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实验中学80周年校庆
从普爱小学到普爱中学再到今天的新海高级中学,一条大河流淌了80多年,湿润了当初两岸的旱地,也养育了今天一季遍天下的庄稼。岁月拓宽了她的河床,让她更加青春活力。她没有“逝者如斯夫”的感觉,只是日日夜夜面对大海。
我像一条鱼,有幸在这条大河里生活成长,得到了她的呵护和滋养。虽然往事如烟,但回想起来,老师们慈祥的面容,学生们天真无邪的玩耍,依然历历在目;上课的铃声和操场的哨声还在我耳边回响。我的母校将伴随我们一生,想起她就温暖。
谁第一个想到“艾普”这个校名?谁做的最后决定?来源是什么?怎么解释呢?时至今日,恐怕这些问题都很难证明。其实也无所谓。重要的是,她响亮的名字曾像晨星一样在黎明前的夜空中一闪而过,引领着海洋地区现代教育的健康发展;它的博爱精神经过血与火的锤炼,达到了完美和卓越。
顾名思义,“兼爱”的“普遍”就是普通、普遍、大众的意思。五四运动后,西风东渐,民族资本主义在我市蓬勃发展,涌现出沈云培、许等全国著名实业家。传统的私立学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普爱小学和普爱中学就是在这种氛围下应运而生的。新学校提倡教育平等,全民普及文化。适龄儿童,无论贫富,有钱没钱,都是普及教育的对象,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个观点和我们今天的教育理念基本一致,但当时的倡导还是相当值得称道的。老师们不仅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还需要在业余时间去他们家拜访,有时是为了和家长进一步沟通,有时甚至是为了说服家长把已经辍学的孩子接回来。普爱小学和普爱中学的许多学生后来成为当地行政和商界的骨干。
“兼爱”的“爱”,是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兼爱”精神的代名词,从小处说,就是爱老师,爱同学,爱父母,爱家乡;总的来说就是爱民族,爱祖国,爱地球,爱一切。老师们,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把一腔爱心深深地铸进了同学们的心里,让他们受益终身。首任校长萧因慈多次带领学生举行集会游行,试图呼吁自由民主;烈士鲁国英、顾东时、李迪仁等老师甚至把自己的鲜血奉献给了祖国,浇灌了人民胜利之花。师生们接触到了这些事迹,对他们树立革命人生观起了决定性作用,引导许多人积极投身人民解放事业和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人走上领导岗位,有人成为专家学者,有人默默耕耘在平凡的事业上。他们传承了博爱精神,体现了连云港一代乡土文明。
现在,每当我坐车经过新海高中门前,我都必须认真地往里面看。时光荏苒,没有她的怀抱也就60多年了。60年间,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云港也腾飞成为现代化滨海城市,正在向大港口、大交通、大工业、大旅游的美好目标靠近。我的母校也从一个小小的校舍发展成为一所规模宏大的一流高中。虽然没赶上这个好日子,但我不后悔,因为我孙子就是从这里毕业的,和我是校友,他为我享受了优越的读书环境和条件。今天的母校正在为明天的精英人才铸造坚实的知识基础。她是家乡的骄傲,是时代的骄傲。
写这篇随笔的时候,何敬之的《回到延安》一直在我心中荡漾,感觉那激昂的诗句已经和我此刻的心情融为一体。尤其是:“东山粟,西山谷,肩扛红旗,手拿书。/手把手教我,我妈送我们过黄河。/革命路上万里,我想你遍天下...“是的,我的博爱,我的母亲,您在养育方面的恩情是如此伟大,为什么不让我的孩子在全世界想念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