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界名人简介
何永志,女,重庆小天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1982年,何永志和丈夫廖长光用卖房子的3000元在解放北八一路买了一间临街的16平米的店面,开了一家只有三桌三锅三工薪族的“小天鹅”火锅店。如今,小天鹅火锅连锁店已超过300家,资产数亿元。何永志也被称为“火锅女王”。
奖励动机
今年,投资3.6亿元的洪亚东成功打开了市场。洪亚东在投资规模、美食聚集和古巴渝文化传承方面最具影响力和吸引力,也是对城市人文景观的巨大贡献。
为了洪亚东开街的成功,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到现场工作,引发了一场发展民营经济的大讨论。洪亚东也成为重庆市政府大力扶持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何永志功不可没。
何永志在家里排行第七,人们叫她“七姐妹”。何家七姐妹中,有六个嫁给了“如意郎君”,只有何永志的丈夫廖昌光“卑微”,而何永志是七姐妹中“最可爱的一个”,所以廖昌光处境尴尬。
三口火锅齐家
转眼间,夫妻俩已经结婚三年了。有一天,廖昌光对妻子说:“你知道我们住的房子现在能卖到3000元吗?”于是何永志夫妇卖掉了房子,用这笔钱开了一家火锅店,只有三张桌子,三口锅,三个打工仔,取名“小天鹅”。那一年,何永志29岁。
火锅店的生意很红火。夫妻俩把第一天生意的钱倒在床上,里面有很多硬币和羊毛票。两人开始数,居然有200多块钱,去掉成本还赚了80多块。80多元是当时劳动人民一个月的工资。一个月的工资让他们一天就赚回来,太神奇了。当时两人面面相觑,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到1988,何永志6年赚了65438+万元,店面扩大到100多平米,不再是摆地摊,成了饭馆。
何永志是一个喜欢创新和改变的女人。很多外地人来这里,想尝尝重庆火锅,但是太辣了,受不了。何永志想了想,想出了一个把火锅一分为二的办法——在锅里隔出一个S形的铁板,把红汤和清汤分开。这就是“鸳鸯火锅”的由来。后来,她发明了“母子火锅”和“旋转锅”。正是这些发明让火锅走向高档,走向全国,风靡全球。
坐在轮椅上开分店
麻辣重庆火锅遍布全国。在这些火锅店中,重庆小天鹅有300多家火锅店,其中加州和希尔顿各有4家。相当一段时间,何永志穿梭于每一个火锅城。飞机的座位成了她临时休息的躺椅,手机成了她与家人沟通的唯一渠道。
1992,何永志夫妇已拥有数千万资产。6月8日,1994,小天鹅第一家加盟店——天津店正式开业,仅用8个月就收回全部投资。何永志成为中国应用特许经营模式进行品牌扩张的第一人。
那时候几乎每周都要开一家店,飞机上的座位成了何永志睡觉的地方。她常年住在酒店的小套房里。她两年没回家了。有一次她回家,保安连门都不让她进。
天有不测风云。何永志在北京开分店时遭遇车祸,造成股骨骨折。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何永志坐着轮椅在全国各地奔波,以至于现在很多人都以为小天鹅的老板是残疾人。因为一直跑来跑去,骨折后没有好好休息,无法愈合。她住院三次,做了三次手术。
何永志的第一次手术,医生在她的股骨上扎了五根钢针。第二次手术从何永志腿上取出钢针时,他惊讶地发现,第二根钢针断了,受伤的股骨已经坏死。医生很惊讶一个女人有如此顽强的毅力。
重建联动模型
钱是赚了,隐患却留下了。因为门店太多,管理跟不上,她就像消防员一样四处救火。现在回想起来,她还是很害怕。“如果不及时调整,小天鹅随时会有跳楼的危险。”
何永志很快做了决定,投入巨资进行专家培训和模型重建。小天鹅新的特许连锁体系由FDS(世界特许经营服务发展组织)中国公司量身定制。现在,他们的核心技术——火锅底料已经产业化,辐射全国的配送中心也建成了。何永志总裁终于可以说小天鹅突破了中国食物链的几个障碍。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何永志尝试将现代管理运用到自己的企业中,并取得了成功。现在他的资产有几个亿。
这一年,何永志梦寐以求的洪亚东终于成功开业并投入使用。在洪亚东的建设过程中,何永志原本受伤的腿再次骨折,但她仍然活了下来。
字符文件
