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和第二部分解释了为刘和珍写点什么的原因。
-《纪念刘和珍》艺术特色
吴黎明
在我的感觉中,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确实是一部杰作。在既纪念进步青年又纪念革命者这一点上,我认为它的艺术成就远远超过了后来的《追忆似水年华》。
本文无意做比较分析,只想对《纪念刘和珍》做一些艺术探索;但我也认为,这些探索在很大程度上是这篇文章中独一无二的或突出的。我觉得艺术上有三点值得探讨:
第一,他善于在创作的原始乐章中吸收“现代社会的灵魂”。他对世界深感冷漠,熟知“世界的真实面目”,尤其对“卧倒不攻”的民族精神深感愤怒。他的写作是用所谓的世态人情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和人生,吸收他的“灵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警示。作者是一颗渗入中西文明的知识种子,深切感受到时代进步在中国社会的特殊作用;在文明与野蛮的残酷较量中,他尤其感受到了文明的软弱与无力,野蛮是多么的残忍与低劣,尤其是那些自我放纵、劣迹斑斑的黑暗“动物”的所作所为!他笔下的和杨德群,除了总是面带微笑,从容不迫地打滚,干练刚毅之外,他展现的是中国女性勇敢温柔的形象,这种形象被压抑了几千年,但终于没有消亡的迹象。还重点描写了罪恶深重的段政府,低人一等的无耻文人,以及那些平庸之辈和“闲人”。文章虽然没有勾勒出他们的“尊重”,但是强烈的对比和暗示,让那些阴暗的东西在阴暗潮湿中显得丑陋无比!这种比较和建议很有战斗性,很鼓舞人心,可以说是这篇文章和一般悼词的区别。
第二,在创作的立场和原则上,通常会忽略一点,那就是《故乡》中所流露出来的人道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的怀抱以及对民族的热爱。我们知道作者是为生计发愁,但他也有中国正直知识分子的可贵品质,尤其是杜甫以来关心政治现实和民族前途的知识分子。在意识层面上,《我》传达了一种“叹肠内热”的文化政治情感,所以读来颇为震撼。为什么作者对“三·一八”惨案表示极大愤慨?这无非就是杀害烈士或者年轻人,让他感到无比的悲哀和愤怒。“这种恐怖已经让我无法忍受;流言蜚语,尤其是传到我耳朵里。我还能说什么呢?我明白了腐朽民族沉默的原因。安静,安静!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他仍然坚信未来会战胜现在,而青年代表未来,知识是文明和未来的象征。他把自己的论点上升到民族生存的高度,足以说明他高度控制的大胆和深刻,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烈期待。而这些都是送给传承文明进步知识的人的。他对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道德感要求如此之高!所以就像看到了硬币的另一面,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特别痛斥无耻文人的阴险论调了。
第三,应该说在这篇文章里,鲁迅的思想感情是深刻而复杂的。鲁迅从不掩饰自己思想的复杂性。他善于解剖自己,甚至冷酷无情,他的精神特别感人,特别可贵。他反复强调“有必要写点什么”,但又觉得“我还有话要说”“但我还有话要说”“唉,我什么也说不出来……”他想说的太多了,但现实的黑暗让他一离开地面就怒不可遏。刘和珍是他的学生,他是一个求知若渴的人。他回忆起订阅《莽原》的情况,从这一点上感到了一些写作的必要性。“但现在我觉得有点犹豫。我应该把我的悲伤和敬意献给她”,而不仅仅是这一点点所谓的感激。他说,她不是“我活到现在”的学生,而是一个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然而,他补充道,“大自然往往是为平庸而设计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旧的痕迹都被洗掉了,只剩下微红的血和漠然的悲伤。”在谈到这场悲剧所引起的反响和意义时,他痛心地说:“时间总是在流逝,街道依然平静,有限的几条生命在中国不算什么...至于其他深层次的含义,我总觉得很少……”然而,在文章的最后,他补充道:“我见证了中国妇女的工作...最后没有灭绝的迹象。如果你想为未来找到这种死伤的意义,那就是意义。”“如果你活在微红的血液里,你会隐约看到微弱的希望……”这些近乎矛盾的语言并不是作者的逻辑错误,而是充分表达了作者无言的痛苦、愤怒、悲伤和哀悼。同时,在闪烁的措辞和隐晦的话语中,让人明显感受到社会和生存环境的不人道。应该说,作者还是有很多要表达的,但他在“两室”里徘徊,执着于生死,执着于过去、现在、未来,思绪混乱,无法完全静下心来进行冷静、理性的思考,只好把这些献给逝者的精神,献给读者。我们看到的是一颗破碎的心在各种外力的作用下!简而言之,是的,还有哪些词?
