是婆婆要尊重儿媳妇。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意见,还要懂得灭火,妥善处理儿子和媳妇的矛盾。有一次,一对兄妹吵架了,母亲得知后去劝架,正好嫂子骂了哥哥的母亲。母亲说,媳妇,骂我吧。我在这里。告诉我你有没有那个精神!小姑发泄了一大半怒气。父亲在处理婆媳关系上也配合的很好。父亲的方法就是一个字,尊重。给媳妇的父母,也就是公婆。任何时候都要把公婆当客人一样尊重,表现出真诚的尊重。改革开放后,父亲又恢复了“炒水果”的生意。每当公婆来的时候,“炒水果”“炒荷包”一盘一盘端上来,公婆一直笑着说;老吴爷爷好,老吴爷爷好!老吴是我爷爷对我侄子的称呼。我侄子的祖父是我的父亲。稳定了大后方,前面就有问题了?当然,这是个笑话。

婆媳关系和谐是家庭和谐稳定的基础,家庭和睦,人才兴旺。当然,处理婆媳关系最重要的是相互尊重。一个母亲所做的就是尊重自己的儿媳妇。

动词 (verb的缩写)贤惠的丈夫

其他人也写过,但是如果他们不写,他们的姐夫会觉得亏欠他们,因为他们像尊重自己的父母一样尊重我们的父母。当然,他们也对我的小弟弟有偏爱。

高三学生大姐夫,个子不高,脸很黑,但很独特。高中毕业后,他开始在农村小学代课,到处一炮而红。“第三年”真的有实力!

大姐夫的教学在西高二庄村真的很有名气,有初中也有高中。恢复高考后,大姐夫去了这所村中学当校长。奇怪的是,一所不起眼的农村中学升学率飙升,让邻县的学生走后门来上学。

大姐夫的笔和口才都很优秀,几乎符合做律师的所有条件。所以律师制度恢复后,他被专家推荐当律师。大姐夫真的不简单。他是一名得心应手的律师。几年后,他已成为法律界有名的“铁嘴”,在周边县市享有盛誉。

三姐夫是大姐夫在任中学当校长时的优秀学生,是大姐夫和其他学校PK升学率的“主花五”。三姐夫个子不高,是个巫师。师范毕业后,他先是自己组装电视,然后自己组装电脑,学金融。三姐夫的两个孩子都是大学生,智力遗传自他。

我二姐夫是我爸妈最喜欢的女婿,高中毕业。后来被县里唯一的大型国企林西县氮肥厂录用。属于不仅国家发工资,而且家里有承包地的合同工。二姐夫为人诚恳,是厂长的技术骨干。二姐夫爱笑,妈妈最喜欢。

大舅子带我进了律师办公室。我上学的时候三姐夫给我捐了很多书,我上学的时候二姐夫给了我一些钱花。

六、商业

爷爷炒“水果”的生意,解放后做了一些年,手艺后来传给了父亲。后来“大一大二”的时候,个人的事情就不允许做了。我爷爷,一辈子做生意,不懂,抑郁死了。

父亲毕竟是商业世家的后代,脑子比较活跃。对生产队的建议:在村前的翰林公路附近开茶馆和马车店,既方便了路人,又为生产队挣了些收入,受到村干部的称赞。后来他“切了资本的主尾”,把团队里的业务都停了。父亲跟着“挖河”队当厨师。因为他有做面食的手艺,会做饭,所以大家都喜欢他做的饭。爸爸真的很棒!

我父亲的伟大更好的体现在我们家。是他的努力,不仅让我们人类(意为生存),也让我们老人结婚成家。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这并不容易。80年代以前,除了我大哥结婚成家,家里其他男人都没结过婚,包括两个舅舅。

想娶媳妇,首先要有婚房。你能从哪里弄到建房子的钱?正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策放宽了,允许私人经营,于是父亲在村前的马路上开了个三间房,接了炒水果的生意,当然也做了一些百货和杂货。因为父亲手艺精湛,母亲热情好客。生意兴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十年间,父母在农村老家建了六间农家乐,娶了六个媳妇。至此,他们已经完成了艰巨的任务。俗话说,有钱有耙,有钱也有箱。母亲是“钱箱”,也是儿子妻子辩护中的主官。

父亲总说做生意要看吃饭的本事。不是自己的就不要拿,不管是生意还是生活。

我知道,父亲真的有发财的机会,但他把这笔“财富”还给了别人。

一天,一个穿着讲究的中年人来店里吃饭,要了两个小菜、两盎司白酒和半斤水果。吃完喝完,男人走了。在收拾残羹剩饭的时候,妈妈在桌腿旁边发现了一个黑色的手提袋,很明显是那个中年男人留下的。当我不得不赶紧找到那个人的时候,可是二十多分钟过去了,那个人早就不见了。我父亲拉开袋子的拉链,发现里面有很多现金。他赶紧拉上拉链,让我妈拿到里屋拿走,避免其他顾客误拿走。大概过了一两个小时,那人慌慌张张的回来了,先是在吃饭的地方四处看了看,然后问他爸爸有没有看到他的手提包。父亲平静地问他,他的手提包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里面有什么。他一一给出了正确答案。父亲让母亲拿出他的手提包让他检查。中年人接过包,看了所有的钱和东西,扑通一声跪下说,爷爷,没有这钱,我就失业了,可能又要被判刑了。原来他是一家国企的业务员,包裹里有2000多元的货款。