吴亚军,女,1964,重庆合川人。她于1984年7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从事机械工程师、记者、编辑工作。重庆龙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奖励动机
十年来,吴亚军给重庆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系列楼盘。可以说龙湖的产品代表了重庆人未来主流生活的梦想。在重庆地产的每一个时代,重庆地产都被一次次标上新的高度。2006年,龙湖销售额达38亿元,成为西部首家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的房地产企业,再次确立了龙湖在重庆房地产行业的标杆地位。
在重庆楼市,龙湖很有名气。2005年,《新周刊》将龙湖与熊琪、解放碑、墨邦、长安并列为重庆十大名片。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可能不知道龙湖的老板吴亚军。如果只看她的名字,可能很多人会误以为她是男的。
由于她从未接受过媒体采访,很多人只知道她曾经做过《中国市容》的记者。为此,记者通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采访地产圈熟悉和接触她的人,以及在龙湖工作过的人,大致勾勒出她的财富轨迹和性格。
一个项目打造一个品牌。
65438-0993,吴亚军成立重庆陈佳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1995年6月,她创办了重庆中建科置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万。不久,重庆中建科置业有限公司更名为重庆龙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龙湖南苑,1995开发,是吴亚军的第一个项目。虽然当时没有成熟的开发经验和品牌,但因为善于学习和创新,龙湖南园迅速成为当时重庆楼市的标杆。随着龙湖南园项目开发的成功,吴亚军已经初步树立了龙湖的品牌。
卖房比卖菜快。
1999,龙湖西苑项目开工。由于吴亚军首创了重庆楼市的板式圈地和样板景观,该项目一诞生就成了抢手货。为了买房,很多市民甚至彻夜未眠排队摇号。业内人士回忆当时的情景说:“那房子卖得比菜还快。”
西苑项目成功后,龙湖的资金也很充裕。但吴亚军并不是盲目扩张。直到2000年,吴亚军才开始开发龙湖的系列品牌。
截至2005年底,龙湖销售额达到21.2亿元,成为重庆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首家销售额突破20亿元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与世界500强共舞
2004年6月5438至10月,龙湖联姻世界500强企业香港置地,共同投资40亿元开发“大竹林”时尚生活社区。吴亚军在当时的合作仪式上对媒体表示:龙湖的理想是做百年老店。通过与置地的合作,我们可以学到一个屹立了100多年的国际房企的细微之处。有了置地这样的合作伙伴,更容易获得国际社会的信任,使得龙湖登上国际舞台的时间表提前了好几年。
刷新成都楼市三项纪录
吴亚军在成立之初就预言,五年后龙湖将成为重庆最好的房地产企业之一,十年后成为中国最好的企业之一。今天看来,龙湖的预言都一一实现了。2006年,吴亚军迈出全国扩张的步伐,首次走出重庆到成都的第一个项目——晶蓝半岛,取得了一次性推出最多、开盘销售套数最多、开盘销售金额最高的三项纪录。龙湖北京1号作品——峦山联排别墅项目即将亮相。
同样是在2006年,龙湖集团在重庆和成都的总销售额突破38亿元,成为西部地区首家销售额突破30亿元的房地产企业,也是中国最优秀的开发商之一。
细节成就龙湖。
关于吴亚军成功的秘诀,业内有很多说法,但有一个说法是举世公认的:细节成就龙湖。
据说龙湖新项目开盘前,除了产品推广,还要制定详细的客户接待方案,比如客户来哪里坐,中午饿了要给他们准备什么样的午餐,甚至连味道都要考虑进去。
每年春天,龙湖都会组织老人去爬山。为了保证老人们的安全,负责活动的团队要在出门前的前半个月至少踩点三次,做好详细的计划。计划内容包括:路上有多少陡坡,预测老人走多久会觉得累等等。
一个更广为流传的故事是:深圳万科高级经理林少洲参观龙湖样板房,脱下皮鞋换上拖鞋进屋。当他出门穿上自己的皮鞋时,发现自己的皮鞋已经失去了方向:以前是对着房间的,现在有人把皮鞋朝外放。林少洲感叹:龙湖是个可怕的企业!
