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曾国藩
1.曾国藩与中国现代文化
中国的现代文化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很多人眼里是对立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封建文化,封建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其特点是“重伦理,轻科学,重政治,轻生产,重传统,轻创新,重保守,轻改革,即重道德,轻装备,重本质,轻目的,重义利”。中国的现代文化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文化。它不是从中国的土壤里孕育出来的,而是从国外移植过来的现代西方文化。现代西方文化的核心是科学和民主。
严复曾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指出:“中国最重三纲,西方人最先理解平等;中国亲吻,而西方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西方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西方富民;中国贵,同风,西方人更喜欢党住州...".还有人说:“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圣人之道,西方文化的精髓是器物之术。“毫无疑问,中西文化在本质上是对立的。但是,当西方现代文化移植到中国的土壤中发芽生长时,它必须具有中国的特色。
中国现代文化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对抗、斗争、和解和融合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西方文化。因此,中国现代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有对立,也有相似之处。这一文化转型期的历史人物具有容纳两种文化的性格。曾国藩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
评论者普遍认为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甚至有评论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如果说儒家文化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并有相应的三个代表人物理论,那么前期是孔子,中期是朱,后期是曾国藩。曾国藩确实继承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次提交大会的很多论文都涉及到这一点。
曾国藩完全遵循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走完了一生。他恪守“三纲五常”的原则,认为“君虽不仁,臣不可不忠,父不仁,子必不孝,夫不德,妻不可不乐。”他自己的“以礼治民”、“两手并用”、“守利保泰”、“刚柔相济”、“勤俭持家、真诚守信”等修养,以及他的家训“八书、八字、四文、四败”,都体现出曾国藩是正宗的。关于“三纲五常”,评论者众说纷纭。
有论者视“三纲五常”为糟粕,甚至认为是最不合时宜的糟粕,也有论者不以为然,认为既然中国传统文化应该一分为二,为什么不能一分为二?我们能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都是糟粕吗?只有非核心部分才有一些本质?显然,我们不能这么说。如果这样说,岂不是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其实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忠、孝、忠、仁、义、礼、智、信都被视为糟粕,或者不被谈论,不被提倡,对我们的社会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反而深受其害。有评论说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是为了维护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人说曾国藩维护的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是糟粕。
既然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否可以说曾国藩完全排斥西方文化?许多评论家认为他不能。他既不是不分优劣排斥西方文化的封建顽固派,也不是不顾中国国情照搬西方文化的所谓“全盘西化”。相反,他主张中西文化的结合。
曾国藩对中西文化持扬弃态度,对彼此的优劣有清醒的认识。他强烈的民族意识使他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放在主要位置,西方文化为辅。有评论指出,曾国藩在高举“卫道”大旗的同时,挖掘了传统儒家思想中“经世致用”的精神,形成了“义理济体”的新格局,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恢复了其召唤士子、维系民心的作用。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长短有透彻的了解,所以他才能吸收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引进西方现代文化。
