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客家人?
无尽的客家人,你的根在哪里?寻找理想家园的客家人,你的天堂在哪里?辽阔的中原,汹涌的黄河,在岸边轰然咆哮;辉煌的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黄河水汹涌澎湃,流淌在客家人的血液里。中原是客家人的故乡,这里有客家人的根!客家人的乐土就在他们脚下。客家人朝气蓬勃,走到哪里都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客家人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分支。客家先民曾经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江淮流域的汉族。从唐宋开始,由于自然灾害和战乱,他们大量南迁。他们首先在闽粤赣交界的广大山区扎根,然后向南方各省和海外扩散。现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几千万的客家人。人们常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分布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族群之一。
国家和家族。民族是指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现代民族等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各类人。同时,还有其他广泛使用的,如中华民族、阿拉伯民族等等。宗族制度这一概念是20世纪30年代客家研究专家罗祥林为研究客家而发明的新名词。其内涵是同一民族内部的各个独立的分支或单位。今天,汉族内部各个民族的概念几乎成了学术界的专业术语。
今天,中国的客家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四川、湖南、广西、台湾省等省份。国外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客家先民及其后裔对长江流域和闽粤赣三角的开发,对华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繁荣、汉家族的发展壮大、中华文化和中原文明的传播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近代以来,客家先民在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近代史上,优秀的客家儿女辈出,为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英勇奋斗,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篇章。在当今世界发展的浪潮中,客家人依然风姿绰约,成就斐然。
客家宗族自古以来就不存在。从客家人被称为“客家人”却自称“客家人”可以看出,客家人是历史移民的产物。移民-移民-再移民-再移民,客家先民历尽艰辛。客家人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顽强的生命力,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广阔的社会区域,从而成为汉族中一个人口众多、分布广泛、人才辈出的特殊族群。
那么,什么是客家呢?可以说,客家人是汉族的一个重要族群;客家人是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群体。客家人的聚集地是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地带(这里有29个纯客家县,是客家人的大本营)。客家话是客家人特有的语言。客家人有特殊的客家文化和习俗;客家人有独特的客家精神。综上所述,客家是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汉族特有的稳定族群。他们志趣相投,有着独特而稳定的客家语言、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即客家精神)。凡是符合以上稳定特征的,都可以称为客家人。
(2)
客家人,这是一个充满漂泊和饱经风霜苦难的代名词,客家人的迁徙过程充满了血泪和辛酸;客家人,是勤劳和开拓的荣耀的代名词,历经艰辛创造了著名的客家精神和文化——他们的荣耀和辉煌值得骄傲。
当客家人的祖先四处游历,终于在闽粤赣边区找到这个大本营时,他们被周围的其他民族视为“客人”,也就是“外人”。时时客,处处客的客家人,不仅叫“客”,还自称“客”,可见其豪爽开放。正是这种坦荡、豁达的精神品质,客家人才能“身在他乡为家”,才能融合赣南、闽西、粤东三角的原住民,最终形成独特而优秀的客家家族。客家宗族的形成过程也是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和壮大的过程。客家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成员。学习和了解客家宗族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客家子孙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足迹,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客家宗族的形成与客家称谓的起源
什么是客家宗族?
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客家先民一直处于流动状态。迁徙和再迁徙是客家人形成的重要特征,在其他人已经基本定居的时候,客家人还在四处迁徙,寻找理想的家园。正是中原文明的大迁徙,形成了独特而优秀的宗族。
