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峰的中学生
2007年7月17日凌晨,回龙坝镇谭亮洪峰暴涨,房屋成片倒塌,情况极为危急。
李站在自家的房顶上,发现50米外的房顶上站满了人,正在呼救。由于地处洪水中心,房屋受到强烈冲击,随时有倒塌的危险。一旦坍塌,人们生还的机会非常渺茫。李毅然决定带领一家三口,立即展开救援。李老师用手势引导被困人员利用两层楼之间的四间房屋的屋顶,逐步爬到相对安全的自家屋顶。当30多人爬到隔壁王家楼顶时,由于两栋房子距离太大,人被困在王家楼楼顶。没有太多时间思考,李把家里所有的绳子都砍断拼接在一起,把楼梯安在了两个房间之间。她和丈夫稳稳地扶着梯子,人们沿着梯子一个接一个地转移到李家。时光流逝。在李的指挥下,老人、小孩、女人和男人依次爬了上去。上至65岁的老人,下至2岁的小孩,一大群32人,全部安全转移到李家的屋顶上。就在最后一个人离开后不到10分钟,王的房子倒塌了,消失在滚滚的洪水中。长期受到惊吓,群众情绪很不稳定。李安慰大家说,我们应该相信党和政府,他们一定会来救我们。很快,救援队来了,用绳子搭起了滑梯,惊慌失措的人们想先过去。李再一次走上前去,安排女人和孩子先走,然后是老人,最后是年轻人。人群一个接一个地逃跑了,但李把他的儿子留在了最后。
李说,“在这次洪灾中,我虽然损失很大,但受灾群众仍然很多,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党和政府解决。作为一名党员,我有决心和信心与党和政府共渡难关。困难只是暂时的。”简单的话语,表达了一个党员崇高的精神境界。
2007年,李先后被重庆市妇联、全国妇联授予重庆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吴事迹
吴,男,53岁,党员,重庆市巫溪县五龙乡大坡村党支部书记。
从65438到2005年,吴共义务赡养了45位老人,其中22位老人在他的照顾下平静地走完了一生,6位老人回到了亲人身边。目前,吴仍在赡养17位老人。
1988年冬天的一天,吴在路上遇到一位老人。她衣衫褴褛蜷缩在路边,冻成一团。吴把老人送回家时,看到老人又无助又可怜,被子又黑又臭,枕头居然是砖头。他泪如泉涌。他在周边几个村子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几十个孤寡老人过着类似的生活。1990年,吴说服老伴倾其所有,买下了她家对面的一个废弃酒厂,改造成养老院,有16套房子,取名长乐,希望老人们能天天开心。年底,8个村16名孤寡失能老人入住养老院。
70岁的马长兵刚到敬老院时,长期吃肉拉肚子,吴每次都帮他清理。70岁的田老人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吴悉心侍候她,使她认自己为儿子。63岁的谭传贤是个哑巴,智障。她哥哥去世后,她突然失去了生活来源。当吴听说这件事时,就收留了她。任和妻子谭继寿抚养智障儿子长大,因年事已高,生活陷入困境。吴收留了这个三口之家,他们养了11年。
吴在15期间收养的45位老人中,有一半是残疾人。那些死去的老人都是吴的“儿子”。弥留之际,他们流着泪喊着“恩人”,握着吴的手久久不愿放开。1993年,吴买下了1.5亩荒山,开辟了“长乐老人陵园”,在陵园内植树种花,以花、松、柏寄托已故老人。当时民政部授予他“高德重义”的牌匾。
养老院建成时,吴贷款6000元。今后每年将为敬老院提供近10000斤大米,1000斤猪肉,近500斤食用油,200到300斤盐,外加缝制衣物和购买被褥,以及医药费、丧葬费、电费等费用。吴还拿出家里的3亩承包地供敬老院种菜种粮;在自己承包的荒地上开垦20亩药田;办一个农场,建三个小作坊,棕榈加工厂,预制厂,木材加工厂。从65438到2005年,他先后投入30多万元,让这些无依无靠的老人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去年2月,65438,他投资13万对养老院进行了第二次改造。每层楼都配有浴室。老人们睡在席梦思床垫上,电视机更大,厨房里放了一台冰箱。
2006年,吴被评为中国十大孝亲敬老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全国模范候选人:陈(已故)
陈,女,生前系重庆巴渝航运公司下岗职工。
一位下岗女工,被群众誉为永不下岗的精神,一生救人十余次,最后为救落水群众献出了44岁的生命。
2004年6月20日晚,重庆巴南区轮渡渡口,两人不慎掉入滚滚长江。这时,正在渡船上的陈听到呼救声,脱下衣服和鞋子,跳进了湍急的河水中。在汹涌的海浪中,她奋力游向落水者,一把抓住落水者的衣服,但落水者慌乱中突然紧紧扭住陈的脖子,两人在江面上不停地起起伏伏。陈最后壮烈牺牲,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壮歌。