有评论指出,曾国藩是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领袖,是引进西方近代文化的倡导者。“第一个提出‘学支一造船造炮’的玩家是他;他是第一个造船的人;他是第一个派人出国买全套‘制作工具’的人;第一个提出‘官督商办’的人就是他。”正是他第一个推动了容闳派遣留学生的计划。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曾国藩为什么会成为引进西方近代文化的领军人物?为什么能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先驱?有评论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性质,二是曾国藩自身的特点”。他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教既保守又进取,既封闭又开放”,但他们不同意儒教是完全封闭和保守的,而恰恰是儒教的进取性和开放性,导致中国在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体系时提出了自己的对策,这是几千年来从未遇到过的:“中学为体,用西学”,“试图保持自己的思想文化体系”
这是曾国藩创造近代文化的客观方面。其主观方面是自身原因。解说员说,“首先,他不仅是一个学者,还是一个政治家。他学习一切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统治阶级所面临的政治问题。因此,他所作出贡献的知识主要不是理学,而是对世界的研究。”他关注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最高利益及其兴衰安危,而不仅仅是一个学校的兴盛。所以他没有学习观,主张接受一切有用的知识和学习,“必要时加以利用,择其所长”,“师夷长技以制夷”。
而且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借用了洋人的工具和洋人的力量,也取得了成效,让他尝到了甜头,增强了向洋人学习的自信心。有评论者赞同上述主客观方面的分析,但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对立之外还有相同的方面。只有认同,才能使两种对立的文化相互交融,产生具有中国历史和国情特色的中国现代文化。
评论者进一步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即曾国藩是否因为引进了近代西方文化而改变了文化思想?有评论说:“过去曾国藩作为理学的最后一个代表,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精神支柱,他的一切思想都属于封建主义。事实上,如果我们看曾国藩的言论和著述,除了有意识地为封建主义辩护之外,他还不自觉地抛弃和改变了封建主义。特别是在文化精神上,从传统文化向现代迈出了跌跌撞撞的一步;它对中国现代文化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我也支持这个说法。因为,随着近代西方文化的进入,中国的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曾国藩的思想也很可能发生变化。尤其是作为一个引进近代西方文化的领袖,他的思想不可能一成不变。中西文化不能像两种柿子(本土柿子和外来柿子)放在一个麻袋里互不干扰一样放在人们的脑子里。前面我们提到要看到中西文化的对抗、冲突和斗争。中西文化的对抗、冲突和斗争不仅存在于社会,也存在于曾国藩的思想中。所以,曾国藩与倭仁的区别,不仅仅是曾国藩主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区别,更是一个适应时代的洋务领袖与一个封建顽固派的区别,主要是新旧学派的区别。他们之间的斗争不是个别问题的斗争,而是主义的斗争。也有评论认为“曾国藩真正开始了古代文化精神向近代文化精神的转变”。
因此,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副对联来概括曾国藩在文化上的成就和贡献:
宗宋韩红,魏道崇文,沿袭前朝儒学;
救亡图存,振兴实业,启发教育,开创现代浪漫。
当然,我们不能高估曾国藩在文化上的成就和贡献,只能实事求是。毕竟他只是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他只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主要发起者,自然有很多缺陷。他的保守主义仍然很大。例如,有评论指出,他在淮安、淮安整顿盐政时,“坚决反对用洋人的办法管理盐船的收税,对子女为妻服西药,心生不满。“但是,我们不能对曾国藩期望过高。他举例说,“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体系,比如* * *和制度和自由,平等和博爱,永远不会引进。"