那么,什么是客家宗族呢?所谓客家宗族,是汉民族同体内部的一个分支。经过长期的迁徙,最终到达并定居在闽粤赣边界地区,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的方言、风俗等不同于周围其他民族的文化现象的群体。
客家宗族形成的标准。一、客家话。区分客家人和非客家人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语言。客家话不仅是客家人成为客家人的标志,也是客家人自我认同的凝聚纽带。具体来说,一个客家人之所以认可另一个客家人是自己的族群,最直接最简单的原因就是双方说的是同一种客家话,而不是因为同一个地域和血缘关系。二、大本营地区的重要文化现象。所谓文化现象,是指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直接或间接反映在人们日常行为中的深层文化事物。比如民俗、宗教、人生哲学、价值取向、心理感受等等。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不同群体(群、属等)之间的自我认同。)主要是一种文化现象,除了种族、血统等这些先天因素。
客家的大本营
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地带是客家人的大本营。大本营地区堵车,三角地带全是丘陵山地,是东南丘陵集中的地方。武夷山和南岭山脉在这里交汇,形成了一道分隔中原和东南沿海的天然屏障。正是在这个天然屏障的中心地带,孕育了赣江、汀江、梅江三条大江。在这三条河流及其众多支流的两岸,小盆地星罗棋布。客家先民由北向南迁徙,终于找到了理想的落脚地。这里的小盆地,经过客家人几代人的艰苦开发建设,形成了一系列繁忙的集镇和炊烟袅袅的村庄。
在客家人来之前,赣闽粤三角是一片原始森林,人烟稀少,野生动物稀少。在这片荒野的群山中,生活着百越、畲族、瑶族等当地原住民。这些少数民族文化落后,处于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生产力水平极低。大批客家人南迁,给这片荒凉而神奇的土地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客家人从中原带来了农作物的种子、先进的耕作技术和建筑技术。他们砍树开荒,筑坝耕田,把小盆地或缓坡变成片片雷区或梯田,筑沟造坡,引水灌溉田地,把寂静的群山变得风景如画。曾经荒凉与世隔绝的山野变得喧闹起来,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客家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村落间以曲径或通途相连。一些人口集中的大村形成了集贸市场。这样,客家人把兴奋带到了山谷,把繁荣带到了内地,把文明带到了荒凉的山野。客家先民在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地区的开拓性工作,表现了他们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与险恶环境作斗争的勇气。正是凭借这种精神和勇气,我们造就了一个坚强不屈的优秀民族。
“笼中鸟爱老林,池鱼思故乡”。客家人没有忘记中原的汉文化。首先,他们坚持说“阿伟话”(中原的母语),并吸收和融合了当地的方言,形成了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保留了中原音韵的客家话。其次,他们继承和发扬儒家仁义治国的仁政精神,化解当地原住民的戒心和敌意,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同化,使当地原住民融入客家人之中。第三,他们积极传播中原文化。他们积极办学,发展教育,一批批客家知识分子在山沟里土生土长。
客家人祖祖辈辈扶老携幼,肩负中原文明,历尽艰辛,抗击天灾洪流,跨过黄河长江,跨过武夷南岭,扎根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发展生产,安居乐业,种植文明,展现了一幅生动精彩的农耕读书自给自足的文化版图。至此,形成了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客家宗族,与中原汉族在语言、民情、风俗、文化等方面有着持续的联系。接着,客家人游历湖南、四川、云南、贵州,跨越海峡,遍布世界各地,发展成为世界上人口众多、影响深远的优秀族群。晚清著名诗人黄遵宪说:“道与桃弧移左右,南已远千年。方言充分证原韵,风俗习惯三代前犹存。”诗中所指的是客家先民离开中原故土,历尽艰辛,辗转福建、广东、江西,后发展到南方各省及海外的历史事实。
客家称谓的由来
赣闽粤三角客家宗族的形成,让赤县东南角光彩夺目,生机勃勃。神秘多彩的客家大本营自豪地向世界宣布,这里有一群血管里流淌着中国人血液的人,他们正在努力播种和培育中华文明。这群人的名字叫“客家”。
那么,客家人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呢?著名语言学家王力认为,汉语押韵“客家人是‘客’或‘外人’的意思,所以客家人是外国人。”可见客家话是相对于“主人”(原住民)的一种对称,客家话的“客”是外地人的意思。“做客有宾至如归之感”,在异国他乡做客,并以此为家的,就叫客家人。
整体而言,“客”字体现了客家人无时无刻不在客居的历史机缘,以及“自称客”的大度与开放。“经常有人四面八方做坤知的工作,到处都可以设置一个常规的程序。身在异乡,仍在故乡。”这是客家地区流传已久的歌谣。这首歌谣反映了客家人远离故土、远离家乡的历史经历,展现了客家人快乐、旷达的精神风貌。“人愿努力,志在四方”的雅量和“身在异国为家”的精神,展现了客家人“客以我为尊,自称为客”的豪迈气概。没有这种英雄气概,客家人怎么会以被人称呼或自称“客”为荣?