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我们还可以就三点发表声明:
需要注意的是,在文章中,作者并没有把自己放在老师的位置上。他自绝,对死者表示极大的敬意。对于纪念,他没有飘,更没有看,而是用自己的心和感情,用悲痛和激情,去深切地体会悲剧发生前后的事情和更多更深的感受。他的思想和情感渗透其中,用他能感受到的各种笔墨让人们看到一个真正的思想家内心痛苦和挣扎的具体情况。他真实感人。这篇文章给人的强烈感觉是,文章中强烈的抒情性大于其单纯的文字表达。原因是作者强烈的情绪,愤怒的控诉,严厉的斥责,都聚集在讨论大于叙述的篇章结构中。他的评论和抒情是感性和理性交织的产物,在最集中和最广泛的方面获得了无限的诗意。歌德说:“情感越是与理性结合,就越是高贵。到了极致,就会有诗,有哲理。”(对玛丽亚·帕夫洛娃公爵夫人)这是他写作的突出特点:一个真正的思想家真诚地揭示他的思想。“他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用炽烈的文字喷薄出自己的悲愤,形成了诗意的、汹涌的情感浪潮,化作了深邃的哲学神韵和汪洋的狂傲风范。他指着反动派的鼻子吼道:‘中外杀人犯居然趾高气扬,我却不知道他们脸上有血……’”(王先勇《论鲁迅杂文艺术》)。
其次,有一点往往被忽略或误解,那就是“你想吐又想咽,咽不下又吐的特定痛苦情境和深情叙述。”正文说:“我早就觉得有必要写点什么。虽然与死人无关,但只能在活人身上做。”而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但是,我真的无话可说。”没什么好说的,作者说“被遗忘的救世主快到了,我有必要写点什么。”“我们还活在这个世界上;我早就觉得有必要写点什么了。”但是接下来“我能说什么呢?我明白了结尾垂死的民族沉默的原因。”而下一句是“但我还有话要说”,却以“唉,我什么也说不出来,但为了纪念刘和珍先生”结尾。对此,目前的教学参考书并不能给出满意的解释,只能就事论事,非常零散。但有一种说法是从“重复”的说法出发,认为鲁迅是在利用荒诞重复的历史“把丑还给丑,把荒诞还给荒诞,让一切真相都赤裸裸”。(梁卫星:《重复与鲁迅》,北大在线2002-08-16)它说“在说与不说之间,鲁迅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但它的解释显然太想当然了。如果我们对鲁迅的魏晋研究有更多的了解,就很容易理解“吐了又咽,咽了又吐”的具体痛苦情形。有兴趣的人可以仔细听听阮籍的古琴《醉酒》,说不定会有深刻的体会。(也许一开始是欢快的坦诚,后来可能是痛苦的后记)
同时,第三,这篇文章有一个《离骚》式的表达结构。在《离骚》中,屈原对祖国和民族的现实热爱深深融入其中,尤其是在他最后升天离去的时候。古人评论《离骚》时,认为它没有篇章,充满了思想,哀怨辛酸,时断时续,天与地,怨与寻,吟与叹,是作者内心情感在写作情节中的本质反映。在这篇论文中,作者一直处于发情期直至死亡,但他思考的是“生存之道是建立在死去的寄生虫的感受之上的”。作者抛弃了冥界虚无缥缈的想象中的虚无安逸。他总是在残酷严酷的历史和现实中将死者与生命联系在一起,与中国的未来息息相关。(王先勇《鲁迅杂文艺术论》)鲁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说得很清楚,“刘和珍是我的学生”,但她“不是为我而生到现在的学生,而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鲁迅用一支带着忧伤的笔,用一颗“亲人、老师、朋友的心”,去“深刻地品味”这种黑暗的、非人的忧伤,那种轻微的荒漠的忧伤,那种微红的血色。他感受到了中国女性的“从容”、“微笑”和“伟大”,他的内心产生了动摇。他写道:“真勇敢,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这是怎样的哀悼者和幸福者?”作者的感受真的是悲愤交加。他认为3月18日是“中华民国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因为他“只觉得自己不是活在地球上。40多个年轻人的血在我周围溢出,让我呼吸困难,看不到东西。有什么话?”他好几次说是时候“写点什么”了,却一直没有写。在他看来,恶毒的权威和低劣的长舌妇是邪恶的制造者和掩盖者。如果邪恶继续存在,年轻人流的血不会停止。正因为如此,他要“深切体会这非人世界的黑暗悲哀,以我最大的悲哀展示给非人世界,以我的痛苦使他们快乐,然后献给逝者的精神,作为对逝者的卑微牺牲。”这种深深的滋味和悲哀是无法言表的,所以作者很难完整地描述关于刘和珍的详细情节,他只能忍受深深的痛苦和断断续续。有时他只能说“我不会说话”,夜里哭得像秋雨;有时他甚至如此兴奋,以至于变得像一只死香蕉一样悲伤和愤怒。