陈救人的壮举不是偶然的,这与她44年的人生经历和她一贯的英雄行为是分不开的。陈生前的主业是船体除锈油漆工,他的“副业”是下水救人,干的是18。1983年秋天,陈回到涪陵老家,在几十米外遇到一名被冲出河外的溺水者。她独自跳入河中,冒着急流,冲破险滩,把溺水的人高高地举过头顶。1988年夏,陈的邻居吴天行不慎坠入长江。当他遇到危险时,陈绝望地跳进了河里。半个小时后,吴天星被救了出来,但陈已经累得瘫倒在地。长江洪水1981和1988。作为公司水上救援队唯一的女英雄,陈和男同事一起积极施救,救起多名落水人员。2001,她跳入河中,救出了因在河边洗衣服而落水的下岗工人李新平。
从18开始,陈为了救人溺水,不顾自身安危,先后十余次跳入长江。一旦下水救人,就有生命危险。陈下水救人10多次,经历死亡威胁10多次。
陈家境困难,生活艰辛,但她仍然热心帮助身边的人。认识她的人都说她是一个“随时都会笑的人”。脾气直爽,热心肠,身边的人有大大小小的问题,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说话,而且从头到尾都很注意结尾。
陈于2004年被重庆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做全国的模范候选人:廖桂林的事迹
廖桂林,男,49岁,党员,重庆市开县后坝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
廖桂林以一生的信仰和操守,用忠诚、勇敢、善良谱写了英雄歌曲,被家人称为“宽以待人”,被群众称为“廖英雄”,被媒体称为“翱翔三峡的雄鹰”。
2004年,“9?4”洪水中,廖桂林冒着瓢泼大雨凌晨帮助转移街上300多名群众,随后在洪水中带病奋战17小时,救出20多名儿童和老人,直至筋疲力尽被洪水卷走。他获救后发现自己的财物已被洪水“洗劫一空”,女儿因洪水导致心脏病复发住院。在我去看我女儿的路上,我突然看到盛丰沙发家具厂着火了。他第一个冲上前去灭火,因车间30多桶燃料物品连续爆炸而身负重伤。他在医院醒来后问的第一句话就是火灭了没有。他的妻子苦恼地回答:“火已经扑灭了,挽救了附近加油站、学校、医院和1000多户6000多居民的生命财产。你怎么能刚从洪水中出来就去火海呢?”?”他脸上带着微笑,说,“我是党员。如果我不去,谁会去?" !谁让我‘心胸宽广’呢?”
2001年8月,廖桂林为救金凤乡新华村村民谢,拼命抱住歹徒。见歹徒高举菜刀欲砍向谢的脖子,他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胳膊挡住了刀。结果他的左肘缝了18针,至今还有一条两尺多长的疤。四根手指完全失去了功能。有央视记者问他,“老廖,你再遇到持刀歹徒怎么办?”他回答说:“我为义不怕死。我以后要上学!”“廖桂林就是这样用鲜血维护社会诚信的,他已经见义勇为60多次了。他赤手空拳抓刀,悬崖勒马,追捕逃犯,缴获炸药,跳河救人,救助危房孤儿。他受伤15次,住院四次,全身留下十几处伤疤。他的听力和视力严重下降,左手只有大拇指完好无损,其他四根手指只剩下一半。法医鉴定为六级伤残。
廖桂林从事基层调解工作18年,调解各类民事诉讼近1300起,免费提供法律咨询1000余次,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他还照顾和赡养了罗文贵和熊从贵两位无血缘关系的老人30多年,为他们提供住房、衣服、钱和食物,打水、做饭、吃药、洗澡、拉屎,一直辛苦工作到老人去世。他把社会各界给他的慰问金、救助金全部捐给了辍学的五保老人和贫困儿童;家里省吃俭用,攒钱给因为脑溢血瘫痪了10年的母亲和患有严重风湿性心脏病的女儿治病。
廖桂林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分子、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荣誉称号,并在人民大会堂作了先进事迹报告。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张和龙事迹
张和龙,男,47岁,党员,重庆世龙机械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这个来自巴南区石龙镇大连村三社的农民,1984加入农民工流动,1999担任重庆市巴南区群龙劳务输出公司经理,开始带领家乡的农民工“闯天下”。在创业的征途中,他以诚信为基石,创造了民族劳动品牌商标“石龙技工”。
