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跳远专项速度的训练是怎样的?

跳远是速度项目,速度对跳远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跳远速度训练的发展中,由于中学生身体发育不健全,所学技术动作不处于稳定期,跳远中速度损失率高,不能很好地提高跳远成绩。因此,为了提高中学生跳远的速度利用率,提高跳远成绩。建议通过建立运动员完整的技术概念,建立以速度为中心的跳远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的奔跑能力、绝对速度、速度耐力、助跑最后速度10m和助跑水平速度利用率,从而达到提高跳远成绩的目的。

一、合理控制练习的间隔时间和适当的练习强度

对于中学生跳远运动员来说,在训练跳远运动员时要遵循其生理特点。一般间隔3min。当运动员的脉搏恢复到120次/分钟左右时,就应该进行下一次运动了。如果间隔太短,运动员就无法恢复。间隔时间过长,训练效果达不到。但在提高运动员跑步能力的训练中,一般要求平均强度80%为宜。运动员每次练习都要达到80%的用力。这样才能提高跑步能力。

第二,改变练习方式,提高练习效果,提高技术结合

在训练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成绩和适应比赛,运动员可以在训练时穿胶鞋或钉鞋,在普通跑道或平坦草坪上交替练习。这不仅有助于防止运动员受伤,还能增加他们练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练习效果的目的。而且,由于运动员在练习中有时会用到80%的力量,这对提高自己的跑技很有帮助。因此,教练员要注意提高运动员的跑步能力,同时要不断提醒运动员注意基本的跑步技术,逐步提高运动员的跑步技能。

第三,有针对性地发展绝对权力

发展绝对速度时,首先要确定最佳速度训练距离。比如在训练中学生跳远速度时,我们可以把100m跑速的曲线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加速阶段;第二阶段是速度保持阶段;第三阶段是减速阶段。最佳速度训练距离的确定应以运动员的加速能力和保持最大速度的时间为依据。研究表明,短跑运动员一般在起跑后5-6s,即跑到50-60m的距离时达到最高速度。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在途中能保持最高速度的距离只有5-10m。所以我们一般选择60m左右的距离作为发展跳远运动员绝对速度的最佳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