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名师学习的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我们应该在工作中以优秀教师为榜样,学习他们献身教育、甘当天梯的崇高境界。以下是我整理的“向名师学习的心得”,仅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向名师学习的体会(1)近日,我校开展了“学习十个名师故事”活动。通过对十大名师先进故事的集体学习和自学,我在领略名师风采的同时,深刻感受到了名师对学生、对教育行业的热爱。感受知识的力量凝聚在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也深深体会到,优秀教师的事迹是平凡而伟大的,感人的事迹让人落泪。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值得学习和思考。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些优秀教师的事迹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学习,热爱学生。他们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工作中锻造了光辉的教师灵魂,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在21世纪,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尤其是优秀的教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专业地追求一些东西,坚持不懈地学习,努力学习。现在说说我的经历。

首先,老师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教师的工作是神圣而艰巨的。教书育人需要付出感知、时间、精力甚至全部的努力。这种努力需要建立在强烈的使命感基础上,但要以强烈的责任感为代价。一个热爱教育的人,应该是愿意努力,愿意付出,没有怨言,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

其次,老师应该爱他们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关心我们的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使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这种爱应该是温暖的,充满情感的。爱使师生在相互依存中实现心灵沟通,分享成功的喜悦和挫折的烦恼。通过学习,我懂得了爱学生。“爱”是一门艺术,会爱是一方面,善良是另一方面。作为一名教师,今后,我会努力做到能爱善,去呵护学生成长过程中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去爱他们巨大的可塑性,去爱他们成长中孕育的一串串成果。

第三,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学习对一个教师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审时度势,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自己教的科目,从书本上学习,从实践中学习。这些名师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就没有放松过学习。正因为他们有扎实广博的知识基础,所以在教学中才能深入浅出,挥洒自如。优秀教师具有爱党爱国、始终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高尚情操。他们立志在教育科研中务实敬业,不畏艰难,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勇攀高峰的奉献精神。他们治学严谨务实,脚踏实地,不为名利所累,不追求利润。教学生以身作则,善良贤惠。他们为人正直,脚踏实地,甘当天梯,无怨无悔,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首先要以优秀教师为榜样,学习他们献身教育、甘当天梯的崇高境界,学习他们的德行,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真正热爱教育事业,以教育为幸福,热爱本职工作,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把全部的爱心奉献给我们学校的教育事业和学生。

总之,我们要向名师学习,学习他们对事业的执着,热爱学生的品格,学无止境。只有向他们学习,努力学习,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成为名师。

向名师学习的体会(二)20xx年xx月xx日,我认真听了我们的名师xxx主任带领网博的成长介绍,感触颇深。它不仅提到了许多关于教书育人的深刻理论,还提供了一些真实的故事和优秀的案例。作为一名名师,刘主任对教育的执着、对名利的淡泊、无私的奉献、对完美的执着以及他谦虚谨慎、友好包容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这让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他的观点总是那么深刻?他的视角总是恰到好处——反思自己的课堂,感觉离名师的差距真的太远了。向名师学习,深受启发。

第一,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知道责任,明确责任,负责任,尽职尽责。

1,爱刚:爱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动力。只有爱,才会思考;只有你想,你才能做到;只有当你去做的时候,你才会感受到快乐。我们老师从事的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服务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思想。如果你爱他,他也能爱你。我们都喜欢可爱的小狗,同情垂死的小鸟。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爱这些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呢?

2.小心:教育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职业,老师做的事情在普通人眼里似乎有点“慢”。但正是老师们精心完成的每一件小事,让学生从小到大形成了健康的人格。

3.勤奋:我们处在21世纪,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服务的对象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还有多渠道。他们所知道的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也可以说孩子可能以某种方式成为你的老师。教师只有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从那晚开始,我终于准备走近名师,知道了刘主任作为名师所需要的一切条件: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文化积淀,宽广的教育视野,高超的教学能力,永无止境的超越精神。但也深刻体会到:名师,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所以我们青年教师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从零开始,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缩短与名师的差距!