张和龙视守合同为企业的生命。为了保证合作方对农民工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他不惜高成本征收异地农民工,超成本培训农民工。为了保证及时发货,会组织员工高补贴加班,铁路运输改为航空托运;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对员工的操作提出了严格严格的要求。公司成立不久,就承包了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钢铁厂散热器生产的服务。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公司如果履行合同会亏损严重甚至破产,但他没有离开,毅然借钱履行合同。守合同讲诚信为公司赢得了续约权,赢得了社会声誉,促进了公司发展。现已成为拥有65438+万人的石龙劳务集团,在全国建立了9个分公司。创业初期,公司因履行合同而亏损。有人提议减少或延迟农民工的工资。张和龙断然否认:“我也有过打工没工资的经历。按时足额发放我的工资是我招工时的郑重承诺,哪怕是锅里卖铁,我也要说到做到。”发工资的日子越来越近,农民工的皱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悄悄让家里的贷款如期汇出兑现。
六年来,公司为帽儿山钢铁厂创造利润6543.8+0.5亿余元,上缴国家税收近2000万元。张和龙不仅把纳税当成义务,还把热心公益捐款捐物当成义务。他默默关注着尚志市的贫困家庭,始终怀念着家乡的道路、桥梁、校舍。他个人已经捐款超过75000元。他说:“我在老家长大,在尚志创业。我不能丢了根,忘了根。”
张和龙荣获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首届十大诚信农民工等荣誉称号。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段事迹
段,男,42岁,重庆格派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党员、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段的诚信无价,守信天价,让一家负债率高达300%的老国企涅槃重生,一年扭亏,三年跻身重庆工业企业50强。目前,段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家装线材生产企业和最大的铜型材产品加工制造企业,创下了令人瞩目的“鸽子奇迹”,是国企改制成功的典范。
2001年初,在没有固定资产、没有流动资金、负债700多万元的情况下,段和他的团队投资成立了现代国有企业重庆格派电线电缆有限公司。依托“不信任国企为全体员工创造政绩”和“诚信进步”的理念,以电线电缆家装为主,以“诚信”为基石,实施质量品牌领先战略,实行质量事故全额赔偿和扣除企业信誉损失10%的制度,以现代企业家的优秀品质带领团队向市场传递诚信信息,使市场成为“鸽子品牌”。截至目前,总资产达到5.9亿元,产销量达到1.21.9亿元,分别增长50倍和20倍。经济规模保持了年均80%的增长速度,上缴国家税收6600多万元。到今年年底,产销量将超过6543.8+06亿元。荣获中国机械行业500强和重庆市最佳诚信企业称号。
段在全体员工中培养“质量等于饭碗”的意识,把守信意识融入到每一个环节,使“诚、利、义”成为鸽子品牌主、合作伙伴、客户之间的合作基础,出现了鸽子品牌公司特有的“三怪”现象:产品没有问题可以退货;经销商没下单,急着交钱;供应商自愿先提供材料,再收钱。出现了“调价现货”“让价而不是市场”“让价而不是保证资金回笼”“客户满意,商家赚钱,公司发展”的双赢局面。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和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电线电缆产品获得“国家免检”资质。家装布电线、电器用铜型材产销量均位居全国前三,占据重庆家装电线市场90%以上的份额,“鸽子牌”成为重庆名牌、西南著名商标、老百姓心中的电线电缆。
段不仅实现了企业的重生,而且真诚对待员工,敢于回报社会。近678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公司每位员工每月不仅能领到20公斤大米和2公斤色拉油,住房公积金、养老金、失业救济金和医疗保险待遇也足额发放。积极捐资建设重庆机电鸽子希望小学,资助社会慈善事业,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展现了自己对拳击的热爱。
段先后获得全国6543.8万经理人、全国机械行业优秀企业家等称号。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邓事迹介绍(已故)
邓,男,党员,原任重庆市梁平县湖城镇党委书记。