客家,这个响亮的名字,让客家后代为之骄傲。客家宗族的形成过程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客家人身上的客家精神文化折射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明光辉。神奇多彩的客家精神文化需要我们去继承、弘扬和发展。
-
(3)
中华文化辉煌灿烂,源远流长,就像一部规模宏大、精神非凡的交响乐,而客家文化就是其中精彩纷呈的一段。过去,客家传统文化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客家人才;今天,闪耀着人文理想光辉的客家文化,哺育着新一代客家儿女茁壮成长。
客家文化
客家传统文化的根基“客家从哪里来?这位汉周(zh平原人),祖孙三代,住在河洛。自晋始,兵荒马乱,他衣南去。经历了唐朝的劫难,宋朝的劫难,被发配到远方,开创了四业,追根溯源,自称千年客。你的家乡在哪里?几祖几祖,中原旧族,迁粤闽,自宋末,定居居安,停梅州,明复播,迁清。集团分边郡,瓜(狄平原)遍布五州,同根(丁平原),家在天下为家。”(黄火星:《长对联一联》摘自《客家文化研究》第1期)
在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民族大迁徙中,无数磨难锤炼了客家人的坚忍与刚毅。中原文明的圣火在颠沛流离中到处点燃;在流浪的苦难中燃烧。或许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客家人带着中原文明南下,让古老的文明得以维系和延续,中华文明可能会中断甚至毁灭。可见,客家人是中华文明最古老的载体,是古汉民族的“活化石”。
那么,什么是传统文化呢?传统文化通常是指属于过去稳定存在,流传至今,仍然发挥作用的文化元素。客家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是对中原和河洛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其悠久的历史、历史迁徙和偏远山区的环境条件,使其成为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客家文化传统。因此,客家文化是汉文化的亚文化,具有民族色彩和地域特色。
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和客家文化的根。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标志,它起源于中国古代黄河和河洛地区的传统文化。河洛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最成熟的主脉,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中轴线、摇篮和圣地。河洛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在河洛地区生活和从事生产活动,河洛文化从此诞生。新石器时代,河洛文化大发展。河洛在中国率先进入文明时代,并长期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汉字最早出现在河洛地区。中国的四大学术思想,道教、佛教、儒家和理性主义,都可以追溯到河洛。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和雕版印刷都起源于洛阳。张衡在洛阳制造了“浑天仪”和“地动仪”;三国马军在洛阳发明翻车。汉魏的标志性文章,西晋的文学,唐代的诗歌,历史地理的名著,书画名家,都在洛阳盛极一时。洛阳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都。这里人文荟萃,珍宝荟萃。地上地下文物不计其数,文化积淀层丰富,居全国之首。
大本营地区的赣江、汀江、梅江流域是客家文化形成的最重要地区。客家研究专家将近代客家传统文化的形成和演变概括为“三江文化”(即赣江文化、亭江文化、梅江文化),说明客家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大本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密切相关。
“三江文化”及其代表人物。一、赣江文化:主要是宋代文化,具有赣南客家聚落形成的文化特色,代表人物是客家人欧阳修、王安石。其次是汀江文化:随着客家人南迁福建汀州府,历经元明清战乱,形成了以李世雄、刘芳为代表的汀江文化特色。第三,梅江文化:明末清初,大量客家人南迁嘉应府,形成粤东客家大本营之一,成为文化之乡,孕育了梅江文化。其代表人物是黄遵宪和邱。
客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犹如青叶茂的一棵参天大树。她挺拔的身姿,沐浴着南方温暖的阳光;她发达的根系深深植根于中原和河洛的古老土层。这是屹立在东方神圣土地上的一棵参天大树!这是一棵反映五洲四海的参天大树!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
文化作为一种内在稳定、外在规范的生活方式,是人类自然环境(即人地关系)和社会环境(即人与人的关系)的产物。任何一个族群或民族文化的形成和演变,都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客家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是如此。以下是对客家文化意识及其基本特征的初步总结和分析。
