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德斯托克中学简介

中学生反学校文化在中国已经初具规模。大多数研究者将中学生的反学校文化放入中学生的“越轨行为”中进行研究,却未能从文化学的角度进行揭示。中学生反学校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学校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异化,它与社会文化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学生个体因素和教育本身密切相关。针对中学生的这种反文化现象,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或同时采取同化、渗透和宽容策略。

反学校文化,学生内涵,成因及对策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加剧,大众传媒的普及和各种娱乐形式的出现,现代学校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教育的难度越来越大:师生冲突、校园暴力、逃学、厌学、拉帮结派、故意破坏、自私冷漠、酗酒和偶像崇拜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叛逆期”的中学生中。从大量的教育事实来看,中学生教育既有和谐一致的一面,也有分歧和冲突的一面。

众所周知,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无与伦比的作用。同样,学校文化对学生和学校本身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学校是传播主流文化的主要场所;其次,学校里的一切文化因素都能作用于人的心灵,使人得到自由的陶冶、教育、丰富和升华。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传授已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诱发人的创造力,唤醒人的生命意识、正义感和道德观,逐步确立人的价值观和信仰。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文化充当了这样一种“觉醒”的责任。然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学校不是一个“天堂”。学校越是想让他们符合主流文化,有好的表现和反应,就越会引起这些学生的不满和抵触。面对这种抵制学校行为的现象,大多数研究者都把这些学生的行为视为越轨,然后想尽办法从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甚至生理诊断和治疗入手。

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大黑匣子。如果开放不当,即使教育付出再多的努力,也难以实现教育目标。如果只通过行政手段惩罚学生:警告、记过,甚至开除,但没有找到他们反学校文化的真正原因,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着眼于在中学中常被视为“越轨行为”的学生,探讨中学生反文化的原因,探索整合中学生反学校文化的对策,不仅可以为理解学校与学生冲突的原因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而且对学校不恰当的文化体制和教育价值观的改革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反学校文化的内涵及表征

说到反学校文化,首先涉及到一个如何定义“反文化”的问题。提起“反文化”这个词,人们自然会想到20世纪60年代的嬉皮士文化,比如摇滚音乐、吸毒、性变态、堕胎、裸奔等等,还有纽约中央公园、旧金山金门公园、纽约郊区伍德斯托克的嬉皮士日夜狂欢,然后是“政治正确”。如果从字面上严格理解,“反文化”运动是指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年轻人中流行的一种以反战、反主流文化为特征的价值观、文化和生活方式[1]。对于学生的反学校文化,我国学者郑金洲认为:“反学校文化是一种与学校主流文化相对立的文化,它所倡导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与学校的主导价值规范相违背”。国内学者大多认为“反学校文化”是“越轨行为”的一种类型,多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解释。比如,关于“师生冲突”,持教育观点的人认为,师生关系本质上是教与学的关系,只要教师教学方法得当,讲究教育教学艺术,师生冲突是可以避免的;持心理学观点的人认为,与学生关系融洽的老师,在个性上总有一些魅力——爱好个性、和蔼可亲、公正博学;相反,冷漠、古怪、不负责任、学识浅薄的老师很容易与学生发生冲突[2]。

余先生认为:“文化思维最明显的优点是更善于把握整个时空”[3]。当我们打破观察教育现象的视界,用文化的概念去理解学校教育,我们就会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揭示真相。纵观国内对学生“越轨行为”的研究,真正能在文化层面考虑的研究少之又少。从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的角度,从对学生反文化行为的解释来探讨学生反文化的内在价值和行为特征的就更少了。可以说,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内还是一个盲点。

西方反主流文化的创始人罗扎克认为,反主流文化是与现存文化的彻底决裂[4]。从我国中学生反学校文化的表征来看,“反学校文化本质上是校园文化中基本价值观的异化”,因此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我国当前中学生的反学校文化更为恰当[5]。在与正统学校文化的对抗中,中国中学生的反学校文化体现在侮辱老师、挑战权威、违反校规、考试作弊、网络成瘾、酗酒赌博、穿奇装异服、留怪发型,甚至打架斗殴。根据外在表征,学生的反学校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极端反抗型:这类学生通常会采取直接明确的方式对抗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比如上课直接与老师发生冲突,不接受老师的指令,甚至要求辞退老师,上访,破坏公物,状告学校。他们对其他学生表现出轻蔑的态度,称他们为“唯唯诺诺的人”;他们有一定的号召力,在非正式群体中的影响力强,破坏力大。