细看真相
——《纪念刘和珍君》细节描写赏析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凯蒂丝·弗林中学蒋宗斌
为了纪念刘和珍,整个故事燃烧着悲伤和愤怒的火焰——爱国青年的悲惨死亡,以及凶手及其同伙的残忍和无耻。如何充分传达这两种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应该是鲁迅先生构思这篇文章时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我觉得有两个细节为这火焰的猛烈燃烧推波助澜,足以体现朱先生的匠心。
第三、四、五部,一向喜墨的鲁迅先生,用几乎相同的笔法,写了四遍:“但她总是笑着,态度很温和”,“她总是笑着,态度很温和”,“除此之外,总是笑着的那位善良的刘和珍先生”,“总是笑着的那位善良的刘和珍先生,真是死了”。为什么“微笑、温柔、善良”的刘和珍是个暴徒?更有甚者,温德尔·迪金森无缘无故就在总督府门前?作者精心设计的这一个个重复的细节,就像一部部电影的特写,在读者的脑海中缓缓滚动,情感密度高,冲击力强,最大限度地传达了悲愤。没有这种重复的细节,艺术表现力必然会减半。
另一种是“再现细节”。在《五年计划》中,作者尽力生动细致地刻画了三个女人的死亡。文章不遗余力地说,“(子弹)从背后进入,斜穿心肺,是致命伤”,“(张)试图扶她起来,四发子弹打中,其中一发是手枪”,(杨德群)试图扶她起来,也是被打中,子弹从左肩进入,穿过胸部到右边,还立了一个仆”,“一个士兵猛击她的头部和胸部,当然,你也可以避重就轻,用简单的笔,三言两语就可以代替,但那怎么能突出凶手的残忍,又怎么能强烈地激起读者的情感波澜。这里的“细节再现”虽然是“血腥的残酷”,却点燃了作者的怒火,烧灼着读者的心灵和情绪,让人如鲠在喉。他们不禁怒火中烧,冷眼看着凶手。
以上两个细节的描写,绝非偶然,而显然是鲁迅先生独特表达和缜密思考的结晶。特别神奇的是,作者虽有如此高超的触染,却无斧凿痕迹,可谓“天然雕琢,清水出芙蓉”,非众人所能及。
《纪念刘和珍君》语言赏析
曹宝顺
第一,谴责词生动形象。
文章开头,程俊问:“你有没有为刘和珍写过什么东西?”勾起了我对先烈的哀思,觉得“有必要写点什么”——“我早就感觉到了”,其中的“叶”字是针对程俊的要求,说明写这篇文章不仅是因为程俊的要求,也是我自己的意愿。第一节有这样一段话:“我只觉得我不是生活在地球上。四十多个年轻人的血都在我身边,让我呼吸困难,看不到东西。能有什么话?”血液在你周围“泛滥”,甚至“呼吸困难,看不到,听不到”,都能感觉到。这样,不仅把青年的流血,他们的沮丧和悲痛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把“非人”的令人窒息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第七段,揭露当局者“残忍”,抨击流言者“劣等”,赞扬中国女性面对困难时的“冷静”。用词非常精准简洁,体现了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功力,也体现了他精湛的文学素养。
第二,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反讽、对比、对照等修辞手法。比如作者在赤手空拳发表对请愿书的看法时写道:“人类血战的历史就像煤的形成一样。当时用了不少木头,结果只有一小块,但上访的不在其中,更别说赤手空拳了。”鲁迅用一个简单的比喻,具体而生动地阐明了一个深刻而抽象的道理。这种比喻简单、形象,容易让读者理解和接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五段“丰功伟绩”“武功”等词,用反讽的手法揭露了中外反动派“屠杀妇孺”“惩罚学生”的罪恶行径。文章将“平庸”与“真正的勇士”相提并论。平庸的人总是用遗忘的方法来淡化世间的悲伤和不公。作者批判了这种平庸的人生哲学,肯定了真正的勇者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现实精神。