字符文件
吴长江,41岁,重庆铜梁人。广东省重庆商会副会长、惠州NVC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1988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制造系,1992下海,1998创办NVC实业公司。2005年,公司销售收入超过8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照明企业,2006年产值达到654.38+0.5亿元。
奖励动机
改革开放20多年,数百万重庆人南下打工。吴长江,飞机制造专业毕业,在广东做过保安和技术工人。凭借重庆人的进取精神,最终成为中国照明行业的领军人物,飞利浦在中国的头号对手。
2006年5月,吴长江去了欧洲,据说世界上一家著名的照明公司要给NVC做品牌。吴的豪言壮语是:“我的目标太大了,不仅要做中国第一,还要做世界第一。”
晋升前先去“死胡同”
吴长江出生在铜梁农村,家境贫寒。据说他周末经常步行30英里回家。高中毕业的时候,虽然是四川省优秀学生干部,但是高考表现不佳。吴长江考上了西北工业大学,却与心仪的清华大学失之交臂。
1988年,吴长江毕业来到汉中航空公司。“那时候我确实很有野心,很想做事,但是国企限制太多,我也在努力磨平自己的性格。当时我坚信,要想改变命运,就必须拥有生产资料。”
尽管工厂有意培养吴长江,并送他去北航进修外贸专业,但吴长江在晋升为副厂长前夕选择了辞职。
“当时厂里有人停薪留职,我却自动离职,不想干了。”吴长江说,在下海之前,他把自己逼到了一个角落。
第一份工作是保安。
吴长江从汉中去了深圳。吴长江来到一家工厂申请工作,但是保安拒绝让他进去。吴长江拿出他的大学毕业证,但保安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说:“对不起,我们这里不制造飞机。”
吴长江没有生气,后来成了一家工厂的“后备干部”。所谓后备干部,没有固定的岗位,只是在厂里实习,任何岗位都随时缺人。“当时工厂周边治安不好,老板安排我在大门口干一段时间。”我的同事们听到后,愤怒地说老板在侮辱,但吴本人并不这样认为。相反,他很好地执行了老板的指示。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吴长江总能专心工作。
在这家工厂工作了四五个月后,吴长江去了番禺的一家灯具厂工作。他先是做机械师,然后是设计师,最后是经理。他拼命积累,直到10个月后的某一天,他直接去找老板,告诉他准备辞职,自己办厂。“我来广东的目的是当老板。在广东工作的时候,我一直在观察什么样的人能做生意:一是要能吃苦,二是要有魄力,有风险意识,三是要有商业意识,我比大部分老板学历都高。”
周围有3000个对手。
1994年初,吴长江来到惠州创业。当时他只有654.38+0.5万元,找了其他5个股东集资654.38+0万元成立了惠州明辉电器公司,由吴长江全权管理。
当初一间民房,十几个人,一些简单的工具,但这个小作坊却创造了惊人的利润。“第一单是港商要两万台变压器,要求两周交货。”熟悉这一行的人都知道,光是开模就要1个月,但吴长江毫不犹豫的接了单。画图开模花了一个星期,10多人连续两个晚上的工作,终于支付了订单。这个生意赚了20多万。
第一年6个股东拿到38万。但明辉1995被一家香港公司收购。经过几年的准备,在1998年,吴长江和两个重庆的中学生成立了NVC实业,注册资本100万元。
此时,飞利浦、欧司朗、松下等跨国照明巨头纷纷进入中国。珠三角有3000多家照明企业。在这个整体市场容量超过65438+1000亿元的行业里,刚刚成立的NVC并没有什么优势,初期的运营模式也没有什么特色。与珠三角地区的大多数小企业一样,NVC长期以来以给外国企业代工为生。但吴知道,要生存,只有建立自己的品牌。
七年销售额增长30倍。
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改造和员工培训,NVC已经度过了最初的难关。1999年,NVC销售收入达到2700万元,2000年达到6000万元,成为当地知名企业。
自那以后,吴长江显示出对销售的强大控制。NVC是中国的第一家店。目前,NVC在中国拥有800多家门店,这为NVC打造了一个占据行业绝对优势的主要营销网络。2003年,NVC销售额达3.2亿元,在珠三角3000多家照明企业中脱颖而出。2005年销售额突破8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照明企业。2005年,NVC在“中国100强成长型企业”中排名第25位。
事实上,NVC 80%的年销售增长率早就引起了跨国巨头的注意。飞利浦总裁访问中国时,对NVC有了详细的了解,并对收购NVC感兴趣。吴长江还告诉记者,NVC有望于明年在美国直接上市。
