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量浇灌过的泸水河,梦。
序
(1)窦梁兰,因产于古都梁县而得名,是一种天赐而不可遮掩的高贵植物,深受历史上“跳河怀沙”屈原的喜爱;
(2)古都梁县,辖湖南武冈市东北,故西有杜亮,故名;
(3)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即在梁县古都武冈市。据说他是从泸水源头出发,顺流而下,所以泸水给屈原留下了很多声音和脚印!
1
昨晚睡觉前,我看了一本杂志《读者》,看完就睡着了。
仿佛悠闲的在家乡云山脚下,闻着斗梁兰的清香,在未夕水库边玩耍!云山诗情画意的样子还是那么迷蒙美丽,还是一片雾罩,绿水河也绕过了我的梦。
绿水河是资江的主要支流。发源于城步苗族自治县青节山主峰黄马街西麓。陆水从云山脚下进入武冈市,开始了她的婀娜之旅。然而,自从六七十年代,未夕水库建在云山脚下,从此,她似乎变得安静了。
2
当绿水河来到武冈古城南门时,有一座古老的石桥横跨在绿水河两岸。这座桥也是古城著名的半街的起点。它被命名为“半街”,是为这条面向河流的街道而建的。街在河边,有一排排低矮的木屋,临街的都是各种店铺。商店里有许多小吃,印象非常深刻。
武冈南口的米粉很好吃,很好吃。真的是武冈吃的,名不虚传。其厚薄均匀,柔软坚韧,色泽白里透红,香甜可口,因此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往往成为外地游客在武冈停留后最想找的美食。
三
在绿水河的东面,还有一座古桥,名为“玉带桥”。70年代以前,还是木桥。历史上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某藩王被叛军追杀,丢了玉带,故名“玉带桥”。
戴宇大桥建于1676,属于石台木人行桥。于1948改建为石台木公路桥,长94.2延米,宽6米。1970修建永久石拱桥,桥宽10米,两侧人行道1.5米;1993桥面加宽至20.8m,桥梁长度延长101m。
这座有着上百年历史的桥,不仅见证了武冈从封建社会的军、路、府、州行政到新中国县城的历史性跨越,也见证了武冈从两千多年的县建制到现代化城市行列的历史性跨越,开启了武冈历史的新纪元!
四
从戴宇大桥到绿水河下游约一公里处,一座名为“凌云塔”的古塔矗立在岸边岩石的较高位置。宝塔位于武冈市东北1.5公里迎春阁附近,靠近绿水河西岸,俗称东塔。建于清道光九年(公元1830)。塔高36.2米,七层,内有阴阳,直达塔顶。因塔雄伟挺拔,“绝如青云之笔”,故称凌云塔。
原塔西200米处,还有著名的宋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修建的泗州塔(又称花塔或斜塔)。离塔3.5公里处还有一座南塔。三座宝塔远近相映,雄伟壮观,为古城增添了美丽。可惜花塔和南塔都在1970毁了。
武冈有两座高耸的宝塔,其中一座颜色较深,矗立在水岸边,是东塔;一片平原,微微斜立在云台岭,这就是花宝塔。两塔相距约一里,不相上下,为窦良古城增添了不少美景。
五
从东塔出发,顺着绿水河游了一公里左右,来到了云岭,我的母校武冈一中就在这里,我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在我的中学时代,盛夏时节,有些同学几乎天天泡在绿水河里。他们在舞钢一中靠近舞钢师范的绿水河边潜水。东塔里有一块岩石,从岸边一直延伸到河里。从那块岩石上跳下来,游二十多下,再游到对岸的木筏或渡船上。
我记得东塔和云岭之间曾经有一个木材厂。我见过木材厂在洪水期间放下木筏和竹筏。
绑在木筏上的小木屋只够做一张床。在木屋外面弄个木架。木架四周是一个倒扣发亮的深色铁鼎,中间有一个缺口。铁鼎上支起一口锅,铁鼎的缝隙里放入柴火。生火时,炊烟袅袅升至木筏之上,优雅迷人,温婉可人。
有看鸭子的人,他们要么住在吴鹏的船上,要么住在岸边简单的竹棚里。
绿水河的那些渡船。几艘带着遮阳篷的渡船咿咿呀呀地连接着两岸的村庄,穿过无数为生计奔波的路人。寒来暑往,一代代更替的船夫,看惯了春夏秋冬,蹉跎岁月,一壶浑酒,笑谈古今,如同隐士。
船夫住在吴鹏的船尾,那里只能做一张床。一扇小门将船夫的“卧室”与乘客区隔开。船夫的“卧室”(船舱)外,黑亮锃亮的铁鼎上也有一个缺口。船夫休息时,渡船上空也是烟雾缭绕。