二是这次培训让我感受到了压力,增强了信心。

通过这次培训,我感觉自己的压力变大了。名师不是创造出来的,也不是宣传出来的,而是在学习和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俗话说,做人难,做老师难,做名师难!但正是因为难,在教育的道路上真正成为教育者的人才少之又少;正是因为困难,我们对像刘主任这样在教育岗位上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充满敬意。名师通过自身的知识、修养和能力,获得学生、家长、社会、国家等公共空间的认可。成为名师最重要的是要有扎实过硬的教学基础,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丰富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只有广泛涉猎与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将抽象的知识理论与实际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理论才能真正指导实践,进而通过对实践的不断反思,完善知识结构,

“没有点寒气,梅花香哪来?”作为杏坛中学第一个“青年工作室”的培养对象,今后我只能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成为一名专家学者型教师,希望在成为杏坛中学名师的道路上快速奔跑。

“修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坚信,追求就是幸福,希望就是幸福。让这份希望和追求成为我人生的亮点!成为杏中教育教学的奇葩!

向名师学习(三)寒假期间,我有机会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讲座,在线观看了很多名师。通过认真听讲和自己的学习,我理解了他们的观点,吸收了精华。我明白了教师的使命和责任,也收获了很多。现在我把自己的经验总结如下:

第一,深化对教师劳动的认识。

教师工作属于服务性工作,是一种特殊的工作。它有自己的特点,即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和长期性。面对新的形势,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教育观念更新的同时,我认为教师的工作应该充分体现灵活性、流动性、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第二,教师对继续学习概念理解的变化

本来我以为大学毕业,老师只要经常备课,批改作业,解决问题,回答问题就行了。但是现在,这是绝对不可行的。我们在大学里学的专业知识和时代联系不紧密。教育的观念、方法和形势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才能不断地学旧,学新,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卓有成效。教育要与时俱进,老师只能学习!

第三,对师德规范的进一步认识

学生有向老师学习的心理倾向,所以老师是学生行为的榜样,是知识的来源,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体现在两个方面:人格的示范和学习的示范。学而优则仕,堂堂正正是我们教师的两大要求。如何做到堂堂正正,关系到我们在学生面前的表率作用,涉及到师德问题。我们将如火如荼,培养新时代的贤者和师德。因此,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通过培训,谢玲副局长对我们的师德师风提出了八个方面的要求:依法教学、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另外,我个人认为师德的关键在于“敬业”、“爱生”、“敬业”。只要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学生,热心奉献。

第四,初步了解教学和班级管理方法。

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无私的把自己积累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分享给我们。这些有效的经验帮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误解和误入歧途。但是,就像王永民书记说的,单纯的借鉴这些经验是不行的。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科学运用这些经验,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文思想,充分把握矛盾。

以上是我了解到的情况。这些名师的经验和理论让我受益匪浅,他们的感受无法完全表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遵照领导的教导,遵守师德,努力工作,认真学习,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

向名师学习的体会(四)“向魏书生老师学习,向魏书生老师学习”是对当代著名教师魏书生一生忠于教育事业的褒奖。身为三尺讲台,魏老师却能做到如此生动有品位,以其崇高的人格和崇高的师德成为当代教师学习的楷模。他丰富的人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打动了我,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深深感染和激励了我,促使我不断学习和猜想:

第一,学习他对教育无比的热爱和执着的追求。

我们应该学习他教书育人的崇高动机,学习他把从事教育事业作为对党和人民的回报的幸福观,学习他对自然的热爱。我们要把工作当成品尝生活乐趣的一种方式,树立把事业当成生命、热爱事业、苦中作乐、献身事业的信念。

第二,学习他关心学生、崇尚民主、不懈追求教育理想的精神。

我们应该学习他民主、科学的教学理念,以博大的胸怀和真挚的爱情,坚持多年,真正践行以“人”为本,充满人性、人情、人性的教育,为了所有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学习他努力工作、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他努力工作、乐观向上的生活方式。

我们要学习他教书育人的神圣态度,兢兢业业地工作,自觉勤奋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打好知识基础,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学习他健康的情绪、稳定的心态、乐观的精神,善于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看正面,少看“侧面”;多看优点,少看缺点;多看看自己的长处,少想想自己。

法律变革的弱点。真正用笑声建立人生观的情境,用积极的精神投入到自己正在做的工作中去。

第四,结合实践,学以致用

结合师德教育活动的实际,更新观念,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职业意识教育。逐步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项活动中,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像魏书生先生那样努力学习。我们要天天读书,读教育经典,以专家为师,以学者为友。学习他们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学习他们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们对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和探索,学习他们敬业奉献的崇高人格。同时也要向同事学习,向生活学习,向身边的人学习,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在生活中不断磨砺自己,享受自己的经历,提升自己。把学习内容变成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自己和事业的境界。