阳的顺从,阴的不顺从:这些学生表面上认同学校的文化,遵守学校的规范,但实际上内心并没有真正认可学校的教育目标。有时候是附和学校的主流文化,有时候是站在反对学校的一方,在特定场合会很激烈。

疏离回避:学校里的“逃课族”就属于这一类。他们逃课是为了避开他们不喜欢的科目或者他们不喜欢的老师上的课。对他们来说,逃课不再是什么大错,而是一种非常时尚和刺激的举动。他们整天不想见老师,到处躲避老师或劳动、集体活动。

冷漠消极型:这类学生并不是很讨厌学校生活,只是在学习上没有目标。来学校的唯一目的就是在学校环境的保护下逃避父母和社会的压力,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他们缺乏爱和热情,认为所有人的善行都是“做作”或者有其他目的。

傲娇型:这类学生发自内心的看不起自己的老师,傲慢自大。他们来学校只是为了好玩。喝酒赌博,和歌手一起追女孩,就像《流星花园》里的F4。他们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在虚拟世界中寻找体验。

以上五种类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学校主流文化价值的怀疑、批判、背叛和排斥,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异化。而西方研究者并没有提出“反文化的主要目标不是获得经济权利,而是构成强大的文化挑战”,用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取代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但从收集到的信息来看,中国学生的反学校文化正呈现出显性、多元化、激烈化、长期化、年轻化的发展趋势。[6]

二,中学生反学校文化的归因

通过访谈和调查(为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了解学生抵制学校文化的深层含义,研究者以当地三所中学为研究基地,了解学生抵制学校的态度、类型和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也从学生对学校抵制的解释中探究影响学生抵制学校文化的真正原因。参与式观察(我们与被观察人一起生活和学习,在近距离接触和直接体验中倾听和观察他们的言行。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都是以同样的身份参与和观察教育场景,通过亲身体验来探索和建构我们的研究课题。)研究发现,反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既有社会文化因素,也有家庭教育因素、学生个体因素和教育本身因素。

(一)社会文化因素

1,社会转型导致价值观重估。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世界、社会、教育大变革的时代。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对立及其自身特有的不确定性,孕育了各种文化形态。文化既面临发展问题,又面临转型问题,二者交织在一起,使得问题更加复杂,矛盾更加突出。社会转型期特有的模糊性和分散性,降低了人们对未来发展的预见能力。处于世界观形成关键期的中学生,原本相对恒定的主流价值观被混淆、被重估,价值趋向于陷入混乱。

2.社会分层导致利益分配不均。中国现有的社会阶层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贫富悬殊,教育不均衡,利益分配不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状况。同样的学生享受不同的教育资源;有钱人可以享受特殊教育;阶级往往影响学生能否入学,以及入学时所享受的不同价值观。在利益分配不均中,一些学生的“自我”得不到保障,失去了尊严感。学生的反学校文化情绪也随之出现。

3.文化多样性导致精神错乱。在现代社会中,多元文化主义虽然不像某些研究者所说的充满了各种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抗和冲突,但它确实体现和渗透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文化的“坚冰”被打破,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文化多元的局面基本形成。如何在多样性中保持相对一致的价值规范,成为学校教育的难题:道德理想主义色彩淡化,世俗化倾向日益加强。于是,面对各种社会变革和社会问题,学生的精神维度变得混乱,形成了道德真空感。

4.大众传媒导致传统观念的断裂。大众传媒的发展,一方面拉近了大众文化与艺术的距离,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了相对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它的繁荣猛烈冲击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目标的精英文化和体现官方意识的主流文化。大众媒体往往将事件“真实”地呈现出来,甚至夸大其词,而忽略了事实背后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他们只看到事件的表面,不能深入理解事物。价值观和人生观容易混淆,误导他们的判断,导致当代青少年的发展失去方向。特别是大众传媒中日益突出的暴力团伙和色情赌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打破了中学生的传统理想,污染了他们的心灵。美国学者Paik和Comstock通过对大量事实和数据的分析表明,大众多媒体提供的暴力和色情已经成为青年学生不良行为的罪魁祸首。[7]

