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品德课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思想道德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道德;心理健康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认识的深入,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成效的显现,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令人担忧,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本文结合日常教学中的所见所闻,论述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策略,希望能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
一,当前初中生的心理现状
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对孩子束手无策,越来越多的老师感叹现在的孩子不好教。我认为,目前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异常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自我中心
初中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全面,对外居的判断不公正,评价不客观。在今年的初三学生中,我认识一个同学,她的世界里没有好人,总是喜欢用负面的想法去思考,是一个典型的不能用公正全面的态度对待身边事物的人,以至于在这个班级里没有支持者。
(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不强
适应新环境能力弱主要表现在吃苦能力差,依赖性强,对新情况适应能力弱,对新事物异常强烈的反感和抵触情绪。这种情况在大一新生中更为突出,主要是因为大一新生刚刚脱离小学生活,他们早已习惯了家长的辅导学习;但初中科目增多,难度加大,要求学生增强自学能力。部分学生难以接受巨大的反差和变化,产生本能的反感和不安情绪,导致难以适应初中学习生活,不能很好地适应初中学习生活的要求。
(三)情绪自控能力差
情绪自控能力差主要表现在对外界刺激的强烈对比反应。这类学生,他们的情绪容易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剧烈变化。比如当了班干部,考试成绩好,被老师表扬等开心的事情,他经常兴奋得手舞足蹈。当学习成绩下降或被老师批评时,表现出悲观失望。而这些情绪,他们无法自我调节,在学习中表现出明显的个人情绪,降低了学习质量,影响了自己在老师同学心目中的形象。我班有这样一个学生,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总说自己是年级第一,同学们总起来攻击他。老师和同学批评他的时候,马上就情绪低落,好像变了一个人。
(四)人际关系不和谐
人际关系的不和谐主要表现在不愿意向他人敞开心扉和倾诉,爱自我反省,难以与人相处;同时也渴望展示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两者往往会产生激烈的冲突,导致孤独、陌生、不适应。这样的学生不善于与人交流。班里一个女生,无论做什么,同学们都不喜欢她。又一次,她和一个调皮的男孩打了起来。其他同学非但没有帮忙劝架,反而鼓掌叫好。虽然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但也反映了一个问题。这个学生的人际关系很差。
(五)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
现在一提到90后,很多负面的词汇就会浮现在人们的脑海里。“垮掉的一代”是以一些对他们失去信心的人命名的。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优越,不愁吃穿。甚至政府也支付他们的学费。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他们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惯。不会读书,痛苦,批判,成了这些学生的通病。前几天第一单元考试,一个学生以提问和回答的形式写了一篇政治作文。评论的时候,我以此为典型描述了小评论的写作,并指出了这个学生的名字。结果那个学生反应很激烈,认为我不应该拿他当模特,影响了他的自尊心。
可见,中学生的心理缺陷已成为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大障碍。加强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有效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已成为教师教育尤其是思想品德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巧妙设计课堂教学,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
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涉及心理健康教育。比如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三节情绪的多样性、情绪对人的健康的影响以及调节情绪的方法;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节关于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七年级第二单元是关于正确认识困难、逆境、挫折,磨练意志,锻炼人格;九年级第五单元第一节讲的是如何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七年级第四单元第一节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与合作,发展团结、合作、互助的品质;八年级第二单元是关于珍惜生命,创造生命的价值,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充分利用这些结合,通过小组讨论、辩论、典型案例分析、榜样故事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导向。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小组辩论、短剧、快板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主动性,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产生快乐、满足、自信、宽容、助人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每周一课堂教学之初,我每周设计一首歌,在新课前3-5分钟,每周安排一人。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锻炼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完成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态度目标,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有很大的作用。他们一开始有点胆怯,表达也不流畅,但在老师同学的不断鼓励和指导下,逐渐建立起自信心,能够正确认识和肯定自己。
(二)教师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用自己健康的心态影响学生。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以自己的经历为教师树立了榜样。他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一副悲伤的样子,一张沮丧的脸。即使我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会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俗话说:为人师表,学高是典范。这样才能保持平常心,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老师不是神,也有喜怒哀乐。问题不是有没有负面情绪,而是如何化解。虽然在工作生活中总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时也会对调皮的学生生气,但我始终坚持微笑着去上每一节课,希望这样能给学生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
(三)找到思想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点,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与小学相比,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有了一些新的特点,老师的话不再是“圣旨”。随着独立性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知识、经验、阅读和能力的增加,初中生对老师和家长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开始以独立、平等的态度评价老师和家长。更倾向于同伴群体交往,渴望认识异性同龄人。但由于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还不够成熟,有时会以固执、偏激甚至对立的态度对待老师和家长,产生所谓的逆反心理,因此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可能会产生冲突和隔阂。这时,家校联系就成了不可或缺的教育渠道之一。老师要经常联系家长,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引导学生建立良性的同伴群体,老师和家长要鼓励男女生之间的正常交流,而不是干涉。
2.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
人总是在努力认识自己,尤其是青春期的中学生,认识自己的欲望更为迫切。但由于现代家庭和老师对孩子的要求过高,以及青少年学生心理水平的不成熟,思维的片面性和肤浅性,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所以作为老师,要引导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扬长避短。3.培养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学会在挫折中成长。
教育家卢梭说:“如果人害怕痛苦、疾病、意外、危险和生命的死亡,他就什么也忍受不了。”因此,针对初中生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的现状,应加强对初中生意志品质的培养。通过挫折承受力的教育,让学生明白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所谓“心想事成,一帆风顺”不过是人的美好愿望;要让学生认识到挫折对个体的双重影响,教育学生以乐观、灵活、理智、现实的态度对待挫折,特别要教育成绩好的学生抵制挫折。
总之,面对日益突出的中学生心理问题,初中思想品德课应该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平台。我们应该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一个人的意志品质不可能一蹴而就,健康的精神状态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形成,自然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长期进行。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力量的配合,当然也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
参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思想品德》七年级至九年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思想品德》。7-9年级教师教学用书
《学校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咨询》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普通心理学》孟主编p201-210,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版1994,皮连生主编p387-424,上海教育出版社。
《儿童发展心理学》,程、、、李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7月第1版,1997,p352-382,学习障碍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2008年7月第1版,人民出版社,p201-26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