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互动中的人际互动形式

1.教师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课堂人际互动类型,教师经常在教学导入、传授关键知识和技能、课堂提问、教学评价、课堂实践等环节使用这种类型。此时,教师面对全体学生,完全掌控课堂交流的主动权。学生可以在单位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并以小组的形式反馈给老师。

2.教师和学习小组之间的互动

与大班教学相比,小班教学中这种类型的师生互动数量有所增加。主要表现在教师设计合作学习任务上。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小组之间巡视,深入小组,或听小组汇报,或作为伙伴参与学生讨论,或耐心指导有困难的学习小组;学生的小组也可以作为互动的发起者,向老师寻求帮助,让老师了解这个小组的活动。

3.师生互动。

由于班级规模的缩小,学生在小班教学中获得了更多与教师互动的机会,这种互动类型也能对学生产生最大的影响,主要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回答、要求与回应、评价与反馈,以及个别辅导、眼神交流和直接接触。学生可以被教师选择为交互对象,也可以主动发起交际行为。教师有选择地与个别学生互动,给予个别指导,以便因材施教,促进个体发展;学生发起的互动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体信息反馈和情感交流的需要。

4.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

这种互动是最具情境性的,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演示、表演或发表意见时,教师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类型的互动是所有学生都处于积极思考状态的过程,最容易激起思考的火花,因为互动的对象没有明确指向,互动的主题不确定。

5.学生和学习小组之间的互动。

这种类型的互动发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包括小组讨论中个别学生发表个人意见或评论他人意见时的互动,以及小组活动中全体学生帮助个别学生时的互动。这个时候学生的活动量最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最大。

6.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

这种类型的互动最常发生在小班环境下的生生互动中,一般存在于课堂练习和讨论的过程中,同桌或好朋友就老师所教的内容和布置的作业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时候老师的活动量很小,但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反馈信息。

7.学习小组和学生小组之间的互动

这也是小班教学中常见的互动类型。这时教师的活动减少,主要负责交流目的的规范和交流过程的引导。由于学习小组的所有成员都可以一起向全班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大大扩大了学生之间的互动范围。

8.学习小组之间的互动。

这种类型的互动主要表现为组间比赛和组间交流两种形式,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率相对较高。组间比赛是一种寓教于乐的课堂交流活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强组内的紧密团结,培养学生的集体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组间交流是将内部小组讨论的认知成果转化为全班知识的过程,具有小组合作的性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小班教学活动中,八种人际交往类型各有特点和作用。教师作为“平等的首席”,不仅参与与学生的互动,而且在各种合作互动活动中起着唤醒、维护、建立、引导和促进的作用。师生、个体、群体和集体之间的互动,在教学认知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引导和规定着学生之间的交往,改变、影响和提升着学生之间交往的内容和水平。丰富多样的生生互动类型巩固了师生交流的成果,起到了衔接、互激、协同的作用。教师应从学生交流的内容中寻找教学意识活动的依据,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学生个体理解和发展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