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之和若。详细注释
“若”字在文言文中常用作代词、连词、动词。现简要分类分析如下。
首先,作为代词
“若”作代词时,常作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比如:
1,之前进的话,活的长。(《鸿门宴》)
2.如果是全部,就会被俘虏。(同上)
3.如果你当仆人,他傅贵呢?(《陈涉家族》)
4.如果有毒呢?(《捕蛇者说》)
5,那又怎么样!(项羽之死)
有时候充当定语,翻译过来就是“你的”。比如:
如果是更多的服务,如果是傅,是什么?(《捕蛇者说》)
有时也可以做指示代词,翻译成“所以”。比如:
做自己想做的,就要去寻求自己想要的。(《齐欢·金文·史鸷》)
第二,做一个连接
“如果”常用作连词表示假设,翻译成“如果”和“如果”。比如:
1,如果你让烛力看到秦军,老师就会撤退。(《蜡烛之烛》)
2、如果郑之死对你有利,敢打扰执事。(同上)
3.如果她认为郑是主人,交换行李就用尽了,你就无伤大雅了。(同上)
4.不想念秦,拿什么?(同上)
5,如果两人感情久了,还是早晚的事。(《鹊桥仙》)
6.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按兵不动绑甲,在北方搞事?(赤壁之战)
7,若有证据,此帝之资也。(同上)
有时用在句首,表示提及另一个人、事或话题。常译为“至于”。比如:
如果人,就没有不变的生产,因为没有恒心。(《齐欢·金文·史鸷》)
第三,作为动词
“若”作为动词常用于表示类比的两个事物之间,翻译过来就是“像”和“像……”。比如:
1,而如果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大笑。(《石钟山的故事》)
2,群臣劝,门如市。(《邹忌讽刺王琦不才》)
3、如果刀片是新的。(《我的巧手帮牛》)
4,四方之人归之,若水归。(《勾践灭吴》)
5、云中一点点白,几十个人站着,山。(《登泰山》)
6.如果我是一个人,我能保护人民吗?(《齐欢·金文·史鸷》
7.我不能忍受被人襁褓。如果我是无辜的,我会死。(同上)
8,如果你活得匆忙,如果你死了。(《向任安舒报告》)
有时,它用来比较两个人或两个事物,翻译成“如”“和”等。比如:
1,“廉将军与秦王是谁?”说:“如果没有。”(《廉颇蔺相如传》)
2.“一个人开心,和别人一起开心,开心吗?”说:“不要和别人在一起。”(《包壮遇上孟子》)
3,虽借鉴,若尴尬。(《秋》)
4.智慧何在?(同上)
第四,作为助词
“若”有时用作形容词后缀。翻译成“的样子”。比如:
桑叶在落下之前就茂盛了。(《诗经·氓》)
有时,它被用作事物的名称。比如:
《周婷·Xi·杜若》。(向夫人)“杜若”,香草之名。
动词 (verb的缩写)复合词
“若”可以和一些词组合成双音节虚词。主要有两种:
1,若夫
“若夫”一般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出下面的讨论,可以翻译为“像那样”、“至于那样”。比如:
(1)老公要是下大雨,连月子都开不了。(岳阳楼的故事)
(2)夫以天地之义,则抗六气。(《逍遥游》)
2、to if
“芷若”的用法和“若夫”一样,也可以翻译成“至于那个”。比如:
若春明,则风平浪静。(岳阳楼的故事)
“知止”一词的用法判断是古汉语中最常见的多义词,其判别方法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只介绍了部分用法,导致学生判断失误,损失了不该损失的分数,甚至对考生的考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95中的0000000000105,虽然我通过了一次高考的沪卷,但还是有一些学生掌握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收集整理了一些古代汉语的句子,总结出以下几个例子,与同仁们分享。由于资料有限,请指正。如果所选例子中有两个“之”字,一般是点字,否则指两者。“之”这个词被用作动词。(1)它的意思是“给…………………………………………………………………………………………………………………………………………………(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2。项伯是夜驰的沛公军。(司马迁《史记·列传·鸿门宴》)3。我想要的南海呢?(彭端淑《示子侄为学》)4。而且还有人理发都门装不知道。(张浦《五人墓碑》)解析:句子1,“陈涉”(前面省略名称)+it+“岭上”地名。句子2:“向伯”+之+“配龚俊”是表示地点的名词。第三句。“我”的第一人称代词+地名“南海”。第四句。正确的格式应该是:“当今高官显贵”,即现在身居高位显贵的人(前文略)+吆+“所”是表示地点的名词。本案的特殊之处在于“所+之”构成了一个具有“所”结构的短语。以上四句都属于这种形式,评判时不模仿这种格式。②它的意思是“向”。例子:那就赶走善良。(这个案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并不常见,所以没有过多收集。)