邓在村民中立志脱贫致富,扎根山乡31年;爱是一个偏远落后的虎城。我两次放弃了在市里升职的机会。2007年2月,工作疲惫,才51岁。他被誉为“20世纪焦式公仆,21”。
1998年,邓就任湖城镇党委书记时,面对这一穷山沟,以敢于啃“硬骨头”著称,他誓要摘掉这顶“穷帽子”。
一身布衣,一双胶鞋,一个黄布袋,是邓的生动写照。这些年来,他吃住在办公室,走在田间地头,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虎城方圆78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哪棵桑树没粉刷,哪条路塌了一块石头,哪一个有困难,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全都解决了。这些年来,他用近40个工作笔记本,记录着乡亲们的温暖和百姓的心声。
面对各种热情挽留他的群众,邓毅然放弃了当县领导的机会。他总是对村民们说:“你们放心,在湖城的事情没有办好之前,我一天也不会离开湖城。”他为群众担忧。曾经穷得连房顶都搭不上的杨,在邓的帮助下,办起了面条加工厂,年销量40多吨,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他想大众所想。在广西桂林商人谢所开的竹木公司出现水、电、用工困难时,邓主动上门服务,让这家在陌生中即将倒闭的公司获得了新生。他希望在湖城蚕茧质量不高,价格逐年下降,部分村民绝望砍伐桑树的时候,邓两次邀请西南农业大学的蚕桑专家到湖城讲解科技知识,还走村串户亲自传授科学养蚕方法,让几千亩桑园重新焕发生机。
邓寿平提出了“修一条路,打好一条龙,养好一条虫”的发展思路。龙是柚子带,虫是桑蚕。在邓的带领下,虎城* * *新建和硬化了48条村、组级公路,108公里,使100%的村、85%的组通上了水泥路;虎城蜜柚获国家金奖,畅销全国,并出口港澳。全镇蚕茧产量居全县第一,农民人均收入增加了1.5倍。
群众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但邓的身体却一天比一天差。2007年2月1日,这个“小病耽误,大病耗尽,实在不行才吃药”的铁人,永远离开了对他无限眷恋的家乡和乡亲,而这一天,距离他的51生日,还差三天。
2007年,邓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党员。中央政府的主要媒体将他作为全国主要的先进典型进行了重点报道。
全国爱岗敬业模范候选人:石事迹
石,女,年龄51,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教委派驻湖南保靖县小学教师。
重庆市秀山县保安乡龙家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山村。离他们村最近的学校是一江之隔的湖南保靖县八亩小学。为了解决孩子上学问题,秀山县教委派当时的民办教师石到八亩小学工作,工资由秀山支付。
因为河上没有桥,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石每天早上都带着孩子到河边,脱下鞋袜,卷起裤腿,背上年幼的孩子,拖着大一点的学生去湖南上学,下午和40多个学生涉水回家。从1987到八亩小学工作的那一天起,石就踏上了18年与村里的孩子们一起读书的道路。
1989的一天早上,下了四个多小时的倾盆大雨。石老师背着一个学生走到河中央时,上游洪水暴涨,一根两米多长的木头横冲直撞。情急之下,她微微向一侧倾斜,右小腿被木头顶着后呼啸而过。右小腿突然感到一阵钻心的疼痛,但她不敢放手。把最后一个学生抱上岸后,她发现右小腿上的大块肉已经被扯到一边。时至今日,石右小腿上仍有一个鸡蛋大小的疤痕。
从18开始,石在这条河上来来回回走了上万次。我不知道她在河里跌了多少次伤,但令她欣慰的是,没有学生受伤。由于石的努力,龙家村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没有一个学生辍学。而她自己,因为长年的涉水,也患上了风湿病。
1989年8月,一场暴雨导致河水暴涨,无法通行。放学后,石只能带着孩子,从桥下游5公里处过河。途中山路打滑,石背着学生在松软的土路上跋涉,身后跟着10岁的儿子。就在那时,我的儿子滑了一下,差点掉进奔流的河里。石听到儿子的哭声,吓出了一身冷汗。幸运的是,一个带着儿子走路的六年级学生抓住了正在下滑的儿子。
2006年,师曾经教过的一个湖南学生考上了北京大学。湖南保靖县政府奖励八木小学5万元,石5000元。那天是她多年来最开心的一天。如今,她的学生中有28人考上了大学,其中5人考上了研究生。
如今,秀山县在河上建了一座桥,方便孩子们上学。然而,石仍然背着一个13岁的先天残疾、行动不便的学生,无论春夏秋冬,穿梭在学校和村里。
