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午夜有多少人在贴吧。
——作者的题词
苏轼一生的主要去处:
眉山-开封-凤翔(宝鸡附近)-杭州-密州(山东诸城)-徐州-湖州-黄州-南京-颍州(安徽阜阳)-扬州-定州-惠州-儋州(海南岛内)-
介绍
“不听林间打叶声,何不唱唱慢走。竹签草鞋比马还轻,谁怕!一件雨衣的蓑衣,任凭风吹雨打,依然过着我的生活。
春风的凉爽,将我的酒唤醒,寒冷开始寒冷,太阳的山峰的太阳,但在时间满足。回望遇见风雨的地方,回去,对我来说,没有风雨,还是晴好天气。"
那是1082年3月湖北黄州的一个下午。这是平常的一天,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
正是乍暖还寒的季节,一场突如其来的黄昏雨。风卷起地上的尘土,甩到人们的脸上,雨淅淅沥沥地落在林中的树叶上。
这时,从蜿蜒的山路上,一群行人匆匆走了出来。大部分都是左躲右闪,慌张避雨。只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拄着一根竹竿,慢悠悠地走着,雨水落在他高大的身躯上,但他似乎浑然不觉。他的脸色红润,可能是因为他刚刚喝了一坛杜康。只见他慢慢转过头,看着来时的路,嘴里念叨着:“回家吧,回家吧,这里没有风雨无阻!”话一出口,带着浓浓的川音,回荡在山麓和烟雨之中...
今天下午,一代文豪苏东坡拄着竹竿,穿着草鞋,穿着这样一套特殊的服装,在黄州的泥泞雨中,缓缓向我们走来...
时间是一条流动的河流,永远不会逆流而上。900年前的往事已经如一缕青烟了吧?900年,在中国文学史的长河中,有多少人像流星一样成名,然后划过夜空?有多少人的名字没日没夜的看完,然后就忘了?
苏轼和他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但他的名字和文章却被后人代代相传。就像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让人沉浸其中,津津有味...
昔日的仙女已乘黄鹤飞走,只留下一座空荡的黄鹤楼。时光流逝,诗人走了,他的诗还在;他的诗模糊了,他的灵魂还在...
1.
眉山。
这是故事开始的地方。
这是一片富饶的土地。在成都和乐山之间,是眉山市。在宋仁宗景佑三年,也就是1036年12月19日之前,它默默无闻地矗立在那里,就像中国的其他小城一样。然而,随着清晨一声婴儿的啼哭,这个西南小城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它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闪亮的词,也成了后来很多文人眼中的圣地。
苏轼出生在一个小康家庭。什么都不懂却很大方的苏旭爷爷,喜欢拿着一坛好酒游荡到田间的路边,叫上三五好友喝个酩酊大醉,然后哼着歌回家。苏轼的父亲苏洵已经27岁了,但他的性格与祖父完全不同。他沉默寡言,但他有独特的思想和政治抱负,但他从未遇到过他的才华。苏轼母亲的娘家姓是程。这位程小姐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像男孩子一样识字,这在当时的社会是很难能可贵的。史书上没有找到更多关于她长相的描述,但我觉得这样温柔的女人一定很美。苏洵在江淮游历期间,苏轼的母亲亲自担起了教育孩子的工作。虽然当时苏轼已经上了私塾,但每天放学后,他母亲都会把他叫到院子里,单独给他讲一些经典。那些年的黄昏,眉山市苏宅的院子里,总有一幅画,画着一位年轻的母亲,拿着一本《汉书》坐在竹椅上,读着一段,讲着一段,不时向儿子问一两个问题。小苏轼静静地站着,认真听着妈妈的讲解。太阳的余辉温柔地洒在母子俩身上,夕阳很快拉长了他们的影子,投在地上、门上、雕花的木板上,直到渐渐消失...
苏家和程家都是眉山城里的大家族,苏轼的几个叔伯也早已小有名气。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小寿司一天天长大。八岁的苏轼已经在母亲的指导下读完了整本《汉书》,而在私塾里,他也表现出了比其他孩子优越的智力。可以说,苏轼继承了祖父的慷慨与旷达,父亲的智慧与抱负,母亲的优雅与宁静。这并不奇怪。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寿司如雨后春笋般,势不可挡地涌现出来,茁壮成长。
2.
