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区域范围
只是因为徐家汇地区是非常高档的商场,有电脑城,有购物,有美食...所以当人们想花钱的时候,他们会想到去徐家汇,就像他们想去陆家嘴和人民广场一样。
在我们眼里,这三个地方就是市中心。
至于地理位置和区域范围,我找过,自己看了看。
徐家汇位于上海市中心西南,紧邻上海交通大学,是上海五大著名商业中心之一。是集购物、娱乐、办公、商业、休闲、住宿、餐饮、培训、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区。徐家汇以其“高、中、低、有特色”的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徐家汇商场的商品档次多样化,既有以港汇广场、东方商场为代表的世界名品云集的大型商场,又有以太平洋百货、汇金百货为主的大众化商场,还有像600实业公司这样中老年顾客云集的中档购物百货,还有惠联商场、地铁购物街等物美价廉的特色商业设施, 以及二食品店、吉麦盛商场等住宅商业设施,百脑汇、太平洋电脑城等以数码科技为主的高科技大型商场。 五星级的科达影城、永华电影城、米拉城等综合娱乐休闲中心,丰富了徐家汇的商业内涵。徐家汇商业中心也是上海重要的交通枢纽,这里聚集了上海地铁1、43、72、44、50等数十条公交线路,交通十分便利。
徐家汇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明朝。明末文渊阁的大学者、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曾在此建农场,从事农业实验,著书立说。他死后葬于此,后代在此繁衍生息,先名“徐家社”,后逐渐成为集镇。因地处赵家浜与法华经交界处,故名“徐家汇”。
道光二十七年(1847),法国天主教耶稣会江南教区选择了祖祖辈辈深谙天主教的徐光启的后人徐家汇,筹建耶稣会学院。此后,一批又一批用中文传教的耶稣会士以极快的速度进入国内,修建教堂,创办学校,传播西方宗教文化,于是徐家汇地区成为西方文化输入的窗口。天主教传入中国后,一些神父收集了大量书籍研究中国文化,但当时大多聚集在北京,图书馆也建在北京。1842年,传教士回国,文化重心移至徐家汇。1847年,神父开始从青浦横塘搬迁到徐家汇,图书馆成立。当时图书馆分上下两层,上层是西文图书,多为希腊文、法文、英文、德文,约有8万册,其中不少是古籍。下层约有中文图书12万种,地方志2100多种,全国各地的著名碑刻,均分类编有卡片目录。
圣伊格内修斯学院今徐汇中学创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这是上海第一所教会办的中学。由于对学者的需求越来越大,光绪4年(1878)修建了一座三层西式教学楼。学校开设了中西语言课程,包括希腊语、英语、法语和各种科目。
天文台始建于明末,耶稣会传教士在南京北极阁建了一座天文台。清朝同治年间由法国传教士商高于12 (1872)发起,在上海肇嘉浜畔修建了一座平房式的天文台,这是中国沿海的第一座天文台。
光绪二十七年(1901),光绪迁徐光启墓东侧新址,分天文、气象、地震、磁学四部分。之后天文系迁到佘山,磁学系迁到昆山。徐家汇天文台专门研究天气和气象,并给沿长江航行的军舰和轮船公司发电报。每天上午9点和下午2点,外洋泾桥的烽火台上挂着天气图和烽火台旗。气象台东南角的一个方厅里还有一个地震仪,可以记录世界各地的地震。海外400多个气象和地震机构与徐家汇天文台保持联系。
同治七年(1868),由精通物理学和动植物学的法国传教士韩伯禄发起,创办了上海第一个博物馆——徐家汇博物馆。院内收藏珍禽异兽水生昆虫等,制作栩栩如生的标本,尤其是麋鹿。法国翰林学院将韩博禄的《谈鹿》一书指定为科学善本并授奖。院内还有一个图书馆,专门收藏中西方动植物科学的珍本书籍。由于空间狭小,难以扩建,后来的博物馆搬到了震旦大学。
道光在土山湾前清场时,徐家汇以南的赵家浜一带,因疏浚河道,在湾内堆置淤泥而得名“土山湾”。1864年,土山被夷为平地,在此遗址上建立了孤儿院(原名横塘托儿所,由法国传教士薛孔昭于1855年创办),收留六至十岁的外国孤儿。养好后教他们学习工艺美术,创办了五金和土山湾工艺厂,先后开办了木工、制鞋、编织、绘画、摄影等。如西方油画、镶嵌画、彩色玻璃制作技术、克罗版活字印刷技术、石版画技术、铜锌玻璃版摄影技术等。,尤其是画馆,它被誉为中国西洋画的摇篮。土山湾工艺厂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一页。
徐家汇商圈交通便利,周边百货林立。汇金百货旁边有徐家汇公园,还有新建的百思买电器电子商品店。在徐家汇公园,有一个汇金湖,面积很大,还有一个篮球场,是休闲的好地方,也是人们逛街、吃饭、打球后去的好地方。
以后徐家汇的交通会更方便。地铁9号线、10号线、11号线将陆续开通,徐家汇西区将设立更多新地标。超豪华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全新超级购物中心,将为上海之星徐家汇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