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塘镇的历史
蓝塘,原名蓝塘,据说是因东市场池塘附近的一株兰花树而得名。
后人把这个“蓝”字读出来,写成“蓝”字,从此依附于它。
明代属于古都上士和石霞两个社会。
清代,它隶属于凤凰岗月、赏石会、龙头会、石霞会。
18年(1929)属一区,34年属龙凤镇。
建国后,初属二、六区,1957年6月属蓝塘、石城乡。蓝塘公社成立于1958年6月,凤安、石城、蓝塘三个公社成立于1965438年4月。
明代,紫金县共有20多个市场,其中比较繁荣的有县城、安良市场、蓝塘市场、古竹市场和龙窝市场。
民国时期,所有的集市场所都称为集镇。
旧社会规定每三天为一个集市期,按照传统习惯采用农历的日期。
市场时段分三种,即每年1月1日、4日和7日、2日、5日、8日和3日、6日和9日。
蓝塘市场是紫金县下半部的重要市场,每周三、六、九举行。
附近的九河、清溪、凤安、瓦溪、易浩、尚义、易蓉等地的农民都会来兰塘市场聚集采购。
在市场期间,农民将自己的产品如鸡鸭鹅、蔬菜、水果、木柴和各种手工业产品运到市场出售,并在市场上买回所需的布匹、海鲜、咸鱼、煤油、糖、盐和各种日用工业品。
一些商人从蓝塘市场买回小猪,雇人运到惠阳的梁华市场一段时间后出售。
有些人购买竹制品,如竹芦苇、米筛、棕芦苇等。,并选择在古竹、易蓉和博罗观音阁出售。
蓝塘被称为“老虎市场”,意思是吞吐量大,各种商品在蓝塘都能卖得好。
民国时期,蓝塘圩镇的主要政治经济活动由杜、邓、甘三大宗族控制。
杜主要居住在许镇东部的瑶族亭,其族田分布在该镇的高坑、、袁集、双兴等村。
邓姓主要居住在集镇劳伟,其族田遍布加元、自然、白螺、前坑、等村。
甘姓居住在许镇附近的罗塘村,在秋香河北岸也拥有大量宗族田地。
杜、邓、甘是当时兰塘圩镇的三大宗族,他们不仅拥有宗族田产,还控制着当地的政治文化活动。
他们声称要用氏族的田地和财产资助子女上学,目的是促进祖先的行动。
明清时期,蓝塘市场有两个人是邓氏。一个是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任陪审员的邓,一个是清乾隆三十六年任陪审员的邓。
民国时期,兰塘市场的大学毕业生有甘、甘、邓维垂、邓福忠、、杜同栋、梁、梁银彬、梁等9人,其中杜、邓、甘等6人。
1987年编纂的《紫金县兰亭区志》第六版第一章中列有11字。杜、邓、甘家族共有7个* *人物,包括杜、邓健贤、邓、甘、甘仿渔。
杜、邓、甘等也曾联合办学。
供家里的孩子学习。
14 (1925)年,蓝塘圩镇名人杜、甘仿渔、邓吉瑞发起设立“紫金县第二高等小学”。
校址选在蓝塘市场江边(现育新中学所在地),全体祖辈认捐集资修建一座土木结构的三层小楼,占地约300平方米。
学校经费除了县里拨款,还有凤凰寺和土古寺的寺庙财产和税收附加收入供给。
学校现有3个教学班120余名学生,杜为首任校长。
校歌和对联是杜写的。歌词是:“水是绿的,风铃是红的,夕阳照在画面上。
校门的对联是:“学而知之,知古知今,承东启西史;学校教也,教忠孝,培养国家治理和平的能力。"
杜(1853-1933),汉族,生于清末。
1911起,任紫金县劝导所所长。在1916和1921,先后两次担任紫金县长。
1925年,何、邓吉瑞、甘创办紫金县第二(蓝塘)高级小学,任校长。
我一生一部分致力于教育,兴学育人,学生遍布全县。
他与本县教育界知名人士兰有着深厚的友谊,经常在教书育人方面出谋划策。
他多才多艺,诗词书法俱佳,尤其画梅花,为县内士林所推崇。
三族都知道,促学育人是社会化的重要过程。
杜、邓、甘是三国鼎立之地。
培养了大量的官方人才,让儒家文化传统通过这些士绅渗透到当地。
并依靠这些文化手段来统治当地人。
杜只是其中一个例子,但这个例子也能反映出当时兰塘镇和当地大多数社会的运作过程。
戏剧是地方社会重要的仪式活动,也是统治下层农民的文化工具。
清光绪十九年(1893)、二十一年,粤剧(即“广班”)、“昆山玉”剧社、“福禄寿”剧社流入紫金城乡,对紫金的戏剧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
光绪年间,蓝塘粤剧团的“寿年”“潘丹桂”剧团经常在紫金县演出,有时菩萨也在大庆演出,还有一些赌“宝官”(老板)捐资演出。
叫赌戏,而且都是在广场演出,不收观众钱。
内容都是广州和香港粤剧团的传统剧目。
蓝塘和木偶剧团在当地很有名气。
布袋戏布袋戏是将一只手放入木偶的服装中托住木偶的头部,另一只手系在附着在木偶双手上的竹竿上使其活动,也叫手把戏或抱竹戏。
内容多选自《三国演义》、《西游记》、《唐硕》等小说中的故事。
蓝塘圩镇的戏剧活动与宗族祭祀活动挂钩,一般演出多在祭祀、庆典、庙会时进行。
这种祭祀活动一方面反映了兰塘地方文化的小传统与大传统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杜、邓、甘三族在这种祭祀活动中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