客家文化意识是客家人在漫长的迁徙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精神产物。
所谓文化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意识形态,是人类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精神力量。它在很大程度上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心理、语言、道德观念起着引领、规范和标准的作用。客家人的文化意识充满了人文理想和现实精神,重名利,轻功利。重孝,薄权;重视文化教育,愚昧无知;重信义、轻小人等道德价值观是现代客家文化意识的基本内容。
客家文化意识(即客家价值观的具体表现)的基本内容是“四值”和“四薄”。第一,“重名节,轻功利”。客家人看重个人荣誉甚于金钱。对个人不友善,对祖先和父母不尊重,对夫妻不忠,背叛国家和民族,对女人不忠,懒惰和赌博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是对祖先的羞辱,是对人格和正直的贬低。客家人常说:“人以皮相脸,树以皮相树”,“不做亏心事,不贪不义之财”,“金钱如粪土,仁义价值千金”。第二,“孝,薄力”。迁徙的艰辛和出国的奇遇,让客家人强烈希望和谐、平等、友谊,也让他们强烈怨恨自己的富有和不厚道,对别人不平等。这种价值观与客家人的历史境遇和社会地位密切相关。第三,“忠厚,薄小人”。客家人把信仰作为社会交往中待人接物的基本品德,并以此作为评判朋友或“小人”的价值标准。客家人为了在另一个国家谋生,生存下来,首先是靠信仰赢得别人的信任。客家人把一切损人利己、欺骗、欺骗、陷害、背叛信仰的行为都视为“小人”。客家人常说:“无信不是君子,无义不是丈夫”,“亲君子,远小人”。第四,“多重视文化教育,少重视农民工人”。客家人认为,只有读书,才能懂事,头脑清醒,才能有所作为。尤其是近代,客家人居住的地区人口不断膨胀,山多田少,生产力落后,经济不发达。为了摆脱贫困,人们在国外和海外谋生,文化知识成为他们谋生的主要手段。客家人有句话:“有不读书的孩子,不如养猪。”客家童谣唱道:“月光下,一个书生,骑着白马,渡过荷塘……”还有“蛤蟆罗,咯咯咯咯,不学习,娶你老婆……”客家话里的“瘦民工”这个概念,今天不值得拿。
概括起来,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朴实无华的风格;第二,务实避虚的精神;第三,追远的气质。
第一,平淡的风格。
大本营地区简单、小规模的农业耕作,使得客家人的现实生活只停留在相对简单、粗放、低下的状态。“山多田少,树艺不行。出土地,不吃饭。去四川,漂洋过海,离开井,背上父母,赔罪。不是孩子就是游子,到处都找得到”(民国大埔县志)。这是很多客家人共同经历的生活。崇尚“简单”,崇尚“笨拙”,同时贬低“奢侈”,抑制“奢侈”,不仅成为客家人长期以来顽固不化的生活态度,而且发展成为他们持久而强烈的生活观念和审美时尚。比如“老了颜享之,亦恐除奢。”年少长衣尚新,未曾奢靡。他们直爽节俭,不奢侈。他们天性直爽,性情泼辣。又如“冠、婚、丧尚节俭,餐具不奢”,“民善命而有勤政之风,士知学而不奢”;又如“齐民居不求奢,衣不求奢,食不求新,器不求新。”在客家地区,从日常生活,到年夜饭,到民居建筑,到衣服和东西,都表现出这种崇尚简朴的精神。客家人朴素、谦逊的审美意识在客家妇女身上得到了典型的体现。“落霞姑娘来打水,长裙堆乌鸦赤脚”,“早出晚归,任其风雨。路人不要丑,你要知道我不是美女。”流传于客家地区的诗歌反映了客家女性的审美观念。
第二,务实避虚的精神
客家人喜欢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们相信空谈无济于事,做实事才有回报。“耕者有其田,锄者得其所,他暖则谢天”“诸般武艺不值得锄”,是流传于客家地区的歌谣,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精神。“学者耻于务实,很少标榜自己。”就连传统学者和大本营地区的学者也崇尚这种务实的人生态度。这种根植于农耕文明的务实精神,不仅体现在客家人的现实生活中,也牢牢植根于他们的深层意识中。
第三,追求远方的气质。
客家人有很强的祖先崇拜意识。这种源于反根追祖的强烈历史意识,使得客家地区的各种文化事件都具有古风古意。有人将中国赤县不同地域特色的文化进行对比,形象地描述:与吴越文化的新潮、中原文化的豪迈、荆襄文化的神秘相比,客家文化执着于一个民族历史的深度和尊严。它没有吴越的神韵,没有中原的恢弘,没有荆楚的浪漫,但却铸就了民族文化的历史纵深感,凝聚了民族历史传承的博大风范和深厚气质。
充满“乡土情结”的客家文化
“乡土情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也是客家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典型的农业社会。在农业社会,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在斯里兰卡土生土长的人,对故土有着无限的眷恋。许多客家人已经离开故土几十年了。虽然他们的童年生活如此贫困,但他们却如此甜蜜地思念着故土。乡土情结,注入中国传统文化;渗入客家文化。
迁徙,背井离乡,翻山越岭,漂洋过海,我念念不忘故乡的土地和亲人。客家人被迫一次又一次地迁移。被迫背井离乡,失去家乡的人,如何才能更加了解家乡的可爱?怎么才能不更加珍惜当地的友谊呢?