为了使叙述跌宕起伏,文章运用了对比和对照的方法。例如,第五段在叙述、张、杨德群的场景时,通过对比和对照,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杀害手无寸铁的上访者的惊心动魄的场面。
第三,论述抒情的和谐统一。
《纪念刘和珍君》中的叙事、议论和抒情相互交织,达到有机和谐的统一,使文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很高的说服力。比如第五段,先描写了刘和珍死亡的场景,刻画了爱国青年英勇斗争的形象,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然后写一句“那个一直微笑的善良的刘和珍先生真的死了……”。这是作者叙述后悲愤的一般表达,强烈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痛恨和对牺牲烈士的哀思。但叙事与抒情交叉,增强了揭露反动派残酷的深刻性。这篇文章几乎每一段都是叙事、议论、抒情的融合,不仅增强了文章思考的深度和力度,也让作者爱恨交织的情感色彩更加淋漓尽致。
论《纪念刘和珍君》的修辞效果
和李
《纪念刘和珍》这篇纪念散文,既表达了作者对逝去青年的深切哀悼,也燃烧了作者对残暴当局的强烈抨击。作品中作者的两种悲愤主要通过以下修辞手法来表达:
1.用讽刺揭露敌人的反动罪行。反讽是鲁迅作品中常用的一种战斗方式。本文多次使用了这种修辞手法。比如文章开头就用“中华民国”作为年号,实际上是作者对段执政的极大愤慨和讽刺。既然是中华民国,就应该是中国人民的政府。然而,这样的政府却公然枪杀请愿的学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可见,这样的政府根本不是人民政府,而是一个屠杀人民的伪政府。讽刺的是,作者以犀利的笔锋揭露了反动政府的罪行。再比如,在六个部分中,作者说:“时间总是流动的,市场还是和平的。”众所周知,“平安”的本义是指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显然指的是反动政府高压政策造成的现状和悲惨局面。“太平”二字的使用,说明它包含了作者的愤怒和不平,同时也饱含了作者的辛酸和无奈。
第二,通过对比,展现勇士的勇敢形象。在本文中,作者将两类人与刘和珍这样的勇士进行了比较,从而突出了勇士的勇敢和技巧。比如第二部分,作者把“平庸”和“勇士”做了比较。“平庸之人”之所以“平庸”,在于他们对“滴血”的悲伤和不满,却无法“直面”和“正视”。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庸之辈早就忘记了自己的悲痛,继续维护着“这个世界似乎没有人性。”“真正的勇士”能够直面黑暗的现实,不怕流血牺牲,勇敢地站出来反抗,企图打破这个黑暗的铁笼子,赢得全国人民的自由和解放。从两个人对待现实的不同态度中,读者可以一窥勇士高大的人格。再比如,第五部分,作者把“反动军阀”和“勇士”做了比较。“反动军阀”看似强硬,实则依托八国联军,与他们勾结镇压学生手无寸铁的请愿。请愿的学生都是手无寸铁的文弱书生,但遇到危险时,却能在枪林弹雨中互帮互助。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勇士无畏的形象再次展现。
第三,借助重复,强化作者的悲愤。鲁迅先生在写作时,总是惜墨如金,但在这篇文章中,他却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来加深感情。比如开头的第一部分,文章中用了三次“我觉得有必要写点什么”这句话。第一次是承接程军的要求。刘和珍不仅是作者的学生,也是他志同道合的战友。既然“为国捐躯”,作者自然觉得应该“写点什么”来表达自己的哀思。第二句话针对的是这个“非人的世界”。作者想“写点什么”,是为了让人们清楚地知道“他们并不生活在地球上”,让这个没有人性的世界早日终结。这是对先烈最好的纪念;第三句是针对“被遗忘的救世主即将到来”,也就是针对“平庸”作者要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先烈的鲜血。可以看出,这三句话虽然字面上几乎一模一样,但在反复使用中,意思却在一层一层地加深,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没有重复,艺术表现力就会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