“不是自己的就别拿,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做人”这句话,成了我做人,教育孩子做人的准则。同时也是我在法律课上经常给学生讲解的一个重要内容。你看,小偷拿别人的钱是为了盗窃,贪官拿公款是为了贪污。父亲没上过学,理由比一些上过大学的人更好。

七、老年

随着我们结婚生子,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事业,我爸我妈也老了,却还在路边做着自己的“炒水果”生意。父亲说,每天看着人来人往,听到很多新鲜事,让我过得很充实。父亲生来就是交朋友的,不会被局限在小院子里。

令我们惊讶的是,父亲在68岁时得了癌症,但经过多次治疗也没留下来,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我父亲去世后,油炸水果生意就停止了。妈妈还在路边的店里卖一些日用品,我们这些孩子就让她关了店,安心度过晚年。她说,我脑子没事,身体也没事。我这里很清楚。另外,你在这家杂货店用任何东西都很方便。

的确,店铺是我们兄弟姐妹聚集的老据点,是老亲戚和年轻家庭聚会的地方。也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们抢日用品,孩子们可以自由吃喝的地方。用“抢”这个词有点不合适,但是我们在妈妈的店里有点不讲道理。换句话说,在那里我们确实找到了* * *资本主义生活的感觉——按需分配。

店铺不再是挣钱的地方,而是凝聚全家感情的地方。

八岁的寿星

我妈75岁的时候,我们劝她关店,我二哥把老房子翻了过来,改成了超市。她再不关店恐怕真的对不起她老人家了。如果出了什么事,谁也担不起责任。真的到了老年人自食其力的时候了。

母亲关店后,把所有家当都给了我们兄弟俩,我们当时拒绝了。她说:我没钱,你要照顾我,我有钱你也要照顾我,那我要钱干嘛,早晚不是你的?母亲的豁达难得。

现在我妈所有的财产都是一个包,公开透明,几千块钱。她说这些钱是用来给孙子孙女发红包的。的确,每个孩子都有过年的份儿。母亲不重视金钱。我的侄子是城市居民,前年出生在Xi安。他出生的时候,他妈要给他1000块钱的大红包,我阻止了他,因为她全家都没多少。

妈妈关了店以后,我们五个儿子轮流照顾,当然我们姐妹也经常接手。我们不按天算日子,但她老人家想在谁家待多少天就待多少天,等画面新鲜了再换另一个家。但是,往往是儿子儿媳主动住在自己家里。

母亲从未远离过。七年前,我趁机送孩子去北京上学。我和妻子带着母亲去旅游,参观了故宫,参观了毛主席纪念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我在天安门广场和一个黄头发的外国人拍了一张照片。

妈妈不挑食,但自己会做饭。不管是谁做的菜,问她好吃不好吃,她的回答总是先肯定,再指出一些小缺点,所以大家都愿意听妈妈的。

母亲爱干净,九十多岁还能洗衣服、洗脚、自己擦屁股。但我们不会让他自己去做。女儿、媳妇、孙女、外孙女都会抢着给她做,包括洗澡、剪指甲。母亲性格直爽,脾气好,任何委屈都能被她化解。

妈妈还是那么善良,端庄,美丽。前几年我的一个朋友,漂亮的县长,这样夸她,她妈现在也是。

妈妈身体很好,虽然血压有点高,每天按时吃点降压药,没有问题。我年轻的时候有“烧心”的毛病,可能是胃病。现在条件好了,没生过病,也很少感冒。

自从我母亲70岁以来,我们一直在庆祝她的生日。是我姐姐们发起的,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母亲90岁时,我们为她举行了盛大的生日聚会。所有的家庭成员和智的近亲都来庆祝他们的生日。还邀请了司仪介绍我妈的生活,给她出题思考,采访她的经历。非常热闹。我们没有邀请朋友来庆祝生日。我妈说,自己家的事麻烦别人,就得让别人花钱。妈妈总是那么善良(做“慷慨正直,不想麻烦别人”)。

虽然是个大家庭,但也没怎么闹过。没有高官厚禄,也没有富绅。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全家幸福,人人事业有成。与其说是大家的努力,不如说是爸爸妈妈传下来的好家风。

我常常迷信地认为,我们的成功不是因为我们有多大的本事,而是因为我们得到了老寿星的保佑。在此,也衷心希望所有看过或没看过这篇文章的朋友,也能得到我老母亲的保护!祝大家平安幸福,万事如意。

九,没有结局

人的寿命是由体细胞中的基因控制的,即使身体没毛病,也会死。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寿命的极限是120岁。所以永生是一个传说。

但是,科学的发展是超乎常人想象的。最近科学界透露了令人鼓舞的消息,那就是到2045年,生物工程的科学研究可以改变控制人类生命的基因序列,使人长生不老,然后人就可以想活多久就活多久。

我想92岁寿星的母亲一定会看到那一天的。你说呢,朋友们?

作者:吴

2021 1 9自撰写之日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