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第一,强调课程的人性化是课程改革的一种思潮,它是在批判和总结20世纪60年代以来教育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因为过于注重课程的现代化和结构化,导致教育被知性主义和科学主义所主导,忽视了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不利于培养和完善公民个体的经验教训。这是近年来世界各国课程发展的* * *趋势之一。它强调课程改革的实施要精简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教学方式,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同时注重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实践表明,课程的呈现不一定要死板、单一、枯燥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事实上,如果课程的呈现能够生动有趣,让学生有“寓教于乐”的感觉,愿意学习,将更有利于学习的顺利进行。否则,课程编写虽然有实用价值,但要激发学习动机,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难度太大。日本、韩国等国家都把“快乐的学校”、“快乐的课堂”、“丰富的课程”作为教育改革的前提。美国提倡的所谓“个别处方学习”,强调根据学生的个别起点设计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个别学习。之后通过对学生的个别诊断,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补救性教学活动。如此形式反复,最终达到学生有效学习的目的。可见,重视学生个体需求的满足,倡导人文素养的培养,处处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最合理的环境中学习,是当今各国强调课程人性化的具体体现。第二,生活化的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相结合,这是近年来课程发展的另一个主旋律。随着社会的变迁、信息的爆炸和知识技术的快速创新,传统的以背诵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了。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需要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各种生活挑战和工作的能力。正如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所认为的,教育的任务不是把死的知识或“没有生命的知识”灌输到孩子的头脑中,而是让知识保持活力,防止知识僵化,让孩子透过树木看到森林。比如,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重要的不再是你知道多少信息,而是你能不能收集、分析、判断、整合、利用信息;不再是你有多少数学和科学知识,而是你能不能用这些知识解决你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的困难。生活化课程是这一发展趋势的产物。它主张课程的开发应着眼于提高学生对周围社会和生活环境的认识,增强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教育活动应重视一些实用知识,如生计教育、环境教育、劳动教育、信息教育等。,做到学以致用,而不仅仅是单一形式的训练或机械记忆,课程内容也不应该只是死记硬背一些对现实生活没有帮助的零零碎碎的知识。因此,强调学习内容应着眼于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这已成为课程生活的本质。第三,重视课程综合化的整合是当今世界主要国家课程发展的另一个趋势。它要求各阶段学校(小学、初中、高中)之间或各年级教育课程的纵向配合一致,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或衔接不良,还要求同一阶段同一年级课程内容的横向衔接,使课程结构GAI完整,内容难度合理,为学生整体学习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同时,随着文理相互渗透的加深,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也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注重通才教育,使学生具备学习文理的基本能力;此外,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也是一体的,主张两者兼顾,不可偏废。因为虽然正式课程或显性课程都是可预测的计划学习,但如果能兼顾到没有预期的影响深远的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的学习,教育效果会更好。四、采用课程的灵活性所谓课程的灵活性,是针对以往课程缺乏单一性和刚性而提出的。它主张课程的实施要留有拓展的空间,让教师和学生都有自主教学的机会。事实上,对所有不同特点的学生都适用一种僵化的课程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行的,这违背了教育原则。因此,“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是当今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在此原则下,欧美出现了“弹性学校”、“开放学校”、“自由学校”、“教育园区”等弹性教育环境设施。这些学校在学制、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上有很强的灵活性,在教学方法和学习成绩评价上采用多元化的标准,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日本还有一种“空白课程”的安排,目的是让师生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调整教学过程,选择辅助教材进行教学活动。目前,世界各国在课程改革中避免简单化、形式化和僵化的不足,努力达到灵活有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