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2015高中毕业,想知道小学,中学,高中分别入学和毕业的具体时间。
首先,将准备:
1.整理用具;
2.整理书包;
3.特别准备(如果遇到体育课,可以记得穿运动鞋和运动服);
4。课前准备(如课本、作业本、笔放在固定的地方静静等待上课)。
第二,我会用心听。
学会听,比如用眼睛听、用心听、用笔听(圈、点、勾、画)。
第三,我会积极发言。
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声音洪亮,表达准确,条理清晰,发言完整。
第四,我会主动思考。
学习上有强烈的求知欲,爱提问,善于提问。
第五,我会认真做作业。
1.按时完成;
2.独立做;
3.按照格式写作业;
4.作业完成正确率要高,错误能及时纠正;
5.用速度写作;
6.能够自我检查,及时发现错误。
第六,我可以阅读和积累。
培养孩子每天主动阅读一次,每天背诵一次,看绘本讲故事,阅读后提炼积累好的单词句子与人交流的良好阅读习惯,会经常去书店和图书馆浏览书籍。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重复21天以上会形成习惯,重复90天以上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总之,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好习惯
第一,学习习惯
(一)科学选购学习用品
我们小学生使用的学习用品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来选择。选择的原则是“有利于学习,使用方便,不影响生长发育。
1,书包。家长最好给孩子准备一个背包。双肩书包可以使两肩均匀受力,同时促进背部和胸部挺直,起到矫正身材的作用。
2.铅笔、橡皮和转笔刀。铅笔的一端总是印着不同的字母,比如H,B,HB……...这些字母是表示铅硬度的代码。h代表硬铅芯。b代表软铅芯。家长要给孩子选择标有HB的铅笔。有这个标记的铅笔,笔芯硬度适中。写出来的字颜色也合适。从铅笔的形状来看,三棱柱和六棱柱铅笔对于儿童握持来说既舒适又安全。即使桌面稍微倾斜,这款铅笔也不容易掉在地上摔坏笔芯。铅笔数量要在5支左右,要在开学前一天晚上削好。同时,要用不干胶把孩子的名字贴在铅笔杆上,以便丢失后认领。关于橡皮擦,香橡皮擦和画画橡皮擦比较好用,小孩子也可以擦。我们的父母应该教他们的孩子如何使用卷笔刀。
3.铅笔盒。家长最好给孩子选择带磁铁盖的塑料文具盒。铁皮铅笔盒,边缘锋利,掉在地上会发出响声,影响上课。铅笔盒上的图案不能太花哨太复杂,否则图案会吸引孩子,分散他上课听讲的注意力。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做好课前准备
有句话叫“成功总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一个人的备考工作,大到一个项目、一场战役,小到一篇作文、一堂课。让孩子学会提前准备,养成好好做事的习惯,从课前的准备工作开始训练。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课间把课本等用具放在课桌左上角,上课前两分钟进入教室,坐在座位上,趴在桌子上休息,面向左侧。此时,我们班主任会详细询问并督促孩子。
2.正确的书写姿势。
高一新生往往五六岁,手部肌肉开始发育,做精细动作的能力较差。用笔写字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是很难的,而孩子学习写字的过程就是手部肌肉发展的过程,所以要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所以,对于孩子的字是否特别匀称,不必过于苛求,工整就够了。但是书写姿势一定要正确,保护好眼睛,远离眼镜的负担。
3.独立完成作业,先工作再玩。
培养孩子养成先写完作业再玩的好习惯;每天检查孩子作业是否认真,读、写、算、记、背是否过关,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并签署证明;保证“三个一”:一张书桌,一盏台灯,一个安静的学习场所。注意不要让孩子边看电视边做作业或吃东西。
4.每天阅读。
鼓励孩子学习儿歌,听广播,看课外书和新闻节目,给孩子准备几本有用的课外书并督促他每天定量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的班级规定学生每周学习讲一个故事,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为以后写作打下基础。)孩子多读书,有助于提高读写能力。
5.每天交流。
花些时间和孩子们聊天,了解他们的学校生活,他们的想法,他们遇到的困惑等等。通过交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更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每天会安排学生写几句心里话。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潜移默化的提高。
家长最好每天能抽出十五到二十分钟的时间陪孩子读书,并大声给孩子读故事或和孩子一起讲故事。可以提高孩子的识字和阅读能力,开阔孩子的视野,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
6.观察时间。
准备一个小闹钟,教孩子看钟。家长要有意识地规划孩子的作息时间,调整孩子的日常习惯和作息规律,养成孩子按时睡觉和起床的习惯。你最好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时间表,贴在孩子能看到的地方,要求孩子按照时间表来。你最好买一个带时针和分针表盘的闹钟。
(3)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孩子入学后,生活方式和活动会发生很大变化。在孩子即将入学的时候,家长要为孩子重新安排作息制度,以适应小学生活。在调整作息制度时,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如何保证自己能按时上学;如何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让他们既有时间学习,又有时间娱乐。针对上述问题,在落实作息制度时,应重点把握以下两个环节。