当吴鹏船上的烟和木筏上的烟混合在一起时,这是绿水河最温暖的时候。河上厨房的炊烟让我们想起了这个淳朴的民族和可爱的船帆。所有奔波在这条湘黔古水路上的路人,都不会忘记泸水河渡口绚烂而不俗气、祥和而又苍劲的色彩。
六
绿水河从云岭向东北方向走大约4公里,然后到达头塘。中间有一座建于泸水河支流上的古桥,距古城七里,故名“七里桥”。据考证,窦良后郭城最早的雏形在七里桥。
武冈的窦良古城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什么时候开始的?也就是说,在景帝统治时期(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41年),全国分为13州,实行州、县、郡制。郡县与封建国家并存,相互牵制。
公元前124年,长沙太子丁封为窦,武冈县开始了建城的历史,先属荆州长沙国,后属零陵县。当年,后塍在武冈七里桥,也就是现在的头塘乡七里村许嘉凌段。东汉改都梁郡后,三国(蜀、吴)地方行政制度沿袭汉朝,但废除了封建制度。公元266年,改称武冈县。智锁已在七里桥。
七
武冈七里桥有一口桃花井,里面有铜钱。现在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有一次听老一辈人说,那口井没有名字。有一年春天,桃花从春天发芽了。香仙以为井水来自陶渊明桃花源中的桃花源,故取名桃花源。
桃花镜位于东小治的七里桥。在明清时期,甚至民国和建国初期,七里桥都是古城穿越鲍彤清福的必经之路。穿着长袍和短袍的工匠、商人、经纪人和地痞来来往往。路过桃花井,大家难免要休息一下,洗洗脸,喝喝井水,坐下来缓解一下疲劳。
那时候村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挖一口井,井底总能找到铜钱和硬币。原来路人喝水时难免低头,一不小心上衣口袋里的东西就会掉进井里。直到上世纪末,幸运的村民还能从水井中找到铜币和硬币。
桃花井真是一口好井,大泉眼,水波荡漾,清澈透明,香甜可口。邻居喝水、洗菜、洗衣服都靠它,村民也离不开它。
记得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暑假带着弟弟去城里卖一车桃子。回来的时候路过桃花井。我很渴,等不及要下山了。结果不小心撞到路边的一块石头,就拿了。我摔得很厉害。这个破伤口过了很长时间都无法治愈。就算治好了,很多年下雨天都会隐隐作痛。
现在,桃花井已经关闭,也封存了村民们美好的回忆。
八
我还记得我中学时得了慢性肠胃炎。即使父亲带着我到处求医,我的病还是没有完全好,但是我的学习还是不错的。我该怎么办?为了熬制中药,我只去了一个阿姨家,在头塘陆水河的另一边,离我们学校很近。也就是说我一边治病一边上学。
我每天上学,过河的时候叔叔来接我。过泸水河的时候,水深的时候我坐渡船,或者他用吹河沙的舢板送我过河;水浅的时候,要么他背着我过河,要么我穿着高筒靴过河。
在捕鱼季节,我叔叔偶尔会去绿水河钓鱼,但钓到的大多是一种叫泥鳅的鱼。这种鱼类似泥鳅,但口感不如泥鳅细腻,刺多而硬。不过,无论如何,用它当荤菜,还是能补身体的。
九
距离武冈市区约11公里处,绿水河上有两座桥,一老一小。旧桥名为“石羊桥”,所在地名为石羊乡。我家乡的山村属于石羊乡。
石羊桥全由大青石砌成,因桥两端石缝中雕有羊,故名石羊桥。桥头有一块石碑,记载了建桥的全过程,但上面的字体早已模糊,无法考证。所以不知道什么时候建的。
在我的记忆中,老桥才是真正的石羊桥。虽然没有钢筋混凝土,但是坚不可摧。有人亲眼看到,泸水河水泛滥,凶猛的河水一夜之间暴涨到了河堤的高度。不知道是谁把木筏放在了河的上游,被湍急的河水打翻了。当连续的木筏通过桥洞时,其中一些撞到桥墩上,发出巨大的噪音。旧桥在新桥下游不到20米处。虽然跨度受到很大冲击,但还是出现了裂缝。这座旧桥依然屹立,毫发无损。
10
从石羊桥到绿水河,你就到了一个河曲曲折折的地方,叫江。河的两边,一边是马兰村,另一边是龚堂村。
今天,武冈到马坪的客运站分别是头塘、二塘、唐三和贡塘。相传是公堂对面的白米石沙洲上的古刑场!当时罪犯在这里被惩罚的时候,用的是吹牛的牛角刀!当时罪犯被带出武冈洲,分别在头塘、二塘、唐三重审后最终被执行死刑。一个正直的官员被不公正地判处死刑。在经过一厅二厅三厅的重审后,他在今天的法庭上再次要求重审,还自己清白!终于借剑重生了!之后,官方分别将这些地方命名为头塘、二塘、唐三、公塘!