5.“英雄主义”导致盲目冒险。我们经常在闹市区的广告牌上看到这样的标语:“崇尚拼搏,鼓励冒险,宽容失败”。这些口号最初是为了鼓励人们自己创业。但在当今社会,不管打架的目的是对是错,只要敢于冒险,就会被冠以“英雄”的名号,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甚至成为大众崇拜的偶像。头脑简单、热情奔放、敢打敢冲的中学生都受其影响,形成了不受控制、自由散漫、盲目冒险的人格特征。

(二)家庭教育因素

1,家庭不和谐或者父母离异让孩子缺乏归属感,容易结成帮派。随着社会开放程度和文明教育程度的提高,离婚率的不断上升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缺乏归属感。家庭不和,亲情缺失,让孩子更渴望在同辈群体中找到乐趣。但是,缺乏正确引导的非正式群体很容易形成帮派,个人很容易形成暴虐多疑的性格,成为反抗学校主流文化的成员。

2.家庭教育不当导致“代沟”,形成逆反性格。学生家庭教育中既有过于严厉和专制的教育,也有放任和爱爱的教育。两种教育的结果,让孩子要么孤僻,要么任性,要么记仇;要么傲慢、矛盾、叛逆的挑战导致无法无天。另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贫困生和富家子弟在反校文化群体中加入了一定数量的成员,也就是说,贫困生成为反校文化的比例远高于普通家庭的学生。

3.父母对学校的消极态度鼓励中学生抵制学校文化。对于学生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批评或惩罚,家长的态度各不相同:有些人可以积极袖手旁观学校,指责学生的错误,而另一些人袖手旁观孩子,指责学校的失职。这两类家长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对学校持否定态度的家长,更容易与学校的主流文化博弈。

(3)学生的个体因素

1,身心发展不平衡。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成长阶段,心理成熟度跟不上身体成长的步伐,使身心无法平衡和适应。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的一些思想或心理因素阻碍了他们对社会行为规则的理解,使他们不能把这些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意义障碍[8]。意义障碍的出现会影响行为,特别是在情绪上,情绪强烈、不稳定、暴力,经常冲动,忽视事后的不良后果,从而形成与主流文化格格不入的人格特征。

2.迁移。调查显示,反对学校文化的学生,大多是学习成绩不好的群体。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在功课上得不到满意的成绩,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赏识和掌声,只好转到其他领域去发展,以寻求失落后的满足感。青少年意志力薄弱。当他们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时,很难掌握自己,很容易随波逐流,盲目从众。他们结成“结拜兄弟”,互相鼓励,违反校规。此外,在中学阶段,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各种成人特征的出现,他们希望像老师、父母等成人一样获得平等的独立生活权利。他们开始怀疑老师和家长的权威,甚至反叛。

3.缺乏法律意识。据调查统计,学校的法制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很多学生实际上对法律一无所知。因为法律课不是“主课”,不被学校重视,自然也不被学生重视。另外,法律课是“思政课”的一部分,进入中学课堂。没有专业老师,学生觉得这门课很枯燥,作用大打折扣。很多学生,尤其是那些拒绝遵守学校纪律,试图与学校竞争的学生,往往在不知法的情况下触犯法律。“激情犯罪”和“游戏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居高不下。

(四)教育本身的因素

1,学校评价体系的矛盾。目前,追求升学率在学校中仍占有较大市场,学生学业负担日益加重,学校追求的价值规范往往偏离形式上的价值规范和目标,导致学生无所适从。教师作为学生学业负担的执行者和制造者,很容易成为学生的对立面。学校的文化形式偏离了本质,教育评价“一元化”,导致学生对自己的满意,以成绩来判定自己的优劣。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往往成为学校中的边缘群体,长期缺乏关爱,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走上了与学校主流文化不同的道路。

2.教学内容脱离社会现实。教材脱离社会现实是目前中学生反对学校文化的另一个因素。因为,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理解所学知识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容易产生挫败感,形成消极的学习态度,从而导致其各种违法行为,特别是在课堂上与老师发生直接冲突,出现反学校文化的倾向。