其实这不是他个人的问题。没有其他人介绍过这些东西。在他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没有人主张引入这些东西。只是在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才有一部分人从西方资产阶级武库中学会了进化论、民权、平等的政治思想武器来批判封建文化。有评论说,“在历史文化大转型时期,人们对这种新形势、新情况、新事物的认识,一开始就比较迟钝,更何况在新旧文化、中西文化的对抗和冲突中,中学(旧学)的力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远远大于'西学'(新学),即使在先进的思想家中间,新旧文化的对抗也是非常明显的。”
曾国藩没有引进西方的制度、自由、平等、博爱,不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历史问题、时代问题。我们不能以文化来谈文化,而必须联系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来谈文化的变化。“只要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不发生大的变化,封建文化结构和水平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变。”曾国藩活动期间,中国的封建经济基础并未发生大的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是因为曾国藩引进了西方的技术,才在中国重新萌发和产生。
经济基础还不能提出引进西方制度、自由、平等、博爱的要求。如果曾国藩真的提出引进西方的制度,自由、平等、博爱,他就不是一个务实的人,而是一个有远见的人。但是,当时的中国连产生这样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的条件都没有。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文化的变迁和新文化的构建,从客体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意识形态层面,有一个漫长的逻辑过程。曾国藩只能做他在中国近代文物拓荒时期能做的事。这个,他做到了。所以我们称他为现代文化的创始人。
2.曾国藩与太平天国
曾国藩与太平军作战近20年,打败太平天国是他事业的巅峰。对他的评价不得不联系到对太平天国的评价。有评论者坚持传统观点,认为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是历史的罪人和刽子手。因为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起义,而农民起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但也有评论者持不同看法,认为“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无论是文化观念决定一切,还是农民战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都是主观的、片面的。
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主要是看他们对社会的发展是促进还是阻碍。洪秀试图引进西方宗教的教义来发动推翻满清王朝的农民战争,但他引进的不是新教的伦理精神,而是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与中国封建迷信和农民起义朴素平等的观念相交融,成为太平天国神权政治的精神支柱。所以,如果太平军取得胜利,洪秀全的神权得到巩固,可能会把中国拉回欧洲的黑暗时代。
作为传统文化和封建政权的捍卫者,曾国藩的立场明显保守。”“但是,洪秀全的神权比曾国藩维护的封建政权更落后,两害最少。曾国藩镇压太平军的胜利,缩短了修修补补的时间,更有利于社会历史的发展。”这与冯友兰对太平天国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我不同意冯友兰认为镇压太平军起到了抵抗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作用。
有论者完全不同意冯友兰的观点,认为“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杨等人的思想和言论虽然涂上了一层‘天父天兄’之类的神道教义色彩,但其愚昧、落后、迷信与一般教会门阀不同。就《中国土地制度》、《资政新篇》等纲领性文件而言,其实具有一定的现代资产。所以“神权”已经倒退到黑暗时代的假设显然是没有根据的。所以还是很难否定太平天国,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罪责逃不掉。”
有评论认为,曾国藩镇压太平军当然是一种罪行,但这种罪行并不影响曾国藩成为一个值得肯定的人物,因为地主阶级的许多优秀分子都痛恨或镇压过农民起义,从南宋的岳飞、明末清初的王船山到近代的林则徐,并不影响他们成为民族英雄等正面人物。同样的原则,每一个历史人物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镇压农民起义是地主阶级的本性,这是他们的阶级局限性。重要的是看他们还做了什么。它们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有评论认为,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功过正好与太平天国本身的功过相反,认为太平天国有三大功过:一是极大冲击了整个封建统治秩序;第二,太平天国虽然在形式上没有超出旧农民起义的框架,但表现出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趋势;第三,太平军沉重打击了外来侵略者。