师先后20余次被评为秀山、保靖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模范教师,2004年9月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教师。
全国孝亲敬老模范候选人:马福元事迹
马福元,男,20岁,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学生。
家住重庆南川的马福元,出生仅三天就离家出走了。他的父亲在12岁时因病去世,留下他和78岁的爷爷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
马福元,17岁,终于考上了宏志班,学费、杂费、食宿费全免。然而,他80多岁的爷爷却意外摔倒,卧病在床。马福元背着爷爷上学,用微薄的生活费在学校附近租了个木棚,一边读书一边照顾爷爷。因为房间很潮湿,爷爷一着凉风湿病就会发作。几乎每天晚上,马福源都要为爷爷暖床。“这小子真懂事。他学习再忙,也会好好伺候爷爷。”邻居们称赞这个懂事的孩子。有一次,他邻居的阿姨给了他一些鸡蛋。他担心爷爷不吃,就把它们蒸成鸡蛋汤,悄悄埋在爷爷的米饭里,可是一颗白菜他吃了两三天。读书期间,为了给爷爷治病,他一直坚持在学校食堂打工。
许多报纸和互联网报道了马福源的事迹,包括海外媒体。一位美国华人得知他的事迹后,资助他,称赞他“不是穷人,是个男人”。也有网友评论马福源:“很多人有孝心,但没有多少人有孝心。我很佩服他在困难中的毅力,对爷爷的坚持。”
马福元没有因为照顾爷爷而耽误学业。他成绩优异,表现突出。2006年3月,还是高三的马福源获得了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评选的全国中学生郑泰奖学金特等奖,在200多名候选人中获得最高票数。其实马福源并不那么在乎这些东西。他甚至很少阅读报纸和网络上关于他的报道。他说:“我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作为一名学生,我希望能在平静的学习环境中做好自己的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和过硬的技能回报社会,尤其是无数给予我太多关怀的人。这不仅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我爷爷的期望。”
全国孝亲敬老模范候选人:谢芳珍事迹
谢芳珍,女,29岁,重庆市城口县秀起镇香坪村村民。
在大巴山深处的城口县,有这样一位农妇,嫁给了丈夫,传播了爱情。七年来,她无怨无悔地服侍瘫痪的丈夫,照顾残疾多病的公公婆婆,用自己孱弱的身体撑起一个破碎的家。
2001,21年3月,谢芳珍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香坪村村民彭道平结婚,夫妻俩恩爱有加。但甜蜜的日子才刚刚开始,灾难就降临到了这个原本贫穷的家庭。同年7月,丈夫不幸车祸瘫痪,看着瘫痪在床的丈夫。当时,谢芳珍觉得生不如死。这时,她的家人劝她赶紧离开家。然而,面对心爱而无助的丈夫,面对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怀孕的她舍不得离开。她在心里暗下承诺,要用我的一生来照顾她的丈夫,尽我最大的努力不让这个家庭破裂。于是她继续留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家里,用自己虚弱的身体肩负起家庭的重担。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她白天在十几亩土地上忙着种庄稼,养了五头猪。她已经疲惫不堪,但晚上依然细心照顾丈夫,每1小时为彭道平翻身,避免丈夫生褥疮,所以只能睡四个小时。丈夫看着备受折磨的妻子在短短几个月内瘦了20多斤,几次想自杀,都被妻子劝阻。本无力抚养孩子,为了给瘫痪的丈夫活下去的勇气,毅然生下了孩子。四年来,她偷偷流过很多眼泪,也多次想过自杀。但一想到心中的承诺,她就退缩了,勇敢地面对艰难的生活。
由于家里在海拔1800米的高山上自然条件恶劣,只剩下谢芳珍一个人从早忙到晚,一家人的生活和丈夫的医药费仍然难以为继。很快她家负债三万多元。为了拯救这个绝望的家,她想出了一个惊人的主意,带着夫妻结婚。她唯一的条件是:“嫁给我,但我必须带老公和公公婆婆。”就这样,2005年,她带着前夫彭道平和公公婆婆,嫁给了志同道合的村民彭道军。彭道军加入这个家庭后,* * *支撑起了这个困难的家庭。现在彭道平身体状况稳定,对生活充满信心。现任老公彭道军很佩服谢芳这种爱惜亲情,忠贞不渝的举动。他说我为有这样的妻子而骄傲。谢芳孝老爱亲的感人事迹受到了村民们的好评。
延伸阅读:如何买保险,哪个好,教你如何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