二、作为助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使原来的主谓结构变成偏正结构,使其成为句子中的主语、宾语或时间短语,有时也使其成为复合句中的从句。①在大厅的东北角。(林嗣环的腹语)翻译:在客厅的东北角。例:5。虽然我死了,但我有一个儿子。(《列子·唐雯·龚宇·义山》)6。你内心的坚固是分不开的。(《列子·唐雯·龚宇·义山》)7。老师的方式早就不存在了。(韩愈《世说》)8。我不如人强壮。(《左传·朱隐退秦时》)9。邻人厚,君子薄。(《左传·朱退秦时》)10,不知东方是白。(苏轼《赤壁赋》)11,公即位,子本正(《左传·殷公四年》)解析:第5、6、8、9句都是句中的分句,第7句是全句的主语,第10句是句中的宾语。做好这类题的方法是把“之”字删掉,多看几遍,你会发现句意前后没有变化。这时可以断定“之”字在句中起了这个作用。
(二)结构助词“的”,这是最常见、最常用的意义和用法。它的结构是:名词(或形容词)+之+名词。比如:
12,与人交往的烦恼是做一个好老师。(孟子·离娄上)13,是我的错(烛力退秦氏)14,妻力不如此(烛力退秦氏)15,以一子之矛,一子之盾,何如(韩非子难一?根据《曹刿论辩》的分析,句子12、13、14、15都属于“名词+名词”的形式,分别表示为:人+苦、我+过、人+过。(3)起到填充音节的作用。没有真正的意义,所以翻译不出来。(1)一般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表示持续时间的状态。如:18,久违的遗憾(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19,硝烟四起,许多人被烧死淹死(子鉴)20。很久了,听说左公被烙(左的奇闻)分析:65438。②用于姓名之间。没有真正的意义,所以翻译不出来。21,迷狐是郑伯岳说的(《烛之武戒秦师》)22。烛火武功解析(《烛火武功戒秦师》):这两句话中,烛火武功和迷狐都是郑国大夫,以迷和烛为姓,以狐和吴为名。(4)、定语后置的标志。没有真正的意义,所以翻译不出来。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再用“着”字,形成“中心词+之+定语+着”的格式(有时省略“着”)。这时,它的属性是“动词和以动词为中心的短语;或“形容词”如:23、石响亮,处处是也。(苏轼《石钟山集》)24。千里之行,马到功成。(韩愈《马硕》)25。蚯蚓没有爪牙的优势,筋骨强健。他们吃大地,喝黄水,也是用心的。(《荀子劝导》)26。住在庙里会担心自己的人,远离江湖会担心自己的丈夫。解析:23句是:头语(石头)+之+“动词中心短语”(响亮)作定语+。24句是:头语(马)+之+形容词(千里)作定语+人称。25句是:头语(喽啰,筋骨)+之+形容词(好处和力量)。26句是:头语(庙堂、江湖)+之+形容词(高度、距离)作定语。(5),用在动词和它的宾语之间,起提宾语的作用,以达到强调的目的,一般可以不译。形成“名词+动词+动词”的形式,如:27。陈艳之事到此很难戛然而止(韩愈答李亦舒)28。我不知道句子,但我很困惑(韩愈老师说)。这时候就要注意那些不是名字的名词了。解析:27个句子是“(陈艳)名词+之+(去)动词”,28个句子是“(句读,迷惑)名词+之+(未知,迷惑)动词。3.代词:(1)作为第三人称代词,一般在动词后作宾语,可以表示人、事、物、地。此时,大多数被引用的对象都出现在上下文中。可以翻译成“他(它)、他(它)”等,也可以直接翻译它所代表的对象。有时候不用翻译。比如:
29.我邻居的遗孀,史静的遗孀,离开了一个男人,并开始帮助她。(《列子·唐雯·愚公·逸山》)30。子曰:“学而时习之,非也?”解析:根据上下文在29个句子中添加的“之”字应译为“他们”,意为“移山的一家”。30句中的“之”字,可译为“它”,意为“真理、儒家之道”。(2)指示代词:这个,这个。例如:31。以你的实力,不能破坏你父亲的山头,比如太行的王宫。(《列子·龚宇·义山》)32、蝎子,其贤者不如孔子。(《师说》)33。所以六国人民有宁岳、许商、苏秦、杜鹤的归属。(上秦)(3)第一人称代词:我。《出埃及记》: 34.你会生来就有悲伤吗?(《捕蛇者说》)35。不知道将军这么宽大!(《廉颇蔺相如案传》)36。我是街上的屠夫,儿子离它很近。(《新盗符救赵》)37。寡君以为死而不朽。(《高之战》)解析:37句“把它当成屠杀”:把它当成屠杀。它指的是我们。4.特殊情况:“之”与前一动词的动宾关系是结构性的,而宾语“之”从语义上看是无意义的。这时候可以看作是一个补充音节的语气词,或者像古人说的是一个衬字。如:38,加满。(《孟子·吾在国上》)39、树为桑。38句中的“之”字似乎与前面的动词“鼓”有动宾关系,但作为宾语的“之”字又不能翻译成“无所指”,所以可以看作是补充音节的语气词,即衬字。三十八句就更特别了。我看过很多翻译的书,都是把它当做音节助词,但我并不满意。我觉得把这个词理解成代词可能更合适:用“之”字代替“五亩房子”,“桑”作状语,“树”和“之”形成动宾关系。这样,这句话就被理解为“种五亩房子种桑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