梅山外的玻璃河还在日夜流淌,苏府老桂花树的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时光悠悠,岁月静好。
“新婚之夜,成为第一次。”这两件人生大喜事,在苏轼十八岁到二十岁期间接踵而至。
才华横溢的青年苏轼在十里八乡早已小有名气,媒人每天找上门来络绎不绝。苏轼的父母经过精挑细选,最终选择了一位青春洋溢的姑娘。
青神,一个地名,在眉山市以南十五里,沿着玻璃河。在父母看来,与其让儿子娶个外地媳妇,不如找个知根知底的本地人。毕竟会更容易相处。
苏轼自然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另一半。我们没有办法测试他对这段婚姻最初的态度,但我猜他总会有或多或少的不满。但是,在当时那个社会,也是无奈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等。那时候婚姻三分是人为的,剩下的七分只有听天由命。
老天对苏轼终究不薄。这一点,当他亲手掀开新娘子的红盖头,看到张若水的眼睛亮亮的,笑靥如花的时候,自然就明白了。
新娘子才十五岁,羞涩中却落落大方。她娘家姓王,单名。
王福。请记住这个女人的名字。正是她的智慧,她的体贴,她的能力,她的温柔,陪伴着苏轼走过了风风雨雨的整整十一年,这是苏轼步入仕途最艰难的十一年。两人相濡以沫,酸甜苦辣,留下了深厚的感情,以至于在妻子去世十年后,远在千里之外担任密州知府的苏东坡,半夜梦见妻子,激动得“彼此无言,只流千泪。”
3.
在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唯一出路就是参加科举考试,获取功名。在苏轼家里,他的叔叔伯伯们都是这样做的。只有他的父亲苏洵在许多战争中被击败,他的名字落在孙山之外。
仁宗嘉祐元年,也就是公元1056年,他又要上路了,但和过去的一个人不同。这一次,是一对父子。在苏洵的心目中,除了对自己功名的那份不甘,更多的是对两个儿子未来的期望。
“寒窗十年无人知,名满天下。”这是那个时代文人最大的理想。中唐大诗人孟郊在状元及以后的时候,横跨马游过马路,无限感慨地说:“春风傲,马蹄急,一日可看尽长安花。"
这是春风,花儿像大海一样。然而时空变了,长安变开封了。
五月初的开封乍暖还寒。在繁华的街道上,有两个年轻人站在风中,四处张望,眼神里流露出好奇和渴望。是苏轼和弟弟苏辙,两人都是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这个繁华的大都市。一切都那么新鲜。看着拥挤的街道,似乎他们也在寻找自己未来的路...
礼部初试在秋季如期举行,苏轼和父兄都顺利通过了初试。接下来是最关键的宫廷考试。那一年的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题目是《政治上的慷慨与朴素》。
欧阳修读到苏轼的论文时,眼睛一亮,立刻被这个年轻人朴实的文风和犀利的见解所吸引。当然,欧阳修当时并不知道这张纸的主人是谁。按照宋代科举考试的规则,考生答完题后,要由专门人员抄录,不写姓名。此举是为了防止考生和考官之间的秘密交易。欧阳修拿着这张没有名字的试卷,一遍又一遍地看。他爱不释手。他传给其他评委,大家都鼓掌。
毫无疑问,这应该是一份顶级试卷。然而,欧阳修自信在当代众多的例子中,只有他的学生曾巩能写出如此出色的文章。于是,为了避免别人说自己偏心,欧阳修把标题转到了第一位,给了第二位。所以苏轼错过了一个成为天下第一的机会。这真的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但是900多年后,我们回头看看。就苏轼在后人心中的地位而言,当年的第一名和第二名有什么区别?
欧阳修真是一个可爱的老人。他对苏轼的才华赞赏有加。他曾经当众对同事大喊:“我应该向这个人让步,让他脱颖而出!”“还有一次,我和儿子吃饭的时候,谈到了苏轼。他笑着对儿子说:“记住,孩子,再过三十年,全京城都不会有人说你父亲的文章。那时,他们谈论的都将是苏子展...“这是一个笑话,但我们也隐约看到,新老两代文学领袖之间的接力棒正在悄然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