3.师生关系不好很容易导致冲突和对立。《中国教育报》9月1999,1发表《今天学校的师生关系如何?一项关于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的调查得出如下结论:当学生回答“你觉得自己有心事的时候最想和谁说说话”时,只有4.8%的人最想和班主任或某个老师说,12.2%最想和爸爸或妈妈说,67%最想和自己的好同学或好朋友说,15%找不到人说。教师在回答与学生交知心朋友的问题时,61.3%表示愿意与所有学生交朋友,5.3%表示只能与少数学生交朋友,8.6%表示不存在与学生交朋友的问题,4%表示说不清楚。当学生回答“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别人帮助时,你首先想到谁?“当时12.3%的学生回答找班主任或老师,2.8%的学生回答找家长,52.5%的学生回答找同学,7.25%的学生回答找别人。本次调查中,61.3%的同学表示愿意和所有同学交朋友,而只有4.85%的同学想把自己的感受告诉老师,12.3%的同学想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先找老师。这样的话,师生之间几乎不可能经常深入的交流。【9】学生对老师印象不好,自然不会尊重老师,更不会服从老师的教导。学校的主流文化很难通过老师有意识地传递给学生。

4.学校管理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使得学生的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形成了中学生的反学校文化。过于严格的学校管理,尤其是对班级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过于组织化的管理模式,往往是中学生产生反学校文化的重要原因。“学校不是军营,不是军队,但现在很多名校混淆了学校和军队组织的区别。他们在电视报纸上打广告的时候,甚至宣称是全封闭半军事化。.....这种所谓的广告口号“半军事化”是无稽之谈,违背了当代教育科学最起码的常识。它实际上是反对教育和发展的措施[10]”。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中学生失去了很多其他的发展乐趣和机会,充沛的精力得不到宣泄,从而导致对主流学校文化的反叛。

5.有些老师素质不高,缺乏引导学生文化的能力。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专业技能、组织能力和艺术性,导致学生对学校和老师不满。中国的教育组织基本上属于官僚权威体系。当老师对学校或领导不满时,老师往往会在领导背后抱怨而不是用法律,课堂上的学生就成了他们谈论的对象,一些偏激的话也被灌输给学生。不懂道理的中学生很容易被这些老师的情绪感染,成为与学校抗衡的力量。

第三,针对学校文化,引导和调整学生的策略思维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很容易看到,要处理反学校文化,我们需要许多努力和合作。在我们对“学生反学校文化的成因”的论述中,其实也包括了对应对学生反学校文化的途径的思考。比如,有人认为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价值,充分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和思想道德水平;倾听学生,注意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不同文化现象;形成文化视角,从文化的角度分析诊断学生的反学校文化行为;关注边缘群体,提高他们在学校的地位;注重课程、学科、教师之间的融合,形成对反学校文化的干扰手段;把握学生文化发展趋势。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指导和调整学生针对学校文化的策略时,我们尝试提出以下三种模式。

(A)强迫同化

中学生反学校文化是一种与学校主流文化相悖的文化,是对学校主流文化的异化。从文化性质上看,他具有反文化性质,从文化类型上看,是亚文化。所以相对于学校的主流文化来说,具有负面的破坏作用。可能会使部分学生形成心胸狭隘、自私自利、专横跋扈、贪婪懒惰、放任自流、目空一切、不负责任的人格特征和文化心理。在这方面,教育者、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应该共同努力,正如《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全党和全社会都要十分关心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密切配合,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3)强行同化一切对中学生有害的文化思想,净化校园,高举主旋律,倡导崇高理想,克服反文化的消极影响。

(2)渗透性熔化

文化融合仅仅依靠强制同化是远远不够的。在反对学校文化的学生价值观上,也需要主流文化的浸润,润物细无声。比如中学生早恋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学校不能任其发展,否则会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较大影响。但如果强行取缔,必然会从公众转向“地下”,教师再想教育就更难了。要把握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水平、心理需求和发展愿望,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分清其价值观的善恶走向、利弊得失,渗透主流文化意识,培养健康向上的文化信仰和行为方式。

(3)民主多元化

现代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默默遵守规则的好公民,更是培养具有批判精神、解放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有些同学的心声或做法,比如“我是书包最重的人,我是作业最多的人,我是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我还是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存在一种不当的机制,比如“学习辛苦,学习累,交学费,不如加入黑社会,吃穿睡美女”。我们的教育价值取向是不是错位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反校文化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所以,对于学生中的一些反文化现象(比如反权威),如果暂时还没有发现它对学生的身心有太大的负面影响,不妨冷静观察一下,说不定会是我们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宽容和多元也可以视为一种主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