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贤中学的历史沿革

晚清时期,基督教的后裔永春、英国的长老会、美国的美以美学会都办起了义学或私学。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基督教长老会和居住在永春的华侨捐资在街尾建立育贤小学堂,这就是育贤中学的前身。次年,美国以色列裔美国人协会牧师J.B.Hardy捐资1000元在五里街尽头修建了校舍,创办了学术研究学校,即崇贤中学的前身。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两种学校不断发展壮大。

光绪二十八年(1902),长老会创办了一所教育贤淑女子的学校。民国十年(1921),改建为育德女子学校。民国十七年(1928),蔚县建立初中。民国十九年(1930)增设高级中学,并合并育德女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底,育贤中学停办,次年两校合并。学校招收贫困学生到学校工作。光绪三十年(1904),学校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分为中学、小学、师范学院、道教学校等部门,并开设手艺班,聘请技师教授手艺,包括制鞋、织布等,使学生接受职业训练,诚信、美观,广受欢迎,改名华美学堂。光绪34年(1908),学生因为瘟疫休学一学期。

宣彤元年(1909),因财政困难,师范大学道学系停办,1999年更名为永春石崇西校,区别于潘一的学校和私塾。

建校于民国,继续维持三年(1914),更名为永春石崇中西学校。学校原本只收男生,不收女生。美国、以色列和美国拨出资金并接受当地人民的捐款,建造校舍,建立女子学校、女子学校和女子幼儿园。这是永春开展妇女研究和幼儿教育的开始。

民国十年(1921)附设一班简单师范课程,培养小学教学人才。第十二年设立初中和高中,实行教育部制定的新学制,即高中三年,初中两年,初中四年。

民国十三年(1924),因美以美协会拨款减少,高中停办。民国14年(1925)成立校董事会,整个学校的行政管理由教会转移到校董事会。

民国20年崇德女校并入石崇,建立男女同校(崇正女校最早并入崇德),崇祯幼儿园于年改为石崇幼儿园。到目前为止,石崇学校由三部分组成:中学,小学和幼儿园。

民国二十一年(1932),学校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定名为私立石崇初级中学,设有一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

民国二十三年(1934),蔚县中学并入石崇。5月10日,是石崇初级中学35周年校庆,盛况空前。

“七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轰炸中国大陆的城市。永春县城和五里街附近地区也遭到多次轰炸。为保证师生安全,学校于1939年秋迁至苏坑,于1942年8月迁回原址。历经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学校师生艰苦奋斗,热心教育工作者多方支援。校舍扩建了,学生人数也增加了。1948秋,增设高级中学,更名为私立崇贤中学。初中7班400多人,高中2班100人。大部分老师都是暂时的帅,很多都是中国学术界的名师。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在人民政府的关怀下继续发展。为了办好初中,高中划归永春中学。1952年秋收归国有,更名为永春二中,小学更名为华岩小学。1954,干部送学校。1958年并入永春一中。永春,这所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私立中学,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改革开放后,教育被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海内外校友和当地各界热心教育工作者纷纷提出重开崇贤中学。1991年,永春人民代表大会第12次会议通过了恢复崇贤中学的议案。梁丕云、梁校友捐资建校舍,县人民政府决定重开崇贤中学,合并五里界中学。

五里界中学也有过不平凡的办学历史。1965年秋,五里街农业中学在五里街浦头创建。学校提出了“实行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培养能文能武的人才”的方针。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学生们还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实践,许多学生后来成为农村基层干部和技术骨干。

“文革”期间,五里界农业中学改制为初级中学,成为永春一中的初中分校。一中很多老教师都曾在这个分校任教,所以尽管时局动荡,但分校的教育质量还是相当可观的。

1981年秋,分校成为独立初级中学,命名为五里街中学。当时驻军部队的孩子也在附近这里读书。五里街中学的大部分老师都很年轻,充满活力,这让学校相当热闹。

1992年秋,重新开放的崇贤中学在原址新校舍吉果楼开学。9月25日1992正式挂牌(命名为庆典日)。

1998 10 10月23日,崇贤中学举行百年校庆,盛况空前,百年学校,青春焕发,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