合理规定并严格执行睡眠时间。睡眠不足和学习负担剧增是一年级小学生普遍存在的矛盾。无论是从幼儿园升到小学的孩子,还是从家里转到小学的孩子,都习惯了午睡。进入小学后,基本取消午睡(夏天除外)。但是,小学生的脑力劳动负担比学龄前儿童大得多。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调节高等神经活动的紧张程度,肯定会降低学习效率,事倍功半。睡眠是一种保护措施。孩子睡觉后可以摆脱疲劳。皮质细胞又开始兴奋起来。保持旺盛的精力。这样才有可能更好地从事第二天的学习活动。一般来说,小学生至少需要10小时的睡眠。为了消除一天紧张学习活动后的疲劳。只有孩子晚上按时(8: 30 ~ 9: 00)入睡,早上才能按时(6: 30 ~ 7: 00)起床,充足的睡眠才能使孩子上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上课专心接受知识。这样可以缩短课后做作业的时间,把休息时间用于看课外书或者娱乐活动。
第二,行为习惯
1,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
一个人的坐姿显示了他的精神状态和个人修养。良好的坐姿对你的健康有好处。对人的眼睛也是一种享受。学生要从一年级开始逐步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让学生坐直腰,双脚平放在地上。“眼离笔尖一日,手离笔尖一寸,胸离书桌一拳”正所谓“坐如钟”,稳、美、科学。
2.养成礼貌的习惯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以善良和礼貌著称。礼貌是人际交往中相互友谊和尊重的桥梁,它反映了人们的道德品质。俗话说:“你可以通过他的行动来了解一个人,但通过他的话。”
所以小学生礼貌习惯的培养要从一年级开始。要让一年级的小学生知道自己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对别人有礼貌。遇到长辈老师要主动打招呼,遇到同学也要主动打招呼。当你遇到残疾人、老人等时。在公交车上,要主动让座,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而且为了巩固学生养成的礼貌习惯,我经常在课堂上开展一些活动,比如让学生回家后对家人说一句或几句礼貌的话,比如“请妈妈帮我检查一下作业”。差不多吧。这样一年级小学生就能从点点滴滴中理解并初步养成礼貌习惯。
3.养成爱卫生的习惯
爱卫生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所以,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爱卫生的习惯,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必须在行动上看到的具体事实。让一年级的孩子从最简单的做起,不乱扔垃圾,上课用的废纸放在塑料袋里,下课后倒入垃圾桶。可以给孩子准备一块布和一卷卫生纸,放在两个塑料袋里。抹布是用来洗碗的,卫生纸是用来擦桌椅的。正是在清洁桌椅和洗碗的过程中,他们才意识到创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并不容易。要维护这个环境,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就要爱卫生,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4.养成努力工作的习惯
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现在的孩子过得相当安逸,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努力”什么是“节约”。
在学校,我们老师会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劳动,具体体现在日常打扫卫生,比如扫地、擦黑板、擦窗户、擦桌椅等。在家里,我们的父母应该让孩子做尽可能多的家务,比如扫地、擦桌椅、选菜、洗菜等等。这样,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都可以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勤奋习惯,促进他们尽快发展。
第三,生活习惯
1,早睡早起。
每天八点睡前洗漱,八点半入睡,第二天早上六点起床。
如果担心孩子早餐没吃好,可以给孩子准备一袋牛奶,在第二节课的时候喝,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2.自己收拾书包。
让孩子根据课表检查要装什么书。前一天晚上要把书收拾好,铅笔削好,笔记本收起来。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父母替他们做,孩子就失去了照顾自己的机会。到了学校,收拾行李的孩子来上课会更自信。毕竟你也不想收拾他六年的书包,培养他的自理能力,从现在开始。
3.自己背书包。
自己背书包上学是孩子的权利和义务。这是在告诉孩子,学习是他自己的事,谁也不能替他做。背着书包可以培养孩子“做好自己的事”的责任感。请把书包还给孩子!如果父母什么都不管,孩子永远长不大。我们会考虑到学生书包的重量,按照课表让孩子带书。)
4.做好自己的事。
家长可以教孩子一些入学必备的生活技能,如穿脱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遇到困难时求助、走路时不要在马路上跑、跳或玩耍、用钥匙开门、倒水等。不要把玩具带到学校。
5.养成自我保护的习惯。
在幼儿园,由于人数和活动范围的原因,无论小朋友在哪里玩,都在老师的眼皮底下。所以老师看到什么,遇到什么问题,都能立刻看到,立刻处理。一旦进入小学生活,孩子的活动空间和活动能力相对要大很多,但老师也不能整天跟在你屁股后面,难免会和同学发生一些摩擦、碰撞、争吵,甚至出现一些危险。所以在入学前,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保护自己。走路不东张西望,玩的时候不跑太快,就不会停车摔倒,就不会闹,冷天热天还得脱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