反映乡土风情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在客家传统文化中,没有什么比客家山歌更能反映乡土情怀。俗话说“客家山歌特别有名”“客家山歌放生(地名和谐)”出自口中。”这种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歌,让人恋家,在中国民歌中独树一帜。客家山歌是中国民间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也是东方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客家山歌是客家民间文学的瑰宝。它直接来源于人民群众,表达了客家人的生产生活、喜怒哀乐,感情深厚,质朴美好,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千百年来,客家山歌在客家聚居区广泛而持久地流传,魅力不减,青春永驻,显示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除了客家山歌,还有粤剧、采茶戏、花朝戏、木偶戏、山戏等地方戏曲。这些地方戏,除了汉剧,都是用客家话唱的,曲调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在客家传统文化中,民间谚语最为流行,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客家风味。尤其是那些想家的谚语,更是让人回味无穷。比如“命长不怕故乡”、“在家千日难出门”、“树大招风,落叶归根”、“在家不会迎客,但出门会认识主人”、“只要你善良,吃红薯汤就是甜的”...民间雕塑、绘画、民间手工艺品和地方风味小吃都充满了浓厚的地方友谊。
客家话!无论你是从中原迁徙到东南的蛮荒之地,还是从故土迁徙到异国的荆棘之地,你总是那么意气风发,坚忍不拔。“成功”二字写在心里,“失败”二字在心里找不到。客家人,你到底为什么像钢铁一样坚强?这是因为你的心里装着一块来自中原地层深处的传统文化的黑煤——燃烧着人文理想的冲天火焰——照亮着所有客家子弟前进的道路。这冲天的火焰散发出的热量,让神州大地温暖如春,让五大洲四海温暖如春。是的,客家人是春天的使者,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开辟出一片崭新的春天。
客家文化是古老汉文化之树上的新枝。在这茂盛的新枝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果实。
附录:客家土楼——自然而舒展的交响乐
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奇形怪状的土楼星罗棋布。这是一个由居住在那里的客家人用泥土夯造的巨大住宅建筑。它无意炫耀自己的优雅,却让世界为之惊叹!一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顾问称赞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地建筑模型!”近年来,参观客家土楼的国内外专家和游客络绎不绝。他们称赞客家土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朵奇葩”、“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享的文化财富”。一位日本教授参观了闽西客家地区的土楼。他大饱眼福地欣赏着结构厚实的圆形和方形土楼,称赞它们“像从天而降的黑色飞碟”,“是一首自然而舒展的交响曲”。
客家土楼建筑形式的内涵--揭示客家精神和客家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她是“中国南方大山里的传奇”,是中国民俗文化珍贵的“活化石”,是世界民居建筑中独一无二的瑰宝。
(4)
文秀,土生土长的“客家腹地”人,崇文、崇学。以世界客都梅州为中心的十几个县是客家腹地,也就是客家中心区,这里教育特别发达,被誉为文化之乡、足球之乡、华侨之乡。梅州在历史上被誉为“文化之乡”,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文为本、以知识为依托、崇尚教育的客家精神。古人云:“梅人不生育,靠活人,读书为耳,书随其行。”清代知府王曾说:“读书人虽穷,不肯辍学,却好读书,好谈吐。”在梅州,私塾、社会科、书院比比皆是。以前很多祖上都是考科举选出来的,但很多都是为了当状元,可谓“一家之荣”。梅州的近代教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25年,周恩来第二次去梅州时说:“梅县教育发达,尤其是广东各县,有县级师范、东山中学、县级中学、伊雪中学。挺精神的,而且其他学校成绩都不错,教育特别普及,甚至到了贫困家庭,他们的孩子也入学了。”如今,高举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大旗的梅州,正顺应教育现代化,努力打造一个全新的“文化之乡”。
法国天主教神父拉里·理查兹曾在梅县传教二十余年。1901年编写《客家法词典》。他在序中说:“在嘉应府(今梅州),一个不到三十万人的地方,随处可见学校。一个不到三万人的城市,有十多所中学,几十所小学,学生人数几乎是全市居民的一半以上。农村每个村都不止一所学校,即使那里只有300到500人,最多也只有3000到5000人。因为客家人每个村子都有祠堂,祠堂是他们祭祖的地方,那个祠堂也是学校。全国有六七百个村,都有祠堂,所以有六七百个学校。这真是一个骇人听闻的事实。从人口比例上来说,不仅全国没有地方可以与之相比,而且和欧美国家也不相上下。为什么梅县的教育这么发达?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是它的环境促成的,因为这个地方多山,田地少,粮食不足。男人要出去谋生,要学习谋生的技能。况且北迁的先人都是些清高人物,都有读书弥足珍贵的观念。因此,他们尽力创办学校。他们的祠堂有很多公物,公物的收入用来办学。学生一般都是免费的,所以虽然是乞丐的孩子,但也有学习的地方,不会成为文盲。这就是所谓的教育机会均等。”40年代末,梅县有34所中学,中学教育普及程度全国第一。
客家先民来自人文底蕴深厚的中原和河洛。他们在江西、福建、广东山区扎根后,继承了中原遗志,把工作传承下去。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乐于学习,以读书为本,重文章,以知识为荣,成为客家社会的一种风气。