向名师学习(5)四个学期忙碌的日子匆匆而过,就像过眼烟云。回想起来,我已经走过了江阴名师基础工程学习生涯的第三期。经过两年的学习,我再一次觉得自己把压力变成了动力,把努力变成了自我提升。

在师范学校学习的两年里,感谢培训学校的指导,感谢导师夏江平校长的悉心指导,感谢学校领导的热情鼓励。一次又一次的课题研究,一堂课的锤炼,一次次的听课评价,书籍的滋养,听课的精神盛宴,让我受益匪浅。

第一,提高研究水平。

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去深入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下降。”的确,要想快速成长,必须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我的研究课题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答题艺术研究”。第一次接触《理性回答》,看到特级教师王崧舟的这段话: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前对课文的认真阅读,二是课堂上的师生对话。后来看了材料,才知道“理性回答”是师生对话的关键环节。在两年的学习中,我深入学习了课题的相关理论,深刻理解了“理性应对”的内涵,了解了理性应对的主要形式,明确了理性应对研究的意义;我们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和途径,如广泛收集资料、案例研究、正常课堂调查分析、课堂行动研究、实验尝试等,进行深入探索。我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收集了王崧舟、窦桂梅、薛法根等多位著名教育家的课堂记录,点击教学亮点,思考名师如何智慧答题,推敲为什么要这样答题,以及这样答题的好处。通过对几个案例的研究,我发现名师要恰当地回答问题,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让学生牢牢抓住知识点,唤醒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在平时的听课过程中,我也有意识的去听一线老师的课堂回答,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仔细思考他们是如何回答的,并进一步深入思考。我认真写了项目中期研究报告;本文分析了目前语文课堂四种推理形式的误区,提出了四种智能推理,并撰写了课题结论论文《智能推理实现语文课堂学习》。在脚踏实地的调研中,我发现自己的课堂答题能力得到了提升,师生对话也在走向深入。

二,磨课提高能力

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通过这两年名师课堂的学习,受益最大的是课堂教学。这两年听了很多课,录了四五本厚厚的讲义。参加了两次面向全市的听课班,去了别的学校,在自己学校上了很多课,很好的锻炼了自己的课堂掌控能力,提高了自己解读教材的能力,也让自己在课堂上更加自信从容。

每一次磨课的回忆,上课时我们语言的表达,举止的表现,一个学生答案的指导,都被导师认真记录下来,课后及时给予指导。试了几节课之后,导师会认真听课,听了几遍之后会把课修改几遍。导师总是说:课要尽量打磨,课要尽量打磨好!导师们的求真钻研精神,精益求精、完善课堂的行动,坚定了我们不断进步、不断超越的信心,让我们感到自己的课堂越来越好,课堂在快速成长,内心对导师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记得上《渔歌行》展示课的时候。简单的二十七个字我深读了一遍,然后我简化了。备课一点也不马虎,教案前前后后修改了十几遍。但是到了课堂上,还是因为经验不足,经常出错。导师在下面,一直笑着听我上课。她的眼神里充满了鼓励,让我想起了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磨课。导师总是雾里看花,总是给我开灯。在老师鼓励的微笑中,我终于收获了更多的自信;在导师的默默鼓励下,我不再紧张浮躁,而是坦然面对学生,顺利上完了课。上好一堂课不容易。备课没办法,改了好几遍草稿,反复推敲。上课没信心,熟练掌握,处理灵活。真心感谢导师在我课堂成长的道路上陪伴我!

第三,丰富的课堂评价思想

导师经常鼓励我们多听课,在课堂教学中开阔视野。费杰老师正在辅拓全日制轮训班给学生上课,导师叫我们上课;有参加市里无锡竞赛班的老师在花园小学上课,导师带领我们上课;无锡听力教育学会组织了一个竞赛班,导师组织我们去听课。名师班的学生多次学习汇报,导师和我们一起上课...哪里有班级,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听的课多了,渐渐感觉自己的备课板块越来越清晰,对课文的解读越来越深入,可以围绕目标设计教案,感觉自己对语文的热爱越来越强烈。