字符文件
黄红云,男,40岁,重庆金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涪陵区义和镇人。我在建筑工地当过学徒,在乡镇企业当过总经理。我是1998开始进入主城区的房地产市场,在当时还是“不毛之地”的黄泥浜建设金科花园而一举成名。
奖励动机
全球房地产的最新理念将在几个月后体现在金科的房地产上,它也将在原有基础上突破创新。不断的突破和创新,使金科在短短八年内成长为国内一线开发企业。总资产达到20多亿元,综合实力在全国房地产百强企业中排名第37位,年开发竣工能力654.38+0万平方米。
虽然被媒体誉为重庆财富的黑马,但黄红云说起自己的财富创造,首先想起的还是265,438+0年前一天5毛钱的日子。
65438至0984年,20岁的黄红云从老家涪陵区义和镇来到涪陵市一家建筑公司当学徒。“当学徒其实就是在工地边干边学。那时候我的工资最低,一天五毛钱。”
然而,黄红云把这份工作视为人生的起点。“当时,我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想法,在盖楼建房肯定会大有作为。因为中国要想赶上外国,至少应该把城市里的房子都变成高楼。”就这样,他扎根工地向老师学习——为了搞懂工程问题,他不仅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请客人指点迷津,还经常借建筑学的书籍刻苦学习。
四年后,黄红云成为这家建筑公司的工程部主任,并被录取为工程师。
第一桶金8000元起。
由于努力工作和经济,到1988,黄红云已经存了近8000元。有了这8000块钱,他和朋友合作接手了一些小项目。5年后,黄红云赚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20多万元。
1993原涪陵区乡镇企业局为了盘活局直属国有企业,实行了“从社会上招聘干部担任企业领导”的政策。在业内小有名气的黄红云,成了该局直属一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这家长期亏损的企业面临着两大困境:偿还银行贷款和业务短缺。黄红云带着几个建筑精英上任不久,做了两件事:一是自掏腰包拿出6万元帮助企业还银行贷款利息;二是接到一单“绝对不赚钱”的农村小学危房改造工程。
不到一年,企业开始盈利。此后,根据国家政策,公司实行了股份制改革。注入自有资金后,黄红云成为董事长。随着公司业务从单一的建筑承包向房地产开发转型,黄红云的个人财富也大幅增加。
8年挤进中国前50
从65438到0998,黄红云迈出了成为亿万富翁的关键一步——从涪陵到重庆。今年,他开着一辆普桑,带着三个伙伴进入了重庆主城区。金科集团诞生在江北区一间租来的办公室里。
经过一番考察,黄红云看中了一块当时无人问津的“不毛之地”——黄武路地区。“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赌博’。”那时候刚来重庆,人生地不熟也无所谓。”黄红云描述了他当时的心态。
但也正是因为没有先入为主的想法,黄红云将当时的黄武路视为与解放碑仅一桥之隔的“闹市”,并与几个合伙人斥资近3000万元在此打造金科花园。不久后,黄花园大桥通车,路桥年票制实施,重庆房地产市场好转...这一次,“赌博”使黄红云赢得了巨大的胜利。
此后,在几块“不毛之地”,金科集团还建设了金沙水岸、天籁城等多个高档住宅小区。随着金科品牌的快速成长,黄红云获得了惊人的财富。2005年,金科集团营业收入超过22亿元,年纳税总额达到6543.8+0.5亿元。综合实力也跃升至国内第37位。
兵分三路,剑指全国。
在重庆市场取得成功后,黄红云并不满足。从2004年开始,金科集团陆续收到昆、大、苏等城市地方党政领导的邀请,邀请金科开发类似中华广场的优质项目,可以显著提升城市形象。
2006年8月,金科集团分别在湖南长沙和四川成都设立办事处,逆市扩张,指向全国,确立了以成都和Xi安为中心的西区、以长沙和武汉为中心的中区、以南通和无锡为中心的东区三大发展区域的发展战略。预计金科的异地项目将于今年上市。
累计捐款7000万
黄红云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的行为准则:社会价值大于企业价值;人的价值大于物的价值;社会价值大于个人价值。
黄红云竭尽全力积极向社会奉献爱心:捐资10余万元为贫困地区修建排水工程;捐赠2000万元支持重庆基础教育发展;捐赠1万元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率先与三峡库区共建劳动力转移就业基地...截至目前,金科已捐款7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