太平天国的这些成绩是必须肯定的,做出这些成绩的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当然是有罪的。不过太平天国也有。第一,太平天国并没有给农民带来解放,只是以某种名义把他们束缚在封建剥削制度下。第二,太平天国没有代表和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它设计的平均主义蓝图是农业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思想,本质上是反动的。再次,太平天国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对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当时社会和后世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如果说两个政权都是封建政权,摧毁其中任何一个都是一样的。既然太平天国已经转变为封建政权,甚至是神权统治,我们也不必仅仅因为它起源于农民就给它特殊待遇。很难说这个政权会比清朝政权好。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不应认定有罪,应认定为立功。总之,曾国藩对太平天国的镇压有功过。
3.曾国藩与洋务运动
现在,普遍认为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领袖。随着人们对洋务运动的重新认识,有必要重新认识他的领袖曾国藩。洋务运动被证明是中国第一次现代化运动,于是曾国藩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先驱。虽然从一开始就有各种目的的外国人参与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但其主流是中国人自己的活动,其爱国主义和进步性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因此,关于曾国藩洋务思想及其实践的爱国性和进步性争议较少。
在这次会议上没有关于这一点的大辩论。有论者说,曾国藩的洋务思想应分为两部分:曾国藩将魏源“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率先造船造枪,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科学技术,应予肯定;应该否认它宣扬的是“不是用来控制外国人的”,而是“致力于控制人民的”。对此,有评论反驳说,说曾国藩的创作“不是用来控制外国人的”,而是“致力于控制人民的”,是没有根据的。曾国藩说,“目前资源用来帮助镇压经济运动,让我们可以暂时省心;将来学支一造炊船,特别有好处。”其自强和防御的目的显而易见。
有论者具体论述了曾国藩自强抗侵略思想的形成、内容、渊源和取向,加深了人们对曾国藩自强抗侵略思想的认识,进一步肯定了曾国藩的爱国精神。有论者对曾国藩“学支一造船造炮”提出了新的看法。在此之前,人们认为曾国藩学支一只是继承了魏源的“学支一”,并没有看到这种“智”与“术”的区别。
讲解员说“智慧”的内涵远大于“技术”。“技术”除了打造坚船利炮的武器,什么都不包含。魏源明确说:“利用他们的技术,不许他们传播学术知识”。但曾国藩的“智”不仅包括“造坚船利炮”之术,还包括“造兵器”及相关的科学文化或其他先进文化,甚至包括魏源欲禁之学的部分内容。曾国藩不仅有这个想法,而且付诸实践。可见曾国藩比魏源有更远的眼光,更大的勇气,更开放的胸怀。曾国藩把“博采众长”作为学习西方文化的行动纲领,比同龄人更加出彩。
这次会议对曾国藩倡导的洋务运动的成果仍有不同看法。一些评论者坚持原来的观点,认为“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不仅没有兑现强兵富国的诺言,反而使中华民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大多数理论家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曾国藩去世后,他所领导的洋务运动收到了不可忽视、不可低估的效果。就反侵略而言,活动对1874年日本侵台的扩大化、左收复新疆、中法战争战场的胜利、日本吞并朝鲜进而侵略中国的阴谋的一再挫败、甲午战争爆发的延缓,都起到了实际的积极作用。”
也有评论说,“我们的结论是,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先驱,洋务运动是振兴中华的救亡运动。洋务运动本身的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推动了中国的工业革命,带动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革命人物,最终导致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