每次我在群里上完课,导师都会很认真的评课,给我中肯的建议。团里的师兄师姐总会把自己的教学经验给大家。每次参加全职报告班,六位导师总会给我细心的建议。2009年12月,在实验小学参加了一个为期三天的研究班后,所有的老师都描述了他们对于一个好班的标准:拥有语文三种味道,‘孩子味’、‘中国味’、‘家味’(邵主任);把引导、教导、启发留给自己,把理解、感悟、提升留给学生(费老师);充分发挥汉语学习的功能,扎实的语言训练(夏校长);”每语一亩三分自留地”(何校长);求真实、扎实、朴素的自然语言,脚踏实地求发展(马校长);学会阅读(翟校长)。

听着导师们的讲解,我进行了深入的自我反思,仔细琢磨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并改进你的课堂,用这些想法来指导你前半段的报告课。我知道,要实现“向学生学习”,让课堂充满孩子的味道,教师首先要端正自己的课堂心态,以学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学会耐心倾听学生的课堂回答,善于挖掘学生的课堂资源,并将其转化为有效的学习资源。语文课堂要追求“中国味”的芬芳,课堂要锤打振动点,突出家常味;既要挖掘生长点,又要品味中国;要找准增长点,品味中国味,彰显中国力。

第四,书籍思考和培养心灵

"书籍是精神食粮。"哲人说,“最重要的是书可以到达很远,一点一点积累精神。”我的导师教我们平日多读书。这两年,我努力让自己静下心来,积极吸收各种教育杂志上的教育动态,阅读教育专著中的丰富内涵,品味一场丰富的精神盛宴,收获一些关于教育教学的思考,用大量思想“洗脑”书籍来启迪自己的内心。

我知道,学+做+写=发展。我在自己的教育博客上写下了自己在阅读和实践中的思考和收获,把自己的一点点感悟写进了征文论文。多篇论文获奖,一篇发表在《新课改教育研究》上,多篇辅导学生的习题发表在报刊上。我努力做一个风中的芦苇思维,相信“厚积薄发”一定会提升内心的见识。

五、听讲座和体验

我喜欢听讲座,因为好的讲座总能给人很多信息,总能给人一种“洗脑”的冲击。教师进修学校给了我们一次又一次丰富的精神盛宴,多次精心安排讲座:郑金洲教授的讲座《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我在问题研究中清晰地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积极反思和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华东师范大学Xi鞠哲教授的讲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讲座安排》就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教育的原则和心理咨询的策略给予了我们指导。上海市校长王志刚的“学校文化建设与校长领导力”讲座,用生动的活动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他所在学校开设的德育课程为所有学校的德育树立了榜样。万伟老师的讲座《班级管理中的教育智慧》表达了追求教育无痕的大智慧,让人印象深刻。大师的智慧启发我的智慧,前沿的理论冲击我的思想。一场精彩的讲座,让我接受了很多新的信息,提升了教育理念,开启了教育精神。这些想法对我以后的教育教学管理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给休班的同学们做了一次讲座。我还记得,当我听说我要做一个小时的讲座时,真的让我紧张了一段时间,因为我从来没有做过讲座,会实现零的突破;另外,一个小时的讲座至少需要12000字,怎么会有那么多素材可以讲呢?后来在导师的指导下,我早早的做了准备,导师又给了我指导,认为我总结的上下五千年的读书指导,写的很有现实指导价值,其他内容要更现实,要多下功夫去启发人。于是我按照导师的建议反复修改,就像写论文一样。由于我做了充分的准备,讲座自然就来了。

六、各种提高素养的活动

细说来,名师班的两年生活,教师进修学校安排的课程,确实对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有帮助;而且它安排的各种活动,各方面都提高了他们的职业道德。辩论赛点燃了自身教育的斗志,加深了对师德重要性的认识;阅读交流活动加深了我对教育经典的理解,比如多元智能等等。课件考试促进了我对教学幻灯片制作的深入研究。在不同学校的锻炼让我有机会学习兄弟学校的教育智慧...一系列的活动增强了我对教育教学的自信,让我多方面吸收营养,提高自身素质。

王崧舟老师说过:“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有四根支柱支撑。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着语文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着语文教师的灵性,宽广的课程视野支撑着语文教师的活跃度,宽广的职业境界支撑着语文教师的诗意。”今后,我会更加努力,成为一名充满人性、灵性、活动性、诗意的优秀小学语文教师。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名师基础培训学习两个学年,匆匆而过。再次感谢教师进修学校为我们的成长插上翅膀,感谢导师们对我们的教导,感谢他们勤奋踏实的干劲,追求完美的韧劲,学习上进的进取精神!如果可以,我真的很想留在名师班继续学习,因为在名师班的日子真的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