当他骑着马重游故地时,他放马在麻江喝水。马看到河对岸的草,又嫩又肥。他想吃岛上的草,却被汹涌的河水挡住了。他只能看着草叹息!清官还把这个美丽的地方命名为江!
11
龚堂村位于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荆竹铺镇南部的一个山沟里,距武冈市区15公里,距荆竹铺镇约10公里。又叫公堂村,因这里山峦起伏如庭而出名(我也听老人讲过包拯曾在这里开过庭审理案件,因其公正廉洁而得名公堂)。
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抗日战争时期,黄埔军校第二分校在武冈开办,宫廷中的周嘉祠堂作为学员训练营。
龚堂村交通便利,五马公路(x059)穿村而过,绿水河绕村而过,南有景福亭村、杨轩村、白溪村。北、西、北均可到达洞口和隆起处。每月3日、8日、13、18年前三天赶集,周边石门、景福、中尧、唐久等地参与赶集。每当集市举行时,人们都拥挤忙碌。过去说“朝廷在朝廷,不是城市就是大村”;它的四季很美,空气很清新。站在山顶,可以看到罗尾冲水库和公塘村的全貌。
还记得小时候去法院赶集。大人们去市场就是为了“挑棉纱”,要么以物换物,要么卖掉自己的东西,买一些急需的东西,比如农具。
孩子们只是想加入到乐趣中来。其实也没什么。人多拥挤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发现自己迷路了。你急得大人小孩都哭了!结果呢?只有人下来的时候,不经意间,要么在井边,要么在岔路口。
12
龚堂村的西边也紧挨着杨轩村。我祖母的家在杨轩村。杨轩村的一些田地位于绿水河的一个大沙洲上。小时候最喜欢去外婆家。有一个发生在大沙洲上的秘密,至今我都不好意思说。算了,不说了!
然而,那个大沙洲真的是我们孩子的天堂。
在那里,你可以上树挖燕窝,下河摸鱼虾;要么钓鱼没意思,所以浪费水。
13
龚堂村的北边紧挨着唐久村,绿水河也从村里穿过。
唐久村曾被称为屈原大队和屈原村。这里曾是陆水河水道上来往商人的歇脚之地,至今依稀可见的药铺、酒楼遗迹见证了当时的繁华。
相传早在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后,沿紫江从城阶而下,在武冈东15里石牛寨西麓的水岸留宿,此处是渔人亭所在地,也是屈原与渔父相会的地方,故名屈原村,即现在的唐久村。
“路漫漫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汹涌波涛中的水清澈见底,能激励我”...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都是中国历史上爱国诗人屈原所作,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探索精神、爱国情怀和民族情怀。
如今,唐久村已经将屈原精神融入到社区管理、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屈原文化广场,屈原庙,屈原井和渔人亭...随处可见,不仅丰富了唐久村的历史文化,也为平安幸福美丽乡村的建设注入了活力。
据我家乡村子里的长辈说,唐久村是我们家的老祖母家。我记得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除夕村里有狮子灯、龙灯或灯笼,我们都去唐久村参加游行。我在游行队伍里也是个小角色,游行时免不了要穿越泸水河的渡口。记得有一年在过渡路口落水时差点被吓到,至今记忆犹新!
不过,最难忘的还是爷爷奶奶特意去渡口给我做了一个古老而又新颖的“吓蒙”招魂仪式。因为渡口对面有个屈原庙,每次我喊,屈原庙里都有回音。就这样,虽然爷爷奶奶喊我的小名,但听起来像屈原。
到目前为止,虽然说明大部分仪式都是心理上的,但我觉得是一样的无尽温暖,就像关于屈原的无尽传说。
真希望爷爷奶奶在天之灵一切都好,遇到屈原这种独居的大诗人,不用担心孙子了!
14
如今,绿水河上再也没有木筏或竹筏,自然也就没有木筏升起的炊烟。而且,随着许多桥梁的修建,渡船不见了,吴鹏船也不见了;住在吴鹏船上或竹棚里的观鸭人不见了,自然看不见他们升起的烟。
现在武冈陆水河段全面禁渔,再也看不到钓鱼的场景了。现在,渡船已经不在了,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有唐久村古色古香、气势恢宏的屈原庙和略经修缮的凌云楼,它们只是冻得像冰一样,或者像隐士一样,只是静观泸水河上的变化。
不过有兴趣的话,不妨去一趟麻江,看看渡口的传说是屈原种下的古柏和他压下的中流砥柱在哪里。也许你可以回顾一下过去,看看他们是如何看待世界的变化的!
注:以上两条,侵删!
斗梁兰已被浇灌,屈原的灵魂已融入其中。做梦是悲是喜,看朋友自己的喜好。码字不容易。感谢您的关注!
齐第四期28天写作成长营(16)5055字,共2990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