4.曾国藩与近代中国外交
曾国藩的外交多年来被简单地认为是妥协投降的外交。10多年来,历史学家开始提出异议。这次会议上也有很多讨论和外交的文章。有评论说:“人们常常用软弱、妥协、谄媚、投降、叛国等字眼来骂曾国藩,这是不公平的。因为曾国藩的奴化外交思想实际上是为了拉拢强大的敌人,争取和平的环境,争取迅速自强,最终达到抵抗侵略的目的。
曾国藩能正确审时度势,深知中外实力悬殊。与纵队对抗,强行处理,是不明智的,也是不现实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贫穷落后,受人欺凌的国家没有好的生存之道,转弱为强,除了禁锢外交别无选择。曾国藩的外交政策有四个字:“诚”,推诚相见,“忠”,守和约,“争”,据理力争,“和而不同,和而不同”。
对于天津教案的处理,虽然曾国藩本人感到“内疚”,但有评论指出,这主要不是他个人的问题。当时朝廷本身对于如何处理天津教案有“论者”和“论者”两大学派。理论家认为,民为国之本,民心不可失。他们主张与外国决战,以赢得民心。“潜在理论家”大多是主持外交、有保家卫国责任的“局内人”。他们认为列强在穷年里无时无刻不在好战,经常联合多国,并且* * *以强大的兵力侵略中国,而中国的士兵则是疲惫不堪,缺乏战备。如果战争爆发,入侵的联军可能会再次打击北京。曾国藩之问,无非是听势者之言,无非是“争名夺利顾全大局。”
有评论认为,曾国藩当时处于两难境地:要打,必然失败,失败后的损失更大;要维护和平,就必须向侵略者妥协,做出一些让步。这样会遭到顽固派的打击,不会发泄天津人民的愤慨。而且是曾国藩本人也不愿意的,他坚决反对用洋兵帮忙镇压,主张遣散白杨舰队,痛恨“媚骨”,想夺取英法的信任。他想了一遍又一遍,但最终理智战胜了情感。根据他对形势的清醒分析,他选择了维持和平并向侵略者妥协的道路。
在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下,这种选择无可厚非,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新的战争灾难。曾国藩当时的责任,就是看如何在保证平局的前提下,做到少输多辱。当然,曾国藩在处理教案方面也有不足之处。但他的历史功过要如实评价,功过要大于过失。因为一场战争灾难的损失远远大于天津教案造成的损失和屈辱。
动词 (verb的缩写)为什么年轻的毛泽东“独自为曾文正服务”
评论者认为,毛泽东说:“愚以亲近人,独取曾文正,看他收拾洪阳之战,正合适”。其中,对曾国藩的敬佩有两层。第一,看他收拾洪阳之战,说明青年毛泽东受杨昌济、康有为等人的影响,有反对暴力革命、主张渐进改良的保守倾向。第一,毛泽东非常重视心理能量的作用,认为“动天下者,应动天下之心”,“动其心者,应大源”,“源之富者,为宇宙之真理”。如果他们掌握了大源,他们就能成为传教士。
毛泽东认为历史上的名人可以分为“办事之人”和“传道之人”,如前有诸葛亮、范仲淹,后有、、朱、陆象山、王阳明,认为范仲淹、曾国藩都是办事和传道之人,因为掌握了大源,会办事,所以收拾了洪阳之战,成就了”。
6.曾国藩为什么不取大清皇帝而代之?
很多人都关注过这个问题,包括胡林翼、左、李、等。当时他们为曾国藩不听清帝的劝告感到惋惜,取而代之。后人对此也不断感叹,说曾国藩“厚此薄彼,忘了百姓,真是奇耻大辱。”在这次会议上,也有论者认为,如果能有条件地更换,曾国藩愿意做叶赫那拉家族的奴隶。这是他的人生观、思想知识、性格等因素造成的。
有评论认为,太平军被镇压后,曾氏集团的吉字营已成强弩之末,整个湘军也变得支离破碎。湘淮将军不可能联合反清。湘军官兵积蓄较多,民众归心似箭。替曾夺皇位的人不多,但出兵贼多。权衡实力,恐怕是没有胜算的,所以曾割翼以解清廷之疑,继续做忠臣,不失为明智之举。
七。对曾国藩的总体评价
关于曾国藩在文学、历史、军事学、学术观、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成功与局限的论文并不少。,以及人才观的问题。都很有新意,但是没有争论,这里就省略了。
在对曾国藩的总体评价上,评论者说:“曾国藩的功绩是巨大的,被誉为晚清‘中兴名臣’。他创立了洋务派,他不愧是洋务派的领军人物。他藏书丰富,算得上是一位学者。他研究古代文字学,治军有方,部署得当,堪比古代兵家。他是一个没有自尊的军人,灵活而谦虚。廉洁从政,学以致用,爱岗敬业,以身作则,不愧为蓝天,管好家庭,关爱孩子,是后人的楷模。”
有评论说:“曾国藩从最后一次表演激怒咸丰帝,开始走上历史舞台,表现出一种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他以功过镇压太平天国。历史在他的手的幌子下,在南北两个封建政权之间做出了选择。曾国藩发起洋务运动,将中国的历史运动与世界现代化运动融合在一起。中国的历史由此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无论历史的脚步多么艰难,历史都不是倒退,而是进步。在处理外交事务上,曾国藩表现出审时度势、应对巨变的能力。他坚持民族大义的立场,忍辱负重,努力维护和平,从而避免了新的战争灾难,给了中国喘息的机会,在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中进行“争富”建设。所以曾国藩虽然有一定的历史罪过,但他的历史地位应该归入近代进步的爱国人物之列,其重要性在中国近代史的前60年几乎是无与伦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