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简介?哪些作品比较有名?

沈从文(1902 65438+2月28日—1988 5月10),男,原名沈月欢,本名茂林,笔名崇文,湖南凤凰县人,中国著名作家、文学家。

14岁,加入队伍,漫游湘川黔边区。65438年至0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撰写出版长篇小说《长河》、《边城》等。1931-1933任教于青岛大学,抗战爆发后赴国立西南联大任教,1946回北大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和文物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8年5月10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中文名

沈从文

外国名字

沈从文

另一个名字

沈月欢

国籍

中国

民族

苗族[1]

人物关系

沈鸿福

爷爷

汪曾祺

学生

黄永玉

远房表亲的儿子

黄永厚

远房表亲的儿子

精品推荐阅读

沈从文:我们相爱了一辈子,人生苦短。

作者:林绫九九

快的

航行

婚姻家庭趣闻,个人作品,作品风格,人物评价,后人纪念

角色的生活

一代大师一生淡然,回首沈从文曲折的一生。

9个视频| 30,000次播放

精心挑选

床单床单

1902 65438+2月28日,沈从文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

1917参加湘西郭靖联军第二军第一游击支队,驻郴州(沅陵)。1918在老家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迁徙到湘川黔边区和沅水流域,后正式参军。

***2张

少年时期的沈从文

1922年,沈从文脱下军装,来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学,但他只受过小学教育,没有经济来源,所以他在北京大学当审计员。

1923去北京。报考燕京大学中文班,但未被录取。在北大旁听的。

65438年至0924年,作品发表于《早报》、《语丝》、《早报副刊》、《现代评论》。[2]

北京到上海1928。和胡也频、丁玲一起组织《红与黑》杂志和出版社。

从65438到0929,她去了吴淞的中国公学,并爱上了女学生张兆和。

1930后赴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的前身)任教。抗战前出版了《石舟》、《虎娃》、《月下小景》、《八匹马》等20多部作品集。

1931年陪同丁玲营救胡也品,护送丁玲父子回湖南。1931至1933任国立山东大学文学院讲师;1933年9月9日,她嫁给了张兆和。同月23日,与杨振声合编《大公报文艺副刊》。

完成于1934的《边城》是这类“田园”小说的代表,也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一座高峰。

沈从文小说中的《边城》

1938年春,随杨振声赴昆明继续编写中小学语文教材。165438+10月,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

1948开始受到左翼文化界的严厉批判。同年,工作重心开始向文物研究转移。1949后长期从事文物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沈从文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50因不堪政治压力自杀,被解救。

1960发表《龙凤艺术》等文章。1969去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工作。1978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1981年出版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历时15年。

解放后,沈从文从事中国纺织服装考古研究。1983年突发脑血栓住院。1984病重。抢救后更是说话行动不便。1988年5月10日下午,他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86岁。

婚姻和家庭

1930年7月,张兆和在胡适的办公室里第一次见到了沈从文。他们第一次见面时,胡主席称赞沈从文是天才,是中国最有前途的小说家。张兆和不这么认为。沈从文对张兆和的爱来得无声无息,却一发不可收拾。他给她写了一封又一封的情书,表达他内心的钦佩。在一封日期为6月1931的信中,他把成为张兆和的奴隶作为自己的职责。他说大多数人都愿意在国王脚下做奴隶,但他只想在张兆和做奴隶。张兆和终于被感动了,并于9月9日在北京中央公园结婚,1933。[3]

婚礼后不久,因为母亲病危,沈从文回到家乡凤凰城探望。在他的小屋里,他给远在北平的张兆和写信说:“我离开北平时,打算用半天时间写信写文章。可是到了这条船上,我就只想给你写,别的什么也做不了。”。

50、60年代历次政治运动对沈从文的打击,使他陷入狂喜状态。他一直念叨着“回湘西吧,我要回湘西”。张兆和默默地面对这种情况,眼泪忍不住滚落下来。后来,在妻子的精心照料和药物治疗下,沈从文逐渐恢复了健康,他和妻子过着艰苦贫困的生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